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罗问题”学术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功举行

  2013年4月13日至1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国学馆122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吐火罗问题”学术座谈会。

   吐火罗问题涉及西域古代语言、民族、历史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在近年的西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形成并正迅捷、有力流布着一个值得关注的观点:新疆早期居民,是来自欧洲的“吐火罗”。为此,国学院王炳华教授召集举办了此次会议,邀请考古、历史、语言、体质人类学、分子人类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会议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韩康信先生、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徐文堪先生、新疆自治区文物局刘国瑞研究员、新疆考古所所长于志勇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王欣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水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肖小勇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教授、朱玉麒教授、欧盟既德国Gerda Henkel基金会马莉•居礼学者庆昭蓉博士、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李锦绣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韩昇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教授、谭婧泽副教授、新疆龟兹研究所陈世良研究员、新疆艺术学院史晓明教授、新疆龟兹研究员台来提副院长、塔里木大学廖肇羽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李肖教授及历史学院陈晓露博士等学者做学术报告。会议开始之前,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教授与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国学院副院长沈卫荣教授、孟宪实教授,以及乌云毕力格教授、荻原裕敏、毕波、张丽香等学者参加了会议。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先生亦亲临会场,听取了会议发言,看望了与会代表。

  13日上午的第一场讨论中,王炳华教授首先做主题发言,介绍了会议召开的目的和意义,并利用小河、古墓沟青铜时代的考古资料,辩驳了将新疆古代居民与所谓“吐火罗”联系起来的说法。陈晓露博士总结介绍了颜那亚、安德罗诺沃、阿凡纳谢沃、切木尔切克等相关考古学文化的概况。

  13日下午的第二场讨论中,廖肇羽教授介绍了克里雅河下游一些新发现的考古遗迹及文物。长期关注吐火罗研究动态的徐文堪先生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吐火罗语及吐火罗人起源的研究成果。王欣教授回顾了关于印欧人起源与吐火罗人的迁徙的学术史,并进行了方法论的讨论。庆昭蓉博士介绍了近年来吐火罗语的最新研究进展。陈世良研究员围绕“大夏非吐火罗说”及“玄奘所见睹货罗故地”问题进行了讨论。史晓明教授从“屈铁盘丝”入手,将龟兹艺术与古代犍陀罗地区艺术进行了对比。

  14日上午的第三场讨论中,韩康信先生讨论了新疆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特征。李辉教授从分子人类学角度,介绍了DNA技术在新疆古代和现代人群的遗传结构研究方面的应用。谭婧泽先生从颅骨测量特征探讨了新疆古代人群的来源。韩昇教授讨论了历史学与人类学结合的重要成果和意义。刘国瑞研究员介绍了小河墓地及孔雀河三角洲地区的新发现。于志勇研究员则介绍了近年来新疆新发现的早期考古学遗存。水涛教授讨论了新疆早期遗存的相关问题。

  14日下午的第四场讨论中,荣新江教授对回鹘文toγri一词进行了探讨,认为是摩尼教对其东方教区的一种称呼。朱玉麒教授介绍了清代人对吐火罗的认知。李锦绣教授谈了她在文献中新发现的一些关于隋唐时期吐火罗的材料。肖小勇教授对塔里木盆地早期遗址的考古学年代进行了分析。李肖教授探讨了库车、焉耆等地考古学文化的特征。

  此次会议汇集了来自考古、历史、语言、体质人类学、分子人类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不同学科学者的交流讨论创造了很好的平台。尤其是理科学者来参与较为敏感的民族问题的讨论,必然会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路径。会议认为,吐火罗语和吐火罗人的定名是有问题的,认为新疆古代居民是吐火罗人的观点是错误的,简单套用西方学者的一些概念和观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相信“吐火罗问题”学术座谈会的成功举行,必将会推动学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进一步思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