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朴称郭店竹简将导致中国思想史重写

  我国一位著名学者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说,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简书简将导致中国儒学史,乃至思想史、文化史的重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朴日前在孔府内的孔子学术会堂讲学,向人们公布了他对郭店竹简的最新研究成果。

  他说:“通过对郭店竹简的研究,我们对早期儒家思想面貌有了新的理解,更加认识了儒家原始精神的可贵。这些新的认识,必将导致中国儒学史和先秦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写。”

  1993年,湖北省的郭店出土了800多枚竹简,约有13000字。这批竹简经专家整理于1995年出版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轰动,各国学者竞相研究。

  庞朴说,过去人们一般都认为儒家重性轻情,主张修身养性、克服情欲。通过对郭店竹简的研究发现,早期儒家事实上非常崇尚情。这批简中有四五千字谈到情性。其中的观点是:性自命出,命由天降,情生于性,道始于情。

  在竹简中,“仁”字的写法是“身”的下边加“心”字,就是感同身受,有切肤之感。道就从这其中产生出来。“过去,这种看法人们想都不敢想。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情’不是好东西。大道理怎么能从情出来呢?这种想法人们想都不敢想。”庞朴说。

  这批竹简中记载的许多文字后来都消失了。比如,现在的“勇”字,当时的写法是勇字下加“心”,更加注重心态上的勇敢。“难”和“迷”字当时的写法也都是在当今写法的下边加“心”。庞朴说:“这一现象说明,那个时代对人类心态的研究比后来更深。”

  竹简中还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子思何为忠臣的见解。有人问子思何为忠臣?子思说“恒称国君之恶者为忠臣”。

  庞朴认为,这反映了儒家的一向不为人知的抗争精神。

  郭店竹简的出土,还解决了一些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难题。对孔子《论语》中的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二千年来人们一直有不同理解。主导的看法是“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还有人采取不同的断句,将孔子民主化。不同的见解直到本世纪初还在争论,没有讲清楚。庞朴说:“主张有教无类的孔子,怎么会说出如此明确的愚民思想呢?确实不好理解。郭店竹简中有四五处讲到这句话,意思很清楚:身教重于言教。”

  庞朴说:“早期儒家思想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原始精神。

  这些可贵的东西在儒家思想被政治化以后渐渐失却了。郭店竹简的出土和研究,给中国思想文化界带来的变动将是巨大的。

  庞朴研究员自八十年代初就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史》编委会中国代表,中国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还曾多年担任《历史研究》主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颇有建树。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