中国大陆佛学会议综述(1997—1998)

第二届中国天台山文化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天台县人民政府和天台山文化研究会联合发起的第二届中国天台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9月16日至18日在天台县国清气功疗养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主题是“天台宗与东亚文化”,收到论文51篇。天台宗创始人的智的佛学思想是代表们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有人认为,智者的教义理论体系,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论证方法格式来说,都远远超出了印度佛教经论的范围,带有鲜明的时代的民族特色。过去学术界有人以“教相门”和“观心门”来加以概括,这种概括过于笼统,如果从内容来加以分析,他的理论体系是以止观学说为中心,包括判教论、中道实相论、心性论及修行解脱论等方面。有人说天台宗思想的特色,即在于“一心三观”和“三谛圆融”。有人说天台宗是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实践配合的教门。“一念三千”是天台教义的核心。有人则认为,智者的“一念心”,即非真如心,也不具有缘起万法的功能,它只是众法中一法。也有人认为,智者实践理论的核心是“观心论”。有人指出,“一念”是心念活动的刹那瞬间,有人说“一念”是佛弟子的用功之处,有人说“一念”是人的日常意识,有人说“一念”的非时间性是我们从自己的逻辑约定中反观出来的。

  学者们还从现代哲学的意义上对天台宗的教说做了阐述。论者认为,智者的“十界互具”的思想,可以说是沟通现象界与超越价值界的精神桥梁。有人说智者性具实相说有二方面内容,即“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

  还有人将天台哲学与西方哲学作了比较。对天台宗的历代宗师,学者们也作了一些讨论。有人指出灌顶的地位和对天台宗的贡献并不在智者之下,但是人们却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这是不公正的。对湛然大师,论者认为,他的无性有情说突破了唯有众生才有佛性的传统说法,发展了智的“十界互具”的成佛理论,这可说是佛性说的第二次大开展。对传灯大师,学者讨论了他的性善恶思想,指出他用世间教与出世间教二种标准来判别儒二家人性论的高下,其实质还是为了说明佛教的高明。对“私淑天台”的智旭,有人说,他在教义方面,是试图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在教行方面,则是归极净土。这是他不续台宗法派、不为台家子孙的根本原因。有人通过考证指出,智者大师出家的寺院不在长沙,而在湖北大悟、黄陂、黄岗一带。天台山的智者大师塔不是肉身塔,应是“灵龛”。有人考证了长安日严寺的情况,指出隋代江南义学大德在京城基本上保持了江南传统,擅长讲论,内外学兼通,并与统治者保持了密切地关系。有人将寒山诗的韵作了分析,认为寒山子的诗是百分之百押韵的。也有人认为寒山子既不是道士,也并非佛教徒,称其为隐逸诗人较为实际。

  关于天台宗与日本佛教的关系,有作者试图根据《参天台五台山记》内容作了释读。有人指出,天台教典入藏应该在天圣四年(1026)。对敦煌写本《天台五义分门图》研究者说,此写本的基本思想虽本自智学说,但是又有不少发挥。此外代表们对天台道教也做了讨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