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下裳

明朝地罗朝服 上衣

明朝地罗朝服 下裳  

  上衣下裳即上体之衣和下体之裳的合称。中国历代服式虽繁复多样,但基本形制只有两种:一为上衣下裳制,一为衣裳连属制。

  上古时期,服装大多分成两截,上体所著者称“衣”,下体所著者称“裳”。《释名?释衣服》曰:“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衣为前开式,缝有袖筒,衣襟右掩的称为右衽,衣襟左掩的称为左衽。裳即“常”字,《说文解字》曰:常为下帬也,帬又是裙之意,是保护下体之服。最初只是将布幅裁成两片围在身上,《易纬乾凿度》郑玄注:“古者田渔而食,而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独存其蔽前者。”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成为筒状,即现在所说的“裙”。春秋战国后,又出现一种将上衣下裳合并制成的服装,名曰“深衣”。此后,两种服式并行不悖,沿用至今。其中如袴褶、襦裙、袄裤等均属上衣下裳制;而长衫、旗袍以至现代的连衣裙等则属衣裳连属制。

  上衣下裳制搭配灵活,脱换方便,穿着后行动亦较自由,故多为从事劳作的下层平民所采用;衣裳连属制保暖性强,但较为拘束,不便行动,故多为上层贵族所采用,以显示士人的高雅风度和女子的窈窕体态。

  由于上衣下裳制是上古时期的服制,所以历代帝王百官的祭礼之服(如冕服等)都采用此制,以示尊古。即便是将上衣下裳连属于一体,也要在腰际施一横襕,以别上下。至于百官常服及便服,则以衣裳连属制为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