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宝成认为,学界、企业界、政府部门都会需要国学人才,所以,他不担心学生就业问题。浦峰/摄

对话动机   在国学衰落近百年之后,5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宣布组建国学院。

  人大为什么要组建国学院?国学院将开设哪些课程?生源和就业将如何保证?国学院的前景会不会和文史哲试验班一样不成功?前天,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一一释疑。

对话人物

纪宝成

  1944年生,江苏扬州人。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务长,商业部教育司司长、国内贸易部教育司司长,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司长、计划建设司司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2000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重倡国学,是为延续中国文脉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脊椎,一个人的脊椎断了的话,那这一个人就完了。

  新京报:你在提出组建国学院的时候,曾讲到“重倡国学”,国学的哪些遭遇让你有这种提法?

  纪宝成

  (以下简称纪):国学在近百年实际上是个衰微的过程。我国的文脉出现了断裂,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脊椎,一个人的脊椎断了的话,那这一个人就完了,现在要再树立起这个脊梁,延续中国文脉就是要“重倡国学”。

  新京报:什么原因导致国学衰微呢?

  纪:历史虚无主义和“左”的思潮泛滥。中国受列强侵略,很多知识分子把中国的落后挨打归咎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他们对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这种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学也有所发展,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学的价值遭到质疑。

  新京报:你觉得现在开发国学方面哪些做得不够呢?

  纪:现在对国学的开发只是零星的,比如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对《管子》经济思想的开发研究。其实国学在高校课程中从没占据过主导地位,对国学的开发也没有形成主流。

  新京报:教育部此前也在一些高校搞了文史哲试验班,人大组建国学院时有没有考察这些试验班?

  纪:人大就搞过文史哲试验班。我觉得教育部提出这样的试验,方向也是对的,是探索的一步,但从效果上看,是不成功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新京报:为什么这些试验班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

  纪:主要是因为还是一个大拼盘,首先把文史哲三个课程拼在一起,东西很多,而没有主体性的东西,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不知道培养这个学生是干吗的,学生负担很重,但培养目标不很清晰。

  最后还是各授各的学位,分别授予文学、哲学或者历史学学士学位。但是,授予历史学位的还不如历史系的,哲学学位还不如哲学系的。

最大困难是师资力量匮乏

  这样的人才现在太少了,只要身体健康,我们就返聘。

  新京报:为什么要现在组建国学院?

  纪:国家宏观环境比较好,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另外现在学校学术气氛比较活跃。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现在再不及时组建国学院,进行系统国学教育,等再过一些年,现在还活跃的一些国学大家就要退出学术舞台了。等到那时候再组建国学院师资力量更是问题了。

  新京报:在人们的印象中,1949年以前,北大、清华的国学研究实力更强一些,为什么现在组建国学院的是人大?

  纪:那也不尽然。北大、清华的国学研究也就二十多年,他们有短暂的辉煌,但之后也不行了。

  虽然我们人大没有陈寅恪这样的大师,但范文澜和尚钺也是人大的,他们也都很了不得。现在60多岁的从事国学研究的人中,张立文、方立天肯定是国内一流的。

  新京报:现在组建国学院,开展国学教育面临着哪些困难?

  纪: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的困难。首先就是师资队伍的组建,其次是制度怎么创造,第三就是经费投入,要有扶持,重振国学肯定是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的。

  新京报:为什么特别强调师资队伍呢?

  纪:国学经过这么多年的断裂,培养的国学人才有限,至少是不健全的。所以只能在实践当中边干边培养边成长我们的队伍。人大已有一定的基础,人事处把在岗和离退休的所有国学方面的师资都排了一个队。比如国学需要“小学”方面的教师,训诂学、音韵学方面的教师,我们学校离退休老师中有这样的学者。这样的人才现在太少了,只要身体健康,我们就返聘。

  新京报:除了返聘离退休教师,人大还怎样增强国学教育师资力量?

  纪:我们还会向社会上招聘教师,面向海内外招聘,还要从比较优秀的文史哲方面的博士生中挑选人才到人大任教。我们还设立讲座教授,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卓有成就我就请你来做讲座,我们在这一块将不拘一格。

明年将提出要求特殊招生

  我们现在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提前录取,比如加试还是面试的办法。

  新京报:你说组建国学院要冲破目前的办学机制,从哪些方面要有所突破?

  纪:比如教学制度,我们采取的是6年制,但文史哲试验班不行,他们是四年制。

  新京报:生源怎么保证?

  纪:生源情况怎么样,我现在也不敢说。但每年有好几百万考生,只招收30个学生还招不过来吗?我想这不大可能。

  相对说来,主要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比较感兴趣的,文言文比较好一点的。今年是从2600人中二次挑选。

  新京报:招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纪:国学只录取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不招收第三志愿,更不会招收调剂生。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的话,他们是学不下去的,这个门槛还是要设定的。

  另外还要对现有高考考试制度设计有所改变。国学的招收应该有一些特殊要求,现有高考科目设计和命题不能完全满足国学专业的需要。所以究竟采取什么办法,我们现在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提前录取,比如加试还是面试的办法,明年我们就想向国家提出要求允许我们采取特殊的招生办法。

考虑开设琴棋书画课程

  国学院以经史子集为主题,跟以往的课程不一样,比如开设专门的《论语》课。

  新京报:在培养方法上有哪些不一样?

  纪:在培养方法上,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古代书院的培养方法,比如说背诵的方法,这在国学教育中是很重要的方法,背一些经典文集,学习国学不背诵经典文集怎么行?完全用西洋的办法来培养国学人才肯定是不够的,虽然这些方法在培养人才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我们还是要借鉴和吸取古代方法,看看其中有哪些东西值得借鉴和吸取。但现在我还不能给你说得比较具体。

  新京报: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纪:国学院以经史子集为主题,跟以往的课程不一样,比如开设专门的《论语》课。当然其中还有文史哲课程,这是专门的理论,肯定要介绍西方的东西,西方的文学、西方的文艺理论、西方的哲学思想、世界史,这肯定要讲的。我们要在世界的范围内定位国学。时空的范围,当代的标准,决不是钻故纸堆,但是传统文化这一块是他们的主体学习内容。

  专家也提到要开设选修课,比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我们也在考虑中。

  新京报:你说还要设立国学学位?

  纪:这是想在学位制度上有所突破。现在我们没有这个学位,但正在考虑单独设立国学学位,文学学位、史学学位和哲学学位不能代表它。我们就这个问题已经向教育部汇报过了,争取今年下半年,最迟明年上半年要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交论证报告,要求设立国学学位。鉴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我们不主张设立国学学士学位,直接设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因为他们要读的东西太多了,设立国学学士学位是没有意思的。

很多单位都会需要国学人才

  所以我个人认为就业不会是个大问题。

  新京报:有不少人担心这些学生的就业,你怎么看?

  纪:我不担心这些学生的就业。学界需要国学功底深厚的人才,这个需求量是很大的。不仅国学学科,甚至研究经济学、管理学,研究军事学都需要国学功底深厚的人才。

  企业界,我们相信大型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合资企业需要中国的国学人才,我曾同一些大型企业领导人交换过意见,他们说,你们国学院的毕业生到时候我们全包了,这是比较乐观的说法。

  最表面化的是书函也需要这种人才,企业战略的制定,高级文书的书写,这需要国学功底深厚的人才。

  还有政府部门很需要国学人才。由于政府文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他们对标点和句读的要求都很高,这要求很严谨的,不然会出现笑话。所以我个人认为就业不会是个大问题。

  新京报:那人大是专门培养这样的人才吗?

  纪:就人大而言,办国学院,还是为了学术繁荣,为了接续文脉,整理国故。

  新京报:但还没有经过检验,现在就业形势毕竟很严峻。

  纪:对就业问题我们不能打包票。现在就业市场上太多大路货。我们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是别人无法取代的,门槛很高,不可能也不应当大规模地培养。

  这个事情不是一时之举

  我觉得有两届毕业生就会摸索出一条比较成熟的国学教育的路子。

  新京报:人大组建国学院,会不会带来国学热,其他高校也仿效?

  纪:重振国学现在是要保证培养高层次人才,中国现在有个毛病,专业一热,一哄而上,非得把它搞臭搞跨,但国学专业的进入难度较大,门槛也比较高,一些学校不敢轻易办。我们一时还不担心有过多的学校开设国学专业。

  新京报:像以前文史哲班,这次社会对国学院也是相当的关注。但文史哲试验班最终的效果不太成功,你有没有做好国学院的组建也不太成功的准备呢?

  纪:这个事情我们当初是考虑到的,所以我们有两块牌子,一个是国学院,一个是国学研究院。我们斟酌了很长时间,利弊我们都考虑到了。但我们迈出一步当然不会愿意迈出一个失败的步子。虽然我们不能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我还是坚信不会失败,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新京报:什么让你有这样的信心?

  纪:这个事情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一时之举。虽然现在不管是制度上还是在创办条件上并不是很成熟,虽然社会比较关注,但社会认可和社会接受程度还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我觉得有两届毕业生就会摸索出一条比较成熟的国学教育的路子。我想,未来的国学大师肯定是从这里起步的。

  本报记者 郭少峰 北京报道

来源: 新京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