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编书目及提要(二十册)

 二编书目                    

 

图书馆史研究专辑

第一册 《二编》总目

宋建成:清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史

历代出版研究专辑

第二册 黄韵静:南宋出版家陈起研究

第三册 张 琏:明代中央政府出版与文化政策之研究

专题书目研究专辑

第四册 何广棪:陈振孙之经学及《直斋书录解题》经录考证 (上)

第五册 何广棪:陈振孙之经学及《直斋书录解题》经录考证 (下)

辑佚学研究专辑

第六册 江秀梅:《初学记》征引集部典籍考 (上)

第七册 江秀梅:《初学记》征引集部典籍考 (下)

传注学研究专辑

第八册 简逸光:《谷梁传》解经方法研究

第九册 刘文清:《墨子闲诂》训诂研究

经学文献研究专辑

第十册 林叶连:中国历代《诗经》学

史学文献研究专辑

第十一册 林珊湘:《史记》「太史公曰」之义法研究

第十二册 高祯霙:《史》、《汉》论赞之研究

诸子学文献研究专辑

第十三册 戴美芝:老子学考

第十四册 黄圣旻:王先谦《荀子集解》的研究

文字学文献研究专辑

第十五册 陈绍慈: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研究

佛教文献研究专辑

第十六册 王晴慧: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与诗歌之研究 (上)

第十七册 王晴慧: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与诗歌之研究 (下)

第十八册 萧文真: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研究

道教文献研究专辑

第十九册 洪嘉琳:唐玄宗《道德真经注疏》研究

出土文献研究专辑

第二十册 邹浚智:《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一)》〈缁衣〉研究

 

 

提 要

第 1 冊 宋建成:清代圖書館事業發展史

  清代圖書館事業之發展實與學術隆替有莫大之關係。而清人甚愛好書籍,努力學問,其私人之藏書業為歷代所不及。加以政府官方亦蒐藏圖書,尤以康乾兩朝為盛。編纂圖書以《古今圖書集成》及《四書全書》卷帙最為浩富。遂使賴豐富之圖書為工具之考據學大行於有清一朝。又於光緒末宣統初設圖書館,遂使我國數千年來處於藏書樓觀念之圖書館,進化至涵有社會教育功能之供眾閱覽。此種承先啟後,居功厥偉,清代圖書館事業在圖書史上之地位,其重要可知。

  然而敘述有清圖書事業史之論著,大多一鱗片爪地散於各種期刊。專書亦僅譚卓垣《清代圖書館發展史》(民國 24 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譚氏以英文書寫全文,凡 99 頁。敘清代藏書事業之發達頗為簡括,大都語焉未詳;而對清末之創設圖書館更付之闕如。郭斌佳曾加以評論焉。(《文哲季刊》,第四卷第二期,頁 417 ~ 427 ,民國 24 年)

  職此之故,余大膽試作《清代圖書館事業發展史》。案此實為史實之編排,在於史料蒐羅之勤,本無多創見。以不足二年之光陰,欲窮盡三百年之圖書館史事,至是難甚,不全掛漏之處,亦在所難免。本文祇敘述清代圖書館事業發展情形,至於有關圖書館本身之作業,如分類編目等皆未加以闡述。全文計分五章十八節如下:

第一章,緒論,分作三節。略述本文撰作之原因。

第二章,保守時期的清代圖書館事業,分作五節。敘述光緒甲午戰爭之前之官方圖書館事業。清一則接收明人所藏,一則本身亦從事於大量蒐編圖書,並建七閣等處囤置之。

第三章,啟發時期的清代圖書館事業,分作三節。敘述光緒甲午戰爭之後官方圖書館事業。此時民眾教育之重要性漸為國人所重,經過一段時間之醞釀,遂公布圖書館法規,於各省建置圖書館;並論及 韋棣華 女士之來華與貢獻。

第四章,清代私人圖書館事業,分作五節。敘述私人藏書事業,並述及教會及書院藏書。

第五章,結論,分作二節。提出清代圖書館事業為清學之原動力及為近代圖書館事業之胚基,以為本文之結束。

第 2 冊 黃韻靜:南宋出版家陳起研究

第 3 冊 張 璉:明代中央政府刻書研究

  明代繼蒙元而起,為奠定立國治民之基,謀求長治久安之策,特別重視文化之興建,尤其垂意於圖書之修纂,及各種圖書之出版,正足以代表有明一代教化及施政之一般情況,因而明代中央政府刊刻圖書一端,實值得加以深入探討之。

  明代自開國以後,帝室即廣徵遺書,鼓勵獻書,至正統時,文淵閣藏書堪稱豐富。有明一代對於「圖書」之政策,蓋即從訪求各方遺書著手,進而編修各類圖書,舉凡史書、禮制書、天文地理……等等,都在編纂之列,各書編修完成後則交付刊印,廣頒全國,以協助政教之推行。

  有明中央政府重要刻書機構有三:一曰司禮監;一曰南京國子監;一曰北京國子監。司禮監為內府衙門之一,由宦官主持,其間之「經廠庫」為刻書重地,所刊刻者多為皇帝御製之書,乃為明代宦書最重要之出版中心。南北二國子監之「載道所」亦為刊刻處所,刻書數量不及前者,而北監又次於南監。南監因存藏宋、元舊書板,修補舊板為其印書主要工作。此外,其他各府部院亦間或刻書,然數量均微少。由於刻書機關不同,刊刻圖籍之板式、字體、紙張等。亦各具特徵。唯明代政府出版圖書固多,然因種種因素,陸續散佚損毀,至今存世已甚希罕。

  從明代政府刻書之內容分析,尋索明代推動文化之政策,約可得四端:(一)制定禮法。承緒道統;(二)博徵古事,鑑戒臣民;(三)制義取士,箝制文人(四)焚燬圖籍,禁錮思想。明代政府為承緒一貫道統,推行漢制。典章體制皆沿襲歷代法式,並纂輯古聖先賢之事蹟,以為全國臣民師法之典則,進而樹立 朱明 君權,求保國祚,此外復限制文人議論、閱讀之範圍,甚至刪改古書,禁燬不利於己之圖籍,以求思想之統一,是故明代雖有保存、再現文化圖籍之功,亦有 ” 瑗侇晰 l 文化之憾。

第 4 、 5 冊 陳振孫之經學及其《直齋書錄解題》經錄考證

  本人近數年來均從事研究南宋著名目錄學家陳振孫及其著述,所撰博士論文即為《陳振孫之生平及其著述研究》。博士論文,凡四十五萬言。一九九三年十月由台灣文史哲出版社印行面世,甚受海峽兩岸學壇矚目及好評。

  本專題研究計畫命名為《陳振孫之經學及其〈直齋書錄解題〉(經錄之部)考證》,本屬《陳振孫之學術及其〈直齋書錄解題〉考證》長程計畫之第一部分,亦堪稱為《陳振孫之生平及其著述研究》一書之姊妹篇或續篇。

  本專題研究計畫,凡六章,茲謹將各章之章目列後: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陳振孫研治經學之主張;第三章 陳振孫之經學;第四章 陳振孫之經學目錄學;第五章 《直齋書錄解題》(經錄之部)考證;第六章 結論。

  就上述六章之章目以觀,則本專題研究目的有二:其一乃為深入探究陳振孫之經學,而兼研及其治經之主張與其經學目錄學;其二則為針對《直齋書錄解題》經錄之部,進行細密之考證。由於研究目的與研究對象有所不同,故所採用之研究方法亦有所分別。本專題研究計畫於探究陳振孫經學問題時,則採用一般撰作學術論文之方法,除充分掌握有關文獻資料外,文中有所考論,皆力求創新,力求突破前人。民國以來,研究陳振孫學術者,當以陳樂素、喬衍琯二先生為巨擘。陳氏先後發表《直齋書錄解題作者陳振孫》及《略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二文;喬氏亦撰有《陳振孫學記》一書及相關之論文多篇。然二氏於振孫經學之研究皆未盡深入與詳贍,往往僅於其論著中敷衍數筆,形同虛應,故有待於後人補苴罅漏之處不少。而有關振孫之治經主張及其經學目錄學兩項,二氏之論著中均付闕如,未遑論及。是以本人於探究振孫經學之時,均先就二氏之疏略與遺闕,多作補充與訂正,自信研究所得,創新之處不少,而對二氏之考論亦均有所突破。至考證《直齋書錄解題》一書,更屬陳、喬二氏所未及為。本人考證《解題》經錄之部,所用研究方法,乃參考清人姚振宗撰《隋書經籍志考證》而微有變化,即對《解題》每條均一無漏略而作全面之考證。故《解題》經錄之部,振孫所撰凡三百七十條,本人所作之考證亦共三百七十篇。庶幾對《解題》書中立論之根據,大致考出其來源出處;至書中所具有獨創之議論與見地,余亦刻意詳作疏證與闡發,以期能揭示振孫之用心及其議論價值所在。另亦參仿 余嘉錫 先生撰《四庫提要辨證》之方法,即對《解題》經錄中容有之錯誤與闕失,皆廣羅資料予以辨證。本人是次所作之專題研究,用於考證《解題》經錄者,所費心力最巨,時日最多,然收穫亦最為豐碩。此章考證所得,多屬心得之言,且多為發前人之所未發;於《解題》之訛誤與漏略,均多所補正;且其間亦有駁正前人舊說之未安者。綜上所述,則本專題研究計畫不惟對陳振孫之經學、其治經主張及其經學目錄學能作深入之研究,又能全面考證《解題》經錄之部,方法既善,成績亦富,庶可突破陳、喬二氏之所詣,作直齋之功臣,故對學術研究應具一定之貢獻。用敢報告如右,敬希垂察是幸。

第 6 、 7 冊 江秀梅:初學記徵引集部典籍考

  隋以前圖書散佚嚴重,開皇三年,秘書監牛弘表請搜訪異書,經籍於是漸備。唐自立國,即極重視圖籍之收聚。唐官府藏書在隋之官藏基礎予以發展,官府藏書處之規模亦有擴大。唐代除大規模整理舊籍外,類書之編纂亦蓬勃興起。《初學記》為開元年間,玄宗敕徐堅所撰。其書所採摭,皆隋以前古書,而去取謹嚴,多可應用,在唐人類書中,頗具文獻價值。

  研究文學,檢尋古籍,倘不辨明真偽,以論作家生平及其作品風格,則往往差以毫釐,謬以千里。然欲考求唐前之詩文集,惟賴〈隋志〉,而唐代類書所徵引之唐前詩文集,或有〈隋志〉未著錄者,凡此皆可補〈隋志〉之不足。《初學記》於整理初唐以前之文學史料,極具價值。故冀以本文,可將初唐以前集部亡佚之書,詳加考索,爬梳董理,不致使其永晦不彰,並可為漢魏六朝文學之研究,盡棉薄之力。

  全文凡除緒論外分為三章:

首為「緒論」,敘述本文研究動機與方法。

第一章「類書與初學記概述」,本章又分二節:第一節類書概說,將類書之內容與特性、起源與演變及其作用與缺失略作探討;第二節《初學記》之纂修及其內容,將《初學記》所具有之內容、性質及功能予以提出。

第二章「《初學記》徵引集部典籍考」,此章為本論文主體。所考之古籍,以《初學記》徵引集部典籍為範圍,所考諸書,其分類與次第,一仿〈隋志〉;凡〈隋志〉未著錄者,則參考諸史志,力求分類妥愜。

  書目考之體例,於撰者生平及著作內容等,加以敘述。撰者之考索,其資料或得自史傳,或採自方志,或引自碑銘,其詳略去取,視要而定。著作內容之考訂,則有關序跋及足資論證者,視實際需要引錄之;如佚文尚可鉤稽而有助於考證者,亦略事徵引,以資考核。其有輯本者,則著其輯本之名稱及內容概略。其他如撰者之誤題、書名之舛謬、篇卷之多寡等,亦視其情形,酌加考訂。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楚辭類,第二節為別集類,第三類為總集類。

第三章「結論」,總結本文研究成果,並以《初學記》徵引集部書為例,論述《初學記》一書之文獻價值。隨後並有附錄三篇,其一為〈初學記徵引集部作者篇名索引〉,俾便讀者檢索;其二為〈初學記徵引集部典籍存佚表〉,每書著其存佚及殘本、輯本,俾便省覽;其三為參考書目舉要。

第 8 冊 簡逸光:穀梁傳解經方法研究

第 9 冊 劉文清:《墨子閒詁》訓詁研究

  孫詒讓為清末乾嘉學派大師,《墨子閒詁》為其生平代表作,係研究墨學之重要著作,本書即以此為主題展開探究。文分八章:第一章緒論。概述本文之研究動機、方法與綱要。第二章孫詒讓之生平與學術。簡介孫氏之生平事蹟及學術著作。第三章《墨子閒詁》釋名及其版本研究。探討《閒詁》得名之由;並取其書之二種不同版本聚珍本與定本,相互對勘,共校得歧異處九百餘則。第四章《閒詁》訓詁之基礎工夫。探討《閒詁》校勘、考證、輯錄等方法及其得失,以明諸法對訓詁之重要性。第五章《閒詁》訓詁方法述略。《閒詁》之最大成就,乃在訓詁。本書因概論《閒詁》常用之訓詁方法,歸納為以下六端:一、參驗群書。二、以形索義。三、因聲求義。四、就義論義。五、審定文例。六、疏證名物制度。第六章《閒詁》訓詁術語析論。因於《閒詁》訓詁方法之研討中,往往涉及專門術語之運用,而對其訓詁之瞭解,頗有關係,不可不察,乃擇其要者凡十一項,一一加以析論,試為歸納、分析此諸術語之音韻條件及使用情形,並從而提出字義系統之觀念,以與《閒詁》作為比較、對照。第七章《閒詁》訓詁補正。則就《閒詁》訓詁疏失之例,為之訂正、補苴,凡六十四則。第八章結論。書末並附錄聚珍本與定本《閒詁》異文、異說對照表。

第 10 冊 林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

  本書完成於民國七十九年(公元 1990 ),是繼甘鵬雲《經學源流考》、皮錫瑞《經學歷史》、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胡樸安《詩經學》、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之後,較為完備之《詩經》學史。書中就中國歷代各朝的社會背景、學術取向、《詩經》學之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逐一推闡;資料蒐羅宏富,內容條理清晰,脈絡分明,極便讀者。

  宋朝朱子主張:「今但信詩,不必信《序》」,其《詩集傳》為元、明、清三朝科舉考試的主要用書。此一廢《序》口號,歷經清朝今文學派的發揚,民國八年(公元 1019 )五四運動以來,西學大量引進,以致十五〈國風〉被視為里巷男女的情歌;傳統尊《序》的說法,每每被指為穿鑿附會,廢《序》幾乎成為定局。本書對於《詩序》持珍貴及尊重的態度,在當時不利的環境下與許多著名學者的論述相牴牾,因此感到特別艱辛。為了辨別是非,書中有關宋朝朱子的觀點所做的反駁著墨最多。

  筆者認為《詩經》是周朝政府推行政教的重要典籍,章學誠所說的「《六經》皆史」比較近乎情實。因此,這是一本引人進入傳統國學的書,不以標新立異為能事。對於有意探討中國《詩經》學的讀者而言,可說是扼要的入門書籍。至於筆者探討有關《詩經》問題的論文,則另外收錄在《詩經論文》一書,可視為與此書相輔相成之作。

第 11 冊 林珊湘:《史記》「太史公曰」之義法研究

  本論文針對《史記》一百三十四則「太史公曰」之內容作研究,闡發其「義法」。「義」,指的是司馬遷於「太史公曰」中,所體現之學術思想、創作精神,以及褒貶的標準;「法」,指的是「太史公曰」文章創作之法則、結構,以及藝術表現。

  論文前兩章概論「太史公曰」之編纂旨趣,及其創作之文化背景。第參章,分析「太史公曰」之作用與特色,並附錄司馬遷遊蹤圖,與內文參照。在第肆、第伍章中,筆者嘗試發現「太史公曰」裡,所體現司馬遷主要之學術思想──黃老與儒家,此為「義」的部分。第陸章,剖析「太史公曰」文章之藝術表現,亦即其形式技巧,此為「法」的部分。第柒章,主要就歷史評論與文學兩方面,說明「太史公曰」對後世之影響。第捌章,總結全論文而獲致以下結論:

一、「太史公曰」之作用甚夥,萬象包羅;其風格鮮明,獨樹一幟。

二、「太史公曰」體現出司馬遷貫通黃老與儒家之思維,展現「言有物」之特質。

三、「太史公曰」之藝術技巧,依循一定的美學法則,顯示「言有序」之特徵。

四、「太史公曰」之影響弘深,除歷史評論與敘事文學外,其它如詠史詩、小品文……等方面都有待發掘,現代極短篇之創作,亦能從中得到借鑒。

五、「太史公曰」之於司馬遷,猶《論語》之於孔子,《史記》因「太史公曰」而成「一家之言」。

第 12 冊 高禎霙:《史》《漢》論贊之研究

  本論文共分為十二章,分別對《史記》「太史公曰」與《漢書》「贊曰」的意義、性質、特色與各篇內容加以探析,最後則是針對《史》《漢》論贊的比較及影響進行論述。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略述本論文之研究目的與範圍,並探討論贊一體的淵源與性質。

第二章「《史記》體例與太史公曰」:分述《史記》五體與「太史公曰」的關係,並析論「太史公曰」的安排與意義。

第三章「《史記》太史公曰內容的探析」:《史記》「太史公曰」共一百三十六則,本章依其內容與意旨,略分成「直言論斷以明褒貶」、「微言譏刺反語曲筆」與「引言論證敘補軼事」等三類加以探析。

第四章「《史記》太史公曰評議」:依各篇內容探析的結果,分別從史論精神、文學特質、思想等三方面評議《史記》「太史公曰」。

第五章「《漢書》體例與贊曰」:分別就《漢書》對《史記》體例的繼承與創新,《漢書》與時代的關係,以及《漢書》贊曰的安排與意義等三部份加以討論。

第六章「《漢書》贊曰內容的探析」:依《漢書》「贊曰」的內容分為「寓意褒貶揚善抑惡」、「議論是非明言去取」、「增補傳文抒情寄慨」等三個部份加以探析。

第七章「《漢書》贊曰的評議」:分別從史學特色、文章風格、思想等三方面評議《漢書》「贊曰」的特色與成就。

第八章「《史》《漢》論贊重疊篇章的比較」:《漢書》「贊曰」有許多襲用《史記》太史公曰的部份,本章依《漢書》襲用的程度與內容略分為三類,並在其重疊的文字中,尋繹班固襲用與修改的原因。

第九章「《史》《漢》論贊史文特質的比較」:《史》《漢》論贊之間關係密切,本章試從史學思想與文章風格二方面,對《史》《漢》論贊的異同進行比較分析。

第十章「《史》《漢》論贊對後世史學的影響」:本章以記史時代與《史》《漢》接近的幾部重要史籍作為研究範圍,即前四史中的《後漢書》、《三國志》,以及編年體中的《漢紀》與《後漢紀》,最後舉集歷代史書論贊之大成者──《資治通鑑》為結。

第十一章「《史》《漢》論贊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史》《漢》論贊對後世文學亦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尤在傳記散文與小說的形式及內容方面,本章針對二者分別舉例並予以說明分析。

第十二章「結論」:總敘研究之結果,就《史》《漢》論贊之內容、特色、成就與影響等作述評。

  研究發現:《史記》仿先秦典籍中的「君子曰」創「太史公曰」,是為我國史書論贊體例的起始,「太史公曰」的設置及安排,處處表現了司馬遷卓越的創意與史才,而各篇「太史公曰」的內容,則含蘊著史遷獨特的史筆與史觀。司馬遷客觀紀實的態度與「究天人際,通古今之變」的思想,以及對史事人物的論斷,都在「太史公曰」中有最完整而謹嚴的說明,因此「太史公曰」是司馬遷史論精神與思想、情感的直接展現。

《漢書》論贊承襲《史記》「太史公曰」而來,另題稱為「贊曰」,在內容與文字上多有重疊或襲用的情形,不過班固在許多關鍵處,仍作了重要的修改,故《漢書》「贊曰」與《史記》「太史公曰」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漢書》「贊曰」與《史記》相較,不論在體例或內容上,其史學性質皆表現的更為嚴謹而統一,且文風典雅華贍,形式固定而完整,亦為班固史才與史識的展現,在史書論贊體例的發展上,實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貢獻。

  自《史》《漢》之後,論贊成為中國史書中的固定體例,史官或著史者在客觀敘史之外,利用這個重要的空間,表達對史事人物的主觀評價,並借此發表史論,只不過各書在題稱上略有差別,但性質卻無不同。此外,在傳記散文與小說的形式上,亦造成深遠的影響,在許多作品中皆見到模仿《史》《漢》論贊的評論式結語。故《史》《漢》論贊不論在形式、內容和影響等各方面,皆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第 13 冊 戴美芝:老子學考

  歷來學者對於老子學史的研究,大多只是重點式的論述,較欠缺全面性的統計研究。若要作全盤性的統計研究,有其實質上的困難,但相信選定一個適當的取樣範圍,其所得的研究結果亦應有一定的價值。

  本論文收錄先秦迄清亡止,中國有關研究《老子》之論著,但若其書名顯見是為道教養生、神話或方術而作,則不在本論文收錄之範圍內。本論文所收書目以歷代史志、後人補志為主,旁及私家書錄、圖書館目錄以及古人集解所引,礙於時限,許多地方通志之著錄只能闕而不論。

  本論文之分類計有正文、傳注、音義、通論、專論、劄記、傳記、考證、校勘、評註、類釋、讚頌、目錄、文粹、輯佚等十五類。原欲對老子學下一番「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功夫,但因所收錄之著作亡佚甚多,又因時限而無暇逐一分析猶有傳本之著作內容,故僅就所收錄之著作之形式加以分類,而無法就其思想內涵加以分流別派。

  本論文以時代為經,類別為緯。不僅對每個著錄均作詳實的查考,且於老子其人其書俱有所考,而於老子學之流派及本末亦有詳論。最後統計各類老學著作在各代所佔之輕重比例,以觀二千多年來老學研究的興衰及研究重心的移轉。

  漢初盛行黃老思想,之後漢武帝雖獨尊儒術,但自東漢後期,老學又開始復興。魏晉之世盛行玄學,其傳注、論說之盛僅次於宋、元時期。唐代興道學、玄學,刊立《道德經》經幢、經碑之風盛行,正文類之著作以此時最盛。宋、元時期,學者注重義理思辨,故以傳注類之著作最盛。明代興評點之學,評註之作顯著大增。明清之際從宋學轉為漢學。清代盛行考據,注疏、論說之作明顯銳減,但音義、劄記、考證、校勘等性質之著作,卻都是最盛之時。

  大體看來,注疏、論說之作所佔之比例自明代開始下降,到清代而銳減。明代評註類抬頭,清代劄記類盛行。此現象亦可佐證:明、清兩代在老學的研究上,已不著力於老子思想的闡發。

第 14 冊 黃聖旻:王先謙《荀子集解》研究

  王先謙的《荀子集解》,付梓於光緒十七年,是清代諸子復興時期流傳下來的重要著作,今日仍為研荀學者案頭必備的書目,也是最被廣泛引據的門徑,其著眼處自然在無形中影響著後學的研究方向。本論文的寫作目的,便企圖透過對此書的分析來梳理荀學的學術脈絡。

  因此本文的研究路徑,取決於呈現學術風貌所需的幾個斷面,其包括學術流變的外緣環境、學術內部體系的構架,以及作者治學態度對學術本身的狃差,希望藉由這三個方向的羅織, 映照出王氏荀學的概貌。然而法或差可呈現王書大旨,卻無從得知其定位與價值,故而尚須借助荀學內部三大體系;即荀書與荀子本人的考釋、荀學的前源與流承及荀子學說的還原與再構,來檢驗《集解》的成就與貢獻。

  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緒論,大旨在說明本書的題旨、路徑、以及目標。第二章以討論王氏的生平與受學為主軸,以見出其治學態度。第三章則在論述荀學的歷史脈動,以期突顯《集解》在承先啟後上的定位。第四章探討《集解》本身的校釋價值,第五章論述《集解》對荀學內部體系構架之助益,這兩章皆是著眼於內部成就的分析上。第六章則是結論,在檢視上述諸章所呈顯的斷面後,本章則企圖加以一一拼湊成形,以期端現王氏荀學在學術史上的定位。

第 15 冊 陳紹慈:徐灝《說文解字注箋》研究

  《說文》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漢字形、音、義的巨著。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被公認為《說文》的最佳注解本,段氏提出的學說也對後人影響深遠。然而,其說並非全然無誤,所以當時補訂、批評之作陸續出現。其中,對段《注》評論較客觀的《說文解字注箋》(清代徐灝著),就更值得加以瞭解了。又徐灝寓作於述,有許多頗具啟發性的說法,不容忽視。

  本文為討論段、徐二者之孰為是非優劣方便起見,於第一章「緒論」中,先對六書及與本文相關的詞語(如形體演變、省形省聲等)作說明。第二章為「徐《箋》的分析」,介紹徐《箋》述評段《注》的內容,大致分為三類:「徐《箋》贊同段《注》意見部分」、「徐《箋》反對段《注》意見部分」及「徐《箋》增補與段《注》無關的意見部分」。並於贊同、反對與增補各類下皆列六書、部件解說、說字義等項,使段《注》徐《箋》九千多字的豐富內容,有較清楚詳細的整理。每個項目先作簡要說明,後列字例。

  繼而探討徐《箋》之成就(第三章)及商榷(第四章)。大體上其成就有:以新觀念、新資料正段《注》之失;以新觀念、新資料、新方法及採他人說補段《注》之不足。其有待商榷者包括:誤循段《注》之失、誤議段《注》之失、誤採他說之失及徐氏立說之失等。

  徐灝在研究的觀念及態度上,有幾點可取之處:(一)、有創見。如提出形體演變及文字孳乳上的獨特見解。(二)、用鐘鼎文或採他人說等新資料,得出正確的解說。(三)、運用分析法、比較法、歸納法等科學方法,而得以有新主張。且研究徐《箋》會發現:《說文》、段《注》與徐《箋》等內容有六書、字形、字音、字義及字源、語源等多方面,可謂涵蓋範圍深廣,這顯示中國傳統文字學研究包含形、音、義的特色。故能增進對傳統文字學的認識。又現代多位學者(如李孝定、張舜徽、姚孝遂等)已採用徐氏之說,足見徐《箋》在現代也深具影響力。無論從瞭解《說文》、段《注》的學術史角度,或從求真的文字學角度來看,徐《箋》都深具探討價值。

第 16 、 17 冊 王晴慧: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研究

第 18 冊 蕭文真: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研究

  本文以《禪源諸詮集都序》為核心,分七章對此書進行研究。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版本探討、研究進路與方法。第二章〈宗密生平事蹟及法嗣傳承〉:研究其人、其著作及他對荷澤宗與華嚴宗的思想領受與法嗣傳承。第三章〈《禪源諸詮集都序》的禪教合一思想〉:以《禪源諸詮集都序》一書為主體,探究其禪教合一思想。第一節從時代背景及宗密之前的禪教和會思想進行研究,探討其與宗密的相關程度;檢查宗密判教與前人的異同及所受影響,指出宗密判教的特色及與禪教合一思想的關聯性。第二節證明《圓覺經》的圓覺妙心、《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理論、《華嚴經》的法界觀與圓融思想為禪教合一的理論根據。第三節從《禪源諸詮集都序》本書論述禪教合一思想的內涵。包含會通的十大理由,三宗三教會通的具體內容及方法分析,以及會通的前提-置禪於教上。第四章〈《禪源諸詮集都序》的實踐哲學〉:第一節敘述頓漸內涵的分類。第二節探討神會到宗密頓漸思想的轉變,及宗密頓悟漸修的主張;論述宗密頓悟漸修的理論根據在《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理論;再以迷悟+重對治為宗密的漸修作具體說明。第三節證明頓悟漸修完全符合宗密和會思想的主張。分別由頓悟漸修的內部及頓悟漸修與其他悟修方式的關係二個觀點來談。第五章〈《禪源諸詮集都序》禪教合一思想的流變與發展〉:由法眼文益、永明延壽、明四大師及高麗普照知訥的思想看禪教合一思想在佛教的流變與發展;及探究宗密思想對宋明理學的影響。第六章〈《禪源諸詮集都序》的歷史地位與影響〉:由歷代學者對《禪源諸詮集都序》的評論論其歷史地位。再以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調解佛教內外的矛盾與流弊、和會一代時教進而總結佛教、開後代融合性佛教的先聲以及集佛教判教之大成五點,定禪教合一思想之價值。最後由禪教合一思想在佛教內部引起的變化,推究其為導致華嚴宗與荷澤禪沒落的主因。第七章〈結論〉:論述研究成果,尚待研究的空間及《禪源諸詮集都序》中禪教合一思想的限制。

第 19 冊 洪嘉琳: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研究

  本文第一章旨在介紹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背景,主要分為「宗教政策背景」及「思想背景」兩大部分。於「宗教政策背景」方面,本文除述及初唐至玄宗時期的宗教政策之外,亦就玄宗前後期之崇道變化作一闡述。於「思想背景」方面,則介紹了作為唐初老學主流之「重玄學」、唐初通行的《老子》版本──河上公注本,以及此二者與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有關之特點。

  於第二章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文獻學考察部分,本文乃就以下四個面向作考察: 1. 作者、 2. 撰述、頒行年代、 3. 版本、 4. 卷數;並據前輩學者之論見,兼論才字號《玄宗疏》之真偽。

  第三章與第四章,旨在以「體用哲學」之架構分析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思想。第三章分別論述「道」與「人」之「體」的層面及「道用」。第四章則抽出「得道者之發用」作闡述;並就「至人」(普遍得道者)與「聖人」(特殊得道者)的部分分別論述之。

  第五章則將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與其前後之唐代老學著作作一比較工夫,期能以此分辨出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於老學史上之地位。比較之時,主要分為以下三個層面來討論: 1. 道論、 2. 修道論與境界說、 3. 治國之道。

  第六章結論部分,則就前述幾章成果作重點論述;其中又將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思想特色」及其「老學史地位」作一提示。此外,本文對於前人研究成果所持之觀點,也一併於本章中說明。

第 20 冊 鄒濬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
研究

  一九九四年春,香港古玩市場陸陸續續的出現了一些竹簡。一九九四年五月後,該批竹簡便接踵的運到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實驗室歷經三年時間,克服該批文物保存狀況的不良。脫水加固該批文物後,經科學測定與文字識讀,斷代定域為戰國時代的楚國竹簡,因而定名為《楚竹書》。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一冊於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出版,首先發表該批文獻中,字數與竹簡保存質量皆高的〈孔子詩論〉、〈性情論〉及〈緇衣〉三篇。其中〈緇衣〉篇並見於《郭店楚墓竹簡》與今本《禮記》中,兩竹簡版本內容大體相同,用字小異,但其與今本《禮記》章序與用字存有一些出入,正可以提供學界深入探討〈緇衣〉篇內容、進而理解儒家某些思想及典籍流傳的相關問題。

  目前學界尚未有全面比對三種版本〈緇衣〉並結合相關經學議題的討論,是以本書仍欲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篇為研究標的,由文字考釋、詞義疏證出發,進而探討其間的思想義理與部份經學問題。

  本書共分四大部份:

第一部份為「緒論」,簡介本書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研究目的與撰寫架構。

第二部份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疏證」,將上博〈緇衣〉全文二十三章依各章章旨之政治主題分為七卷。除逐卷逐章考釋文字、闡述經文大義外,並依各章政治主題建立其思想軸心與體系。

第三部份為「楚簡〈緇衣〉作者考辨」,除巨細靡遺的網羅各家對楚簡〈緇衣〉作者及其所屬學派相關闡述外,並分別從文獻記載、〈緇衣〉及同批出土儒簡的思想內容、楚簡〈緇衣〉之形制、楚簡〈緇衣〉的抄錄時間、楚簡〈緇衣〉簡文體制等處切入,推測〈緇衣〉可能係「公孫尼子、子思學派」所撰。

第四部份為「餘論」,「餘論」一章重點討論楚簡〈緇衣〉中的幾個經學問題:

(一)楚簡〈緇衣〉所引之《詩》篇不若引《書》之篇名完整,有可能是因為:

1. 《尚書》之各篇之成篇與《書》之集結早於《詩經》。故〈緇衣〉作者在撰寫其政治主張之時,《尚書》主要內容與篇名已固定,所以他可清楚引之,而《詩經》主要內容雖固定,但其各篇篇名尚未取得統一,故只稱「詩」而不稱篇名。

2. 《詩》是韻文,讀者較為嫻熟,所以引用者不必說出詩篇名;而《書》詰屈聱牙,因此引者要引出篇名,讀者才容易掌握。

(二)〈緇衣〉兼引《詩》、《書》時,為何先《詩》後《書》?我們推測有以下二種可能:

1. 相較於《書》的習傳而言,《詩》的習傳比較普遍。故〈緇衣〉先引眾人皆知之《詩》以加強其論述的說服性,再引眾人較不熟悉的《書》佐證之。

2. 相對於《書》而言,原始儒家在生活應用與教育上較重視《詩》。

(三)《禮記.緇衣》鄭玄注改讀〈緇衣〉的結果與楚簡〈緇衣〉簡文幾乎相符,吾人幾可斷定鄭玄除「理校」《禮記》外,手中尚握有珍貴的古本《尚書》。

(四)未經後人篡改之楚簡〈緇衣〉,在經典異文研究中至少有下述幾點價值:

1. 古文字識讀上的價值       5. 學派釐清上的價值

2. 古音研究上的價值        6. 版本校勘上的價值

3. 古語法研究上的價值       7. 漢字整理上的價值

4. 經典注疏上的價值        8. 學術思想史上的價值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