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编书目及提要(四十册)

 初编书目                    

四库学研究专辑

第一册 龚诗尧:《四库全书总目》之文学批评研究

第二册 庄清辉:《四库全书总·经部》研究

第三册 曾纪刚:《四库全书》之纂修与清初崇实思潮之关系研究──以经史二部为主的观察

丛书研究专辑

第四册 徐小燕:张寿镛及其《四明丛书》研究

类书研究专辑

第五册 张围东:宋代类书之研究

图书馆史研究专辑

第六册 李家驹:中国古代藏书管理

李健祥:南宋馆阁典籍考

藏书史研究专辑

第七册 蔡文晋:宋代藏书家尤袤研究

第八册 严倚帆: 祁承·澹生堂藏書研究

第九册 赵飞鹏:黄丕烈及其《百宋一廛赋注》研究

第十册 赵飞鹏:观海堂藏书研究

蔡芳定:叶德辉观古堂藏书研究

历代出版研究专辑

第十一册 吴瑞秀:清末各省官书局之研究

第十二册 刘曾兆: 清末民初的商务印书馆─以编译所为中心之研究 ( 1902-1932 )

韩锦 勤 :王云五与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5-1979 )

古代印刷研究专辑

第十三册 李贵丰: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图像版印技术之演变( 1600-1900 )

历代书目研究专辑

第十四册 杨果霖:新旧唐书艺文志研究

第十五册 张围东:宋代《崇文总目》之研究

专题书目研究专辑

第十六册 杨果霖:朱彝尊《经义考》研究(上)

第十七册 杨果霖:朱彝尊《经义考》研究(下)

第十八册 王鹏凯:历代《论语》著述综录

第十九册 陈文采:两宋《诗经》著述考

辨伪学研究专辑

第二十册 刘人鹏:阎若璩与《古文尚书》辨伪:一个学术史的个案研究

第二一册 许华峰: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的辨伪方法

吴铭能: 梁启超 的古书辨伪学

考据学研究专辑

第二二册 张惠贞: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研究(上)

第二三册 张惠贞: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研究(下)

版本学研究专辑

第二四册 林淑玲:陆心源及其《皕宋楼藏书志》史部宋刊本研究(上)

第二五册 林淑玲:陆心源及其《皕宋楼藏书志》史部宋刊本研究(下)

第二六册 薛雅文:莫友芝之目录版本学研究

传注学研究专辑

第二七册 吕珍玉:高本汉《诗经注释》研究

方志学研究专辑

第二八册 宋天瀚:论章学诚的方志理论与「方志学」

刘廷祥:我国方志地图的研究:以明代方志地图为例

金石学研究专辑

第二九册 蔡清和: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之研究─以书学、佛老学、史学为主

熊道麟:罗振玉金文学著述

第三十册 沈宝春:《商周金文录遗》考释(上)

第三一册 沈宝春:《商周金文录遗》考释(中)

第三二册 沈宝春:《商周金文录遗》考释(下)

史学文献研究专辑

第三三册 李伯华:正史源流考

廖正雄:杜佑《通典》的编纂创新及其史学思想

文学文献研究专辑

第三四册 吕光华:今存十种唐人选唐诗考

专题文献研究专辑

第三五册 曾阳晴:唐朝汉语景教文献研究

第三六册 林珊妏:《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之研究

第三七册 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上)

第三八册 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下)

第三九册 徐世珍:张岱《夜航船》研究─兼论晚明文人知识体系与审美意识

第四十册 陈淑卿:《徐霞客游记》研究─以文献观察为重点

提 要

 

第 1 冊 龔詩堯:《四庫全書總目》之文學批評研究

  作為《四庫全書》簡介、評述的《四庫全書總目》一書中,包含了許多精煉的批評,並具有獨特的學術觀點。除了值得後人參考借鑒,更呈現了清朝乾隆時期學術的一個重要面向;因為《四庫全書》成於眾多當時著名學者之手,且尚受政治取向所箝制,與一般私家著述頗不相同。本篇論文探討《四庫全書總目》書中文學批評段落的內涵。論文各章的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藉著探討《四庫全書總目》中各文體的地位,呈示本篇論文的研究重心,同時對各章節的討論方式作必要的說明。

第二章「《四庫全書總目》的實際批評」,介紹書中批評概況。此章側重於《總目》對各書的實際批評;因為《總目》內容豐富,因此省略了難以一一列舉的龐雜批評,僅述論其中特點。並嘗試觀察其間的方法與模式。

第三章「《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批評的思想內涵」,對《總目》的文學批評內涵精神進行梳理,呈現書中各種文學批評標準所佔的比重地位,並釐清其文學批評主要精神旨趣。

第四章「《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批評的『公論』觀念」。其研究基礎乃是《總目》中的批評論,並從其間發展出《總目》「公論」觀念的專題研究。本章除了指出《總目》一書「批評了什麼」之外,還進一步思考書中「怎麼進行批評」的問題;嘗試對「公論」觀念作省察、指瑕的工作,並究明《總目》中文學批評思維與政治行為相牽引的現實。

第五章「文學批評的呈現機制與《四庫全書總目》的作者問題」,此篇根據先前研究所得來進行《總目》作者的探討,主要針對《總目》的特殊性:官方批評與集體編修。其間的討論重點包括:撰著者的考察、思想取向與權力的分配。

第六章「結論」,除對本文的主要論證作簡略總結之外,對未能處理之相關問題也稍加說明,並試著指出進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第 2 冊 莊清輝:《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研究

  本文研究之目的,在於釐析《四庫提要》經部之義例,藉由目錄學之探討,從四庫總目豐富之材料中,詳為分析,既可供撰寫目錄學之參究,亦可從中探得清代樸學之精蘊。蓋提要之作,成於通儒碩學之士,雖絀於時日,草率成編,然其校勘得失,考證詳確,識詣既真,鑒裁亦卓,以之為讀群書之門徑,其霑溉後學,功用良多。

  近人姚名達利用清人輯本《別錄》、《七略》之有限資料,分析其義例,為目錄學之研習,闢一途徑。而《四庫提要》經部則有四十四卷之多,內容可謂豐富,故本文之撰寫方式,首章為緒論,敘述《四庫提要》與學術研究之關係,並說明撰述之體例。次章至七章則分就書名、卷數、撰者、板刻、辨偽、批評與價值等項,加以分析,並歸納成若干義例,融合目錄學與經學於一爐,冀收因書究學之效。八章論館臣對目錄學之見解。九章探討《經義考》與《四庫提要》之關係。十章比較各種提要之差異,藉以了解館臣刪潤筆削之權衡,亦可為學術研究之資料。末章結論,說明本文之特點、創意,並如何著手進行後續之工作。

第 3 冊 曾紀剛:《四庫全書》之纂修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關係研究──以經史二部為主的觀察

  本文針對清高宗纂修《四庫全書》此一文化工程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間的關係進行探究。首先回顧多種思想史、哲學史以及學術史類的研究論著所陳論的清初學術轉衍脈絡,可以看出崇實黜虛的學術理念與知識品味,實是明清之際乃至漫衍於整個十八世紀學術思想形態的一大轉向;此一思潮與轉向得到學者以不同偏向與程度的普遍關注,同時可見在眾多史類論著中此一議題發展所遭遇的侷限。其次,以康、雍、乾三朝《聖訓》與《實錄》所載聖諭為基本材料,著眼於乾隆朝所擘畫推行的文教政策,從幾個措施面相討論崇實精神貫注於制度語境的影響脈絡。之後,進入《四庫全書總目》對於傳統知識文化的重構工程與再現體系,以經部與史部作為主要的觀察對象,先就《總目》的小序系統析論其著錄準則與思想取向的大體趨勢暨其異趣,再以提要當中的評論措辭作為一種精神或思想徵狀的閱讀理解,考求並論證四庫館臣在詮釋所面對知識對象的同時,如何呈顯其以「崇實」為群體共識的圖書擇存內涵與學術批評意態。本文認為,崇實精神是透過多面相與多層次的散射方式,進入經部與史部的學術批評場域之中;從人品學養、著作內涵、時代學風、知識指向等宏觀的體探,以至於研究方法、取材觀點等細部考察。作為一種思想文化的集體再現表徵,崇實精神堪稱纂修《四庫全書》與《四庫全書總目》的思想基調,並藉《全書》與《總目》為文化傳播與流動的載體,將深蘊其中的價值內涵浸滲入建構思想世界與知識秩序的核心,不斷散放其暢通文化生命、形塑理想社會的豐沛能量。

第 4 冊 徐小燕:張壽鏞及其《四明叢書》研究

  〈張壽鏞及其《四明叢書》研究〉旨在探討浙江近代藏書 家張壽鏞 先生及其所編輯之《四明叢書》。全文共八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及範圍。

第二章「張壽鏞生平及著述」,敘述其家世、生平、交友、事業及其著述。 張壽鏞 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主張廢書院,興學堂,以「學傳身不死」為教育理念,故於五卅慘案發生時,旋與 王省三 先生,捐地、籌款創辦光華大學,誓言收回教育權,於中國教育史為民間辦學之模範。又積極地訪羅鄉邦文獻,輯為《四明叢書》以表彰先哲,津逮來學。抗戰期間,不忍文獻凌替,遂與蔣復璁、張元濟、鄭振鐸等組織「文獻保存同志會」,肆力搜訪,搶救文獻。

第三章,言「張壽鏞之學術思想」,分別以「濟民用世之民生思想」、「史以致用之史學思想」、「求復本心之教育理念」、「知行合一之實踐哲學」闡述之。

第四章,「張壽鏞之藏書」,以其藏書之源流、徵訪,整理及其特色,利用與藏書最後歸處作為本章論述之主軸。

第五章「《四明叢書》之輯編」,分別從緣起,及其選刊版本之準則,選定之版本及其特色探討。

第六章以「《四明叢書》之內容及其出版情況」論收書內容,輯編此一叢書之時代意義,及其輯印出版之情形。

第七章「《四明叢書》之價值」,分別從保存鄉邦文獻及 壽鏞 先生於圖書文獻學上之成就論述之。

第八章以「時代之見證,文獻之衛士」為 張壽鏞 先生一生志業及其編印《四明叢書》作一總結。

第 5 冊 張圍東:宋代類書之研究

  類書是我國古代兼有「百科全書」和「資料匯編」性質的工具書。因其內容廣徵博引,並隨類相從而得名。它以輯錄古書中的史實典故、名物制度、詩賦文章、麗詞駢語,而且還包括自然科學方面的天地山川、百穀草木、鳥獸蟲魚等知識,故有「存一書即存眾書」的重要地位。

  中國古代類書,自魏《皇覽》開始到南北朝,編修類書的風氣尚未形成。進入唐代,各種類書顯著增加,收錄在《新唐書?經籍志》〈丙部?類書類〉中的類書,就有四十餘部。在宋代,類書大為興盛,在《宋史》〈藝文六〉所載的宋人類書,竟超過了三百部。

  類書的產生和發展,最初主要是提供皇帝閱覽有關治道興衰、君臣得失的事蹟,作為施政借鑒。繼起的類書,不僅提供皇帝閱覽,也兼供文人作文參考之用,甚至專為文人寫作詩文應付科舉考試輯錄資料。宋代以後,類書輯錄資料注意各種事物的源流經過,已具有歷史考證性質,如《事物紀原》、《格致鏡原》等是。明清兩代的《永樂大典》和《古今圖書集成》,使類書的內容豐富,包括當時一切學術著作,達到空前的高度。

  宋代的類書因為保存了大量已經失傳的古書及其篇章,對後來的史學研究,尤其是史料的尋找和古籍的校勘、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功用。因此,類書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已形成獨立的文獻,具有特殊的價值。

  本書內容分為十章十六節,第一章主要闡述宋代類書發展理念,並做一完整的敘述。第二章敘述類書的起源、發展與衰落,讓讀者瞭解類書從古代到清代的發展及衰落過程。第三章重點說明類書的範圍、類型及體例,簡述類書在目錄學中的位置,並羅列類書在目錄中的部居情形,以瞭解類書在古代知識體系下所處的位置,及過去知識份子對類書理解的方式。第四章說明類書的特點與功能,並對類書的參考價值加以敘述。第五章介紹宋代官修、私修圖書編撰以及宋代圖書編撰的特點,以期了解宋代編撰圖書的概況。第六章探討宋代類書產生的原因以及發展的過程。第七章敘述宋代類書的分類體系,瞭解類書的知識分類情況。第八章詳述及探討宋代的類書,進一步探討類書的編纂過程、版本的流傳及各大圖書館典藏宋代類書之狀況。第九章敘述宋代類書的文獻價值及宋代類書在現今學術研究上可以發揮的助益。第十章結論,將宋代類書的整體發展做一總結,並敘述如何讓類書藉著分類傳達給使用者比較完整的資訊,也可增加一般讀者與類書接觸的機會,增進對類書的認識。

  類書是中國傳統文化資源之一,對苦於尋「根」的現代中國人來說,類書就是一個可以尋根的地方。

第 6 冊 李家駒:中國古代藏書管理

  本書題名為「中國古代藏書管理」,內容包括中國古代政府與民間的圖書收藏情形,以及各種自然、人為書害的原因與防治方法、藏書環境的控制、書籍的整理與利用和污損殘缺圖書的修補復原技術等。時間上,以宋元明清四朝為主,但在此時期前後有關的史料,一併加以蒐集論證,同時有關於本題的現代圖書館學資料與科技資料,亦參考引用且相互比較說明。

  此外,由於自東漢以後,紙張逐漸成為主要的書寫記錄材料,而書籍的質料對圖書的保存又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紙張、用墨及其他製書材料的製造、性質和改進,亦專列一章討論,以說明其間相互關係。最後,試行探討古代圖書典藏所採用的方法與原則,在現代圖書館典藏工作中的實用性,希望能使本書能有實務上的參考價值。

李健祥:南宋館閣典籍考

  本書主要敘述及考證之重點為南宋一朝之館閣典藏及校理圖籍之情況。

  第一章敘述靖康、建炎間之圖籍散佚,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若以此為隋秘書監牛弘所述圖書五厄之後,圖書復有五厄之一。

  本章之第一節敘述私家藏書之播亡,蓋以私家藏書與館閣藏書,互為脣齒;私家藏書散失後,館閣藏書所受之影響亦大。本節引李清照《金石錄後序》、葉夢得《避暑錄話》等所言私家藏書播亡之情形。第二節言館閣圖籍之散佚,首引《文獻通考?經籍考》等文,以明北宋一朝館閣藏書情況,再為敘述靖康、建炎間之圖籍散佚。而圖籍散佚之主因,一則為金人之掠奪,再則亡佚於轉運中。

  第二章敘述南宋之訪書,南宋初雖以圖籍因靖康兵亂散佚殆盡。然經君臣下上戮力搜訪,於孝宗淳熙年間編《中興館閣書目》時已聚書四萬四千四百八十六卷,其後寧宗嘉定間編《中興館閣續書目》又得書一萬四千九百四十三卷,合計較之北宋政和間之《秘書總目》七萬三千八百七十七卷,雖稍有不及,然已屬難能矣!

  本章第一節敘述高宗一朝之訪書,第二節敘述孝宗及孝宗以後各朝之訪書。第三節敘述南宋館閣訪書所遭遇之困難及其得失;南宋訪書所遭遇之困難計有(一)、獻書賞格未立及獻書恩賞微薄,(二)、有司執行不力,(三)、懼以獻書賈禍而不敢投獻諸端。訪書得失則以其數不媿前朝為其得,而秘府所存多為近代著述,奇秘闕逸較前少損為其失。

  第三章言南宋館閣之藏書情形,第一節敘述各藏書處所之建置沿革及藏書概況,第二節為南宋館閣藏書之檢討。

  第四章敘述南宋館閣之校書,於此可分二方面言之,一為專校經史群書中之某一部書或某類書;二為廣校館閣所收郡國士民所進獻圖籍。

  第五章敘述南宋未年之圖籍散佚:南宋未年館閣圖書首毀於理宗紹定四年之臨安大火;其後元人南下,又盡失於其有計劃之掠奪。

  以上為本書各章之內容大要。

第 7 冊 蔡文晉:宋代藏書家尤袤研究

  南宋詩家首推尤、楊、范、陸,號稱中興四將,然尤袤《梁谿集》及《遂初小稿》等作品集焚毀於萬卷藏書樓,故後世論宋詩者鮮詳述之。現存宋代私家藏書目錄,僅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尤袤《遂初堂書目》及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三種,晁志已有劉兆祐師著〈晁公武及其《郡齋讀書志》〉專書討論之,而陳錄則有 喬衍琯 先生著《陳振孫學記》專書陳述,惟有尤目因體例簡陋,引用者寡而無專書探討。然其目創書目兼記板本之先例,分類亦頗多新異處,影響後世書目深鉅,實不可等閒視之。吾人基於上述,欲一究尤袤生平及其學術成就,故撰此文以探述之。

  有關尤袤文獻,除《宋史》尤袤本傳及《遂初堂書目》較完整外,其他資料多散佚殘缺,收集頗費周章。本文即以《宋史本傳》及《遂初堂書目》為主,參以《宋會要輯稿》、《南宋館閣錄》、《萬柳溪邊舊話》、《咸淳毘陵志》、《梁谿遺稿》及宋朝各家文集等史、子、集部文獻資料,整理彙考,期望略復尤袤原始。

  本文共分五章,首冠緒言,說明撰述大旨。第一章為〈尤袤家世考〉,追溯尤氏家族之由來及尤袤先世中重要的人物記述,以見先世對於尤袤的關聯及影響。第二章為〈尤袤生平事蹟考〉,先考定尤袤生卒年,再以繫年方式詳列尤袤生平事蹟。第三章為〈尤袤交友著述考〉,交友考方面以宋人文集中有與尤袤之書信篇章為主,察考尤袤交友之情形。著述考方面則將現今署名尤袤所撰之作品一一加以解說考證。第四章為〈遂初堂書目之體制及傳本〉,詳細討論尤目成書、藏書流傳、體制、傳本及影響等諸要項,以見其最重要著述的內容性質。第五章「尤袤之學術成就」,以宋人文集及子史部瑣碎資料,彙整後加以探析尤袤多方面之學術成就,雖資料鳳毛麟爪,然以尤袤作品散佚之甚而言,這些微論已可見微知其著了。末附以結論。

  尤袤雖以文獻大量散佚焚毀而鮮為後人所重,然經本文探幽索微後,發現其為人處世及論學著述皆具有承先啟後之功。正如同《四庫提要》讚其《梁谿遺稿》一般,吾人「又烏可以殘賸棄歟」,自當給予尤袤的貢獻肯定與重視才是啊!

第 8 冊 嚴倚帆:祁承藏書研究

  研究中國目錄學及中國古代圖書館史,私家藏書及私家藏書目錄是極重要的一部份,私人藏書不僅對我國學術文化的發展極具貢獻,在目錄學史上更有相當的重要性。

  明末藏書家祁承,不僅藏書豐富,在明末可稱江南第一大藏書家,其對於目錄學及圖書採訪、鑑別、整理各方面的見識與頁獻,更為後世學者所一致推崇。本論文之目的,即在研究祁氏澹生堂的藏書,及其在圖書目錄學上的種種成就。

  本論文所用資料,以祁氏本身的著述為主(包括澹生堂集、澹生堂藏書目、藏書約、祁氏之傳記等),並參考清代以來論及祁氏及澹生堂的各種文獻,(包括清代文集、方志、各藏書志、及近人著述等),以歷史研究法來研究祁氏之生平傳略及藏書情形。另有關澹生堂藏書目的分類及編目,則以比較分析法,將歷代書目與澹生堂藏書目作一比較,以明瞭祁目在分類及編目上的優劣得失及傳承影響。

  本論文研究之結果,證明祁氏在圖書的選擇、鑑別與採訪各方面,具有精闢獨到的見解,成熟的理論與方法,足可與現代圖書採訪學兩相輝映,並證明我國古代亦有關於圖書採訪之論著。祁氏在圖書的管理上,能運用科學的觀念,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圖書的分類及編目上,祁氏亦各有卓越的創見,對舊有圖書分類及編目,咸有具體的改革及創新,實為我國古代圖書目錄學之重要貢獻者,並可稱為我國圖書館學的先驅。

第 9 冊 趙飛鵬:黃丕烈及其《百宋一廛賦注》研究

  黃丕烈( 1763 ~ 1825 )號稱「有清藏書家第一」,其「士禮居」所藏宋本書,量多質精,為世所公認。本書採用新方法,對黃氏之藏書史事與學術成就作深入探討。所謂新方法即通過對黃氏重要之目錄學著作──〈百宋一廛賦注〉作詳盡之箋證,或補充其未備,或引申其未詳;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闡述黃氏在圖書文獻學方面之見解與貢獻。

第 10 冊 趙飛鵬:觀海堂藏書研究

  楊守敬( 1839 ~ 1915 )是清末民初重要藏書家之一,且為東渡日本,訪書海外之第一人。其「觀海堂」藏書之精華今日尚完整保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見證中、日兩國自古以來書籍流通傳播之史實。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全面且深入研究楊守敬藏書實況,以及楊氏在文獻學方面成就之專著。

蔡芳定:葉德輝觀古堂藏書研究

  晚清藏書名家輩出,諸家不僅富於貲財,典藏豐贍,且學養深厚,精通版本目錄之學;其中尤以葉德輝最不容忽視。葉德輝( 1864 ~ 1927 ),為我國著名藏書家、版本目錄學家。他的《書林清話》是我國第一部研究版本學的著作、第一部系統書史;他的〈藏書十約〉是有志於古籍整理者之入門指南、他的《郋園讀書志》、《觀古堂藏書目》是古籍版本鑒別的必備工具書。在我國藏書史上,葉氏自有其重要地位。然近人對其研究不多,本論文即在考述其藏書之成就。

  本論文採歷史研究法,蒐集與葉氏藏書有關之文獻,將葉氏之傳略、藏書狀況、藏書之採訪整理與利用、藏書目錄與藏書題記,加以分析陳述,以期肯定葉德輝在我國圖書文獻史及版本目錄學之貢獻與影響。

第 11 冊 吳瑞秀:清末各省官書局之研究

  本論文除前言與結論外,共分五章。前言說明清代同治中興後,各省督、撫等地方官吏,目睹地方文物因戰亂慘遭浩劫,普設官書局,為一值得研究之歷史現象與板本目錄之問題,因做此研究。

  第一章緒論,說明典籍對人類文化的重要性,自宋代以來,地方官府之刻書情形,以及書籍易遭戰爭、天災、蟲害等之毀壞。清代遭太平天國之亂,典籍破壞殆盡,其中江南藏書家典藏書籍之被焚毀,更為浩劫!清代同治中興,各地方官吏莫不提倡刻書,以為復興之具體表徵,並作為教化士子與保存文獻之要務。

  第二章敘述各地方大吏設立官書局之盛況,各自籌措款項,設立書局刻印典籍及實用書籍,影響所及,各省互通典籍之有無,一時蔚為風氣,各省莫不以刻書為標榜,其中未受太平天國之亂者,亦趁此時機刻書,以刻書為文化與教化之成就,所刻書籍甚夥。

  第三章詳述各省官書局之發展過,其中包括經費來源、書局組織以及經營方式,至於刻書的內容,尤以經、史書籍為重,為本章研究重點。

  第四章研究各省官書局刻印書籍之特色,以及如何鑒定為局刻本,並論局刻本的利用、流通,以及對學術文化的貢獻。

  第五章在清代積弱及新式教育的影響下,官書局所刻之古籍,無法因應當時社會之需,且有不合現實需要之情況,以及經費困難,因而沒落。新思想、新教育之衝擊,亦為造成官書局沒落之主要原因。

  最後之結論,說明時代在變,在新思潮衝擊下,官書局完成階段性任務後,為新式書局之鉛活字印刷之書籍所取代,其沒落乃一時代之問題。

第 12 冊 劉曾兆:清末民初的商務印書館─以編譯所為中心之研究 ( 1902-1932 )

  本文討論的對象是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時間的斷限是從它的設立到一二八事變時,日軍轟炸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的組織取消為止( 1902 ~ 1932 )。在內容方面,除了緒論及結論外,擬列三章、八節及若干的小點來討論。以下僅就各章的結構分述如下:

  第二章「商務印書館在上海」。本章的重點在於從上海的社會變遷、文化發展等方面,來看商務印書館的成立。上海的開埠對於上海、中國帶來各方面的衝擊,無論是衝突或是融合,都讓中國在近代的發展中產生極大的改變。商務印書館在此一背景下成立,並且不斷的發展,逐漸脫穎而出,成為全中國最大的出版機構。它的業務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的,有和外國企業的合作,也有同業之間的競爭與打擊,商務印書館都能夠一路走過來,在出版界、文化界擁有一席之地。

  第三章「編譯所的組織與工作」。本章則是針對編譯所的成立到發展,加以論述。編譯所為何要設立?它的負責人物為何?如何領導編譯所在文化工作的道路上發展?都是在本章所要研究的。此外,編譯所的組織架構、組織章程,也都是討論的對象。從這些方向來看編譯所,並且進一步分析,讓讀者能夠知道編譯所所完成的各項成果,並且對它的業務運作也能夠有所瞭解。

 第四章「編譯所的評價」。本章的內容是針對編譯所在中國文化發展中的重要貢獻與特徵,做深入的討論;並且對它在出版界的領導地位加以介紹,冀望能夠將編譯所在出版方面的地位加以定位。在本章中,對於編譯所在中國近代文化、教育的貢獻,將是討論的重點。而編譯所既出書又出人的特性,將可以瞭解到它為何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單位,為何被視為一股教育的大勢力。從它所奠定的基礎,讓商務印書館能夠在這麼多年來依舊維持發展,為讀者所知曉。

  第五章「結論」。除了將前述的觀點做一個總結外,並且為編譯所賦予一個時代的定義,讓人們能夠對商務印書館這個百年老店有所認識,突破以往對它的瞭解,同時也期許它能更進一步的發展,繼續為文化、教育貢獻。

韓錦勤:王雲五與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65-1979 )

  本文討論的對象是以王雲五與臺灣商務印書館之間的關係為主,時間的斷限則是從王雲五重新主持臺灣商務到他去世為止,即民國五十三年至民國六十八年。內容方面,除了緒論與結論外,擬列四章、十一節來討論。以下僅就各章的結構安排分述如下:

  第一章〈王雲五與商務的結緣〉。此章從王雲五與商務如何結下不解之緣開始。第一節先對王雲五的個人生平做一個陳述,包括其家世、求學、從事教職、參政等經歷。再說明王雲五受胡適介紹進入當時屬於大出版業的商務擔任編譯所所長,一直到任職管理全館的總經理的過程,討論其得以成功之因素。並就其出版理念與提倡科學管理做個介紹,而這些觀念與日後王雲五改革、領導臺灣商務有其關連性。

  第二章〈臺灣商務的早期發展〉。本章先由臺灣早期出版環境的限制談起,說明在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國府所執行圖書查禁的工作對當時出版業的發展是有所影響,處在此環境下的臺灣商務由初創到獨立,其業務的發展情形在起初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是仍為後來的臺灣商務奠立了一些基礎。此時的王雲五只是擔任臺灣商務印書館的一個股東而已。

  第三章〈王雲五重主臺灣商務〉。民國五十二年,王雲五自政壇辭職,次年被選為臺灣商務印書館的董事長,此時的王雲五已七十六歲了,仍稟承著豐富的精力接下「復興」商務的重擔,實行一連串的改革,諸如職位的調動、組織章程的制定、編輯人才的網羅、出版計畫的擬定等,都顯現王雲五視臺灣商務印書館為一個出版企業在經營。

  第四章〈王雲五主持臺灣商務的評價〉。王雲五豐富的人生閱歷,使得他的人脈資源眾多。出版業必須與其他文化機構做互動,例如,在復興中華文化的背景下,臺灣商務與故宮、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保持合作關係。並且探討一個出版業與社會大眾的關係,包括平價書「人人文庫」的印行以及配合節日進行的書籍特價活動來刺激買氣,對帶動社會的讀書風氣或多或少有所幫助。而將過去的《東方雜誌》、《教育雜誌》重印或將《出版月刊》、《東方雜誌》先後復刊,對學術研究更是幫助不少。本章最後是對王雲五主持臺灣商務的成績作個評價,將他所樹立的規模與初期設立時的臺灣商務做一個比較。

  結論中從公共領域的理論,來看王雲五在出版文化的努力以及臺灣商務印書館處於臺灣的政治環境下,遭受的限制。以及其對臺灣的文化上的貢獻所在。

 

第 13 冊 李貴豐:從傳統到現代:中國圖像版印技術之演變( 1600-1900 )

  本篇論文旨在從現代化的觀點,探討中國傳統手工業技術與清季新興工業的交會關係及其蛻變過程。過去學者對中國工業現代化的研究,比較著重新興工業的成長狀況,並以「量」的變化作為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本論文則著重對傳統手工業的探討,而且以新舊工業技術「質」的變化為著眼點。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領先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四大發明之一,這項發明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然而清末西洋新印刷術反而在中國大行其道。因此考察西洋印刷術輸入中國,並與中國傳統印刷技術競爭、融合與交替的過程,是個很有意義的問題。

  印刷史的研究向來不乏其人,研究成果也相當可觀,然而圖像版印技術的研究尚有探討的空間。因為圖像版印過去常被劃歸「版畫史」的「藝術範疇」。在這個領域裡,「描繪」的藝術特性較被強調,而「印刷」或「複製」的技術特質常被忽略,本文希望能夠填補這個空白。

  由於本文是從工業技術現代化的角度來詮釋傳統的圖像版印,因此過去一般美術史學者面對古代「版畫」時,所強調的「藝術」或「美術」成分,都不再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但是過去由美術史角度蒐集的「版畫」資料以及研究成果,卻是本文藉以詮釋「傳統印刷技術」的重要素材。

  本研究的年代斷限,比一般研究中國現代化之學者的取捨標準為寬。一般「現代化」的研究者,多以中國棄舊迎新的晚清時期為起點,本文對傳統圖像版印的探討,則是回溯到中國傳統技術完全成型的明末時期,藉以瞭解在西洋技術輸入之前,中國傳統典型技術風格的塑造,是否已經為清季技術現代化的成敗利鈍埋下伏筆。

  本文發現,在西方新印刷技術輸入中國之前的數百年間,中國傳統圖像版印技術在歷經各種挑戰時,都能憑藉固有文化與技術特質,保持其一定的韌性。在此期間,即使傳統技術有所改變,其風格也大致缺乏自謀更新的動向。傳統技術的這種保守性格,對清末西洋新技術的引進亦形成一些阻力。但是本文同時也發現,西洋新興印刷技術在十九世紀末葉時,並未充分成熟,且與中國傳統版印技術一樣,使用相當多的手工操作,因而構成兩者之間依存及互補的關係。總之,在其他領域裡,雖然中國傳統對西方價值常有強烈的排斥作用,但是我們發現在圖像版印技術領域裡,中西雙方卻存在著相當程度的融合性。

第 14 冊 楊果霖:新舊唐書藝文志研究

  前賢研究古典目錄學之時,往往重《漢志》、《隋志》,而輕忽《新舊唐志》,昔日 羅振玉 先生曾引為怪事,筆者有鑒於此,乃以此二目為研究重心,欲藉以補足歷來的缺憾。綜觀本書的研究成果,有著如下幾點貢獻:

  一、透過校勘方法,藉以探討《隋志》、《舊唐志》、《新唐志》三目之間的著錄差異,以釐清各目的演變關係,並針對書籍的亡佚、增錄的情形,分別提出說明。

  二、分別探討顧欀三《補五代史藝文志》、陳鱣《續唐書.經籍志》、楊家駱《唐代遺籍輯存》、程志《現存唐人著述簡目》等四目,藉以掌握晚唐五代的典籍,乃至於現存唐人典籍的情況。其次,針對四目編纂的方式、優劣,逐一提出評介,用以補足今人研究的不足。

  三、為求進一步考察《新舊唐志》的內涵,擬運用史學計量方式,依唐代十道的地理劃分,結合唐人籍貫的考察,以說明唐人撰著的分布情況,藉以瞭解各區之間的差異情形。其次,結合唐代私學的分布、印刷的起源地、學官的分布等,試圖釐清唐代文化面的分布情形,進而說明各地理區塊的學風特性,以補充王明蓀、 高明士 先生在學風分布的研究,所未能釐析清楚的內容,以開拓書目研究的視野。

  四、歷來對《古今書錄》、《群書四錄》的研究,多僅探討其學理差異,卻無實例釐析二書的著錄差異。惟《古今書錄》著錄之籍,已為《舊唐志》所收錄成簡目,而根據〈古今書錄序〉所云斷限資料,可以進一步釐析《古今書錄》增錄《群書四錄》的書目著錄資料,以補足前人研究的不足。

  綜合上述所論,本文的研究成果,不僅限於《新舊唐志》二目,也兼及相關書目的探討,能夠健全史志目錄的研究體系,實為研究《新舊唐志》的第一本專著。此外,本書雖以史志目錄為研究題材,但是不全然從目錄學的角度出發,也能運用史志目錄的內容,配合相關文獻,以瞭解唐代學說分布的情況,對於瞭解唐代學術史的發展,也能提供一定的價值。

第 15 冊 張圍東:宋代《崇文總目》之研究

  研究歷史者在觀察目錄學所著重的,在於「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而成為學術史的重要參考工具。目錄是書的歷史;而目錄學的發展,就是學術史的發展。

  宋代政府的官修目錄是在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需求下,以及雕版印刷逐漸發展的情況下和唐代目錄工作的豐富經驗累積下編成。宋代將三館祕閣做為培養學術人才和高級官吏的文化機構比唐代更為突出,其學士、校理、校勘大多是從科第中選出來的優秀人才,能有較充裕的時間和較高的學識,從事補充圖書、整理圖書。

  宋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隔三朝兩朝就纂修一次國史,便將政府機構各庫藏目錄集中整理一次,編成國史藝文志。《崇文總目》就是在這些有利的條件下編纂出來的。

  宋仁宗景祐元年( 1034 )決定編製國家的藏書目錄──《崇文總目》時,便在崇文院內成立了獨立的機構,以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及秘閣中有圖書目錄專才之人做基礎,任命王堯臣、歐陽修等,合併利用四館的藏書,經過七年的時間,於慶曆元年( 1041 )編成《崇文總目》六十六卷、敘錄一卷,共著錄圖書三萬六百六十九卷。

  《崇文總目》是北宋官方一部重要的藏書目錄。它的纂修,是對北宋前期,主要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大力收集歷史文獻的總結。此目上承《開元群書目錄》、下啟《四庫總目提要》,其書雖已遺佚,然就其殘存者視之,頗足為後世編製目錄者所效法。

  《崇文總目》編成以後,受到許多目錄學家的讚許;也得到一些人的抨擊,但它對宋代圖書的補缺、辨別圖書存亡、真偽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它的分類和著錄的方法對後世圖書分類和著錄,以及目錄學研究都有深遠的影響,在我國目錄學史上應給予應有的地位。全文凡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首先敘述宋代官修目錄的發展及其特色。逐一說明本論文研究之目的、範圍與研究取材及方法,並確立研究之方向。然就相關文獻做一探討,瞭解當前所研究的成果,並加以分析與補充。

  第二章〈宋代官府藏書〉:共分三節,敘述官府藏書的體系與特色,圖籍的蒐集與整理,以期瞭解宋代圖書的來源、詔購圖籍及整理圖書的情況。

  第三章〈崇文總目與館閣制度〉:共分二節,分述宋代三館一閣的建置目的,以及分析館職的設置情況,並且說明宋代館職的特色,以期瞭解館閣在宋代所佔的地位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章〈崇文總目之纂修〉:共分三節,分述《崇文總目》的纂修過程;並對纂修作者逐一介紹,最後對於《崇文總目》卷數及傳本的記載與流傳,詳加分析與說明,並對錢輯釋本的得失作一番探討,以期瞭解《崇文總目》卷數及傳本流傳經過。

  第五章〈崇文總目之分類與體制〉:共分三節,旨在分析《崇文總目》的分類及其特色,並與《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比較分類之異同,最後對於《崇文總目》的體制加以探討與分析。

 第六章〈崇文總目之評價〉:共分三節,首先對《崇文總目》本身的優缺點加以分析,並對《崇文總目》的功用分項探討,也針對《崇文總目》對後世的利用情形加以敘述,以瞭解《崇文總目》在目錄學上的功能;並總結及重申各章節的考察與心得,並綜合筆者的意見,說明《崇文總目》在目錄學史上的意義與地位。

第 16 、 17 冊 楊果霖:朱彝尊《經義考》研究

  《經義考》是經學書目的權威之作,是書極具研究價值,惜限於「卷帙浩繁,通讀費時,流傳未廣,得書非易」之故,因而缺乏專著論之,殊為可惜。筆者有鑒於此,擬以此書為研究題材,以補前人研究的不足,總計研究成果如下:

  (一)綜論竹垞治學觀念、方法及貢獻,若能先行瞭解相關議題,方能掌握其學術成就。整體而論,竹垞重視廣徵博引,信而有證,凡是整理文獻之時,皆能強調博證功效,是以其撰著諸作,多能涉及各類文獻,而以博識聞名於世,其他如反對抄襲、稽古崇漢、實事求是、簡明精要等觀念,究其觀點,不外乎是稽古、求新、求善、求廣等要點。此外,竹垞能善用目錄、版本、校勘、輯佚、辨偽諸法,也能廣徵文獻,佐以實地遊歷,並能應用考古實物,以論證典章制度,對於經學、目錄學等,均有極佳的參考功效。

  (二)考及竹垞的編纂方式,本文分別從編纂動機、編纂程序、標示題稱、引文方式等四項,逐步闡釋其過程,藉以彌補前人研究的不足。

  (三)考辨《經義考》的引書種類及內容,由於竹垞編纂之時,取材廣博,內容豐富,極富研究價值。首先,在引書種類方面:竹垞雖以前代書目為主體,但所涉內容廣及序跋、筆記、方志、史傳、人物志等諸多文獻,歷來的學者,僅對「錢謙益曰」、「黃虞稷曰」的引用,提出研究的成果,未能注意其他的引書來源,筆者逐一還原相關文獻,釐析竹垞曾經運用的典籍,合計四十一類,一二五九種之多,對於瞭解其引書來源,能有清楚認識。其次,透過引書內容的說明,遍及各類主題,可使我們瞭解其內涵,進而窺知其價值所在。

  (四)析論《經義考》的體例,本文擬就書名、作者、卷數、案語諸項,逐一釐析條例,並說明相關創例,透過這些探討,將有助於掌握其特點,進而凸顯是書價值所在。

  (五)考辨《經義考》的分類方式、類目及特色,竹垞在分類方面,已能突破舊有方式,以形成嚴密體系,且其分類觀點,能正視典籍與類目的妥當性,是以類目安排,除能承繼前代書目特點之外,也間有創新之處。

  (六)探討竹垞致誤之由,進而釐析其誤,本文將竹垞所生訛誤,析併為七大項,四十小項,期使讀者能確實掌握其誤,以免有錯用資料之失。

  (七)探索《經義考》的影響,由於該書所涉內容極多,且橫跨經學、目錄學二大學科,由於該書蘊藏豐富價值,且能深受好評,舉凡在經學、目錄學的研習,莫不取法此書內容、體例,透過本文的分析,能使讀者瞭解其學術影響力,進而確立價值所在。

  綜合上述的議題,《經義考》深具研究價值,若將其定位在工具之書,實埋沒其價值所在。本文係第一本專著,全面論述《經義考》的內容、體例、影響等等,對於建構完整的研究體系,實能有所貢獻。

第 18 冊 王鵬凱:歷代《論語》著述綜錄

  本論文共分九章,約十二萬字,乃就諸家目錄所載,自漢迄今之《論語》著作,作一綜合目錄.除緒論、結論外,分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南宋、元、明、清諸單元。仿《漢書?藝文志》體例,共分兩部分:

  一、目錄部份,首敘書名、卷數、作者、注明出處及存佚情形,並論及諸家書目所載異同,以得諸書目之詳略、得失,並訂正其誤謬,在求得一完整之《論語》綜合著述目錄,藉此得觀歷代《論語》著述之情形。其中《經義考》之蒐羅廣博、《四庫提要》所言之精核、《藝文總志》之整理工夫,為諸家書目中之翹楚。

  二、歷代論語學概述部份,猶漢志之小序,敘歷代論語學源流演變,用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緒論中,述及《論語》名稱、編纂者、成書經過諸問題。漢興則有齊、古、魯三論,專門授受,遞稟師承,莫敢同異,至鄭玄兼取今古文,為集兩漢論語學之大成者,其後何晏、王弼等以玄釋經,玄風大暢,流風所扇,歷南朝至隋唐,其間北方猶篤守鄭學。洛閩繼起,道學大昌,擺落漢唐,獨研義理。程朱推崇《四書》,至此《四書》地位大為提昇,與《五經》並稱,自宋末歷元至明初,程朱學說定於一尊,科舉取士,一以朱註為準。自正德、嘉靖以後,王學盛行,唯其末流以狂禪解經,空談臆斷,其弊也肆。有清一代,漢學大昌,其學徵實不誣,成就斐然,堪與漢宋並稱。

第 19 冊 陳文采:兩宋《詩經》著述考

  本論文約二十萬字,分五章。全書主旨在考兩宋《詩經》著述之內容、影響及存佚情形。欲藉文獻整理工作,進而探討宋代《詩經》學之特質。至參考資料,以現存宋人《詩經》著述(含輯佚之屬)四十八種為主,並詳檢宋代以降公私藏書錄,祈明有宋一代《詩經》研究大貌,及後世傳刻情形。

  首述凡例,說明全書撰述體例。第一章緒論,綜述宋代《詩經》研究之背景及流派。第二章現存書錄,就現存宋人《詩經》著述三十九種,撰為敘錄,每書皆分:作者、內容、評述、卷本四項敘述,並依類相從,釐為:集解、傳注義疏、名物典制、問辨考證、通論雜纂五節,每節首述小序,說明收錄範圍及學科源流。第三章輯佚書錄,就後人輯佚所得九種,依第二章例,撰為敘錄。第四章未見書錄,就未見著述百餘種,依成書年代為序,每書就可考者略述之,以為後人查訪、輯佚之資。第五章結語,向以宋人之學流於空疏,詳考宋人《詩經》著述,大抵皆著思辨懷疑色彩,除心學一派解經著述外,殆非「以義理懸斷數千年前之事實」者。至其疑經改經之理論與方法,實可備後世文獻整理之參考。末附歷代書錄著錄兩宋《詩經》著述一覽表、現存宋人《詩經》著述收藏情形一覽表、書名、人名索引,以便查考。

第 20 冊 劉人鵬:閻若璩與《古文尚書》辨偽─ 一個學術史的個案研究

  本文由學術史的角度,探討閻若璩與《古文尚書》辨偽的問題。所謂學術史的探討,是試圖由動態的、人的創造的觀點,將人與學術活動間錯綜複雜的歷史發展呈現出來。本文寫閻若璩,前半部將他放在《古文尚書》辨偽史的脈絡中,而後半部將他放在清初的考證學風裡;寫《古文尚書》辨偽,一方面在辨偽史中為閻若璩對此一問題之研究尋求定位,一方面在閻若璩相關的時代氛圍中,勾劃這件學術活動的樣貌。

  《古文尚書》辨偽是清代考證學中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之一,本文於是藉此分析考證學的性質。蓋鑑定史料真偽常被認為是歷史解釋之前或之外的超然而客觀的基礎工作,而考證也常被認為是由證據歸納事實的一項技術性的工作。本文則試圖揭示辨偽考證中藝術性的想像與創發的一面,認為考證是理解文獻、建構歷史的一種方式,並沒有純然技術性的考證,也沒有無須詮釋的客觀材料。沒有任何史學的工作可以免於史家的解釋與假設──包括鑑別史料真偽的辨偽考證在內。本文一方面揭示考證工作中藝術性的面向,一方面也由清初學者社群間的交流,分析清代考據學重視羅列證據的社會性意義,由此分析考據學的客觀性。

  在《古文尚書》辨偽中,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在於重構真《古文尚書》之歷史。而由閻氏辨偽考證中重構真《古文尚書》歷史之過程,以及復原真《古文尚書》原貌之意圖看,清代考證學意義之一在於重寫歷史。而此一重寫過程,表現上是尊重材料,憑證據立說,實則證據之所以成為證據,乃是解釋的結果;考證學者以假說或約定出來的原則對材料加以修改、詮釋、批判、糾正,以重新理解並建構歷史。對於史料的直接信任感,其實遠低於前代。

第 21 冊 許華峰: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的辨偽方法

  論文從《尚書》學史與辨偽方法兩個角度說明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簡稱《疏證》)的地位與價值。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指出《疏證》的主要成就是證明「今本《尚書》」中的「古文二十五篇」為偽。第二節歸納出狹義的偽書專指被刻意偽造的書;廣義的偽書則是指具有作者辨識問題或疑點的書。廣義的偽書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再區分為許多類別。《疏證》對「今本《古文尚書》經文」真偽的判斷,以題名作者與書的內容的關係來說,屬於「真偽相雜」之「真書攙雜有偽的(材料)」。以相關書籍是否現存為標準,則屬「有真書而真書不全」的情形。第三節指出由於古今對典籍的觀念不同,有許多辨偽工作可以重新加以討論,《疏證》即是個很好的例子。

  第二章「《尚書古文疏證》的體例與內容」:第一節討論《總目》對《疏證》體例與內容的說法,並指出《疏證》體例與內容上的缺失與特色。第二節透過《疏證》、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簡稱《冤詞》)與明代梅鷟《尚書考異》(簡稱《考異》)、《尚書譜》關係的討論,說明論文以這四部著作互相對比的價值。第三節對《疏證》的內容作一概述,並說明本文的討論重點。

  第三章「《尚書古文疏證》的『根柢』論證」:第一節說明《疏證》第一一三條的按語提出的「根柢、支節」說可作為研究《疏證》的綱領。所謂的「根柢」是閻氏根據種種文獻材料「歸納」得來的結論,為對今本《尚書》真偽材料所作的基本區分,劃定了今本《尚書》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偽的,同時確定了漢代真《古文尚書》的篇目。「支節」則是針對偽造的「古文二十五篇」的內容作進一步的考證。第二節處理了〈大序〉、《經典釋文》、《尚書正義》、《隋書?經籍志》對《尚書》篇目、篇數與流傳的意見(統稱為「傳統說法」)。第三節針對《疏證》「根柢」的論證,指出《疏證》如何運用各種材料論證「古文二十五篇」為偽,並還原出漢代《古文尚書》的篇目。

  第四章「《尚書古文疏證》的『支節』論證」:第一節駁斥認為《疏證》「支節」論證沒有辨偽功能的說法。第二節指出以作品「內容」辨偽的論證方式與《疏證》在這方面的工作內容,將《疏證》「支節」的論證區分為對「古文二十五篇」襲用他書文句的證明與從「古文二十五篇」之內容證偽兩部分。第三節討論《疏證》如何利用文獻的對比,證明「古文二十五篇」是以襲用他書所引《尚書》文句和他書文句的方式偽造。第四節討論《疏證》如何通過「古文二十五篇」內容的考證辨偽,指出《疏證》從「古文二十五篇」襲用他書文句辨偽與從「古文二十五篇」之內容辨偽兩方面的考證並非截然二分。

  第五章「結論:『根柢』與『支節』的檢討」:第一節指出梅鷟、毛奇齡論證上的缺失。第二節指出《疏證》在「根柢」的成就曾受到梅鷟《尚書譜》的啟發。第三節透過《疏證》的「支節」論證與《冤詞》相關材料的比較,指出《疏證》「支節」方面的論證受限於材料與《尚書》的性質,由今日視之,「古文二十五篇」是否算作狹義的「偽書」,可以重新考慮。第四節「結語」重申論文的主要成果。

吳銘能:梁啟超的古書辨偽學

  梁啟超的《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是民國以來,第一本有系統討論辨識古書真偽及年代考證的專著,雖是演講的記錄,但內容充實,引人入勝,集清代以前辨偽學方法大成,在辨偽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梁啟超辨偽學理論的建立,在方法及實際運用上,有各種不同的批評,而他所做的考據,幾乎篇篇都有可議之處,但以其善於提出問題,擁有廣大讀者,於學術界具有莫大影響力,尤其他所提出的辨偽方法,在今天看來,仍有參考的價值。

  本論文研究梁啟超的辨偽方法,主要根據《古書真偽及其年代》一書,實例則採用其人所有學術論著,做一全面性整理,指出其辨偽的特色、成就,並查其辨偽工作的限制的原因,實受性格騖博所累,及政局不安干擾;兼比較梁啟超和胡適、顧頡剛等人,雖皆對古書真偽作考辨,在意圖與方法,有極大的不同,同時「國故」的認知上,顯然梁啟超比胡適等人更勝一籌。

  本文共分五章,計九萬言有餘。首章指出撰寫本文的目的與擬討論的重點;次章為梁啟超古書辨偽和疑古學派的關係,強調疑古辨偽在當時形成風氣,梁啟超與他們最大不同點何在,肯定其人能從「文獻上」及「德性上」雙方面著眼,對「國故」較有全面性的了解;三章言梁啟超古書辨偽的範圍與方法,顯示其人學問的淵博;四章乃梁啟超古書辨偽學的檢討,指出方法上、實例上的缺失,評判他的特色與貢獻,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五章總結二、三、四章的觀點,並指出一己看法,以為未來突破梁啟超古書辨偽學成就的發展新方向。

第 22 、 23 冊 張惠貞:王鳴盛《十七史商榷》研究

  王鳴盛( 1722 ~ 1797 ),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縣)人,字鳳喈,號西莊,晚年改號西沚居士。乾隆時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出為福建鄉試主考官,旋遷光祿寺卿。後丁母憂,辭官居蘇州,不復出仕。其後三十年間,閉門讀書,不與當道應酬。

  西莊先生是一位好學不倦,勤於筆耕,精研經史的學者。早年治經,《尚書後案》為其經學代表著作,歸田之後轉向考史。西莊考史以補前代學術未校十七史之空白,為後人治史開闢一條道路,經過二十多年的勤奮努力,終於寫成一部一百卷的考史巨著《十七史商榷》。甚至在晚年還整理編訂了論證經義、史地、小學、人物、制度、名物等內容為主的學術筆記《蛾術編》九十五卷。

  梁啟超言:「考證本為清代樸學家專門之業,初則僅用以治經,繼乃并用以治史。」西 莊 先生以治經之法考史,決定了他的史學風貌。《十七史商榷》著重於文字校正,反映了十九部史書校勘成果。提出版本文字錯誤和脫字、衍文一千餘條,為以後的二十四史校正工作奠下基礎。另外在典章制度、輿地沿革、音韻訓詁、職官演變、經史目錄、歷史事件,人物評論等,也是《十七史商榷》考證史實的一項成績。全書一百卷,先生雖以劄記體著作,把同類的條文集中在一起,但全書貫串了審事蹟之虛實,辨紀傳之異同的考證功夫,澄清了一些史實,頗具有參考價值。

  《十七史商榷》一書可算是一部研究史學的入門書,先生在序文中曾言及「讀書校書之所得,標舉之以詒後人」,自己做鋪路的工作,以裨嘉惠後學,「學者每苦正史繁塞難讀,或遇典制茫昧,事蹟轇葛,地理職官眼眯心瞀,試以予書為孤竹之老馬,置于其旁而參閱之,疏通而證明之,不覺如關開節解,筋轉脈搖,殆或不無小助也與。夫以予任其勞,而使後人受其逸。予居其難,而使後人樂其易,不亦善乎。以予之識暗才懦,碌碌無可自見,猥以校訂之役,穿穴故紙堆中,實事求是,庶幾啟導後人,則予懷其亦可以自慰矣。」此段話說 明 先生著書之目的,亦是先生在史學考證上,可提供給後學者治史的參考書。因此《商榷》是一部內容廣博,具有學術水準的史學著作是無庸置疑的。

第 24 、 25 冊 林淑玲:陸心源及其《皕宋樓藏書志》史部宋刊本研究

  陸心源( 1834 ~ 1894 )係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藏書豐富完整,內容涵蓋經、史、子、集,並以蒐藏宋元舊槧著稱,曾築「守先閣」、「十萬卷樓」、「皕宋樓」庋藏萬卷古籍。論其藏書與著作成就,晚清藏書家無出其右者。陸心源去世後,長子陸樹藩於 1906 年將藏書四萬三千二百八十冊售予日本岩崎氏之「靜嘉堂文庫」,學者為此震撼無已,「皕宋樓事件」亦成了中國藏書史上不可磨滅的記憶,此後私家藏書樓即將散佚之大批藏書,均在學者奔走之下,陸續收藏於公立圖書館,促使文化資產得以受到寶愛珍藏。本書旨在探討陸心源藏書精華所在,並以《皕宋樓藏書志》為主,探討其史部宋刊本價值,觀其藏書與著作精華,以明其在學術上之成就,內文撰述重點涵蓋「陸心源之生平與重要事蹟」、「陸心源之藏書」、「陸心源之著述」、「《皕宋樓藏書志》史部宋版本之探討」、「陸心源之學術成就」等。綜論陸心源一生,處於我國藏書樓鼎盛時期,窮其畢生之力蒐購、專研古籍,不僅為文化資產奉獻心力,亦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工作,其藏書雖已流布域外,然其對學術、文化、社會之貢獻,實具深遠之意義。

第 26 冊 薛雅文:莫友芝之目錄版本學研究

  《莫友芝之目錄版本學研究》,係以清莫友芝所著《持靜齋藏書紀要》、《宋元舊本書經眼錄》、《郘亭知見傳本書目》三部書目作研究。主要針對其著錄內容特色,亦兼顧版本之探討。本論文除敘述莫友芝生平及著述外,研究主要旨意,即將莫氏書目內容特色完整呈現,進而得知莫友芝在目錄版本學之功力。介紹莫氏每部書目時,必盡力閱讀該書目著錄之每一條內容,歸納統計屬於該書著錄之特色;若有舉證,盡可能加以查證瞭解。職是之故,論文在介紹每部書目時,必定會安排「著錄之現象」此一單元,用以闡述該書目著錄內容,期能詳實直接反映該書目著錄特色。為凸顯莫氏每部書目著錄特色,即找尋與該書目有關之書目或同性質之書目來加以比較;或直接或間接,務必能比較分析其特色。是故,論文在介紹每部書目時,復安排「與其他書目之比較」此一單元,期望從不同角度更進一步來瞭解該書目著錄特色。故本論文諸闡述項目,包括用於分析書目類型、著錄內容、編排方式及與他家書目比較等,均期能呈現出莫友芝所撰書目於文獻學上之價值與貢獻。

第 27 冊 呂珍玉:高本漢《詩經注釋》研究

  高本漢《詩經注釋》為《詩經》字句訓詁重要著作之一,素來備受學界推重;尤其是態度客觀、方法嚴審,最受稱道。撰者檢閱此書,發現存在引文、推論過程、語法、古音、釋義等錯綜複雜問題,一般評價似待商榷。

  本文先從高氏書中實際歸納其訓詁原則及方法,發現其訓詁原則──反對經生氣、釋義須有證據、證據須出於先秦、反對任意改字改讀、儘量用常見義、反對濫說語詞,雖為一般訓詁通則,但高氏在訓釋過程中往往過於主觀拘泥,犯下不少缺失。因而除了反對經生氣、反對濫說語詞外,其他原則都值得檢討。其訓詁方法──網羅古訓、疏通異文、校勘訛誤、因聲求義、審文求義、歸納相同詞求義,除較重視同源詞及語詞探究外,大致援用清儒。

  繼而探討高氏本此原則與方法訓釋之優缺點。大體上其成績有──洞矚各家之是非、證成前人之訓釋、疏通各家之異說、正濫用假借之失、正濫用語詞之失五項,其中以批評清儒濫用假借與語詞貢獻較大。至於其缺失,竟多達十六類──蹈襲改字改讀之失、外人語感不同之失、割裂詞義之失、堅採常義之失、望文生義之失、增字解經之失、堅持先秦例證之失、強為比附詞義之失、不辨語法差異之失、處理假借不當之失、不辨虛詞實詞之失、忽視文意貫串之失、草率歸納詞義之失、重視三家不當之失、同源訓釋寬泛之失、訓釋標準不一之失。其中堅採常義、堅持先秦例證都屬訓詁態度問題,實稱不上客觀。其他則屬文字、音韻、訓詁、語法知識問題;尤其避談假借,以形釋義,更開清儒因聲求義訓詁倒車。

  《詩經注釋》打破傳統教化說詩,網羅相關文獻,客觀排比材料,開創古籍訓解新形式,在本世紀《詩經》字句訓釋上有一定地位,但對其訓詁問題,亦應全面客觀予以檢討。

第 28 冊 宋天瀚:論章學誠的方志理論與「方志學」

  近幾十年來「方志學」成為一門熱門的學術,吸引許多學者從事研究,地方志的體裁包括地理與人文,清代以來對於地方志應該屬於地理或者歷史,一直爭論不休;延續到民國以來對於地方志應該屬於何種性質以及它的沿流如何?學術界尚無定論。在方志學成立的過程之中,章學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且在章學誠編纂方志的過程中,曾經與清代樸學考據大師戴震以及洪亮吉有過精采的辯論;民國以來研究方志學的學者常將章學誠歸為「歷史派」,將戴震與洪亮吉歸為「地理派」,而所謂的「地理」與「歷史」的劃分方式,事實上也可以被視為是章學誠與戴震二人爭辯的延續,然而對於這種劃分方式在知識的性質與內容上究竟為何?史學界仍然疏於探討,因此題為:論章學誠的方志理論與「方志學」,文中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方志學」的重新閱讀:對於民國以來關於章學誠與方志學的研究,做一學術史的回顧。探討方志學是如何在現代的學科分類中,獨立成為一門的學科,以及現代學者是透過何種角度來理解地方志,而這種理解方式的來源為何;當解釋地方志的性質時,有何理解上的侷限性,因此本章除了討論現代學者使用「地理」──《禹貢》,或者「歷史」──《周禮》作為方志來源的方式是否恰當外,也將扣緊分析「五四」以來所面臨的歷史解釋的困境。

  第二章,章學誠的方志理論:針對章學誠的方志理論作深入的探討,分析章學誠的方志理論與其史學理論之間的關係,來說明章學誠幾個重要的主題〈修志十議〉,〈人物表〉與其《文史通義》中內篇的主張有何關聯性。

  第三章,章學誠與戴震、洪亮吉的辯論:從體例上的差異,分別探討戴震與洪亮吉的方志理論,與章學誠的方志理論做一比較分析,藉由比較戴震、洪亮吉與章學誠之間的差異來突顯他們之間的異同,從而導引出所謂的「地理」與「歷史」的爭端,其實是知識方法上的兩種類型。

  第四章,地方志知識的成立與性質:分別探討章學誠、戴震、洪亮吉對於方志體例與理論上的不同主張,探討這兩種知識型態對於地方志知識成立的意義。

  第五章,結論:解釋章學誠與戴震二人的差異,在於雙方論學立場的不同,並且試圖從雙方的共同點以及對於傳統學術的重新理解,提出方志在性質上的獨特性,作為全文總結。

劉廷祥:我國方志地圖的研究:以明代方志地圖為例

  方志地圖是一種我國特有的專門地圖,是地圖和方志最古老的表現形式。古代,方志地圖常用來記述各地疆域、山川、城池、物產等,因而成為歷代帝王統領疆域、治理邦國必備的工具。在傳統中國地圖學史中,方志地圖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內常包含許多有用的資料,可供學術研究與實際應用,是我國一項寶貴的歷史資產。本文以明代方志為例,敘述和分析其各項繪製要素的特性,並闡述明代方志地圖在地理學術上的價值。

第 29 冊 蔡清和:歐陽脩《集古錄跋尾》之研究─以書學、佛老學、史學為主

  長久以來,歐陽脩被定位為文史學家,而對於他在集錄古碑刻上所投注的心力,以及晚年餘暇在書法上的努力,則常為學者所忽略。筆者透過他晚年陸續寫就的《集古錄跋尾》內容,試圖找出諸多蛛絲馬跡,以窺探歐陽脩集古活動的真實內涵。

  本文一開始從他的文集翰札裡及當時士人對他的描述,找到了不少有關歐氏集古的素材,再綜合後人對他此舉的觀感,筆者發現歐陽脩的集古一事,應是在一股極為強烈的好古癖好驅使下,所從事的一項高難度挑戰。因為古碑之蒐集,原本是可遇不可求之事;辨識古文字,亦非歐陽脩之所專擅;而缺乏書法的權威性,也是他常感不足之處。還好在他專心致志的追索下,時有所得;並且尚有幾位同道好友適時對他提供了不少援助,使他獲益匪淺,終成金石學界的重要先鋒。

  所以本文自第三章起,即先針對他在《集古錄跋尾》裡有關書法的跋語,將之一一挑出,並在歐氏其它相關文札中,找到相互印證的話語,以探求他在書學上的努力。經由資料的分析歸納,筆者看到歐陽脩在書法上所付出的努力,其實並不亞於一般書法名家,只是大家還是沒能將之當作書法家看待,如果對他的書法有所好評,也常是因為歐氏的文名與人品太高之故。但不容忽視的是,歐陽脩在《集古錄跋尾》裡傳達出的許多見解,對整個宋代書法界來說,仍有他一定的影響力。

  研究《集古錄跋尾》還有一項重大發現,即是筆者透過此書,竟找到數十則有關排佛斥老的跋語,可見歐陽脩在維護儒家學說的立場上,是極為堅定而積極,雖然自宋代以來,學界對歐氏晚年的排佛行動是否已有動搖,出現許多不同的意見,但若由此書的內容與寫作年份來看,歐陽脩在五十八歲前的排佛應是未曾鬆動。至於此後至過世前的八年之間,歐陽脩的排佛之志,是否出現變化,筆者亦可從他六十六歲時與子歐陽發等編定《居士集》時,竟刪除與排佛無涉的〈本論〉上篇,而留下專論排佛的〈本論〉中篇與下篇一事來判斷,歐陽脩應是堅決排佛至死前都未曾稍歇。

  而對於歐陽脩在史學上的創發,筆者在整理此書時,亦專闢一章以為探討。以金石證史,是他在史學上的一項創舉,也是他最常於書中自許的事功,歷代不乏學者對他作出高度推崇。但其真實內涵為何?迄未有人詳加整理分析,本文第五章即是筆者歸納《集古錄跋尾》在史學上的實際應用與作法,以見歐陽脩對史料的科學態度,並藉此感受他金石證史之功。另,《集古錄跋尾》亦可提供史鑑,歐氏對於文士不修品德,而只是想藉金石以期不朽之作法,頗不以為然。究竟,金石雖堅,仍是敵不過歲月自然的摧殘,唯有泊然無欲,不為禍福所動,不被利害所誘,才是聖賢之道,也才得以不朽。

熊道麟: 羅雪堂 先生之金文學

  金文學肇端於北宋,歷經元、明兩代而中衰。清代以後,斯學再盛,學者輩出,成就更是遠逾前修。羅振玉生逢清末民初甲骨、古器大量出土的時世,上承宋代以來諸賢的造詣,下啟後學研究的先路。識深知廣,觸類旁通,承先而啟後,堪稱學界導師,功不可沒。而其研究心得,亦多有可觀。本書的寫作標鵠,即在整理、爬梳羅振玉的金文學相關著述與研究成果,以期表彰其學術貢獻。

  本書內容共分五章:第一章〈羅振玉小傳〉,略次羅振玉的生平事蹟與學術軌轍,以利讀者瞭解羅振玉的成長背景與事業取捨的因緣。第二章〈羅振玉所治金文學〉,分「治學範疇」、「治學理想」、「治學方法」與「治學成就」等四節加以論述。第三章〈羅振玉金文學著述輯纂〉,擇取羅振玉有關金文學的書目共五十一種,同時依照各書的性質,區分為「目錄」、「圖象」、「文字」、「題跋」、「雜著」等五大類,輯纂其中與金文學相關的研究內容,逐一介紹。第四章〈羅振玉金文學著述繫年〉,分別依照羅振玉金文學相關著述的成書年月,以次排列,同時著明各書版本,俾利檢索。第五章〈羅振玉金文學研究貢獻萃要〉,撮取羅振玉在金文學方面的研究心得,分「經學貢獻萃要」、「史學貢獻萃要」與「文字學貢獻萃要」等三節,一一例舉以明其大要。

第 30 、 31 、 32 冊 沈寶春:《商周金文錄遺》考釋

  本書成於 1982 年,係作者的碩士論文。書分上、中、下三編,上編敘論,中編考釋、下編結論,並附〈錄遺所收拓本與他書關係對照表〉、〈錄遺同銘互見表〉、〈錄遺所見可考單字表〉、〈錄遺所見難字單字表〉,是第一本對《商周金文錄遺》作全面考察探索的書籍,也是古文字全文檢索書籍的濫觴, 李孝定 先生曾讚許是書:「於重要資料蒐羅贍美,立論謹嚴,體大思精,識見閎通,誠佳構也。」

第 33 冊 李伯華:正史源流考

  正史在中國史部目錄學與歷史學的研究領域中,向來佔有重要的地位。從中國古代目錄學的範疇來看,正史是史籍分類的類目之一,在各官修和私撰的目錄著作中,史部設置正史一類的仍佔多數;而在這些目錄著作中,大部分也都將正史列在史部的第一順位,由此可知正史在史部目錄的重要性。而利用歷代各家目錄對正史類史籍的著錄情形作直接的整理與比較,除了能瞭解當時正史類史籍的成長、散佚與流傳外,更能溯源析流地考據正史的形成與發展沿革。

  另一方面,就歷史學的領域而言,正史係指《史記》、《漢書》等紀傳體史籍,從歷代累積而成的正史,迄今共有 25 部。二十五史一向為治史者視為必讀的典籍,因為中國每一朝代的歷史,遠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到明代為止,都可透過相對應的正史有系統的揭示出來。所以對於研究中國歷史的人而言,正史是必須憑藉參考的史料,舉凡歷代的人物、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課題,均可由正史的記載來瞭解與探索。

  本論文採用文獻分析法與歷史研究法。參考資料為二十五史、中國目錄學專論、中國史學史專論、期刊論文等文獻,探討正史的起源及其形成的理念演變;論述正史的內容範圍、著述的動機與成書的經過;考據各官修、私撰目錄對於正史類史籍的著錄與傳世情形;最後分析與討論正史對後世的影響。

廖正雄:杜佑《通典》的編纂創新及其史學思想

  杜佑《通典》在中國史學史上,可謂是一部「體大思精」之作。所謂「體大」,就體裁結構方面而言,乃指全書是二百卷的巨著,包含九大部門,且每一部門,均可視為一專門之學,故謂之「體大」;所謂「思精」,就史學思想方面來看,是指在著述宗旨─「將施有政,用乂邦家」─的要求下,每一部門的選擇,都是經過作者的深思熟慮和有意安排,故能突顯作者的「思精」所在。

  對於這樣一部「體大思精」的創作名著,筆者所欲研究的重心有二:一是《通典》的編纂創新;二是杜佑的史學思想。就前者而言,其在中國史學史上或中國歷史編纂學上,可說在編年和紀傳二體的激烈競爭當中,開創出「政書體」而獨幟一格。此從政書類和正史書志類的外部體裁結構問題,到內部史學理念的繼承分析,均是筆者的關注所在。其次,《通典》四大編纂特點是:一、在編纂思想上主會通;二、在編纂形式上立分門;三、在編纂精神上重議論;四、在編纂內容上切近代。

  關於杜佑的史學思想。筆者所欲強調的有兩點:一是經世致用的史學思想;二是歷史進步的史學思想。關於前者,杜佑主張有四:一、注重民生經濟,故以食貨為首;二、重視官僚體系,故以選才設官為綱;三、致治人文化成,故以禮樂教化為本;四、安民保國為要,故以國防地理為輔。其次,就歷史進步的史學思想而言,其一貫的主張是:一、歷史是不斷變革和進步的──「古今既異,形勢亦殊」,不應「非今是古」;二、歷史發展的原因不在「冥數素定」,而在「人事」和「形勢」;三、正確的處理態度應是採用變革的手段和辦法──「欲行古道,勢莫能遵」,「既弊而思變,乃澤流而無竭」。

  要之,筆者以為:杜佑《通典》在中國史學史上,開創政書一體,提供了史書體裁的實用性和選擇的多樣化,此與其具有兩大特色,即博通和致用,是息息相關的,故如欲評論《通典》的最大價值和貢獻所在,必以此兩點為依歸,方能得其精要。

第 34 冊 呂光華:今存十種唐人選唐詩考

  明胡應麟《詩藪?外編》,對唐代詩學之衍變,嘗綜而計之,歸為三類:唐人自選詩,一也;唐人詩話,二也;唐人詩句圖,三也。其中詩句圖一類,實介於唐人自選詩與唐人詩話之間,是以此類著作,書志或歸諸總集類,或屬諸詩文評類,惟此類著作,今大多亡佚,且其體例亦多僅尋聯摘句而已,是以頗難明其究竟。除此之外,欲見唐人詩學之涯略,則不得不求之於唐人詩文集中論詩之語,此類可名之曰:個別詩家之詩論。依上述,欲知唐人詩學,總其歸塗,厥有三端:一曰唐人選唐詩;二曰唐人詩話;三曰個別詩家之詩論。唐人詩話,如皎然《詩式》、司空圖《詩品》,及個別詩家之詩論,如陳子昂、杜甫、白居易等,前修論述極多。唯唐人選唐詩,則尚少有人述及。原因之一,即在於唐人選唐詩本身尚存有許多糾結、疑點難以解決。因此筆者擬構「今存十種唐人選唐詩考」為題目,從事研究,嘗試解決、說明一些今存唐人選唐詩之糾結及疑點。

  今存唐人選唐詩,共有崔融《珠英學士集》、殷璠《河嶽英靈集》、芮挺章《國秀集》、元結《篋中集》、高仲武《中興閒氣集》、令狐楚《御覽詩》、姚合《極玄集》、韋莊《又玄集》、不詳編選者《搜玉小集》,不詳編選者《敦煌本唐人選唐詩》等十種。本論文所討論十種唐人選唐詩,即以此為範圍,除附註及附表,全文共十七萬餘言,分為十二章四十三節,茲將其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共分三節。論述本論文之名稱、範圍、研究動機及研究方向。

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如前列十種唐人選唐詩之次序,每種各列一專章,分為二至六節,詳加討論,每章論述之內容及步驟,大致如下:

(一)首先探討編選者、編選年代及其版本。

(二)其次考定其篇卷、編選之數目,並探尋其編撰體例。

(三)再次論究其命名涵意、編撰目的,及其選詩標準、選詩情形。

(四)最後再依據前考,或論其於當代詩壇之地位、後代之評價,或究其與前後詩人、詩選承先啟後之關係,或提出其他值得議論之處,舉凡筆者見識所及,俱另闢專節詳論之。唯諸集卷帙不一,或多或寡;體例不同,或詳或略,是以每章論述,亦或長或短,或繁或簡。總之,以論其要為主,不以其齊否為慮也。

第十二章:結論。

  本論文名稱雖題曰「考」,然由上述可知,並非僅重唐人選唐詩諸集外緣之考證,其他相關之問題,亦為本論文論述之重點,尤其諸集所顯示之詩觀,更為筆者致意之處,以其與文學評論關係至為密切,而牽涉文學批評史之撰作及論述之正確與否也。

第 35 冊 曾陽晴:唐朝漢語景教文獻研究

  歷來學者稱《大聖通真歸法讚》與《宣元至本經》為小島文書,近年來有學者考證二經乃偽造的敦煌文書,我們將重新探討此一問題,也從比較老子的道與基督的道重新定位《宣元至本經》。經由外緣史料的考證與內緣思想的判教,我們知道上述二經未必為偽。

  本論文對目前可見的漢語景教文獻全面進行系統神學的分析:包括神論(三位一體論)、救贖論、基督論、聖靈論、人論、末世論,使我們可以對唐代進入中國長安的景教的思想和神學內容,有一個概括性的掌握,以便當我們進行中、下卷景教進入中國所遭遇到的各式各樣的處境化問題的分析時,有一個基本且實際的討論架構與基礎。

  神學術語成為引介景教進入中國的語言最前線,我們以涉入借用佛道教語言和表述形式最深《志玄安樂經》、《宣元本經》與《宣元至本經》三個經典作為分析範例:發現景教經典大量借用佛道教語言和表述形式,除了引起極大的困擾之外,也看出漢語主方語言的能動作用;另一方面,景教的神學術語創造了屬景教自身的新語言,必須透過中介作用才得以將一個全然陌生的外來名字的意義表達出來。

  漢語的景教經典中對於《聖經》的翻譯策略,在內容的選擇上以耶穌的教導和一生行傳(包括受難釘死)為主,在翻譯的操作策略上則以唐朝中國讀者的需求為主,亦即儘量降低認識信仰的障礙,甚至挪用、改寫、重編的方式,進行基督教在中國的最初《聖經》與神學作品的翻譯。

  景教從波斯千里迢迢來到長安,帶來的是一個新的宗教,也帶進一套新的倫理規範。這一套倫理規範與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在某些議題上產生了衝突,特別是「神權 vs. 君權」與「不拜祖先」這兩個重大問題上。奇特的是在後世明、清兩代甚至激起反教運動的這兩個重大議題,竟然未在唐朝政治和社會引發衝突,其中特別是一直與統治階層保持良好關係是景教能夠蓬勃運作與發展的主因。

  唐代景教輸入的宣教策略與處境化的實踐,亦即景教的宣教如何跨越語言、文化的難題,我們將就聖像崇拜的神學衝突,與翻譯上尋找唐代讀者對於景教文本的閱讀切入點,深入分析其宣教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我們發現為了宣教的原因,從阿羅本以降即制定與統治階層保持良好互動,因此產生犧牲信條(不拜偶像)而過度尊君,以致後來武宗滅佛遭遇重大挫折就一蹶不振;另一方面翻譯事業也使得信徒能用漢語進入信仰世界──這應該是處境化宣教最成功的一點。

第 36 冊 林珊妏:《三教開迷歸正演義》之研究

  明代的三教合一思想發展得極為成熟,不論哲學、宗教或是文學領域中,都可見到此種三教並行混融的思想特色。《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為明代萬曆年間刊印發行的神魔小說,由小說書名即可看到此種三教合一思想的援引運用;若再從書中所出現的靈魂人物:林兆恩,屬於明代三一教的創始教主身份,則更可看出此書的三教合一特色。因此研究《三教開迷歸正演義》一書,將可以作為明代三教合一思想的了解依據。

  另外,此部小說屬於明代中末年相當興盛的神魔小說之一員,因此藉由分析《三教開迷歸正演義》小說,將可呈現神魔小說的編撰特色和寫作技巧。

  本論文的研究內容,共有八章,以下略述各章之要:

第一章「緒論」,首先將個人的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詳細說明之。再則介紹《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的作者和評者部分,以及說解此書的版本問題。

第二章「《三教開迷歸正演義》背景之考察」,以思想和小說兩方面的深入分析,作為此書時代背景的探討方向。思想方面從佛、道、儒、民間祕密宗教四項著手,小說方面則由神魔小說和世情小說兩項進行分析。

第三章「《三教開迷歸正演義》情節和創作素材分析」,屬於小說文本的內容分析。先將全書內容進行剖析,歸納成兩條主線情節,藉以說明此部小說的故事架構。再則分析全書運用到的創作素材類型,可知作者取材自古書成語典故、唐傳奇、筆記和小說、民間說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民間笑話。

第四章「《三教開迷歸正演義》人物和語言運用分析」,屬於小說技法之特色分析。在人物運用方面,從分析中可見作者於人物命名和出場安排時的獨特手法,以及對於人物群像的特殊塑造;而書中的真實人物之描摹,更是作者匠心獨具之巧思。在語言運用方面,作者的韻語、議論、戲言之運用,為全書寫作特色之構成所在。

第五章「《三教開迷歸正演義》思想內容探討」,從道學觀點、社會價值、宗教意識、政治態度四方面,進行小說的思想內容分析。藉以反映小說的思想特質。

第六章「林兆恩的思想理念與《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的實踐方式」,針對小說中的靈魂人物、精神領袖:林兆恩,其真正的三教合一理念,以及所創立的三一教,進行概要性介紹。再則探討小說中所描摹的林兆恩形象,以及小說中所援引到的林兆恩思想。

第七章「《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的價值探討」,說明此部小說足以作為明代神魔小說和世情小說融合的具體例證,再則呈現此書所反映的明代性文化現象。另外,明代讀者對於此部小說的評價,以及此書對於《東度記》等書的影響,也為《三教開迷歸正演義》價值之所在。

第八章「結論」,綜述本論文之研究成果,將《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的文學地位和思想意涵作一總結性的說明,藉由表彰此部小說的存在意義。

第 37 、 38 冊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

  「萬寶全書」是一種民間日用類書,而民間日用類書就性質而言,即今日的家庭生活百科全書或家庭生活手冊。此種書籍的編輯方式係承自以往的類書而非曆書。最早的日用類書應起於南宋,然多為上層社會或文人生活所用,至明代後期才發展成士庶並用、四民生活便用的民間日用類書,且蓬勃興盛;至清代此種書籍統稱之為「萬寶全書」,今日仍有延續,為一種生命力甚強之民間史料。本論文即以「萬寶全書」為研究對象,冀透過對此類書籍之淵源、發展及各版內容演變之了解,以明明清時期民間生活的內涵與意義。

第 39 冊 徐世珍:張岱《夜航船》研究─兼論晚明文人知識體系與審美意識

  本書乃針對張岱《夜航船》作一文類分析,並就文本內容擴延其所透顯出的文化與美學的議題。《夜航船》雖承襲自宋代以來文人雜著筆記的傳統,但其編纂形式與內容實有別於宋人。張岱在創作之時便界定了這是為文人增加常識的百科性書籍,書中雜揉了雜著筆記、萬用手冊、筆記小說、文人曆書與地理掌故書等特徵,具有極其博雜的書寫架構,成為一兼具文人日用類書、文人常識手冊的文化萬用錦囊。

  《夜》書將隱含讀者設定為文人,所選入的材料是他認為文人應具備的知識,如對天文、地理,萬物名理的瞭解,對筆墨紙硯的鑑賞,對書畫園林的品評等。筆者歸納此書的閱讀期待約可為五大功能屬性:一、博識:其功能訴求不在深奧而在博洽,且只須具談助功能即可。二、諧謔:「諧語」的表象雖漫不經心,其下卻隱涵著嚴肅而深沈的生命態度。三、好奇:以好奇駭俗為尚,或神話荒誕之說,或稀奇罕見之物,以助談話之興。四、教諭:強調儒家倫理社會的重要性,可見作者的道德價值標準,及其所標榜的聖賢典型。五、查考:不關文理考校的知識其主要功能不在記誦而在於查考,以作為工具書之用。

  《夜》書在內容上於子目命名與小說敘述方面充分表現出張岱小品文家的寫作功力。張岱能自一文化事典中擷取最精華且足以領起全文的意象,使所節選後命名的條目均較為清新生動,以精簡流利、生動鮮明為此書文字敘述與子目命名的主要風格。小說敘述方面,則摘錄、改寫自筆記小說的原文,卻更為精簡而具情韻。對於《夜》書的審美研究,除探究文本的審美形式外,亦不可忽略其內在的審美意蘊,筆者在文中乃就審美生活與文藝理論兩方面分別論述之。審美生活又分:園林美學、飲食美學、玩物美學;文藝理論則有:詩文理論、書畫理論。《夜》書中,這些條目尚不足以成一家之言,僅能說是張岱零星的一些文藝主張。

  對於張岱著作的研究,歷來多著眼於《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瑯環文集》、《石匱書》與《快園道古》,其他著作的研究則闕如。《夜航船》書中除涵攝文人的知識體系與審美意識外,亦提供了解其人格與風格的另一視窗,如張岱其他作品中艱澀冷僻的用語及詞義,可由《夜》書對於典故的記敘、詮解還原張岱之原意;從其對於筆記小說的改寫,可得知其著作態度與表現手法;尤其對於歷史的評論,可知其個人的史評、史識;其中對政治家的要求,可知其政治抱負與理念等。因此,本書擇《夜》書作為研究張岱作品的新材料,以提供一點個人的研究心得。

第 40 冊 陳淑卿:《徐霞客遊記》研究─以文獻觀察為重點

  自明末清初以迄於今,學術界研究《徐霞客游記》的大有人在,且多推崇他對地理學和地質學方面精細透闢的偉大貢獻。不過,時代遞嬗久遠、事物變化非常,所謂「師古者,師其意,不師其跡。」我以業餘登山人的現代經驗、理念,及實際前往當地考察、探訪、對照《徐霞客游記》部分行蹤,以另一個角度切入,對徐霞客的志趣、胸襟、格調、技能、觀念等的文獻資料觀察探討,是寫作本書的主要動機和目的。

  《徐霞客游記》是明末儒生徐弘祖(號霞客),他從萬曆四十一年(癸丑, 1613 )三月,首篇〈游天台山日記〉開始,至崇禎十二年(己卯, 1639 )九月,最後一篇〈滇游日記十三〉為止,共計長達二十六年,以日記體裁,記述了許多名勝、古蹟、水流、地貌、溶洞、人文、社會,以及政治、經濟、宗教、民俗等,約六十多萬字的旅遊文獻。除文學價值外,也具有很真實的歷史與文獻價值。

  「《徐霞客游記》研究──以文獻觀察為重點」,全文共計八章二十二節。第一章緒論,解釋「文獻」一詞的涵義,及研究目的、動機與前人的研究成果等。

  第二章探討徐霞客家世與生平。他是宋代南州高士的後裔,承襲歷代閥閱門第,由於科舉考試落榜,乃矢志問奇於名山大川。他天性至孝,於長程旅遊之前,大手筆製成「晴山堂帖」以光耀門楣,又大力製作「秋圃晨機圖」以壽母,深得士林敬重。

  第三章考述《徐霞客游記》的傳本。此書傳本雖多,但以上海古籍出版社褚紹唐、吳應壽整理本,與雲南人民出版社朱惠榮注釋本較為通行,而以後者最為完善。

  第四章敘述徐霞客旅遊行蹤,「馳騁數萬里,躑躅三十年」及「以性靈遊,以軀命遊」的思想與風格。

  第五章專述《徐霞客游記》中多項史料文獻,以山水、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文化、明代邊區狀況等為研究、觀察重點。

  第六章討論徐霞客寫遊記的方法與態度,他善於套用冷僻古字及採取駢驪與散文交互運用手法,描寫山水景觀,並非「以不爭文章之工也」。

  第七章探析古今士林對《徐霞客游記》一書的評價,及筆者個人讀《游記》的心得與體會。

  第八章結論,綜述此文的重點及心得。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