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纳兰性德的创作 (下)

3.婚姻点染

纳兰纳兰纳兰纳兰纳兰纳兰纳兰纳兰纳兰纳兰洞 房

 

纳兰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夫妻感情生活的。其词句婉丽优美,情意绵长,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九岁的纳兰性德与十七
岁的卢氏成婚。自此掀开了他们夫妻爱情生活的帷幕。

纳兰卢氏父亲卢兴祖官至两广总督,是两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是的道的封疆大吏。
由此说来,卢氏也是与纳兰家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有关卢氏的记述道“夫人生
而婉,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客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
自有夫人之法……幼承母训,娴彼七襄,长读父书,佐其四德”。従中可以知道
卢氏是一个美丽端庄、有教养、有文化、三従四德的标准淑女。纳兰性德与卢氏
少年夫妻,恩爱美满,柔情万般。従这个时期的诗词中,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神怡
心醉的燕尔之悦。“戏将莲菂抛池里,种出莲花是并头。”活现出两人于庭院中
以嬉戏表达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偏是玉人怜雪藕,为他心里一丝丝。”形象地
勾画出情人的心心相印和爱之绵绵。“为怕花残却怕开”表达的是不敢轻意触动
美好,生怕失却的担心。“兽锦还余昨夜温”那种对红绡帐中卧鸳鸯的回味、重
温。“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艺术地描述了在无限温馨中,对心
爱的异性的倾心研读与细细欣赏。真是才子遇佳人,天地浪漫,风月无边。每当
纳兰性德随皇帝出巡,或奉旨出差在外,多情的他又平添了更多的离仇别恨。“
千重烟水路茫茫,不许征人不望乡。次是月明无睡夜,尽将前事细思量。”“碎
虫寒叶共秋声,诉出龙沙万里情。遥想碧窗红烛畔,玉纤时为数归程。”关山重
重,路途迢迢,心系娇妻,千里寄怀。
纳兰他们的这种“大观园”中的贵族少爷,小姐的爱情,是要有相当的物质、文化基础的。与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情感是有相当距离的。离开寄生生活,如此这般爱情就要换种式样了。由于他们生活在极其优裕的环境中,没有更多的繁琐俗务干扰,可以在比较纯粹的境地去体验那种更接近本质意义的爱。那种在世俗人眼里几近完美的家庭环境,物质基础,郎才女貌,构成所谓天设地造的最佳婚配组合。有道是浪漫的年龄,新婚燕尔,真正的生活尚末开始,各种矛盾均末形成、展开。更兼诗人的特质与诗词的魅力:升华情感,煊染生活,能带着理想,牵魂引魄,游梦天方。就是酒不醉人,人也要自醉。诗人升华了爱情,爱情成就了诗人。比翼之鸟,振翅双飞。一路欢歌,一路欢歌……

荷 池

纳兰就在这如梦的美好境界里,无情的上苍把霹雳掷向人间。结婚三载的卢氏,
因为难产,竟在十九岁如花初绽的年龄,撒手人寰。此前一切都太美好、太完满、
太浪漫,这个噩耗太突然、太残酷、太无情,因此对纳兰性德的打击也太大了!
谁能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呢?纳兰性德在双林寺给亡妻守灵时,仍难确信这生死诀
别,“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伥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香消
玉陨,“风雨消磨生死别”。情天恨海,“情在不能醒”。万念俱灰的诗人,此
时只能在梦中与娇妻相会。“客夜怎生过?梦相伴,倚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
不是恁凄凉,肯来么?来去苦匆匆,谁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
却对着琉璃火。”(《寻芳草,萧寺记梦》)欲哭已无泪,尽使柔肠寸断。曾是
“双栖蝶”,又作“夜来双燕宿”,海誓山盟“不信鸳鸯头不白”。生者对死者
无尽的相思情,竟使得従不作诗的妻子在四年后的梦里约会中道出“衔恨愿为天
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真是他在《沁圆春》中写到的“……便人间天上,尘
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两处鸳鸯各自凉……”。看来,在冥冥之中,
他们已约定:人间的遗憾在不久的将来,于天上去圆满永远。

纳兰在今后的日子里,纳兰性德又续娶了关氏,还有颜氏为侧。但好象再没有激
动了。如果还有梦,那就是卢氏魂来神往,重温旧情。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纳
兰性德的好友在江南为他介绍了一位富有诗词才华的名妓沈宛。作为乌程才女,
沈宛曾有出色的词作《选梦词》刊行于世,为纳兰性德欣赏重看。也许是对寻觅
知已的渴望与怜惜。两人有情有意,遂结金兰之好。关于这方面是有文化背景的。

纳兰纳兰性德接沈宛于京城,在德胜门内置房安顿。由于沈的身份和血统,她不
能名正言顺地进入明府。他们就保持着没有名份的关系,过着情人式的生活。従
沈宛的诗词中,看得出他们心灵之间有着一种相知互怜的内在联系。但好景不长,
半年后,纳兰性德突然去世,留下孤独无靠的她和纳兰性德的遗腹子。沈宛含泪
返回江南,以词作抚慰她心中的伤痛。天公不作美,有情人终不成眷属,留下一
段让人叹息、让人辛酸,泪水淹没欢乐的风流憾事。也许是一段风流债之缘故,
这个遗腹子被生下来。光阴荏苒,岁月蹉跎。据说在这个叫富森的遗腹子七十岁
时,被乾隆邀上太上皇所设的“千叟宴”。孽海情天,业债消尽。

纳兰爱妻、情人的生离死别构成纳兰性德感情生活的一波三折,宕荡起伏。在他
的诗词中凭添了这许冷暖色彩。爱得要死,恨得要死,都凝结着千古咏叹。欢悦、
悲伤--不朽的美--宝贵的文化遗产。


4.物性观照

纳兰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
水亭”。无论目前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
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
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传统
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
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従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
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看重。

从颐和园西堤望玉泉山及西山

纳兰明代定都北京后,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在城内外营造私人花园。如城内的英国
公花园、西郊皇亲李伟的清华园和漕郎米万钟的勺园,都是极负盛名的。到了清
朝,特别是王室在西郊大兴园林土木,自畅春园始,到圆明园之鼎盛,三山五园,
几成中国古代造园史上的顶峰。为了仿效,为了方便朝班,更是为了享受,王公
大臣也在西郊购地,建起自已的园墅别业。明珠就在畅春园咫尺之处,兴建“自
怡园”。取海淀、西山一带的山水之胜,构架了景似江南的私家花园。而纳兰性
德把属于自已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
比。并把自已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
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
客燕集,雅会诗书——一个的道的文化沙龙。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
水亭。与之相比,同在水泉丰沛的海淀,武夫僧格林沁却造旱园,在园中起山神
庙。权宦李莲英于海淀镇闹市中置产业三处,方便起居却无水趣。宗室商人萨利
建宅通衢,招摇有余,风雅稍逊。试想,如果这位伟大的以水为性,借水寄情的
词人没有了水,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几近干涸。
如果以山为题、以山为怀,那他的艺术也定是另种风度了。

荷花图

纳兰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纳兰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
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并把它艺术化。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
点上有所生发。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
他的哲学理念。

5.风物起兴

纳兰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因扈驾游历北京西山一带风景名胜时写作的。
这些地方至今几乎都有迹可寻,有史可稽。这些因名胜古迹生发的感慨和情致出
之有处。通过对所写地方进行体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认识纳兰性德
此类诗词创作的起因和他丰富的文史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形象准确的感受。

八大处灵光寺

纳兰纳兰性德曾随康熙幸游“八大处”宝珠洞。他扈従玄烨凭高远望,写下《望
海潮·宝珠洞》“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
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骆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
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干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
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站在
平坡山巅宝珠洞眺远亭上,宜南向、东向眺望。南望,永定河一线漂渺如带似纱。
由它千万年泛滥冲刷形成的西山洪积扇,不但形成北京平原,在北京古地理上也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至今在其两岸仍可见大片荒沙,累累土岗。山下不远
是八宝山、老山、田村山、石景山,两千年前的汉墓早以少为人知,山脚下元代
翠微公主的陵墓湮没无寻,明代贵戚葬地已被清朝王公坟茔逐渐取代。东南望,
辽金残毁的城垣尤在,元大都址上的明清北京城紫气东来。辽宋于会城门北、紫
竹院一带进行了“高梁河会战”辽军铁骑的驰援,使宋军大崩溃。金兵攻陷辽幽
州城,在其上建中都城。元人将金中都付之一炬后,东移城廓建大都城。历史变
迁,王朝更叠,都邑兴废,引发了纳兰性德的无限感慨。

纳兰纳兰性德従驾到西山黑龙潭,写下《忆秦娥·龙潭口》“山重叠,悬崖一线
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
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黑龙潭位于画眉山北,在山嘴处东北石崖下。这
里石色青黑,树木萧森,荫浓苔滑。泉水従深潭底冒出,水势较旺。这周围山林
于背阴处更高大繁茂,因为谷中土厚,阴处涵水,不似向阳坡上风大干燥。而潭
口处黛色石崖下会让人有山岩开裂、潭深难测之感。这股泉水属于石灰岩地区溶
洞、裂隙中的暗河涌出,水量较大。这段白噩纪形成的石灰岩地层,与三里外白
家曈火织蛛山(石灰山)后的大溶洞(现已无存)的地层一致,并与那个曾有水
流、被称之海眼的溶洞有直接关联。这里的山体岩石不但与南边一脉相连的红色
火山砂岩的“火山头”地层结构不同,一红一黑,而且这股泉水与香山双清、樱
桃沟、簸箕水,七王坟后香水院等山泉不一样,不是由山体地层涵水下渗,至山
脚处形成泉水露头,而是属于喀斯特地貌暗河伏流的涌出。因此,这个“龙”不
小,传说是东海龙王的七子于此潜居。清代这里一度成为皇家的敕建黑龙王庙。
所以说,《帝京景物略》中记述的涌水情形是正确的。纳兰性德的直观感受也是
准确的。且不说《清词史》中评论该词“感慨倍多,遥思腾越”。就此也能従现
代科学的角度验证纳兰性德重视真实感受,仔细观看事物是颇为精到准确的。



黑龙潭

纳兰另外纳兰性德在大觉寺的吟唱,也使凡去过该寺的人,倍感贴切。大觉寺始
创辽代。纳兰性德时见到的大觉寺是明代的规制。它是北京“八大寺院”之一,
至今大雄宝殿,三世佛殿还保留着明代的木结构。大觉寺院落宽阔,殿堂高大,
花木繁多,以玉兰、银杏最为著名。(解放后这里一直是林学院的实习林场)大
殿中保留着精美壁画、悬塑。至今主佛像、“二十诸天”、“十二缘觉”的塑像
保留完好。所以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大觉寺》“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
幽关。篆香清梵有无间。蛱蝶乍従帘影度,樱桃半是鸟衔残,此时相对一忘言。”
其中空梁、画壁、诸天、蛱蝶、燕雀等不是作者凭空臆造的。而且従中还能让人
想见侍卫在高大殿堂的台阶下巡行,在僻静的行官跨院当值的处身角度。这种人
与景物的位置感和梵天幽静之感,是于今天都能在实地感受到的。


大觉寺

纳兰纳兰性德在奉值宿卫龙泉寺时作的《五律·宿龙泉山寺》以区区数行,把个不大的寺院和环境,甚至作者所在的位置都勾划出来。龙泉寺后的山峰为花岗岩,徒峭如削,其势如列。因此诗中有“列岫”一词。因为地形的限制,寺中殿宇,院落不深,而是一字横向排开。従属群房由西向东排列。如果纳兰性德晚间下岗后,联想与明万历皇帝有关的佛事,并遥望明陵的地方在寺内,大约就是群房最东端。这里是最后一个小院落,屋宇不太大,従现在的警卫控制观点看,也是设岗立哨的地方。小院东、南两面女墙齐腰,能凭栏就高远望。所能望出之处为东南、兼有东北。十三陵则在视野的最偏北向。女墙的高坎下有一条従山下而来的石板古道,是去妙峰山进香的古道之一。站在此高处,沿古道向东北延伸,诗人的思路由此飞向天寿山,跨越了世纪。

龙泉寺山门

纳兰纳兰性德写海淀、玉泉山一带的水域风光时,往往把它与江南并比。确也如
此,这一带水源充沛,河湖相连,菱荷舟帆、平堤沙岸,或“十里湖光载酒游”,
或平堤走马披春风。总之在写到这类风光时,一般都是比较清新抒情的,不似前
般怀古之作,比较凝重深沉。这里一方面反映他的性格与水域情结相吻合。另一
方面,当时文化发达的江南对词人的影响,使凡与此文化生发环境相一致的情调,
就容易在作者的心绪上形成一种内在暗合,调动起他的舒和明朗的创作情绪。


远眺玉泉山

 

纳兰纳兰性德的这类诗词,受着他阅历的风光名胜的影响,有感而发,由此及彼,由有限到无限。这是他的一种生活之源,这种生活对他的创作具有提示、陶冶作用,従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生活对他创作的赐予。

 

web@guoxue.com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