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盾

《核盾》

作  者:何亮 著
出 版 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第1版
书  号:978-7-5033-2457-4
定  价:¥23.00 元


第二章

  隶属于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的W厂,是我国第一个原子弹研制基地。这个地方前几年已经解密了,其间的厂房、地下指挥所、爆轰试验场等等都已作为旅游景观对外开放,已经成了当地的著名旅游项目,中央电视台也已有过专题报道。当年我们去实习那会儿,这里可是高度保密也无比神秘的地方。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原定居和游牧于此的牧民被迁出,建起了足以与一座中等城市比肩的“原子城”,厂房、生活区和各种服务保障设施一应俱全。在这座“原子城”里,集中了我国一大批最优秀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以及从全国各地抽调的最优秀的技术工人,还有许多警卫部队,包括地面警卫和高炮防空部队。外围那些水草丰美的草原,仍被用作牧场,不过在此间放牧的已是经过特别政审的牧工,游荡的羊群和牦牛群恰可以对这秘密工程起到掩护作用。W厂对外还有个名称是西山矿区。因为它有自己的铁路专线,时常有火车直通进来,公路上也总是有大大小小的特种车辆进进出出,矿区倒是个很好的掩人耳目的名称。

  我们六个人到W厂,是秦司令亲自送我们过去的。这“待遇”让我们受宠若惊。去了才知道他这也是“公私兼顾”,要去看望一下他当年的老战友——他跟W厂的“顶头上司”、二机部的李劲副部长在抗战时期就熟悉,私人关系好得很,派我们来实习虽说是名正言顺的公事,但若没这层私人关系,不会这么顺利,光例行的政审程序就不知要拖多久。俩老战友一见面,秦司令对李副部长说:我把人给你送来啦!我这几个年轻人可个个都是名牌大学生!我们百里挑一地选来的。你就当你们自己人用,保准不比你招来的那些人差。李副部长呵呵一笑说,那我还先得谢谢你啦?我还不知道你呀,赔本的买卖你肯做?秦司令说当然我得谢你,说到底还是为我培养人啊,在你这里当好了学徒,回我那边就成师傅了。不然,让我来搞“产品”维护这档子事,我心里是一点儿底也没有。李副部长说你明白就好,哪天就出点儿血,请我喝酒。不过今天你是到我地盘上了,我就先请你吧……

  两位老首长轻松地开着玩笑,我们这些人就算交接了。李副部长让厂党委赵书记把干部处、后勤处、技术处的负责人叫到一起,干部处负责为我们登记建档、办特别出入证,后勤处帮着安排食宿,技术处给我们具体分派实习岗位。李副部长特意把秦司令的话向赵书记和几位处领导重复了一遍:部队的这些同志虽说是来实习,你们完全可以当自己人用!生活上要设法照顾好。

  我们六个人被安排在一顶帐篷里。帐篷的位置紧靠着厂领导们的一溜帐篷,算是较好的待遇了。那时厂区宿舍还没全部建好,已建好的几幢宿舍楼,先安排了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住进去了,厂领导,连同二机部派驻这里负责的李劲副部长在内,都住帐篷。

  这时已是十月初,早晚气温都在零度以下,寒气逼人。帐篷里靠一个蜂窝煤炉取暖,本就热量有限,加上帐篷本身不保暖,四处透风,夜里冻得我醒来好几回,把皮帽子也戴在头上了,以免耳朵受冻。这比刚到H部队时在警卫连的头一夜还要难熬,但这时的心劲儿却不一样。虽然天寒地冻,心里却被即将加入的神圣事业激动着,烧灼着,渴望着能早日“上岗”。

  厂里没让我们失望,第二天吃过早饭,技术处的同志就如约来到我们住处,领着我们几人去各自的“车间”了。车间,是诸多部门之不同研究室的对外称呼。

  我们六个人岗位的分派,是按照后来在维护“产品”过程中各个基本环节的需要来安排的。杨士杰和耿平山被分在二车间,也就是试验部的二室,专门搞核材料的;冯兆锐和张金凯在一车间,学习总体装配;我和韩森在五车间,参与爆炸物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验。我和韩森的这一工作被大家谑称为“放炮司令”。虽带有玩笑意味,却也十分贴切,对这工作的性质和情景的概括比较生动传神。

  原子弹爆炸的基本原理是让核材料发生裂变,引发链式反应。核材料不会自己发生裂变,要靠高能炸药爆炸的轰击产生出中子,中子再穿透原子核,引发裂变和链式反应。这就对炸药球的形状设计和引爆过程提出了极高要求,不仅涉及爆炸物理的理论研究,更需要大量的实践,需要把理论推导出的最有效的炸药形状和引爆方式在爆轰实验中反复验证、改进。

  所以我和韩森就被戏称为“放炮司令”。

  “放炮”易解,何以还称“司令”?这是因为每次试爆工作准备就绪以后,我们把所有雷管插接到位了,电源线也拉好了,便由我或是韩森吹响撤离哨,这时爆轰试验场的所有工作人员进入地下掩体,警卫人员撤到安全地带,然后我就按下按钮,起爆。

  同时用X光计量仪记录下爆炸瞬间的震波,以研究爆炸效果,分析产生中子的几率。

  这项工作当然不止是我和韩森在干。厂方的技术人员也在做,分成不同的小组,各自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达到目标——轰击出中子的目标。这就像是战争中不同的部队在不同方向攻打同一个城市或同一座山头,谁都想争到那份斩将拔旗的光荣,因而不同小组间经常是既有交流又相互较劲,你起得早,我比你起得更早;你夜里加班到两点,我甚至可以熬通宵。

  在“放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断做出的改进,主要涉及炸药块形状的改变,以及改变后契合在一起的精密度。有的时候,那种细微改变几乎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跟专门负责加工炸药的师傅们提要求时,颇需费上一番口舌。时间久了,跟师傅们也熟了,我就学着师傅们的方法,试着自己加工使药块成形的模具,自己弄出不同规格的炸药块。这种尝试的结果是明显提高了爆炸效能,得来的数据被别的小组普遍采用,并且受到实验部领导的表扬。不过赵书记在知悉我的这一先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之后,却把我狠批了一通——他看到的是非专业人员自己加工炸药模块存在的风险,以及对厂方规章制度的损害,说是“下不为例”,再不许这么干了。

  “你们是H部队的人才啊,一个个都是宝贝。万一在我这里出点儿啥情况,我怎么向李部长交待,怎么向秦司令交待?”

  赵书记还特意向加工炸药的师傅们强调:今后要严守规章制度,不准再让任何人越俎代庖了;出于好意也不行,再有把握也不行。

  实验部领导作为技术专家,只想着看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数据。凡有利于早一天达到轰出中子、早日实现我国核爆的事情,他都高兴,都夸奖。赵书记作为党委领导,却得充当个“婆婆嘴”,要订规矩,要多唠叨,要在涉及规章制度的事情上严加督促,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这我也能理解。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