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学报》第17期

《人文中国学报》第17期

主  编:张宏生 葛晓音
主  办:香港浸会大学
周  期:年刊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編輯委員會:(姓氏筆畫為序)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課程/宗哲系
朱益宜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宗靜航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金由美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周國正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吳有能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黃國彬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張宏生(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葛曉音(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鄺健行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吳清輝 余英時 
李歐梵 韋政通
孫國棟 陳永明
陳新滋 陳學霖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謝志偉 顏清湟

本期目录

◆中古詩學——文章學的思辨形態和理論架構——從《文心雕龍》到《詩式》(頁1)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總編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 趙昌平

  提 要:本文旨在以中古詩史為背景,以劉勰《文心雕龍》與《詩式》為中心,梳理中古詩學的兩個發展階段:八代詩學與唐人詩學的理論體系及發展軌跡。由於所面對的詩史情狀與文化背景,尤其是思辨形態有所不同,唐人詩學對於八代詩學實表現為於反撥中承傳發展的形態。二者共同體現了中古文學自覺的兩個交互為用的本質特點:個性化的生命力的愈益高揚與對文學語言性質的逐步深化的體認。對意、象、言三維關係的探討,是中古詩學關注的焦點與兩個體系中一以貫之的紅線,而由意辭為研討中心而及於象與由意象為研討中心而及於言的側重點不同,又成為唐人詩學在反撥中承傳並發展八代詩學的出發點。要之以“文章”為研究本位,討論如何以詩人之心創造性地運用言語組織以表現個性化的情意,是中古詩學兩個階段的共同特徵,因此名之曰“詩學文章學”。本文著重由《文心雕龍》與《詩式》兩書的內在結構梳理論析它們的理論架構、統系與思辨理路——玄化的與禪化的——以及它們對於漢以前傳統詩論重意主旨的正、反、合關係,從而在展示中古詩史、詩學史的發展過程中,論證了中古詩學文章學是一種以渾淪性,實踐性為特徵,包含本體論、創作論、鑒賞批評論等在內的富於語言批評品格的詩學理論體系。中古詩學文章上承漢以前詩學,標誌著中國古典詩學的成熟,其本質精神與基本理路更啟迪了後世詩學的發展,也因此“詩學文章學”也可以視作對整個中國古典詩學系統的描述。

  關鍵詞:中古詩學;語言批評;詩學文章學;八代;唐人;民族性的詩學體系;

◆漢末建安的疫災與文學(頁49)

  臺灣“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王力堅

  提 要:漢末建安時期連年不斷的戰亂與荒饉,跟接踵而至的疫災交雜,橫行肆虐,對整個社會各方面都造成極大的破壞與影響,同樣,也對當時的文學造成深刻的影響。從疫災到文學的轉換機制,是人們關於人生苦短世事無常的遷逝感。遷逝感作用於文學,產生了不同的審美觀念與風貌迥異的文學樣式。一是以悲為美,由此衍生為人生無常與及時行樂主題交融的宴遊詩,以及憑弔帝國宗廟與哀悼百姓生民的挽歌;一是反以悲為美,由此衍生為以方外之思來達至心靈救贖的游仙詩。

  關鍵詞:漢末建安;疫災;遷逝感;宴游詩;挽歌;游仙詩

◆論任昉詩風(頁87)

  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後、上海音樂學院藝術學博士後、副研究院 楊賽

  提 要:鍾嶸論任昉詩風特點有四:一曰拓體淵雅,二曰善銓事理,三曰競須新事,四曰詞不貴奇。拓體淵雅,即文體和正,聲調雅致。善銓事理,即依事行文,文理相合。任昉將這兩種“筆法”用於寫詩,對南朝詩歌的“筆化”、“文化”起到了推動作用。此外,任昉還將肇於建安,興於晉宋,經傅咸、應璩、顏延之、謝靈運、謝莊、劉駿等人發揚的指事之法引入齊梁詩壇,成任昉詩派。任昉作詩喜引新事,不拘外家內家、正史別史,都拓體淵雅,近於儒家,與追求直致與奇格的道家詩風有別。

  關鍵詞:任昉;鍾嶸;拓體淵雅;善銓事理;競須新事;詞不貴奇

◆唐宋詞中的“門”:一個空間意象的分析(頁97)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 黃自鴻

  提 要:文學作品中的“門”有着重要的象徵或情節功能,是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符號。本文擬考察唐宋詞中“門”的用法和其他空間物件的特定組合,探討詞以封閉、離別為主的獨特空間觀,並根據幾位詞人的用例,說明花間詞奠下“門”的固有形象,而在豪放詞人的筆下,“敲門”的運用和較開闊的空間則擴闊詞的內容和空間處理的方式。

  關鍵詞:詞門;空間;西美爾;巴歇拉爾
 
◆論宋代人鬼婚戀文言小說中的復活、冥婚與改葬故事(頁140)

  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劉燕萍

  提 要:宋代人鬼婚戀類文言小說,與喪葬文化有關的如復活、冥婚、改葬之篇。這三類篇章,不但反映了宋人的喪葬文化,亦表現了對死亡課題的反思。復活類文言小說中,《解七五姐》(《夷堅三志》壬卷第十)和《畢令女》(《夷堅乙志》卷七)兩篇 “道術復生”小說中,出現一位導師:九天玄女。特別之處在於,玄女突破一貫以來天女、戰爭女神和房中術導師的神格;在兩篇小說中,負起授術《房中術》令亡靈起死復生的復活導師之職。查玄女至宋代,與墓葬、地券有關連。1997年巴中出土的南宋地券,可作為篇中玄女有別於前代(戰爭女神、房中術導師)的神格佐證。至宋代,玄女已與墓葬、鎮墓有重大關係。《解七五姐》與《畢令女》兩篇中的女主角,採用 “枯骨生肉”和 “無骸式復活”的復生術,亦表現二人極其強烈的反抗死亡之復生意志。冥婚類文言小說如《骨偶記》(《青瑣高議》別集卷五)和《任迥春遊》(《夷堅志補》卷十六)等篇,反映了冥婚的婚俗如 “鬼媒”(宋《昨夢錄》紀錄宋代有 “鬼媒人”之俗)、雙棺葬(《骨偶記》)、 “贅鬼”(《任迥春遊》)和 “嫁於殤”(《骨偶記》)等習俗。冥婚中的 “共穴”意識(如《任迥春遊》中的 “幻變空間”)和嫁娶方式( “贅鬼”、 “嫁於殤”),都有著同一基調: “慰靈”。改葬類文言小說,透過改葬如”故鄉葬”(《青瑣高議》別集卷三《越娘記》)、 “法葬”(《越娘記》)和 “從夫葬”(《青瑣高議》前集卷五《遠烟記》),遂卻鬼靈的回鄉、回國葬之願,及歸宗夫族之想。改葬亦在情節上產生重要作用,改變了助葬者與被改葬者的關係。《越娘記》中便衍生一段 “報恩情”;《遠烟記》中,則透過改葬,成就一段 “結髮情”。復活、冥婚和改葬三類文言小說,透過喪葬文化,對死亡遺憾,作出種種反思及補償,很具特色,值得作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人鬼婚戀;復活;冥婚;改葬;死亡反思;補償

◆評《馮夢龍民歌集三種注解》的注解(頁205)

  原無錫市公益中學圖書館館長、副研究館員,退休於無錫市汽車工程學院 榮耀祥

  提 要:本文對《馮夢龍民歌集三種注釋》一書中的注釋訛誤匡正,大致從:一、名物誤判;二、雖注未確;三、主觀臆測;四、鄉音壅閼;五、校勘失察等方面進行,並提出注釋的一些基本要求,力避主觀,宣導治學嚴謹。同時指出一本書中舛錯百出,反映了我們出版界某種浮躁心態,尤其是出在中華書局,值得我們深思。

  關鍵詞:馮夢龍民歌集;注釋;吳方言;吳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事件

◆清初遺民詞曲社之文化原生態個案考論——北湖三家與特社(頁231)

  常州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副教授 周煥卿

  提 要:清初在揚州北湖出現的特社是以詞曲創作、切磋技藝為主的詞曲社。該社的活動時間大致始於順治二年(1645)至康熙年間,主要成員有遺民詞人徐石麒、范荃、羅煜等人。特社的詞學活動,涉及倡和、評點及詞韻研究三方面。特社諸子在創作上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他們提倡風格多樣,崇尚比興寄託,重視詞韻研究。特社的組織形態、詞學活動、創作實績及詞學思想與當時特定的歷史、地理、文化因素及與之相關的遺民心態有著緊密的關聯,在清初廣陵詞壇複雜的結構層次中構築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關鍵詞:特社;北湖三家;遺民詞人;詞曲社;清初廣陵詞壇

◆現代性視域中的晚清小說研究(頁263)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訪問教授 李楊 

  提 要:晚清小說研究一直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魯迅、胡適、米列娜、陳平原、王德威等學者或以晚清小說為“他者”,討論“五四”文學的現代性,依此分析中國小說由“傳統”向“現代”的進化;或通過對晚清小說的結構分析,在比較文學或比較文化的層面,重估晚清小說的現代性意義;或通過對“晚清小說的現代性”的論證挑戰中國現代文學的“五四起源論”,回應人文學界有關“多元現代性”的討論。晚清小說在不同時期的研究視域中呈現的不同意義,既體現出研究者問題意識與批評方法的差異,亦凸顯出包括文學研究在內的人文學科在二十世紀的不同文化政治語境中的深刻變革。

  關鍵詞:社會歷史批評;形式∕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晚清現代性;中國現代性

◆江湜游閩和福建詩風轉型(頁297)

  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陳昌強

  提 要:江湜是晚清重要詩人,他的詩學和詩風在晚清民國間產生了深遠影響。不過,由于客觀原因,目前學界對其關注尚不充分。本文分析其詩學形成的過程,并考察其游歷福建時與福建詩人的互動關系,探討其對福建詩學從宗唐轉型宗宋的重要作用,以期對目前清代後期詩學研究中一些尚未涉及的問題進行回答。

  關鍵詞:江湜;《伏敔堂詩錄》;詩風;謝章鋌;同光體;鄭孝胥

◆由“無我之境”到“詩中有畫”:抒情主體之道(頁332)

  嶺南大學中文系及翻譯系教授 鄺龑子

  提 要: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把詩詞的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及無我之境兩大類。二者是根據不同的抒情方式及審美經驗對境界所作出的區別,涉及意境中藝術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主體在藝術意境中的份量和位置、藝術意境的美感效果等問題。《人間詞話》採用傳統詩話詞話的體式,語焉不詳,復受叔本華美學的影響,帶有移花接木的痕跡,其體系尚未達致完全協調,容易引起各種爭議。藝術邏輯中沒有絕對的無我之境;它可說是一個方便對比的速記式假名。本文以為不必太熱切將叔本華的美學移植到《人間詞話》的架構裏,因為《人間詞話》的核心美學精神,畢竟立足於中國古典抒情美學的範圍。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源自詩詞中一個根本性的美學及哲學課題;本文會從抒情主體及詩中有畫的角度略陳管見。

  關鍵詞:《人間詞話》;境界/意境;有我之境;無我之境;詩中有畫;抒情主體

◆論宗教與文學中的“哪吒手段”(頁361)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詹杭倫
  
  提 要:哪吒既是佛教的護法神,也是道教的中壇元帥。他的本領、法力被稱爲“哪吒手段”。這一手段,不僅運用在宗教中,而且被借用在文學批評中,在清朝詞人鄒祗謨的詠物詞創作中體現得最爲明顯。本文從宗教和文學兩個方面來分析“哪吒手段”的內涵,幷重點分析這一手段在鄒祗謨詠物詞中的運用特色。

  關鍵詞:宗教;文學;鄒祗謨;詠物詞;哪吒手段

◆“電影”感受“政治”的瞬間:左翼思潮與上海電影文化(頁383)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羅崗

  提 要:近年來對1930年代左翼電影的研究,有某種“去政治化”的趨勢,具體表現在或從微觀上發掘左翼電影與鴛鴦蝴蝶派電影之間的內在聯繫,在把它們共同歸於“商業化”氛圍的同時取消了了政治的作用;或從宏觀上強調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源地,其深厚的電影文化積累滋養了左翼電影,同時也軟化了它的政治鋒芒,甚至認為電影文化傳統起到了某種糾正政治偏頗的作用……上述研究確實對我們在更寬廣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左翼電影”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但問題在於,如果取消了左翼電影的“政治性”,那麼它在中國電影歷程中的獨特地位如何來界定呢?在我看來,上海電影文化以及鴛鴦蝴蝶派電影固然對左翼電影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可是左翼電影卻因一種新的“政治”視角介入,超越了當時的商業電影,“回溯性”地將上海電影文化中的“潛力”激發出來,從而創造了中國電影歷史上的高峰。本文將以左翼電影中較有代表性的《神女》為例,通過對這部無聲電影的分析,揭示出“政治”因素——體現為階級觀點、底層視角以及社會分析的眼光等等,如何轉化為電影的影像策略和敍述技巧,從而以相當特殊的方式重新改寫對城市、階層、媒介、金錢、啟蒙和女性等現代性問題的理解。

  關鍵詞:《神女》;左翼電影;政治化;物戀;商品拜物教

◆左翼視野下的民眾——魯迅與福柯的一個比較(頁413)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 馮耀明

  提 要:魯迅和福柯都傾向“左翼”——同情民眾,關注“被壓迫者”,參與或支持左翼的文化和政治運動。在共同的“左翼”視野下,他們對民眾的思考亦有諸多相通的地方。一方面,與福柯所強調的民眾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深受統治階級的道德意識形態的影響相一致,魯迅也認識到,作為一個革新者,自己面對的民眾是一個難以切割的整體;另一方面,一旦選擇自己的社會和道德立場,福柯與魯迅都關注下層民眾身受的“壓迫”,認同下層民眾“被壓迫者”的社會位置。與此同時,他們都警惕知識份子代言的角色,認為民眾的反抗壓迫最重要的是發出自己的聲音。

  關鍵詞:魯迅;福柯;左翼;民眾;表達

◆流放地的愛情羅曼史——米蘭•昆德拉與張賢亮比較研究之一(頁439)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志忠

  提 要:本文以昆德拉的《玩笑》與張賢亮的《綠化樹》為例證,比較其苦難往事的經歷,自我心靈的剖析,對待情和性的關係的奇特態度,其時與其後的懺悔與覺醒等方面的異同,以求對兩位作家的價值取向進行有深度的新探索。

  關鍵詞:《玩笑》;《綠化樹》;流放地;情與性;懺悔與醒悟

◆論董啟章《V城繁勝錄》對“香港文化身分"的建構與思考(頁465)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候選人 鄒文律

  提 要:本文旨在探討董啟章在回歸後如何以文字建構及思考“香港文化身分"。藉着考察董啟章小說譜系中被忽略,卻又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V城繁勝錄》,本文將會討論文字城市、真實城市、心象城市三者在小說中交織互涉的關係,繼而借用符號學來分析董啟章如何呈現九十年代的香港城市空間與文化。在闡釋《V城繁勝錄》的城市空間時,本文會依循米歇爾.傅柯“異類空間"的觀點,探索被主流論調遮蔽的香港城市空間,以及遭遺忘的人生處境。最後藉着邀請讀者參與填充“香港文化身分"的內涵,董啟章達成了對主流“香港文化身分"論調的抵抗。

  關鍵詞:董啟章;城市空間;香港文化身分;九十年代香港文學;符號學;「異類空間」

◆《說文》籀文形體特點試探──兼論籀文與西周金文之關係(頁491)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李詠健

  提 要:《說文》籀文出自《史籀篇》,《史籀篇》的時代問題,向來頗有爭議。班固(32-92)、許慎(約58-約147)以《史籀篇》為周宣王太史所作,歷代學者皆沿用其說,惟清末王國維別為新說,以籀文為戰國時西土秦國通行之文字。此後,學者紛紛重新審視籀文的時代,至今未有定論。值得注意的是,王國維以籀文為戰國文字,乃基於其對籀文形體特點之觀察。本文針對王國維對籀文特點的看法作進一步探討,認為王氏所描述的籀文特點大致不誤,惟他以此論定籀文為戰國文字則難以成立。事實上,籀文的特點與西周晚期金文的風格十分相似,二者可視為同類書體。原本《史籀篇》或取材於西周晚期之文字材料,並將字形稍加整齊化而寫成。《史籀篇》中的籀文,是太史籀在西周晚期眾多字體中確立的“正體”字。

  關鍵詞:籀文;《史籀篇》;王國維;金文;字體

◆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詩文繫年正誤(頁517)

  原上海市黃浦教育學院教授 壽湧

  提 要:《王荊公年譜考略》是歷來研究王安石的學者們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然《考略》的重點在於辨解和批駁,而忽略了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的有關記載及相關史實,再加上對王安石詩文的文本分析及寫作背景探求不夠,故全書對相關詩文的繫年產生了不少疏誤。本文對其繫年疏誤者均按原著寫作順序依次揭出,並依據史料,逐一辨正。希望能借此進一步實現先生的學術初衷,提高《考略》的參考價值。本文涉及到的詩文共有四十六則。

  關鍵詞:《王荊公年譜考略》;王安石;詩文;繫年;疏誤辨正

◆李燾《六朝通鑑博議》的和戰思想(頁559)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蔡崇禧

  提 要:南宋史家李燾對史學發展貢獻良多,得到“宋儒史學第一”的稱譽。他在仕宦生涯中縱然未能擔負軍政重任,但關心時局,一生念念不忘要為國效力。宋室在靖康之難後只能偏安一隅,戰與和遂成為國是爭論的所在,這位史學大家如何看待和戰問題實在是饒富意義的課題。然而,李燾的詩文已多所散佚,他又鮮有在其鉅著《續資治通鑑長編》中發表議論,要了解其對時局的看法殊非易事。幸好他撰寫的《六朝通鑑博議》仍然存世,該書內容以《資治通鑑》中的六朝史事為骨幹,李燾在史事後附上評論,以求宋室君臣能夠“監彼之失而求吾之所以得”。由於這些史論是李燾按當日的情勢而發,故此透過深入研究這部史書,我們可以一窺李燾的和戰思想,而這正為本文撰寫之旨。

  關鍵詞:李燾;南宋;六朝;《六朝通鑑博議》;史評

◆文本研究的證明方法反省──以成文法及普通法法統對《大清商律》法律思想的影響為例(頁577)

  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中文學系副教授 馮樹勳

  提 要:任何文本思想的闡發,都離不開詮釋的過程。本文藉著探討清末頒行通用的《大清商律》法律思想的繼受問題,檢示在人文研究中,一些用來詮釋及證明思想間承傳關係的方法,其效果若何。
  《大清商律》的法律思想並非源自傳統中國律令,而是繼受自當時中國以外的成文法和普通法統。學界或點算當中歸屬不同思想的條例的數量;或透過分析條例中屬於成文法統的特徵,而多認為此法乃以成文法為主導思想。
  本文透過重新檢示這兩種辨別法律思想的方法,認為看似最為直接的點算方式,會因概念內涵不能明確區分,而根本不能點算內容所屬。至於特徵性證明固然是一項重要工具,但本文發現當中屬成文法的特徵,並不基於為倣效該法所致,而反與當時清政府希望法制獨立的意願有關。因此這兩種方法,似乎均有其弊處。本文進一步透過分析《大清商律》的制訂背景,提出以普通法為主導思想的說法,並反省文本出現之背景,於詮釋文本是結合證成之作用。

  關鍵詞:詮釋方法;大清商律;法律思想;成文法;普通法

◆重讀古德諾(頁625)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 楊彥哲

  提 要:作為袁世凱憲法顧問的古德諾博士,因其供袁氏參考之備忘錄《共和與君主論》的發表而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筆。後世史家每每提及袁氏稱帝一事,總要連帶抨擊古德諾和他的《共和與君主論》,認為古氏實為帝制擁躉,《共和與君主論》則是一篇阿諛迎奉、為袁氏登基強行尋求合理性的千古謬論。然而筆者通過考察古德諾1915年前後的在華活動並且通過研讀《共和與君主論》,認為對於古德諾及其思想做出這樣的歷史評價未免過於武斷。古氏對於中國國情的認識及其對於民主先決條件的思考,至今仍有其特殊的現實意義與參考價值。

  關鍵詞:古德諾;帝制派;憲政;公民素質;漸進主義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