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者的自信和勇气——评公方彬的《觉悟中国》

  公方彬的又一部新作《觉悟中国——当今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出版了。这样一部19万字以答问体方式阐述作者观点的书,在我看来,形式上颇合当今短信微博时代的阅读特征,与其说是一本理论探讨著作,不如说是一本观念传播读本。通过对社会系列热点的剖析解读和对道德价值理念的叩问评说,公方彬回答了人们关注看重或心生疑虑的问题,再一次展示了一名理论工作者的思考深度和说教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可贵的质疑精神,以及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对价值良知的不移坚守。他以文字答问,再现了演讲的精彩。

  作为一名从基层“典型人物”道路成长起来的军队政工专家,一身荣誉满目光环的公方彬,很容易被人视为只会在体制框架内诠释上级精神和诉说自身成长经历的说教者。而许多聆听过他演讲报告的人却惊讶地发现,公方彬并不观念保守和只会讲大道理。他的侃侃而谈和引经据典,包括艺术感受,带给听众的不仅是真切的信念执着爱心流露,身体力行的责任担当,更有高层次、宽视野的理论分析和观念引领,有超出一般政治课效果的令人愿意分享的收获与感动。

  在网络发达、观念多元的今天,主流平台上的说教宣传早已难掩自说自话的乏势,公方彬的理论研究和传播讲述却悄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锐意风格,并成为领衔军队政工研究的一道标志风景。他善于做好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文章,从提出三大核心价值观开始,到写出《跨越中日历史羁绊 主动权在中国》、《新政治观:创新点与突破口》以及出国考察思考等文章中,我们看到公方彬观察视角和思考层次向问鼎高端影响决策的变化。而在《觉悟中国》的答疑解惑中,则更多地表现了他对当下现实社会问题的忧心关注,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和问世情怀。

  该书将答问话题分七个篇章,从道德底线、理想信念、社会管理、民族特质、中国形象等方面充分表述,深入浅出,以事论理,以问引答,紧贴实际,把深刻的理论通俗化。阅读之中,会感觉到一种叙述说理的认真和执意,充满自信和勇气,材料选用搭配恰当且能增添启示。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能够直面现实以热点的话题引出观点,旁征博引以生动的事例佐证观点,宏观把握以开放的视野支持观点,独立思考以话语的优势传播观点,言行合一以实践的精神诠释观点。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观察视野和对比思维,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新鲜的内容和启发。

  在评价信仰的重要作用时,他先是引用《埃及王子》主人公摩西的话“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被剥夺,包括生命,唯一不能被剥夺的是信念和信仰,有了信念和信仰,就可以获得一切”,然后以曾经忍受极端恶劣气候翻越过香格里拉4000米以上大雪山跋涉上千公里的两支队伍,中国工农红军和藏传佛教僧侣作比较,找出了他们的共同处,就是在信仰和信念激励下,不惧死亡,探求精神的天堂。

  如何解读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是公方彬这些年常常都要接受采访的话题。他善于用当代的话语并借助国外和历史的典故,从人性道德和社会需要角度,来试图说明雷锋精神伟大性的依据和生命力的永恒,具有人类共同的美德品质,并不回避雷锋青春个性的存在和张扬,从而使其形象和行为,显得更加亲近和可信。

  他在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突出的深层原因时,既能从文化传统、民众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来看,也能从社会经济结构、资源状况和国家治理方式的原因分析,对比日本重视教育的做法和结果,列举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来说明重视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经济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系,还是颇有说服力的。

  在谈到是什么限制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深切反思传统文化和专制制度的影响,国人思想被控制,规矩设太多,缺乏独立人格,缺乏独立思维,没有性格特色,胆小怕事,不敢负责。举例西方十几岁的孩子把旅行包往肩上一背就一个人出国旅游去了,而中国的年轻人往往不敢也不愿离开父母,更不敢冒险,自然缺乏创造力。由此而不能不令人担忧国家的未来靠什么去创造、去发展。

  对于监督和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公方彬也有比别人更深的理解。他以美国的司法制度和媒体作用为例告诉人们,司法的独立性非常重要,权力之间如果存在着制约和监督,自然也就不存在我行我素的问题。在监督和约束机制面前,官员必须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形象,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在案。人类社会制度建设的好的经验是不分国界的,今天的中国恰恰需要这方面的借鉴和学习。

  有意思的话题和事例不烦列举,信手翻阅,都能入读,令人回味。答问式的短篇方便阅读,有如口袋书的时尚和效果,体现出了一种自觉反思、传递信念的份量,更有作者的愿望和努力:永做真的探索者,善的示范者,美的传播者。

(《觉悟中国——当今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