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第15-16期(1997年12月)

《中国文化》第15-16期(1997年12月)

主  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编辑部
周  期:半年刊
出版时间:1997年12月


學人寄語

  中華文化,影響廣被。其所以能有這樣的成就,主要是由於中華民族的智慧高,創造力強。此外還有我們敢於和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魯迅所謂“拿來主義”者即是。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還實行“送去主義”。我們的四大或者更多的大發明,送到全世界各國,便利了文化的傳播,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到了今天,當西方工業革命以後創造出來的燦爛輝煌的文明漸漸轉化為弊端的時候,人類生存的前途確實面臨着許多危機。這一點連西方有識之士也不迴避,比如英國大歷史家湯因比就是其中之一。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當仁不讓,更應當實行在歷史上久已實行過的“送去主義”,把中華文化的精華放之四海,庶幾能幫助全世界人民克服那些弊端。在這里,我更對《中國文化》寄予極大的希望。

季羡林 1956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編  後

  1925年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立之時,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同為研究院導師,但就學術淵源和彼此之私誼而言,王、陳的關係最為親近。所以王自沉昆明湖,陳既有挽詩,又有挽詞,以“風義生平師友間”概括兩人的關係。今年是王國維誕生120周年、逝世70周年,為紀念這位中國現代學術的開山人物,本期特開闢“王國維與陳寅恪”專欄,刊載有關文章三篇。

  同這一主題有關,我們還刊登了《李濟與友人通信選輯》,信中涉及趙元任、胡適之、傅斯年、董作賓、湯用彤、馮友蘭、丁文江、梁思永、徐志摩等多位現代學者和作家。他們在信中無拘束地講學術、談生活、叙友情,於今讀之猶感親切。後年是甲骨文發現100周年,因特發表已故甲骨學者胡厚宣先生的遺稿《再論甲骨文發現問題》,以及其哲嗣胡振宇君撰寫的《記楊守敬與羅振玉討論甲骨文之信一幀》,以為對此世紀顯學之紀念。而本應在這一期續載的《顧頡剛日記》,由於文章過於擁擠,祇好改在下期刊出,敬希讀者諒察。  

  如果說晚清以來的一百年,是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轉變、同時也是我國固有文化的價值系統崩落並發生文化危機的時期,那麼這一危機的一個重要標誌則是經學的解體。重建傳統,不能不從重建經學開始。《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曾說:“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制人紀,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無論如何,經學應是中國學術的綱領和源頭。今日文化之整合,必有待於經學之重詮。劉師培無疑是晚清重要的經學學者。陳克明先生的《試論劉師培的經學思想》是一篇很有見地的文章,值得一讀。而臺灣中研院文哲所林慶彰先生近年對經學的研究與推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故本期特請清史專家王俊義先生為之介紹。同時這也是我們何以連續刊載揚之水的《詩經名物新證》的一個緣由。

  因為編輯部人員的變動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延宕了刊物的制作與出版時間。為有所彌補,特將1997年的十五、十六兩期合刊出版。篇幅增多,定價不變。奸在這期合刊的好文章甚多,讀者自有手眼,不須一一介紹。鄧雲鄉先生的《聖諭廣訓》一文所附圖版,係柳存仁教授函請馬泰來和何國忠兩位先生,在歐洲和北美輾轉為之制作,我們謹在此向柳先生和兩位百忙中給以熱心援助的學人,以及慷慨提供相關圖版的倫敦大學圖書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葛斯德圖書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致以深深的謝忱。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編後記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