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学报》第16期

《人文中国学报》第16期

主  编:张宏生 葛晓音
主  办:香港浸会大学
周  期:年刊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編輯委員會:(姓氏筆畫為序)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課程/宗哲系    
朱益宜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宗靜航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林啟彥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周國正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吳有能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黃國彬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張宏生(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葛曉音(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鄺健行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吳清輝 余英時 李歐梵 韋政通
孫國棟 陳永明 陳學霖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劉殿爵 謝志偉 顏清湟

本期目录

◆南戲《荊釵記》古劇本的階層分化以及其近代以後的傳播方式(頁1)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田仲一成

  提 要:本文通過對比《荊釵記》的古本,修正古本、閩本、京本、徽本、弋陽腔本、近代高腔本等各系劇本的特性和繼承關係,指出《荊釵記》的近代地方戲劇起源於明代嘉靖以前的鄉村戲劇,與上層宗族社會流行的京本無關。

  關鍵詞:南戲;荊釵記;古本;分化;傳播;閩本;京本;徽本;弋陽腔本

◆關於曹操《薤露》的首句——怎樣理解“漢○世"(頁37)

  武藏大學人文學部外聘講師 高芝麻子

  提 要:曹操《薤露》的首句現存三種異文:“惟漢二十世"、“惟漢二十二世"、“惟漢廿二世"。一般認為,《薤露》是獻帝時的作品,它的首句指的是靈帝,“惟漢廿二世"是原文。但是,現在的研究兩漢歷史的書大多認為靈帝是兩漢的第25代皇帝,獻帝是第27代皇帝。那麼“20"、“22"是怎麼計算出来的呢?根據前後兩漢的記錄,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大略有三種“漢○世"的用法:數皇帝的人數(不含呂后),數皇帝的人數(含呂后),數皇帝的世代。(三種數法都不包括少帝、廢帝。)隨著時代的變化,數法也有所改變,“漢○世"有時候指皇帝本人,有時候指皇帝的朝代。本文試圖根據這一類資料來探討曹操《薤露》首句的內容和曹操做這首詩的用意。

  關鍵詞:曹操;《薤露》;皇帝;《漢書》;《後漢書》;《史記》

◆杜甫詩史與《春秋》書法──以宋代詩話筆記之詮釋為核心(頁55)

  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張高評

  提 要:稱美杜甫詩為“詩史",始於晚唐孟綮《本事詩》。推崇安史之亂前後杜甫所作敘事詩,以為富於“推見至隱"之《春秋》書法,識見超拔,可謂杜詩知音。杜甫〈祭遠祖當陽君文〉,贊揚遠祖杜預:“《春秋》主解,稿隸躬親",感慨“嗚呼筆跡,流宕何人"?文中杜甫既以“不敢忘本,不敢違仁"自惕自勉,發為詩歌,遂多“推見至隱"之《春秋》書法。諸如微婉顯晦、據事直書、褒貶勸懲、諱言諱書等,宋代詩學討論之“詩史"論述,杜甫敘事歌行,多有具體而微之體現。本論文考察杜甫詩史,專取《春秋》書法為視角,援引20餘首杜甫敘事歌行為例,結合65則宋代詩話筆記,8則明清詩話之論述,借鏡兩宋《公羊》學、《左傳》學之理論,聯結經學、史學,與文學作一學科整合之探討。同時類比白居易、元稹、韓愈、李商隱等有關楊貴妃、馬嵬坡諸詩篇,以見宋人以《春秋》書法論詩之一斑。從此可見《春秋》與詩,皆杜甫“吾家事",於是詩與《春秋》相表裏,而蔚為詩史之特筆書寫。

  關鍵詞:杜甫;詩史;《春秋》書法;詩話筆記;敘事歌行

◆嚴羽詩學兩則小議(頁97)

  澳門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陳國明

  提 要:《滄浪詩話‧詩辨》和《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是研究嚴羽詩學的重要文獻,當代學者對此每有申論,惜因襲之見多,識度高明者鮮。本文特拈出其中兩個論題:一、“分限”與“分限之悟”,孰是孰非?二、“於詩則用健字不得”與杜詩評論,有何關係?略加辨析,藉此展示版本校勘及文本解讀的若干問題,以見時論之偏蔽。

  關鍵詞:嚴羽;滄浪詩話;詩學;文體;分限
 
◆明中後期對白居易詩接受向度的承接和轉變(頁127)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現為逢甲大學客座教授 尚永亮

  提 要:明中後期150餘年間對白詩接受的發展歷程,大致表現出先抑後揚、抑揚遞變之否定之否定的特點:承接高棅的唐詩觀,前後七子等詩人群體崇盛唐而抑中晚,對白居易詩採取鄙夷的態度,影響所及,蔚然成風。與此同時,唐寅等吳中詩人則以其對白詩的熱情讚賞和創作效法,與七子派抗衡。稍後之何良俊、胡應麟等人之稱道白詩,顯示出由否定到認肯的顯著轉變。而至萬曆以後,袁宗道等公安派詩人力崇白詩,展示出對七子派等主流思潮的強力反撥和接受向度的大的轉變。明末許學夷、陸時雍等人承前再轉,或從詩史角度評白詩之“大變”、“啟宋人門戶”,或以神韻為宗,直斥元白“以潦倒成家”、“總皆降格為之”,從而既為明代白詩之詮評畫了一個句號,又給予清人葉燮、王士禎等人的唐詩觀以直接的啟迪和影響。

  關鍵詞:明中後期;白居易詩;接受向度;承接;轉變

◆胡應麟“格調”選擇的思想史意義(頁163)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後 李思涯

  提 要:本文通過比較胡應麟為代表的復古派與公安派文學思想核心的不同,認爲他們的本質區別在於是否“師心”,即是否受到了哲學思想的影響。胡應麟對思想性的東西並不感興趣,把學詩的重心放在對“作品”之“格調”、“風神”的學習上,而公安三袁則深受王學影響,把學詩重心放在“作者”之“性靈”上。由此導致他們對學問的看法完全不同,胡應麟主張學問與文學交相作用,而三袁則認爲學問對作者之“心”的修養並無直接關係。這種差別暗合了思想界中“尊德性”與“道問學”之爭。胡應麟提倡博學,但對“尊德性”並無興趣,代表著明代思想史中的一個動向:學術、知識研究正式從觀念化、印象化向系統化、實證化轉變。

  關鍵詞:胡應麟;格調;博學;性靈;明代思想

◆龔鼎孳人格論(頁193)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後 白一瑾

  提 要:本文對清初著名的“貳臣”文人龔鼎孳的複雜人格進行分析。其人格可分爲四個側面:其一是參與政治、建功立業的強烈欲望,這是由他兼濟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對個人自我實現的追求,以及身爲貳臣的贖罪心理所決定的;其二是對文人化的林泉隱居生活的仰慕,以及由此産生的立足于台閣文人身份、將“仕”與“隱”合二爲一的人生理想;其三是對肉體生存與物質享受的極度貪戀;其四是中庸理智且自有人生原則的生存方略。他的特殊人格,與歷史上著名的貳臣馮道,具有相似性。

  關鍵詞:龔鼎孳;貳臣;人格;贖罪心理;生存方略

◆淺論葉小紈《鴛鴦夢》的宗教色彩(頁219)
  
  香港大學附屬學院講師 曾惠仙 

  提 要:《鴛鴦夢》撰於崇禎九年,是葉小紈唯一一部雜劇作品,頗獲後世推崇。古代著名劇作家沈自徵便稱它“補閨秀所未有”,作品足可與喬吉、貫雲石等名家媲美,肯定其在女性戲曲發展上的開創之功。若仔細考察《鴛鴦夢》一劇,不難發現它深受“神仙道化劇”的影響,無論是劇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和思想意蘊,均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不過,它不像一般的“神仙道化劇”那樣著重向大眾宣揚宗教思想,以取教化之效。相反,葉小紈透過此劇提倡人生如夢的出世思想,寄託姊妹離世的哀痛,追求心靈上的慰藉,性質偏重個人化,可謂甚有特色。本文主要就這些要點進行仔細的分析,藉以加深學界對《鴛鴦夢》一劇的認識。

  關鍵詞:葉小紈;《鴛鴦夢》;婦女文學;女性戲曲;宗教色彩;神仙道化劇

◆古代詩詞藝術鑒賞與詩學研究:從黃節到林庚(頁239)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李鵬飛

  提 要:顧隨、俞平伯等一批現代學者既具備舊體詩詞寫作的功底,又接受過現代學術方法的訓練,並且長期在大學講授並研究古典詩詞。他們的詩詞鑒賞研究類論著既能闡發古典詩詞藝術之奧義,又能進行自覺的詩學理論的探索,是傳統詩話類著作與當代研究者之間的重要過渡。對他們的鑒賞與研究經驗加以回顧和總結,必將給我們以寶貴啟示。

  關鍵詞:鑒賞;詩學;黃節;顧隨;俞平伯;錢鐘書;林庚;浦江清

◆杜甫、白居易近體詩韻字考──依靠《刊謬補缺切韻》考察韻字(頁275)

  日本創價大學文學部教授 水谷誠

  提 要:本文利用唐代韻書《刊謬補缺切韻》,以杜甫詩和白居易詩為例證,分析唐詩的用韻,認為杜詩和白詩的韻字大體上出自《刊謬補缺切韻》,其用韻範圍基本上是《切韻》所收的範圍。而《刊謬補缺切韻》中未收的杜詩和白詩的韻字,比例僅佔不到百分之二。由此推論像北宋《廣韻》這樣大規模的韻書是用韻書的規範化,增補的主要是字典的未收字,使韻書字典化了。而像北宋《韻略》這樣小規模的韻書是專供詩文用的。

  關鍵詞:杜甫;白居易;近體詩;韻字;韻書

◆單複相證的詞義學依據及其在《廣雅疏證》中的運用(頁289)
  
  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其昀
  
  提 要:單複相證是指以字面相關的單音詩與複音詞相互證義。單複相證之詞義學依據在於︰單複可以同義。單複相證是《廣雅疏證》的一種一般性證義手段。書中單複相證其使用了“重言"、“合言"和“單言"三個術語。

  關鍵詞:單複相證;詞義學依據;《廣雅疏證》;重言;合言;單言

◆漢語時間表達中的運動隱喻(頁311)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周國正

  提 要:漢語中,“前”既可指未來(如“前途”)又可指過去(如“前世”)是令人困感的現象;而與“前”相反的“後”卻與“前”不對稱, “後”(如“後世、後人”)只能指過去,不能指未來,又引起更多困惑。前者學者多以“個體移動——時間移動”隱喻去解釋“前”的矛盾義,後者則傾向以“前、後”在空間認知上的不對稱去解釋在時間表達的不對稱。但“個體移動——時間移動”隱喻其實缺乏主動的解釋力,而“前、後”認知上不對稱如何限制“後”對時間的表達亦欠缺具體準確的說解。本文指出“個體移動——時間移動”隱喻的缺失,顯示時間表達所採用的其實是運動隱喻。在運動中認知主體有兩種著眼取向,一、本身作為運動體的途程,二、其他事物相對於自身所在位置的運動。從這個視角切入可以妥當解釋何以“前”(及類似字詞)能表達矛盾的時間意涵及“前、後”的不對稱如何限制“後”的時間表達。

  關鍵詞:前後;來往;時間;空間;隱喻

◆從分析哲學觀點看天人之際學說的根本問題(頁335)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 馮耀明

  提 要:從老子開始一直發展下來的天人之際學說,乃是混雜了宇宙生化論和形上本體論而成的“天道論”,與混漫了成德之教與本體之學而成的“心性論"。這兩大混雜或混漫造成的後果是:生化之源可被混轉為存有之本,超越本體可被混化為超驗規律,宇宙秩序可被混同為道德秩序,而自主心靈更可混昇為宇宙心靈。針對這些“混混",固可於思想史上找到各家同時及先後互動而混混之軌跡的合理說明;但就哲學理論本身所要求的概念表達的清晰性和邏輯論證的合理性而言,我們卻很難找到任何一種足以自圓其說的說法。
本文的目的乃是就儒道二家若干思想個案 (老子和張載) 以分析及說明此一混雜或混化的理論構成和後果,從而展示傳統中國天人之際的哲理探究或參究中所隱含的根本性問題及其思想謬誤。本文作者相信:只有徹底地擺脫此一天人之際的混漫,中國哲學才可回歸到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來。

  關鍵詞:天人之際;老子;張載;道;氣;太虛

◆世紀的沉思——《空間的馳想》釋讀(頁357)

  原蘇州科技學院中文系教授 鍾元凱

  提 要:林庚先生的晚年詩作《空間的馳想》由“空間之思”與“生命之思”兩部分組成。詩人以20世紀出現的相對論、宇宙學為知識背景,對時間與空間作出新的思考,彰顯了不要以時間感遮蔽空間感的思想感悟。詩中對空間的弘揚以及對時間虛化的藝術處理,融入了詩人對當下時代精神貧困的現實感受。科學不僅啟發了詩人的靈感,而且被詩人點化為核心的隱喻。生命之思則闡發了詩人獨有的青春美學的意蘊,並在對藝術和美的思索中,指明生命的真諦乃在於對物的超越、對世界的覺醒,在於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詩章秉承了浪漫主義的詩學傳統,對深陷於物質主義之中的世紀病進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呼籲突破物的滯累與羈絆,邁向物質與精神、科技與文藝平衡的澄明之境。全詩體現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 邏輯語言與詩性語言的統一,是詩性的沉思錄,是從詩美學出發的一種宇宙觀的掃描。
  
  關鍵詞:時間;空間;生命;青春美學;尋求超越

◆香港近五十年《詩經》研究述要(頁383)
  
  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林慶彰

  提 要:本文敘述近五十年(1955-2007)香港學者研究《詩經》一書的成果。全文依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之類目,分《詩經》總論、《詩經》基本問題、國風研究、雅頌研究、語言文字研究、分類研究、《詩經》反映的文化風貌、《詩經》學史研究、比較研究、國外研究等節敘述。基本問題和《詩經》學史又分數小節敘述。結論以為香港的《詩經》研究,早期以何敬群、潘重規、李雲光等人的成果較豐碩;當代學者則以李家樹的研究成果最受矚目。年輕一輩則以李雄溪、陳致、盧鳴東的研究成果較為凸出。香港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學者的英文水平比中國和臺灣高出許多,應利用此一優勢,多關心歐美的《詩經》研究成果。

  關鍵詞:《詩經》;香港學者;經學;目錄;述評

◆陳漢章《〈周禮〉行於春秋時證》析論(頁431)

  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許子濱

  提 要:以《左傳》禮制印證《周禮》的古今論著中,最為閎博的是陳漢章(1864-1938)的〈《周禮》行於春秋時證〉。此文前後三次刊載於不同刊物,兩次誤題黃侃所作。陳氏堅信《周禮》為周公撰作,文中詳列《左傳》所載春秋遍行《周禮》的例證,共計七十三例,從而得出《周禮》於春秋之時廣泛頒行列國的結論。這些例證,主要增補漢人(以鄭眾、鄭玄為主)、唐人以至清人的注疏或論著而成。除少數例證值得懷疑外,絕大部分都能成立。經過通盤的驗證,《周禮》可與《左傳》互證共九十餘例,足以證明《周禮》部分禮文的制定確有事實依據。陳氏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周禮》行於春秋時"的反映。但事實上,《周禮》與《左傳》有合有不合。陳說的可議之處在於,只見《周禮》與《左傳》的相通之處而忽視其間的差異,以致立論出現偏差。

  關鍵詞:陳漢章;黃侃;禮制;《周禮》;《左傳》

◆論《國語》版本暨《古今韻會舉要》引《國語》例辨正(頁479)

  唐山師範學院中文系講師 郭萬青

  提 要:《古今韻會舉要》引用《國語》共79處,其中一些例句和今傳《國語》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反映了北宋以前《國語》版本的一些文字異同。

  關鍵詞:《古今韻會舉要》;《國語》;版本;引例;辨正

◆傳世本《文子》、許慎、高誘釋讀《淮南》考(頁521)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導師 鄭麗娟

  提 要:《淮南》一書,向稱難讀。自西漢成書以來,《淮南》屢經傳鈔,當中訛誤衍脫甚多,加之其書文辭深奧,學者欲求通讀其書,誠非易事。猶幸《淮南》之文多與《文子》互見,而多存《淮南》舊貌,故前輩學者屢取《文子》、《淮南》互見重文,以正《淮南》之失。學者既嘗提出書證,以明今本《文子》成書於東漢之世,其年代與傳世之《淮南》許慎、高誘注解之撰寫年代,相去未遠。然則比對今本《文子》、許慎、高誘對《淮南》之訓釋,或有助了解漢人釋讀《淮南》之異同。本篇之撰,欲蒐集今本《文子》、《淮南》互見之文,復旁考許慎、高誘相關注解,進而比對今本《文子》、許慎、高誘三家,對《淮南》之訓解,以見三家說解之同異,冀能有助於《淮南》文辭之整理、文義之理解。

  關鍵詞:《文子》;《淮南》;許慎;高誘;互見文獻

◆《宜興胥井、武進前街董氏合修家乘》的文獻價值(頁563)

  原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卞孝萱

  提 要:本文利用《宜興胥井、武進前街董氏合修家乘》,研究明清兩代,董氏家族支派在鄉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取向。展示譜牒資料不同於正史、地方誌而獨具的文獻價值。

  關鍵詞:董氏;宜興;武進;常州;家譜;明清歷史

◆海外文字緣——清代中日筆談交流研究(頁607)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王曉秋

  提 要:筆談又稱筆話、筆語,就是用筆寫文字代替口說語言進行交談。用毛筆寫漢字交談則是東亞漢字文化圈各國人士之間一種特殊的文化交流方式。特別在清代,是中日文人筆談的最盛期。由於筆談寫在紙上,往往可以保存流傳下來。故而至今在日本和中國的一些圖書館、檔案館以及民間私人文書中,還收藏有相當數量的清代中日筆談記錄原本。這些筆談為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了大量既珍貴又有趣的原始資料。清代中日筆談具有原始性、真實性,內容的多樣性、廣泛性,以及互動性、趣味性等特點。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收集和研究,著重解剖日本儒者與中國漂流民的筆談《得泰船筆語》、日本藩士與上海文人的筆談《沒鼻筆語》、日本漢學家與中國駐日使館外交官的筆談《大河內文書》等幾種清代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身份、不同內容的典型筆談資料,介紹這些筆談的歷史背景與由來,分析其內容,評述其意義,從而進一步論述清代中日筆談交流的特點及其史學、文學價值。

  關鍵詞:清代;筆談;中日;交流;價值

◆晚清“崇實”思潮與現代印刷文化的興起——以張元濟為中心的論述(頁637)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雷啟立

  提 要:本文以張元濟為中心,討論晚清“崇實”思潮與現代印刷文化興起之間的關係。論文首先“呈現”了清末民初的知識和思想狀況,解讀了“崇實”思潮何以在晚清發生,這一思潮對當時的知識群體對建設一種新的文化有怎樣的想像等問題,探討了具有“現代”意義的印刷文化何以在晚清民初興起的原因。論文指出,以張元濟為代表的“精英”知識群體,把印刷媒介作為武器“智民救國”的一種方式,分析了文學“與群治的關係”何以在那樣的時刻通過印刷出版發生之原因。在這樣的分析背後,論文認為,印刷技術變革帶來的運作方式的變化使印刷媒介內在地成為社會變革運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一種手段,“現代”印刷文化的興起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傳播方式的變革,更是一種“在地”的“做”和“運動”。

  關鍵詞:印刷文化;崇實思潮;晚清民初;文化生產;張元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