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禅诗赏析

  内容提要:大足石刻禅诗是大足石刻佛学思想与诗歌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禅的精髓,涉及宋代张商英、杨杰、冯楫、慈觉宗赜、赵智凤等禅门高僧大德。于禅于诗具有极高的佛学和艺术研究价值。它体现出禅学对大足石刻佛学思想的巨大影响,同时也是诗歌艺术的杰作。

  关键词:大足石刻;禅诗;赏析

  大足石刻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宗教文化遗产,其摩崖造像,诸如宝顶山、北山、石篆山、石门山、妙高山等无不深深打上禅的烙印,其中蕴含的佛学思想“空、有、台、贤、禅、净、律、密”无所不包,“将一代大教搜罗殆尽”,“凡释典所载,无不备列”。非一宗一派所能概括,具有宋代佛教界各宗思想融通的时代特征,而禅学的影响尤为巨大(以宝顶山、妙高山、石篆山为著)。涉及宋代张商英、杨杰、冯楫、慈觉宗赜、赵智凤等禅门高僧大德。尤其是宝顶山石窟,内涵博大精深,具有“三教入佛、诸宗归禅、禅净合一、内禅外密”的显著特征,在中国佛学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于佛教哲学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禅宗对其影响至深至巨。各造像点的禅诗中既有杨杰、慈觉宗赜、赵智凤等名家作品,也有无名之辈佳作,充分体现了禅的精髓,于禅于诗有极高的佛学和艺术研究价值。它有禅的玄奥,诗的优美,神秘诱人之至。此选其一二,略作浅析,以就教于高明。

了了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
了心心了无依止,圆照无私耀古今。

  此诗为宝顶山大佛湾牧牛图《明月图》颂诗之一,宋代禅宗云门宗大居士杨杰(次公)作,押《广韵》平声“侵”韵(“心”、“今”)。

  “了了了无无所了”句。“了”是“了结”之意,即“了生死”。“死生”为禅者大事,“生死已了”则跳出六道轮回,成佛作祖去了。因石刻文字为“了”非“瞭”,故非“了解、“明白”之“瞭”,而是“了结”之“了”。“无无”两字最为难解,也是关键字眼,有想当然释为“无所了”者,误。前一个“无”字为动词,后一个“无”字为名词。“无无”也就是“空空”的转语。宋代曾有禅师书“无无”二字而逝。“无无”正是天下闻名的“云门三剑”第一式“涵盖乾坤”。宿慧者自识之,“无事本无事”,不赘。

  “心心心更有何心”句。正是禅宗“无念、无住”之意,也是船子和尚“满船空载月明归”的境界。乃“云门三剑”第二式“截断众流”。

  “了心心了无依止”句。“依止”是指念头无依无止,仍然是“无念”、“无住”、“无相”之意,指意识上念头不起,念头不住,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人我相,既不执著于客观世界,又不执著于主观世界,主客观融为一体,人境俱夺,也就是“云门三剑”第三式“随波逐浪”。

  “圆照无私耀古今”句。是指大圆满相,众生皆有佛性,皆可见性成佛,佛性无古无今,无偏无私,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如如不动,亘古永恒。

  以上四句,都在突出一个“无”字,正是云门“一字关”接引学人方法。综上观之,此诗境界极高,直可与六祖慧能“菩提非树,明镜非台”句比肩,与船子和尚“满船空载月明归”不相上下,为古今禅诗上上之作。作为实物资料者,堪称全国之最。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此诗为五代四川普通山普明禅师《十牛图颂》之《双泯》颂,押《唐韵》平声“东”韵(“空”、“丛”),刻于宝顶山大佛湾牧牛图《明月颂》中。

  “人牛不见杳无踪”句。指“人”、“牛”均不见,物我双忘,以“牛”喻心(主观世界),以“人”喻“物”(客观世界)。

  “明月光寒万象空”句。是说一轮明月独照,万象空寂,亦无人,亦无物,天也空,地也空,一片光明耳。

  “若问其中端的意”句。“端的”是“真实”之意,是说如要问禅是么生,里面风光究竟如何,禅者开悟后又有何种美妙。

  “野花芳草自丛丛”句。是说“禅”只有自己悟得,不能说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说出来,终究隔了一层,着了迹象,于己并非真悟。当年维摩大士对文殊菩萨所问,默然不语,正是此意。如果你实在要问参禅悟了如何,那就去问那茂盛的野花芳草吧,她们可都是有佛性的啊!这也是“悟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转语。悟前看花草是花草,悟了看花草则不是花草,悟后看花草还是花草。譬喻不同,其义一也。所以悟后的“转语”是“活泼泼地”,不是死句。

出林狮子才开口,挂角羚羊已灭踪。
四句百非都去了,何妨觌面与相逢。

  此诗刻于宝顶山大佛湾圆觉洞口左侧,佚名宋诗,用《广韵》平声“钟”韵(“踪”、“逢”)。

  “出林狮子才开口”句。“狮子”喻佛,佛经以佛为人中狮子。“开口”指说法,佛说法为“狮子吼”。

  “挂角羚羊已灭踪”句。是说佛所说法,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之意。前句“狮子才开口”指佛说法,此句“羚羊已灭踪”是“说即不说,不说即说”之意,真俗二谛是绝名的,也是不绝名的。正是释迦灵山拈花微笑,付迦叶法门偈语“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之注脚。此两句,随说随扫,前后回护,不落两边,正是佛门的般若智慧。故佛涅槃时,言其数十年说法,实一字未说,也即此意。

  “四句百非都去了”句。“四句”指源于佛教大乘中观学派“八不”理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正、反、离、合四句,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又称“四句门”,由此悟入实相进入涅槃。“百非”指各种错误认识。“都去了”是指要从道理上超离四句,在体性上断绝百非,扫尽各种各样的偏见,达到涅槃境界。全句正是《三论玄义》“理超四句,体绝百非”之转语。

  “何妨觌面与相逢”句。是说“四句百非都去了”后,禅者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人人俱有的那个东西,亘古淡然,与虚空同在,可以让众生成佛的“那个”。如同高僧大德的“庭前柏树子”,“干屎橛”,“骑牛觅牛”话头。“觌(di)面”,“当面、对面”之意。

浮世寄俗无凭准,日月如梭似电紧。
不觉回头大限来,莫教临行折了本。

  此诗佚名,刻于宝顶山大佛湾圆觉洞右壁,用平水韵上声“阮”韵(“紧”、“本”),“准”为古体诗邻韵通押。此处非用《广韵》,亦非宋诗。按《广韵》,“准”为上声“准”韵,“紧”为上声“轸”韵,“本”为上声“混”韵。“轸”、“混”两韵不能通押。《大足石刻铭文录》未见纪年而识为清人作品,颇有见地。

  “浮世寄俗无凭准”句。是说人世间,一副肉皮囊,不知何时来,亦不知何时去,并无凭准。“浮世”指人世,即佛教“阎浮提世间”。

  “日月如梭似电紧”句。是指光阴似箭,人生苦短,应好好珍惜,有所作为。有“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之意。“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不要等大限之期来了,才发现从前“错用心”啊!

  “不觉回头大限来”句。等到回头反省,自己觉悟的时候,却已经大限来临,死期到了。“大限”,指死期。

  “莫教临行折了本”句。“莫教”是“不要叫”,“不要让”之意。“临行”指即将死去。此句是说,不要等到即将死去时候,才发现此生虚度光阴,参禅未得,未明心见性,下不得转语,纵烧得六斛四斗舍利,终究跳不出生死轮回,死后仍然在六道中轮回不休,此番变人就亏了本了。跳出轮回者为“生”,否则为“死”,禅林所谓“死生事大,无常迅速”即是指此。每一位禅者都会面临腊月三十日那一天。

  此诗末尾有“真话实语者”5字,非诗之正文,不过是作者老婆心切,说这首诗是“劝导开示禅者的老实话”,不可等闲视之罢了。

一念兴时法法兴,鸟飞尘起及云腾。
寂寥野寺元无事,刚与山僧种葛藤。

  此诗刻于北山佛湾163号《无尽老人语录碑》,为南宋年间主持北山佛湾摩崖造像之禅宗某高僧(佚名)作(共三首,此其一)。押《广韵》“蒸”(“兴”)、“登”韵(“腾”、“藤”),“蒸”、“登”为邻韵通押,合官韵。

  “一念兴时法法兴”句。“一念兴时”是指“念头起时”。“法法兴”三字,“法”指“佛法及法门”,“法法”言其多而不可胜数。“兴”指“产生”,“兴起”。全句是说,只要念头一动,佛法各种法门便应运而生,接连不断……所有佛法都为对治一切“心”而设,既无一切“心”,何来一切“法”。“一心不生,万法无咎”。相反,“心”不止,则“法”不断。

  “鸟飞尘起及云腾”句。这是一个譬喻句,人的“心”一动,便如同鸟飞起来会带起尘土飞扬一样,会引起无数“念头”,无休无止。甚至就像鸟儿飞上了云端,离自己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离“自心”本来的“那个地方”越来越远。用现代人的话说,叫“已知越大,未知越大”。那么,相反呢?……

  “寂寥野寺元无事”句。是说寂静、僻远而又人烟稀少的野外寺庙,哪里还会有什么事呢!玄外之旨,“禅”也就是这样的“寂寥”,“无事”。傅大士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懒残和尚说得更为明白“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这是否很让人失望呢!

  “刚与山僧种葛藤”句。“葛藤”为禅门常用语,此处当指“言语”。全句是说,刚才与“山僧”谈一些公案话头,或棒喝往来,逞机斗锋,参禅(文字禅)罢了。其“种葛藤”之具体情形如何,也就是前两句所说的“一念兴时法法兴,鸟飞尘起及云腾”。全诗首尾照应,折射出“鸟飞尘起”的反复发生,暗示“明心见性”需要反复磨炼。

  此外,诗中用“鸟飞尘起”为喻亦大有深意:如同“三江印月”之喻,月亮过去了,一切归于寂静,无迹可寻。这里暗示鸟飞过去了,鸟道无痕,依然是无迹可寻。此种譬喻,为曹洞宗洞山良价教授学人的著名话头(他常教人行鸟道,“努力殷勤空里步”)。由此亦可见此僧渊博。

瑞烟终日萦香篆,石佛休嗟未放光。
试问丹霞烧却后,何如鑱刻奉空王。

  此诗刻于北山佛湾163号《无尽老人语录碑》,南宋某禅师(佚名)作,共三首,此其二。押《广韵》“阳”(“王”)、“唐”(“光”)韵,“阳”、“唐”通押,合官韵。

  “瑞烟终日萦香篆”句。指佛寺香火旺盛,终曰焚香拜佛者不断,香烟缭绕,形同篆字,一派祥和瑞气。

  “石佛休嗟未放光”句。是说岩壁上石刻的佛像莫要慨叹这时候没人来烧香膜拜,无法显示佛法神通,普度众生。古人曰:处囊之锥,当有脱颖之时。

  “试问丹霞烧却后”句。“丹霞”,指天然丹霞禅师,为慧能法嗣马祖弟子,因于某佛寺劈木佛像烤火(寺主责问,以“为烧取舍利”对之)而名闻天下。此句设问即指其事。佛寺虽然香火旺盛,一旦本佛烧掉了,又怎么办呢?

  “何如鑱刻奉空王”句。“空王”指佛。此句回答前句,说木佛像烧掉后,为了自己的信仰,还不如刻石造像,以长久保存,供奉诸佛。禅宗本来是“不立文字”的,主张不崇拜任何外在的偶像,“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句劝人造像,宣传石刻造像的优势,也反映出大足禅宗在南宋时期走向“不离文字”。

  全诗劝人刻石造像,意义较为浅显,而平仄、音韵较为严格(仅“瑞”、“篆”二字当平而仄,“鑱”字当仄而平),为七绝平起平韵式,首句不入韵。全诗作法一、二、三、四句起承转合明显,可为初学范例。此僧为当时诗僧无疑。

自家佛只坐心头,色与音声处处求。
掀却禅床非性躁,壁边挂口去来休。

  此诗刻于北山佛湾163号《无尽老人语录碑》中,南宋某禅师(佚名)作,共三首,此其三。押《广韵》“候”(“头”)、“尤”(“求”、“休”)韵,“尤”、“候”通押,合官韵。为七绝平起平韵式,首句入韵,平仄较为严格(仅“自”、“壁”二字当平而仄)。

  “自家佛只坐心头”句。这与济公和尚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大致同义。不过,这里强调的是“佛”就在每个人“心”中,一切现成,不假外求,不崇拜任何偶像,人人皆有佛性,俱可“成佛作祖去”。“即心即佛”,“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禅宗名为佛心宗,可谓“真话实语”,“苦口婆心”了。

  “色与音声处处求”句。“色”指物质世界。全句是说:处处去求物质的、外在的东西。与前句“自家佛只坐心头”不假外求形成对比,说明佛性本有,人人具足,是不假外求的。而迷盲之人却通过外在的偶像(本佛、石佛像等)去求神拜佛,烧香磕头,实在是南辕北辙啊!

  “掀却禅床非性躁”句。是说把参禅打坐的禅床也掀掉,并不是因为性情急躁(而是不再参禅打坐)。为什么要掀掉禅床呢?禅林有云“去年贫,不算贫。今年贫,无立锥之地”。诸般辛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为使自己“无立锥之地”,这是否就是佛云“不可说”,“不可思议”呢!

  “壁边挂口去来休”句。“壁边”指岩壁上的石刻佛像。“挂口”是“挂在嘴上”,“提到”、“谈及”之意。引伸指机锋棒喝,参话头,劝人刻石造像等。“去来休”指“不来不去”。全句是说内外俱泯,”“人境俱夺“,打成一片,“明月光寒万象空”。参禅打坐、刻石造像都是多余,我心即是佛心,如如不动,不生不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何分物质、意识,主观、客观……休!休!!休!!!

  全诗强调一个“心”字,与前一首诗劝人造像相反。两诗前面有一段文字,又说“虽然如此,切忌错认”,这样并不让人觉得两诗矛盾。已故著名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实地考察后大为赞赏:“吾人细读此碑语句,有立有破,随说随扫,随唱随护,机枢甚密,知是禅门老手”。

有得非为得,无功始是功。
一轮千圣外,元是旧家风。

  该诗刻于宝顶山大佛湾15号南宋造像《报父母恩重经变相》“投佛祈求嗣息恩中”。“功”、“风”押《广韵》“东”韵,合官韵,为五绝仄起平韵格,平仄,用韵较为严格。诗为北宋禅宗云门宗高僧慈觉宗赜作。慈觉宗赜,《高僧传》、《五灯会元》等有载,为长芦应夫禅师高徒,杨杰(北宋禅宗大居士,宝顶大佛湾30号《牧牛颂》作者)师侄,俗姓孙,洺州人,住真州长芦(今江苏仪征),称长芦宗赜禅师,事母至孝(与大足赵智凤相类),于江淮间大兴云门宗,约卒于北宋末年。

  “有得非为得”句。是说当你“有所得”的时候,于禅而言,恰恰是“无所得”,着意于“得”者,于禅却是南辕北辙,终无所得。“顺则凡,逆则圣”。

  “无功始是功”句。是说“无心”用功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用功。前一个“功”字是“事情”之意,后一个“功”字是“功夫”之意。如一代宗师牛头法融所言“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用心却无,无心却用。“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前句说“有”,此句说“无”,正是“有无之道”。

  “一轮千圣外”句。是说“一轮明月”在千佛万圣之外,独立而在,亘古永恒。千佛万圣都是因为得“月”而成佛作圣,这“一轮明月”究竟是什么呢?

  “元是旧家风”句。是说这“一轮明月”原来却是自家“家风”,人人具足的自己“本来而目”而已,自性是佛,何需“骑牛觅牛”,“海中挖渠”!这“家风”当然与自己父母息息相关,这就将佛教教义与修持术以及儒家孝道融为一体(这也是该诗出现于《报父母恩重经变相》的内在原因),得之可与千圣并列。全诗皆过来人语,非真参实悟者不能言。

主要参考文献:

[1]大足县县志编修委员会:《大足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3]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市社科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大足石刻铭文录》,重庆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四川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大足石刻研究文集》②,重庆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大足石刻研究文集》③,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6]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2版。

[7]冯学成:《棒喝截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8]南怀瑾:《禅海蠡测》、《禅话》,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9]周裕锴:《禅宗语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10][宋]普济:《五灯会元》卷第十六,中华书局,1984年10月第1版。

[1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1月新1版。

[12]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13]黄炳寅:《破禅的智慧》,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7月第1版。

[14]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学研究》2002年刊。

[15]祁志祥:《佛教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16]冯学成:《明月藏鹭》,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县志办)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