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编书目及提要(三十册)

 三编书目                    

 

版本学研究

第 一 册 周彦文:毛晋汲古阁刻书考

辑佚学研究

第 二 册 卢锦堂:《太平广记》引书考

第 三 册 王书辉:两晋南北朝《尔雅》著述佚籍辑考(上)

第 四 册 王书辉:两晋南北朝《尔雅》著述佚籍辑考(中)

第 五 册 王书辉:两晋南北朝《尔雅》著述佚籍辑考(下)

藏书史研究

第 六 册 陈冠至:明代的江南藏书─五府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

专题书目研究

第 七 册 何广棪:陈振孙之史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上)

第 八 册 何广棪:陈振孙之史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中)

第 九 册 何广棪:陈振孙之史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下)

经学文献研究

第 十 册 杨 菁:刘宝楠《论语正义》研究

第十一册 蔡根祥:宋代尚书学案(上)

第十二册 蔡根祥:宋代尚书学案(中)

第十三册 蔡根祥:宋代尚书学案(下)

第十四册 张成秋:《诗序》阐微

吴国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研究

史学文献研究

第十五册 李兴宁:魏晋时期别传研究

第十六册 郝至祥:两《唐书》书法暨笔法比较研究─兼论《新唐书》辟佛删史

第十七册 吴宗儒:清儒与元史

第十八册 潘秀玲:《诗经》存古史考辨─《诗经》与《史记》所载史事之比较

诸子学文献研究

第十九册 施锡美:焦竑《庄子翼》研究

第二十册 郑柏彰:钱穆先生《庄子纂笺》及其庄子学研究

文学文献研究

第二一册 周淑媚:刘熙载《艺概》研究

李四珍 明清文话叙录

第二二册 王熙铨:贺裳《载酒园诗话》研究

江惜美:《乌台诗案》研究

文字学文献研究

第二三册 翁敏修:唐五代韵书引《说文》考

语言学文献研究

第二四册 李淑萍:《康熙字典》及其引用《说文》与归部之探究(上)

第二五册 李淑萍:《康熙字典》及其引用《说文》与归部之探究(下)

佛教文献研究

第二六册 徐燕玲:慧皎《高僧传》及其分科之研究

专题文献研究

第二七册 黄志盛:新编校本刘卲及其《人物志》研究

第二八册 吴德玲:洪亮吉《意言》研究

出土古籍研究

第二九册 苏建洲:《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校释(上)

第三十册 苏建洲:《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校释(下)

 

 

提 要

 

第 1 册 周彦文:毛晋汲古阁刻书考

  历来私人刻书,以明末清初之毛晋汲古阁所刻范围最广,数量亦最多。现可知者,即有六百五十余种,近六千卷。其于古籍之传布及保存,有不可磨灭之功;尤以所刻多有历代罕传之书,因其刊刻广传,而使几绝之书籍得以不灭,故于学林影响甚巨。

  本文分上、下两篇述之。上篇为总论,共分四章,首章冠绪言,以明撰述之本意。第二章为「毛晋生平述略」,先明其人。第三章为「毛晋之刻书事业」,分刻书之背景、动机、所用之称谓、数量及流传五节,依次述其刻书之梗概;另以汲古阁除刻本外,别有影钞本名于世,故别立影钞本一节,附于本章之末。第四章为「汲古阁刻本之评价」,分前人评语、汲古阁刻本之实际情形、汲古阁在刻书史上应有之地位三节论之,内详为分析汲古阁刻本之刊雕源流及功过得失,以论定其于刻书史上之地位,实为本文之重心所在。下篇则为刻书考,依《四库全书》之次第,分别考订汲古阁诸刻之刊雕过程及在台典藏现况等,以为上篇评价之依据,亦为读汲古阁所刻诸书之参考。另有毛晋代他人刊雕,或知为汲古阁刻本而今不可得者,或为毛晋自撰者,则总为附录一章,附于下篇之末。

第 2 册 卢锦堂:《太平广记》引书考

  古籍流传迄今,散亡者多,汲古雅士,莫不兴叹。着《太平广记》者,宋太宗敕修之书也,其于稗官野史征引浩博,不特久佚者赖以存其鳞爪,即今传而非完帙者亦,可据以增补,堪称古今说部之渊薮,无怪乎后之辑收唐以前小说者,多取资于是,其有功于来学,信不可灭。

  本论文旨为所据《广记》诸本简介(附述未见诸本)。盖《广记》久经传钞,今所见诸本皆不免讹误,吾人据以研究,不可不先审辨。或谓《广记》镂版虽早,言者以为非学者所急,收墨版藏太清楼,故民间率仅缮写,流传未广。宋本《广记》,天壤间恐无一存者,惟宋人著述颇有引及唐人小说之类,当时所见或属原书,未必出自《广记》要亦可与之互校,庶几可藉以认知宋人所见《广记》之一斑。

  其次即为吊书考正文。大抵分所引书为两大类,即「见于历代书志、著录者」与「未见于历代书志著录者」,又各包括「卷首所列引用书目有者」、「卷首所列引用书目无者」两子目。而于各书,首考其撰人里籍及生平大略;次据历代书志明其版本之流传,或就现存诸本予以简介;再次,诸本《广记》所注出处或他书所引有异者,辨其是非,此亦本论文最为着力处;末则略记各书内容,间评其得失。

  结论部分针对《广记》引书作综合分析,除指出「卷首所列引用书目与卷内所引不等外,复检讨其它如「引书名称杂乱不统一」、「舍早出而引晚出之书」、「滥注出处而未能征实」、「复出或文异而事同之篇章不」、「不注出处篇章颇多」、「任意窜改原文」诸失,最后重为《广记》引书求出一较前贤所作为有据之统计数字,即约 418 种。

  末又有「《太平广记》卷首所列引用书目」、「《太平广记》未注出处条目表」、「《太平广记》有目无文条目表」三附录,并殿以「参考书目及论文篇目」、「书名索引」,便于学者检索利用。

第 3 、 4 、 5 册 王书辉:两晋南北朝《尔雅》著述佚籍辑考

  汉魏六朝《尔雅注》,目前仅郭璞注尚流传于世,其余各家均已亡佚。郭璞注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自是因为其内容相对出色,学术价值超越前人著作。然而从现存佚文来看,汉魏六朝《尔雅》相关著述的内容亦颇有可观之处,因此自清代以来,即有不少学者投入《尔雅》佚注的辑佚工作。惟各家所辑,难免参差错落,且迄至今日,仍没有一部统整各家辑本的著作行世。有鉴于此,本书即以两晋南北朝《尔雅》相关著述为辑校对象,除就清儒辑本所辑佚文进行全面的校勘与检讨,存是去非,校勘订讹外,并广泛搜检唐宋时期的古注、类书等著述,增补前人所未见的佚文,逐条进行考证,期使两晋南北朝《尔雅》相关著述得以精于前人所辑的面貌展现,不仅可更深入地了解两晋南北朝时期《尔雅》学发展概况,同时也有助于厘清当时汉字词义的发展情形,及提供两晋南北朝音韵研究之题材。

  本书所辑《尔雅》相关著述,计有郭璞《尔雅音义》、《尔雅注》佚文、《尔雅图》、《尔雅图赞》,沈旋《集注尔雅》、施干《尔雅音》、谢峤《尔雅音》、顾野王《尔雅音》八种。辑佚工作永无止境,本书所辑必然有所阙漏疏失,尔后若有新辑或修订,自当以后出者为准。

第 6 册 陈冠至:明代的江南藏书─五府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富含着极其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古代典籍之多,也居于世界之首。私人藏书活动正是人类文化经过长期的演进以后,才产生出的一种具有高度文明的文化事业,并且融入社会上的知识阶级以及部份工商阶层的生活当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探究中国文化史时,私家藏书的历史,自然也是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题。

  明代的江南五府地区,包括南直隶的松江府、常州府,以及浙江的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等围绕太湖沿岸的地域范围。江南五府在明代,由于经济条件较佳、商业贸易的高度发达,以及学术与文化的勃兴等各种因素的交相影响之下,藏书事业呈现空前的热络与发展,并进而在文人生活领域当中,成为一种主要的生活文化。此外,藏书家因为志同道合,透过各种社会关系进而织成的集团网络,更加突显出明代江南五府藏书事业的时代流行面貌。凡此种种,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史研究之上,都是一些相当有趣而值得从事研究的命题。

  由于对明代私家藏书文化的高度兴趣,经过多年的思考与资料的收集,透过一边整理与一边阅读的方式,对于明代江南地区的藏书文化以及文人生活型态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并且兴趣又更加的浓厚。遂以《明代的江南藏书:五府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为题,进行时代性与区域性的文人藏书文化研究。

第 7 、 8 、 9 册 何广棪:陈振孙之史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

  民国八十二年八月,余蒙国科会以客座研究副教授名义延聘来台,任教华梵人文科技学院(后更名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翌年,余初以《直斋书录解题(经录之部)辨证》为题,向国科会申请补助专题研究计划,获得通过。其后该计划因得饶选堂师多方启示,乃反复考虑,最后将研究范围扩充为对直斋经学作全面之探讨,且对《解题》经录作整体之考证。经一年辛勤耕耘,计划终得以按期完成。所呈交国科会之研究成果,即为一近六十万言之著作,遂改其名为《陈振孙之经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经录考证》。此一研究成果,后经国科会审查通过,同意授权里仁书局印制成书,出版发行。该书之出版工作已于八十六年三月完竣。

 余早立志研究陈振孙之学术,及对《解题》作全面考证,故向国科会申请补助之初,亦同时附上一全程研究计划。全程计划初步估计,研究直斋学术及《解题》全书考证,约需五年时光。窃以《解题》有经、史、子、集四录,著录书籍近三千种,如暂不计算研究振孙学术所需之日月,即单以每年考证《解题》一录算,至少亦须费时四载。而第五年则拟用作订正、润色全书,及依需要编制各类相关之索引与参考书目。是以民国八十四年七月,当已完成《陈振孙之经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经录考证》后,余即以《陈振孙之史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为题,续向国科会申请补助,后亦幸蒙通过。

 本年度依计划所完成之书凡六章,首章为〈绪论〉,次章为〈陈振孙之史学主张〉,第三章为〈陈振孙之史学〉,第四章为〈陈振孙之史学目录学〉,第五章为〈《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涉及之书达八百四十一种。第六章为〈结论〉。编末附〈参考文献〉。

第 10 册 杨 菁:刘宝楠《论语正义》研究

  《论语正义》为清代刘宝楠所著,其子刘恭冕续成,是父子二代历时三十八年完成的巨作。此书搜集汉魏旧疏及唐宋以来的注疏要义,并博采有清一代考据学的成就,可谓清中叶以前《论语》注疏的总结。此书除了总结历代注疏的成果,其义理疏解,亦反映了清代中期以前的思想大势。全书博综群说,考证精祥,是清代治《论语》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乃就《论语正义》一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论语正义》成书的学术背景、《论语正义》的作者及成书经过、《论语正义》的注疏体例、思想内涵及价值与缺失等,是国内第一部对《论语正义》进行研究的专书。

第 11 、 12 、 13 册 蔡根祥:宋代尚书学案

  有宋一代,学术鼎盛;黄震云:「经解惟书最多。」盖尚书者,既为历代君臣施政之洪范,亦为义理之家发挥心性之理据也。然尚书之文,诘屈聱牙,又历经七劫,千头万绪,见之者视为畏途;故至今日,尚书之学术体系,未臻完备;自纵而言之,宋代尚书学,尚付阙如;自横而言之,宋代经学犹缺尚书专门之研究;自人而言之,宋儒各家之尚书学,亦鲜有探微穷赜者。是以斯篇之作,一以足成历代尚书学体系之重要环节,二以增补宋代经学研究之未备,三以彰显宋儒各家尚书学之真貌;故拟定其题目曰「宋代尚书学案」。「宋代」者,其时代之断限也;「尚书」者,其研究之主题也;「学案」者,谓以人为主,论其尚书学之渊源,治尚书之方法及态度,由尚书学以见其义理思想、政治主张,以及尚书学之新见异议、疑经改经,乃至补经辨伪之意见,并明其学说之影响及评价。

  本论文都八十万言,共为学案二十二,人物四十八。全文共分四编:一、绪论编,说明本论文之研究目标及体例,并分析宋代学术之环境及流变风气,以见尚书学之定位。二、北宋尚书学案编,叙述北宋诸伦之尚书学。三、南宋尚书学案编,叙述南宋诸儒之尚书学。四、结论编,一以作汉宋尚书学之比较,以见宋代尚书学之特色,二以总述本论文之收获也。每一家学案之中,必有四项:一、案主之生平事略,以知人论世;二、述其尚书之著述与著录,以见其学说之流传;三、明其尚书学之内容,以见其学说之渊源、方法、见解、疑改、辨伪、义理等之主张;四、论其尚书学之影响及评价。

  本论论文既成,总其成果,除预期目标达成之外,其尚可论者,亦有五焉:一、明汉宋尚书学之异同;二、考辨得伪书;三、辨正前人著述之本意,使其作意明白;四、辨明宋元学案及遗错置人物,学术流派不明之误;五、考明数家尚书学之真貌,以正前人之失。

第 14 册 张成秋:《诗序》阐微

  《诗经》之前,有一个《序》,是谓《诗序》。今日所见之《诗序》,含全本《诗经》前面的一篇,解说《诗经》的第一篇《关雎》的用意及由来,更有绝大部分文字,说到诗与《诗经》的理论以及整本《诗经》的介绍,这是《大序》。另有《小序》,是在《诗经》每一篇前面的序;第一、二句往往说这首诗的要旨,以下或又有一些补充的说明,这是《小序》。

  以前的经学家,非常看重《诗序》。甚至看重的程度,会超过《诗经》的原文。但是后来的学者,从文学的角度看《诗经》,却不能接受《诗序》的说法,认为《诗序》许多地方是无根据的胡扯。于是《信序派》和《疑序派》在历史上展开了漫长的讨论或争辩,发生了许多复杂而有意义的相关话题。

  本书,把有关《诗序》的问题,条分缕析,作有系统的研究。认为,如果我们真地要把《诗经》当一部经书看的话,那就不能忽略《诗序》的价值。《诗序》其实是以儒家思想的角度来诠释《诗经》的。所谓经书,自然是指儒家思想的教科书。那么以儒家思想的角度来诠释《诗经》,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若就诗的本来意思说,《诗序》实不足信。

 本书第十章归结出《诗序》的思想,大家可与孔孟思想互相验看。

  吴国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研究

  本文计分五章。首章略述孙星衍之生平行谊,「求真」、「崇古」的治学态度,及其整理古文献之卓越学术成就。统称为「孙星衍学记」,以求符合知人论事之旨趣。

  第二章首论干嘉考据学风兴盛之原因,及其所建立的治经理论,并由吴、皖之异,论及汉、宋之争的缘起,以期能阐明干嘉学风的真象,及《孙疏》成书的学术背景。其次则重检伪古文《尚书》辨正史,并引干嘉诸家语,以证伪古文定谳于干嘉时期。末殿以江、王、段、孙四家《尚书》新疏之介绍,以彰显其时代意义。第三章首先对《孙疏》之著作动机、方法逐一叙述,从中可见孙星衍是以去伪存真的方法、藏诸名山的志向为此新疏。其次所辨《孙疏》之书名、卷数、版本,则略寓辨彰学术、考镜源流之意。第四章首论汉代《尚书》的今古文问题,并指出欲由师法、家法观点厘清汉代今古文说差异的盲点。其次则诠释《孙疏》的中心架构─「五家三科」说的真正函意,从而知其今古文观并 不十分正确。第五章是本文对《孙疏》内在体式的具体研究,即对其书辑注、疏释的通盘考察。本章首论 其于汉代《书》说,搜罗略备,态度亦称严谨。次论其许多「论学之言」,并不符于注疏家应有的态度。末节则征以《孙疏》实际的疏释,发现其擅用考据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尚书》经文及汉儒《书》传作核实的诠释。

  本文末附结论,尝试比较《孙疏》的著作动机与其疏释成就的契合度,并给与适当的评价。兼论为学不宜有门户之见。

第 15 册 李兴宁:魏晋时期别传研究

  「别传」隶属《隋书 ? 经籍志》史部的杂传之下,此一史传体例的大量出现,正值东汉未至魏晋时期二百年间,适与东汉末年政治的解构与魏晋时期的重组,儒学的衰微与儒释道融合,以及魏晋时期史学的繁荣与史部地位的提升,九品中正制度与人物品鉴等方面息息相关。相对于中国历朝历代的列传,别传的体例、形式及其所表现出的时代意识,的确另具风格及特色,惜长久以往,一直未受到重视,且别传全本今已不复得见,多数散见于史书注解之中,或载于类书之下,作者亦多不可考,故本论文希冀透过辑佚史书注解及类书所载之人物别传,从别传产生的时代背景,别传的义涵、兴起与种类,别传的叙事特征与文学艺术,别传的价值与影响四大方面加以归纳整理并分析论述。别传之所以称为「别」,代表两种义涵,一是「别乎正史而名之」,因为别传不是官修的,其产生与发展不能不受到纪传体史书的影响,但与之相较彼此又有区别;二是作「区别」或「分别」之意,用以表示每一位传主的独特性,以及传主与传主之间彼此的不同。别传的叙事风格多元详赡且细腻诙谐,从传主的容貌仪态、言行个性与生活轶事方面展现人物个性。在价值与影响方面,一是补充了正史史料及制度方面的不足,二是建立了新的史学体例,三是对于传记文学方面的影响,如文体的认识、尚简的审美标准、传主的形象塑造以及传文的论赞等。

第 16 册 郝至祥:两《唐书》书法暨笔法比较研究──兼论《新唐书》辟佛删史

  撰写的原因是唐朝文治武功昌盛,正史有后晋刘昫的《旧唐书》及宋 ? 欧阳修、宋祁编修《新唐书》。为何《新唐书》无法完全取代《旧唐书》,而成为两书并存于正史的现象?所以本书透过书法、笔法的比较,最后从欧阳修辟佛思想检验其对修史的影响。

书法问题:「书法」是指史书书写体例,目的以一致写作方式彰显历史的命义与价值。如〈本纪〉依《春秋》书四时,记日食、灾异,乃至征伐、祭祀。欧阳修以《春秋》微言大义治史,故《新唐书》〈本纪〉书法便有特定的意义与指涉。本文透过改元、日食、朔日、书「杀」、籍里的书法进行比较,指陈两书书法的差异。

 笔法问题:「笔法」是文学技巧,包含文法学、修辞学及文章学等范筹。刘知几谓「夫史之者,以叙事为先。」故正史修撰须重视叙事的方法,而叙事的方法即为文学技巧的发挥。本文从两书引用笔记小说的状况,分析宋祁事增的价值。从两书叙事与文字特色,讨论宋祁文省的意义。

  辟佛删史问题:两《唐书》对佛教的记载比例悬殊。原因是《旧唐书》记载而《新唐书》删除者甚多,欧阳修乃史学大家,一代大师,何以发生此一删史现象,与辟佛的思想有关。修史的态度影响史书呈现的面貌,使《旧唐书》不能轻言舍弃的原因。

 

第 17 册 吴宗儒:清儒与元史

  中国的「清学时代」,自明末清初迄于民国初年。这三百年来,展现了两大学术典范( Paradigm ),一是「兴朴学」,为传统中国学术作总整理的功夫;一是「启西学」,为中国学术开新生命的气象。换句话说,清学不只扮演了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桥梁,也担负起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推手。清学依时代风尚分成四个时期,即清初学风、干嘉学风、道咸学风及同光学风,各时期皆有其特色,而皆能绍往开来,推陈出新,导引中国学术洪流不断向新时代前进。

  欲知清学,以清儒一门重要学术入门是绝佳研究途径。清儒的元史学,因满清入关而起,因干嘉朴风而兴,因道咸经世而盛,因同光西风而大,声气所播,为清代学术界之一大运动。究其所学,反映出五大历史意义:异族政权的启示、清代学风的写照、西北危机的呼声、中体西用的先河以及清儒杰出的史学。彷佛清儒经学,实不朽之盛业焉。

  本书名「清儒与元史」,意欲由清代一门杰出史学,观清儒治学志趣及一代学风发展,是属于学术史( intellectual history )的范畴。文分七章:「第一章:序曲」、「第二章:蒙元史学与元史的问世」、「第三章:清初学风与元史学的初放异彩」、「第四章:干嘉学风与元史学的启蒙运动」、「第五章:道咸学风与元史学成熟时代的来临」、「第六章:同光学风与元史学的极盛时代」、「第七章:尾声」。

  当我览读他们的故事及其成就时,彷佛我也置身于清代世界。在提笔写下他们时,我犹如又看到一群梁山好汉出现在我的眼前。最后,完成本文时,我欢喜无限,好似写成了一部清史儒林传。

第 18 册 潘秀玲:《诗经》存古史考辨 ─《诗经》与《史记》所载史事之比较

  《诗经》为我国最古之诗歌总集,其内容包括周代约六百年间的民间歌谣、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神之颂辞,生动且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的种种情形与古代历史文化脉动的轨迹,既有经学与文学的价值,又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等各方面的数据,是一部提供后人探索古代史实与社会情况的珍贵史料。

  司马迁撰《史记》,亦认为《诗经》具备丰富的史料价值,并且多所取材。然因二者体裁不同,写作方式与目的亦异,因此在保存古史数据原貌与经过史识整理两层系统的表现上,便各有短长。若能取之相互对照,比较二者所载史事之异同,并补以其它有关资料,定可窥见古史较信实可靠之面貌。

  本论文即根据上述观点,探求二书所叙古史之内容,考辨其异同。全文分八章完成:

  第一章绪论,旨在说明本论文之研究动机、方法,并确定研究资料之范围与时代。第二章至第四章《诗经》与《史记》皆载之史事(上、中、下),罗列考辨二者皆述及之史事,分《诗经》略而《史记》详者、《诗经》本文可左证《史记》者、《诗经》可与《史记》相对照者三部分叙之。第五章《史记》所载引述《诗经》之史事,将史记中引述《诗经》篇名、本文,或所谓诗人作刺之史事,分节叙述。第六章《诗经》所载可补正《史记》缺失之史事,以《诗经》所载,补充矫正《史记》缺略或失误之各项史事。第七章《诗经》所反映之周代社会概况,分政治组织、教育设施、军事战备、农业情况、礼 乐制度、民情习 俗六节叙述之,旨在说明《诗经》尚有丰富的社会史资料,以补充前三章具体史实的考辨。第八章结论,根据前所论述,比较《诗经》与《史记》所载史事异同之处,并勾勒周代社会之概况。

第 19 册 施锡美:焦竑《庄子翼》研究

  《庄》注之历史,自东汉以至明.万历年间,凡一千六百余年,其间注家不下百余家。诸家解《庄》,随时空之递邅,文化之融合,而赋予《庄子》之时代性。其中或敷衍清谈、或蕴义儒理、或挟以禅门之说、或以道济道,甚或融通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然多为一家之言,鲜有集注。而集注之有,实权舆宋.褚伯秀《南海真经义海纂微》,是书集郭象以下十三家之解,断以己见,名曰:「管见」。其编纂之原则,「但釆获所安,不以人废」。至明.孙应鳌据《义海纂微》删削增补,又益以张居正《评庄》、张四维《补注》、朱得之《通义》及苏子瞻《广成解》四家而成《庄义要删》。其后明.焦竑踵褚氏之步、续孙氏之弦,有所增删又益以《新传》、《循本》、刘辰翁、唐荆川(附徐士彰)、《南华副墨》等六家;并旁引他说互相发明者,自支遁以下凡十五家,且附其旧所札记间及《庄子》者,名曰《笔乘》;又章句音义,自郭象以下凡十一家,综釆其合于《庄子》者,编纂而成《庄子翼》。

  是书要旨立于心性,融通儒、道、佛三教之思想,博釆魏、晋、宋、明诸代注《庄》之数据,足资治《庄》者参考,对后代《庄学》深具影响力。本论文旨以焦竑《庄子翼》为轴,历代《庄》注为辐,兼及时代思想之因素,加以纵横归纳分析,藉以探讨焦竑之生平学术、《庄子翼》援引数据、诠释方法与思想之倾向,并厘析《四库提要》讥评该书「没前人所出」之然否?

  论文凡分七章:约拾壹万余字。首章就研究动机与旨趣、及研究方法与范围简述之。次章追叙焦竑之生平、著作及学术渊源,以期对焦竑之思想型态作一概略之呈现。三章探讨焦竑对《庄子》篇章立名之看法及《庄子翼》〈笔乘〉立义之特点。四章考探焦竑《庄子翼》之体例及采集各家《庄》注之类别,以明其所据之原本及编纂义例之得失。五章就《庄子翼》及〈笔乘〉所援引论述之内容分析,以明《庄子翼》融通儒、释、道三家义理之意涵。六章则就《庄子翼》对后代之影响、流布之情况,以及《提要》对其之评价,探讨《庄子翼》于历代《庄》注之地位与价值,并评述《提要》对《庄子翼》之意见然否。七章结论,综述《庄子》内七篇思想与历代《庄》注之风貌、焦竑《庄子翼》之体例得失与影响,及其融通三教之观点作结。故本论文之撰述,不仅呈现焦竑为人治学之精神、三教合一之时代观,更还原《庄子翼》之本来面目,期盼对参考者有所裨益矣。

第 20 册 郑柏彰:钱穆先生《庄子纂笺》及其庄子学研究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架构,首章为绪论,交代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与范围及论文章节与架构。

  第二章的部分,开头先略叙钱穆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史观研究略述,让吾人在探究其庄子学之前,能对钱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有一概括的认识,也能探知钱先生在研究庄子学方面的用心,系着重于史学的「整体性」,从时代背景探求庄子思想的渊源,以建立一先秦互动的学术网络,并于「变中求动」,以敢于创新,而能不落入刻板的科就当中。

  第三章则先对钱穆先生《庄子纂笺》一书的篇目注解及其内容大要予以研析探讨,以得出钱先生在讨论庄子学的前提,是采取王夫之对《庄子》篇目的分类,认为内篇体例完整,可作为庄子思想代表,外杂篇的章法不一,系因出于庄子后学衍其学说之作,并不能将之视为是解读庄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第四章的内容,主要针对钱穆先生对庄子学术论述的来龙去脉,作一全面性的诠解,以看出钱先生在论述庄子学术方面,是有其整体架构存在。

  论文最后,除了总结钱先生对庄学所建构的整体脉络外,也对其学说在当时的毁誉作一述评,以看出个中的局限与特色。

第 21 册 周淑媚:刘熙载《艺概》研究

  《艺概》全书共分〈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部分。作者刘熙载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精辟独到的见解,抓住文艺的梗概,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进行全面广泛的评论;由于高度概括之故,仅得其大意的内容,更足以引起后人的联想。

  本论文共分七章来探讨刘熙载《艺概》内容。第一章,绪论。说明《艺概》研究的意义、动机与资料,并简述《艺概》的命名结构与内容特色。第二章,作者研究。寻绎建构刘熙载的生平、著作、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以为进入其文艺领域的先导。第三章,本质论。从「天人合一」、「情理(志)统一」、「质文谐应」三个角度来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第四章,创作论,在主体精神层面,强调要「有个自家在内」,再配合识力志气,以达观物类情、观我通德「物我无间」之境。在客体结构层面,重法却不迷信法,认为「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即用意」。第五章,鉴赏论。从「诗品出于人品」的美学观点出发,肯定唯有良善的质量才能创出真美之作;「极炼如不炼之自然之色」,强调淳朴的天籁须自人工求、「似花还似非花的意境论」,突出审美意象的多重性。第六章,发展论。肯定「变」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同时要求艺术创作要众体皆备,不主一格。第七章,结论。总结前代文学理论,并论述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影响。

李四珍 明清文话叙录

  明清为吾国文学批评鼎盛之际,鸿才硕儒,风起云涌,竞相立说,流派纷陈,极纵横跌宕之观。是时也,文体详备,批评之品类亦随之而起。故诗有诗话、词有词话、曲有曲话、文亦有文话。而文话之盛尤为明清文学批评之特色也。

  余以为明清文话可宝者既多,唯较乏人问津,若能寻其脉络,必有所获。于是进而搜集资料,自《书目类编》、《丛书子目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诸书之「诗文评类」或总集类,搜取诸家论文之目。复求诸王宝先之《台湾各图书馆现存丛书子目索引》、《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台湾公藏普通本线装书目书名索引》,以知各书求藏状况也。其间无分寒暑,不避阻难,穷力之所能及,或影印或钞录,前后费时经年,聚材略有可观焉。

  本文辑得专著凡五十二种,分选文、评点、论文、四六各类。选文之属又依作者、文体、作法三目分列。

  至于行文铺叙,每论一书,大抵先详作者,以知人论世。次述板本及诸书庋藏情况。又次述其内容,其中有关此书之内容要旨、体制缺失、见解优劣、及后人评述,皆以提要钩玄之法,作扼要之介绍,以期读者能知其归趣,有所取舍也。

  斯编之作,以明清文话专著为限,单篇或附于文中者,虽然零金碎玉,片言足宝,惟恐文字支离,一概不取。而明清文话浩繁,备举不易,故是编所重在论文之属。

第 22 册 王熙铨:贺裳《载酒园诗话》研究

  清代诗话之作,就质而言,能对往古之理论深入研究,剖析详明;于古人之诗作,亦能反复吟咏,深思体察,加以实际之品评。就量而言,远迈前代,甚至超过清代以前所有论诗之作的总和。这种质精而量多的特性,使诗话于清代文学理论,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清代诗话的重要著作,前人研究已多,其价值也已受到充分的了解与肯定。然而一些极有价值的诗话,因少见而未受注意者,也所在多有,贺裳《载酒园诗话》,即属此类。本论文即就《载酒园诗话》作一全面之探讨。

  本论文以郭绍虞主编之《清诗话续编》中《载酒园诗话》为底本,加以探讨。所使用之方法,不主一端,大致以归纳法、模拟法为主,演绎法、分析法为辅,综合使用,以见其内容,并尽量发掘显明其微旨。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贺裳之传略与《载酒园诗话》之体例。凡三节,叙述作者传略,诗论之渊源,及《载酒园诗话》之体例。第二章:《载酒园诗话》论诗之本质。凡四节,叙述《诗话》中的四项本质:「诗当抒情写意」、「诗不论理」、「诗贵含蓄」、「诗须有气格」,四项诗歌创作的原则。第三章:《载酒园诗话》论诗之创作。凡九节,叙述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并论及各种题材诗歌的写作原则。第四章:《载酒园诗话》论读诗的问题。凡五节,叙述《诗话》中对于读诗所可能产生之问题的讨论。第五章:《载酒园诗话》之实际批评。凡三节,叙述唐诗、宋诗之流变,并唐人诗作与宋人诗作之批评。第六章:结论。总述整部《诗话》之特色,并对作者评诗之得失,作一检讨。

  江惜美:《乌台诗案》研究

  本文共分五章二十节,凡十六万言。第一章东坡生平事略,以宋史本传为主,参以栾城集墓志铭及前贤论述,分六节叙述,并着重于乌台诗祸时,东坡之个性及行事探究。第二章详述其政治背景,首论北宋之内忧外患,次论王安石变法,乃有新旧派党争,以整理东坡与安石政治主张之异同为准。第三章论述乌台诗案之源起,归纳出东坡获罪之主因有三,即忠规谠论,指陈时弊;襟怀磊落,个性通脱;以及以才致祸,见忤政敌。第四章就乌台诗案论列之诗篇,予以探析,时值东坡熙宁还朝,历知杭、密、徐三州,因分四节,针对诗篇背景、思想、形式探讨之。第五章乌台诗案之影响,乃东坡人生观由激进转入恬淡,诗文内容由时事转为田园,诗文形式则各体兼备,技巧高超,渐趋圆融华妙,仕宦升沈乃有元佑党争,因言此期诗文足为早期诗文及黄州诗词之分界。

第 23 册 翁敏修:唐五代韵书引《说文》考

  本文以唐五代写本、刻本韵书所引《说文》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文献比较法,主要分两阶段︰「找」与「辨」。

  「找」意指原始数据与相关数据之搜集:本文原始资料以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成》与上田正《切韵残卷诸本补正》为主要来源,整理目前可见《切韵》系韵书类目,并辅以微卷照片、摹本、考释…等,辑出其中注释称引《说文》之处,以为分析之用。相关资料则广泛搜集前人于《说文》版本研究之相关著作以及《切韵》、敦煌学、文献学等资料,以资考订。

  「辨」意指对资料进一步分析与归纳:先以长编方式,对韵书引《说文》进行考释,逐条与大徐本比勘。再使用归纳法,说明韵书引《说文》之作用,进而详细阐述其引用《说文》之体例、价值与阙失,最后作成结论。

  本文各章写作要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说文解字与切韵」,说明《说文》流传经过,并对《切韵》源流与本书引用韵书残叶作简单论述。第二部分「唐五代韵书引说文考」,依《说文》十四篇次第,逐条考证唐五代韵书所引《说文》,并利用前人引《说文》之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比较,定其是非。第三部分「唐五代韵书引说文综论」,利用「唐五代韵书引说文考」研究所得,进一步讨论唐五代韵书引《说文》之作用、体例与得失。

第 24 、 25 册 李淑萍:《康熙字典》及其引用《说文》与归部之探究

  《康熙字典》是我国辞书编纂史上对后世字书、辞典影响深远的一部工具书。近代通行之字辞典,多半以此书为编纂底本,惟近人论及此书多訾议其非,贬损其价值。为厘清诸说,对《康熙字典》提出公允之评价,本文拟以《康熙字典》与《说文》二者之关系为范围,从部首演变与引用数据两大方面进行探讨,并深究此书对后世的影响。此即本文之研究动机及目的。

  本文第二章以「《康熙字典》及其体例概述及版本流传」为题,分述其成书之时代背景,论及编纂体例」、后续校改之缘由与版本流传,进而彰显其价值与影响,使《康熙字典》全书之基本面貌得以清晰呈现。第三章以「《康熙字典》处理《说文》数据之形式」为题,系针对《康熙字典》引用《说文》以析形释义之各种情形来立说。文中藉引用例证分析其采引《说文》之原则,也由书中术语运用不一,名目杂出,说明非成于一人一手之字书,在统整工作上的重要性。

  本文第四、五章主在探讨《康熙字典》与《说文》之间的关系。前者将《说文》正文十四卷五百四十部首,分成四节,逐部逐字检核,以明其实。后者则以「《康熙字典》删并《说文》部首之探究」为题,重于学理上的讨论。在探究归部合理性时,笔者将《康熙字典》归部疑义者,逐字探析,论证过程皆引据典籍及前人之说,悉为厘清,冀求归部之至当,以供学界参考。

末章为本文之结论。笔者从「编纂之目的与动机」、「全书体例」、「引用资料」、「部首列字」、「对后世字书、辞典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而提出结论。

  以客观态度言之,《康熙字典》实优劣并存、良莠互见。其引用书证舛脱误,民初学者已多有批评,然此书之长处亦不容忽视。检核全书,其形、音、义的注释极为详备,收采弘富,旁罗博证,规模远胜于历代字书、韵书。《康熙字典》所制订之体例,周详完备,近世字辞典,亦每多遵循,足见其对后世之影响。是故,探讨《康熙字典》采引《说文》之概况与得失,进而论及该书在我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字、辞典编纂的影响,此皆本文探究的重点课题所在。

第 26 册 徐燕玲:慧皎《高僧传》及其分科之研究

  本文对于《高僧传》的研究,乃以十科僧人形象为主轴,分从历史脉络与文学表现进行观察,以期厘清慧皎所呈现的高僧形貌及运用的文学手法。首先,透过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经历的了解,可以掌握《高僧传》内容偏向的梗概;再者,利用文学比较的方式,以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出三藏记集》僧传部分、《神仙传》为对照,即能彰显《高僧传》的文学笔法与十科分类的特色。

  慧皎将高僧分为十科的作法,抹煞了部分僧人多重成就贡献,并忽略了普遍性存在的事项,呈现出僧团精质化的假象。本文研究得知:此书有为叙述之便而省改历史发展顺序之处,亦有因史料不足而添加个人想象、夸饰与推论,另外因个人情志而强调或回避的历史情节也屡屡可见。

  就《高僧传》全书编排而言,采集传方式、依僧人成就高低排科、利用互见法、传文项目安排仿同传统史传、统一于科后设论赞、扩增附传容量等。就内容取材方面,采用志怪小说、运用时人品评、营造僧人高逸风采、忽视传主心理变化与环境影响、割舍能展现性格的日常言行。另方面也因其注重学术研究而大量编撰义解与译经科僧人的传记、对于冥界的兴趣不高而少见精采逼真的描述、因重视而使教化与遵行戒律成为贯串全书的主题。

  就艺术形象方面,慧皎利用加强描写某些行为与禀赋形貌来呈现出十种僧人不同之样貌,对于有损高僧形象的行为则多所回护。书中僧人展现出独特的质量:刻苦修行、多与权贵交、成佛过程艰难、聪颖秀逸、精通外学、重学术研究、神通变化较少、形貌威仪端正、不注重肉体与现世等,皆与《神仙传》有所差异。另对不知来历之异僧形象的塑造,也表现出时人心中对僧人的需求。而旁及君王或居士者,都较志怪小说来得严谨肃穆。至于一般平民的粗鄙与平庸,则较少涉及。就文字技巧方面,慧皎博采众典,较之《佑录》,其文辞简洁干练、精确传神、理路清晰有序、文意明白等,显现其写作功力。此书能广受青睐,确有其可观之处。

第 27 册 黄志盛:新编校本刘卲及其《人物志》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刘卲的生平及其著作《人物志》。生平的探讨之内容包括:刘卲的名字考、仕宦考及生平考。《人物志》的探讨之内容包括:《人物志》的版本源流考、刘卲撰写《人物志》的缘由、《人物志》的人材思想及历代学人对《人物志》的评价。

  全文计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旨在说明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价值、研究成果检讨、研究方法及局限与谢忱。第二章「刘卲生平考」,第一节「名字考」,由小学及古人取字的原则采名字义相符应两个方法切入,论证刘卲的令名当作「从召从」的「卲」。第二节「仕宦考」,分别从刘卲初入仕途、官位渐升、政治高峰及淡出政治四个方面,论述刘卲在文学、政治、法律、礼学、军事及人材理论等各面向的成就。第三节「生卒考」,论证刘卲约生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 186 ),卒于魏齐王芳正始六年( 245 )。第三章「《人物志》版本源流考」,旨在论证台湾地区目前存在的十八种《人物志》版本,采校勘的方法,逐一比对各版本间文字的异同、版本款识的特色,以探讨各版本的承启关系。第四章「刘卲撰写《人物志》的缘由」,旨在从经学地位的沉沦、汉末政治的败坏、控名责实的激荡及丰沛学养的流露等五个方向,说明刘卲为何要撰写《人物志》。第五章「《人物志》的人材思想」,旨在从《人物志》论人物的形上根据、论知人的途径、论用人的原则、论知人失误的原因及论偏材之性不可移转等五个方向,全面论述《人物志》的人材思想之体系。第六章「《人物志》的评价」,分别就理论架构及人材思想两点评议《人物志》的历史地位。第七章「结论」,归纳本文的研究成果依序加以总结。

 文中附有图表、文末附有刘卲年谱简编、刘传、参考数据。

第 28 册 吴德玲:洪亮吉《意言》研究

  一、研究动机及方法:洪亮吉是清代干嘉年间著名的思想家,近代的学者们,对于洪亮吉的研究,大都以全面评价为主,对于洪亮吉重要思想的介绍,仍然未曾深入分析有所遗憾。因此,本文遂以洪亮吉的思想代表作《意言》为经纬,去开展研究的工作。且本文以自然观、无神论、社会观、人口论、人生观五大论题为主轴,去归纳分析洪亮吉的思想观点。

  二、研究内容及结果:第一章为绪论:说明本论文研究动机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洪亮吉的思想背景:本章以社会状况、洪亮吉的人生经历和个人特色三方面来加以探讨。第三章至第七章,则是分别论述《意言》中崇尚实际的自然观、事实辩证的无神论、观察敏锐的社会观、忧患意识的人口论、以及远见卓识的人生观。第八章为结论:说明洪亮吉《意言》中的思想核心,为「实」的结论。

第 29 、 30 册 苏建洲:《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校释

  本书以 2002 年 12 月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为研究的对象,针对其中的内容─〈容成氏〉、〈民之父母〉、〈鲁邦大旱〉、〈从政〉、〈昔者君老〉等楚国竹书从事「校释」的工作。所谓「校释」表示既有字句篇章的校勘,又有文字考释或词句注释。首先,楚简文字的考释成果关系着后续其它领域是否能顺利开展,这是本书特别着重的地方。其次,地下出土先秦竹书,无可避免需要校勘的工作,也就是所谓「文本复原」的问题。唐颜师古在《汉书注 ? 叙例》中曾谈及他的校勘工作,「《汉书》旧文,多有古字,解说之后,屡经迁易。后人习读,以意刊改,传写既多,弥更浅俗。今则『曲核古本,归其真正,一往难识者,皆从而释之』。」诚为经验之谈。另外,时永乐先生说:「由于校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勘正文字的工作,……所以,两汉时期善于校书的学者,像刘向、扬雄、郑玄等都是小学名家;唐代的陆德明、颜师古,也都长于小学。他们校订古书,能够取得辉煌成绩,绝非偶然。清代学者研究训诂、文字、音韵之学,较之以前,可谓登峰造极,也进而推动了校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可见「文字考释」与「古书校勘」是完全相关的。本文写作过程中,对于诸家学说尽量搜罗,希望避免遗珠之憾。在学者论述的基础上,笔者在每一「校释」条目下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驳议,或补证。具体写作过程所依循的几个角度大致如下:(一)字形比对(二)声韵假借(三)训诂词意(四)语法分析(五)历史背景探究(六)辞例推勘等等。本书所涉及到学术领域有古文字学、上古史、先秦学术史、经学史等范畴,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