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诸子思想深处的风景——读方铭教授《战国诸子概论》

  【作者简介】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邮政编码 102249)

  诸子之学不等于一般意义的子学,指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研究之学,近年来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其表现为:一是子海和子藏这样类似的整理出版工程先后展开;二是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加,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王长华的《诗论与子论》、刘毓庆的《从经学到文学》、方铭的《战国文学史论》等。三位都成名已久,他们推出的这些著作的目的,不单是为了增加数量,而是想以此提升对自己的学术评价,因此皆期许较高。其中,王重在文学理论,刘是文学形态,方为历史文化,由此构成了当代子学研究的三重形态。最近,方铭又出版了《战国诸子概论》(学苑出版社2012年9月,35万字,责任编辑:战葆红。)一书。以哲学为视角,在诸子思想的历史深处发现其彼此的形成联系和区别,认识世界的方式和价值观念,并且结合战国诸子的书写技术,试图将诸子的思想成就奉献给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因此立意显得高远。这是一部具有当代学术气派和创新理念的优秀学术著作,值得我们一读。

  侯外庐先生总结他们撰写《中国思想通史》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原则要求:一,社会历史阶段的演进,与思想史阶段的演进,存在着什么关系。二,思想史、哲学史出现的范畴、概念,同它所代表的具体思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怎样的先后不同。三,人类思想的发展与某一时代个别思想学说的形成,其间有什么关系。四,各学派之间的相互批判与吸收,如何分析究明其条理。五,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关联,但是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如何明确其间的主导与从属的关系[1]。是为信言。方铭的书在这几方面都已经做到,并且还有一些有自己的见解和实践。

  在宏观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审视诸子的存在及其成就是本书的学术进路和结构方式。作者以120页两章的篇幅回答说明了了三个问题。第一,士人成为文人的历史必然;第二,通过士人的出世和入世比较,发现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形态对诸子生活与成就具有重要影响。第三,发现了诸子在面对社会生活的人生历程中的智慧高扬轨迹,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产生过程、方式与科学价值。第二部分四章具体讲述了九流十家的著作、为人、思想,还特别关注了他们的文学思想。这里有很多突破前人的地方。譬如说,关于诸子的定位,孔子、老子都是春秋时候人,但著作出现在战国,也有战国文化的介入,因此作者确定其为战国诸子,解释了战国诸子究竟是谁的问题,伴随着文献考证娓娓道来,很有说服力。又如礼制向法制的转型及其原因的分析,坚持用公平正义、契约原则、政策设计等法学的方法来分析,又从哲学的高度来解释。作者认为,宗法制度的等级结构打破以后,公民文化出现,而人生价值的表现引领和成为时代风气,诸子只是这个风气中的成功者,高屋建瓴。法先王和后王之争不是道德思想的差异,而是利益关系使然,因此出现义利观的对立与调节。准确性、深刻性和系统性是本书进路中传出的共同声音,以解决回答重大学术问题为工作重点是其特征。

  文献利用对于古代文化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很多材料只有通过互见比较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把握。广泛利用文献是本书的又一个突出的长处。与一般的论不同,方铭书写的一贯风格就是考论。在本书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道家思想,一般主要是指老庄思想。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老庄与孔孟荀不同,老庄之间相隔100多年,不存在师承关系,所谓老庄连称和道家不过是后人对他们的印象。其实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差异,另外道家还有很多,对此方铭有很清晰的认识。他还仔细考查了《列子》、《鹖冠子》、《管子》、《文子》、《关尹子》以及《黄帝四经》。这样,把老庄和黄老两个系统合并考查,显示了海纳百川式的学术气派。这在当代学术史上实不多见。另外,还探讨了杨朱学派、阴阳家和法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思想又分为早期、晚期和代表性等不同的层面。整个研究井然有序,研究深入到战国的思想文化的深广处。

  诸子的书写技术是本书很重要的一项研究,过去我们重视不够,或者说近乎空白。《礼记》说过,体者,礼也。特定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规定的产物。《尚书》、《诗经》是中国文学韵文和散文的源头与根基,都是礼的体现。这在甲骨文中已经存在。所以说,没有礼制和仪式就没有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不仅如此,还包括时代文化的色调。如《山海经》里记载,山南皆金,山北皆银,后人以为诳语。而事实上,战国以前就有成白色为银色,阳光为金色的说法,金银色本意不过是说南面有阳光,北面没有阳光,因此不明白书写方式就难以理解。方铭以专章对诸子的思辨特征、叙述方式、情感风格、语言调度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诸子和那个时代提供了更方便的路径,具有普世价值。

注释:

  [1] 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7页。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