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建设刍议

  【内容提要】古籍电子文献对人文科学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各种研究领域的深入必将产生一门新的学科,即古籍电子文献学。近年来,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在教材与课程、人才培养、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建设取得迅速进展。古籍电子文献学应归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之下,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平行。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体系应从古籍电子文献开发技术研究、古籍电子文献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古典文献学的电子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关 键 词】古籍数字化;古籍电子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1.古籍电子文献学产生背景

  1.1新的文献载体

  从我国古代文献载体的变化与文化发展来看,每一次文献载体的转变必将引发一次新的文化和学术的繁荣。从表面来看,古籍电子文献的出现似乎只是一次文献载体的变化,而从深层意义上来看,却是一次学术研究和学术思维的重大转换。

  1.2新的研究手段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带来古典文献学研究模式的转换。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古籍数据积累和数据交换的加速增长,尤其是以古籍电子文献为代表的全新数据模式,将全方位地改变我们的知识获取和思维范式。

  2.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建设

  2.1教材与课程建设

  古籍电子文献作为一种新的文献类型首先被高校文献学教材所关注、接纳并在专章专节里有所讲述。下面是古典文献学教材中的古籍电子文献相关内容一览表:

教材名称 出版信息 所涉章节
潘树广等著《文献学纲要》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第八章《计算机与文献的生产和检索》
刘琳、吴洪泽著《古籍整理学》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九章《古籍整理手段的现代化》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 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第九章《古典文献的检索》第二节《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张大可、俞樟华著《中国文献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十章《文献的收藏与检索》第五节《电子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王俊杰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 齐鲁书社2006年版 第十章《古典文献的检索》第二节《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项楚、罗鹭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十章《古籍电子文献》

  2.2人才培养与培训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正式建立数字文献学交叉学科,该学科已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培养古籍电子化的专门人才。与此同时,我国几所重点大学也开始招收古籍电子文献学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详细专业方向及相关信息参见下表:

招生单位 二级学科 专业名称 导师 学位层次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数字文献学 踪训国教授 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 图书馆学 古籍数字化资源研究 李国新教授 硕士研究生
南京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计算机与古籍整理 姚松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历史文献学 历史文献书目控制与数字化 程焕文教授 博士研究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医史文献 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研究 柳长华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一些短期研究培训班也开设有古籍电子文献课程。其中尤其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数字化实验班”最有影响。2012年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开设了“古典文献数字化实验班”,其目的在于培养运用计算机数字科技整理、保存古典文献的交叉学科人才。课程内容如下:

模块 课时 课程内容
计算机知识 24课时 仓颉输入法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及策略
文献知识 36课时 古代诗文选读
古典文献概论
文献目录及版本学概论
古典文献数字化实际操作 880课时 古典文献数据录入达标训练
古典文献校勘达标训练
古典文献排版
古典文献标点训练

  2.3研究机构的设立

  研究机构的设立是一门学科成长的见证。

  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第一个古籍电子化专业研究机构。该中心在古籍数字化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功研发了在全国几十所高校推广应用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史料库》,电子文献研究中心负责人尹小林先生从事古籍电子化研究工作近20年,是国内知名的古籍数据库专家,他独立研制的《国学宝典》已成为古籍电子定本工程的典范。

  2008年淮南师范大学在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建成了一个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古籍数字化中心),总投资额度达280余万。古籍数字化中心提供将各种形态的古籍通过OCR识别处理,制作为古籍全文检索系统,发布为单机版、网络版的全套解决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数字文献学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古籍电子文献研究开始形成国家层面的研究机构。数字文献学于2009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目录。实验室将根据院数据中心的统一部署,结合文史类学科的具体情况,有步骤地分阶段建设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对学科发展有切实推动作用的古籍数据库。

  3.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构建

  3.1学科属性

  长期以来,古籍电子文献学被认为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分支学科。存在这种认识是毫不为奇的。这是因为:古籍影像数字化首先在图书馆机构获得成功实践;研究论文大多发表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刊物上;第三,通过中国知网主题检索进一步证实。下面是笔者通过主题词检索(检索日期2013年7月25日)得出的论文发文数量学科分类数据表:

学科/
主题词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中国语言文学 中医学 出版
古籍数字化 517 82 17 42 34
古籍书目数据库 145 31 0 3 0
古籍全文数据库 23 10 0 2 0
古籍电子语料库 10 4 24 1 1
古籍电子化 20 5 14 1 7
古籍电子文献 3 1 0 0 0
合计 718 133 55 49 42

  事实上,这样的数据并不能说明古籍电子文献学的学科属性。真正能够说明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属性的当通过活跃作者的学科背景进行分析。通过主题检索结果的作者署名单位分析,我们发现古籍电子文献学研究的活跃作者如下:

学科 姓名 署名单位 所获学位 发文量
文学、史学 毛建军 南京大学文学院、新乡学院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53
郑永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中国古代文学博士 8
葛怀东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 5
王文涛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古代史博士 5
管理学 李明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博士 9
王立清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情报学博士 7
医学 裴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中医学博士 6

  显然,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属性应归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平行的二级学科。

  3.2学科体系

  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即古籍电子文献开发技术研究、古籍电子文献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古典文献学的电子应用研究。

  (1)古籍电子文献开发技术研究

  古籍电子文献资源技术层面包括古籍机读编目、古籍全文数字化和古籍电子文献出版。具体研究内容参见下表: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开发技术研究 古籍电子文献资源技术层面:古籍机读编目、古籍全文数字化和古籍电子文献出版。
古籍机读编目涉及古籍分类法、古籍编目规则、古籍著录规则、汉字字符集、书目交换格式、权威控制以及统一建库软件系统。
古籍全文数字化方案主要包括数字化工作准备、古籍搜集与整编、系统规划与建置、数字化对象制作及元数据与数据库建置等。
古籍全文数字化根据全文数字化的技术处理情况,可将其分为善本影像数字化、历史档案数字化、古籍图文数字化。
古籍电子文献出版技术涉及二个核心问题,即文档录入平台和古籍数字化系统软件。

  古籍电子文献出版技术涉及二个核心问题,即文档录入平台和古籍数字化系统软件。文档录入平台解决的是古籍电子文献出版的汉字信息输入问题,其主要涉及中文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古籍电子文献出版系统软件解决的是电子古籍的应用问题。下图是较为通用的古籍电子文献出版技术选择方案图示:

20130916_001

  (2)古籍电子文献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古籍电子文献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是指对古籍电子文献开发结果实行有效整合、调控、分类并最终被广泛使用的过程,其内容涉及古籍电子文献的资源分类、资源整合和资源管理等。具体研究内容参见下表:

古籍电子文献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资源分类研究 古汉语电子语料库
古籍书目数据库
古籍全文数据库
资源整合研究 资源评价研究
索引、导航和链接原理及方法
资源的组织与利用
资源管理研究 资源开发规划与协调
数据库建置与交换标准
出版、发行、典藏及其规律

  古籍电子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由政府出面组织的统一协作机构,负责资源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制订古籍电子文献的各种标准。古籍电子文献资源管理研究是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尽管有诸多专家学者在各种媒介进行呼吁,但这一机构至今也未能产生,相关研究也无法推进。

  (3)古典文献学的电子应用研究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其核心内容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编纂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古籍电子文献不仅是一次保护式的再现古籍原典的载体转变,更重要的是实现古典文献学研究手段的现代性转换。古籍电子文献是对古籍或古籍内容的再现和加工,是古典文献学在数字时期的延伸。具体研究内容参见下表: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古典文献学的电子应用研究 古籍目录学的研究转向书目情报挖掘和知识整合的发展方向,古籍数字目录学围绕文献内容和知识形态来解决问题。
古籍电子文献为传统版本学增添新内容。古籍数字化资源为古籍的版本鉴定提供了全新思路,利用古籍数字资源可以进行有效和快捷的版本鉴定。
计算机辅助古籍校勘、辑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古籍智能数据库也不断问世。专门用于古籍自动编纂、古籍自动注释、古籍自动校勘、古籍自动断句标点技术的古籍智能整理与开发系统也趋向成熟。
古籍电子文献还可以用于古籍文献的自动编撰。
古籍电子文献学是跨越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献学等多个学科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郑永晓.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的未来[J].文学遗产,2005(5):130-137
[2]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研究与理论建构的思考[J].高校社科动态,2006(4):40-43
[3]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
[4]李 铎.从检索到分析——计算机知识服务的时代[J].文学遗产,2009(1):135-137
[5]张存良.试谈电子文献学的学科建设[C].北京:第二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
[6]葛怀东.古籍数字化学科的建设[C].北京:第二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
[7]毛建军.论古籍电子文献学研究范畴的确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46-49

[作者简介] 毛建军(1971-),河南新乡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古籍电子文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篇,出版著作2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