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新闻|新书推荐||人部|国学图库|服务社区|国学产品|国学论坛

 

楚长城(图)

2004年06月29日15:22

春秋九塞之一的方城塞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九塞的说法,比如在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中记载:“山有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井、令疵、句注、居庸”,这其中就有楚长城的方城塞;另在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的《淮南子·地形训》中也提到了九大关塞的方城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楚长城: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并考证楚长城北段在今河南鲁山县西东南,沿伏牛山余脉向东,经方城与叶县之间,向东南至今泌阳境内南汝河。所谓列城即依地形排列的若干小城池,堵塞住山间通道,城与城之间筑城墙相连或依托山河险要的自然屏障。

  被称为列城的这段楚长城被史学界公认为是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国、邓国之后开始修筑的,极有可能是修长城之始。据《左传》记载: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年),齐攻楚,两军对垒之际,楚将屈完对齐桓公进言,“楚方城以为城(城墙),汉水以为池(壕沟)”。于是齐桓公知难而退,两国讲和,这个历史事件也佐证了当时楚长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战国时期,楚又将长城从今鲁山县西南的鲁阳关向西扩张,连接栾川县东南的翼望山,再向南折,直至邓县北境。
两个方城塞遗址

  在修筑年代最早的方城沿线,较为著名的关隘有今方城县独树大关口、今泌阳象河关两个方城塞遗址。究竟哪处遗址就是古文献中多次提到的楚长城方城塞,学界存在分歧。。

  象河关位于南阳盆地东缘,泌阳县东北部,这一带处在伏牛山余脉和桐柏山余脉之间,为两列山脉延伸交汇的自然凹陷地带,有大约6公里宽,交通及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公元前688年冬,楚取道邓伐申,灭申同时兼并了吕和缯,再伐邓。这样,楚过的势力达到了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接合部的凹口。凹口之北为郑国的势力范围,楚文王为巩固新扩张的势力范围,更为了积蓄力量伺机谋取中原,威慑诸侯,在此天然的凹口地带筑起一座城池,名“泻关”,此地在春秋时叫象禾,唐末改称象河,因而关城也叫做象禾(河)关。春秋时期的征战,甲车是战场上的重要武力装备,楚国惟有在象禾筑城设隘才能使甲车畅行无租,进图中原;而独树大关口距泻关近40公里,为伏牛山中山峰对峙的天然通道,适合据险筑隘,但关隘遗址的形制规模与泻关遗址相差明显。

  据明、清《泌阳县志》记载,象河城垣遗址南北约4500米,东西约3000米。城垣东为桐柏山脉的五峰山,西为伏牛山脉的关山,现在还能看到断续的土陵一直伸展到五峰山和关山的山巅。土陵的基座宽约12米,残垣高1~3米,附近另有若干夯土高台残存。

  位于方城县独树黄家村的“大关口”遗址,东西长约1400米,南垣与北垣相距300米左右,残垣高1~3米,城垣一线上残存若干敌楼状的土包和边长12米的石砌敌台。
从战略位置上讲,出泻关(象河关)可达春秋时的申、息、陈、蔡等地,而大关口虽面临春秋时的申、缯、应等小国,但通达之便利远不如泻关(象河关)。
无论从形制规模,还是从地理位置,大关口与泻关虽然同时楚国的方城要塞,但许多古文献典籍中提到的楚长城要塞最可能是特指今泌阳象河关的方城塞遗址。
方城塞的战略意义

  楚国依托伏牛山、桐柏山及方城(楚长城)的屏障,构筑起楚国北部的坚固门户,从春秋早期直至公元前312年的三百七十余年间,虽纷争互有胜负,但中原诸侯国始终未能攻入方城;而楚国自公元前684年首次出方城塞伐蔡灭息,多次征伐诸侯都是出方城塞。方城塞对于楚国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

  公元前312年,趁秦、楚大战之机,韩、魏得以攻入南阳盆地,但这一次还是绕道陕南而非强攻方城才得手的;公元前301年,秦、齐、韩、魏联合击楚,终于攻陷方城塞。楚国失去了北部的大片领土和方城屏障,自此一蹶不振,终被秦所灭。

  古文献中关于楚长城及方城塞的记载不少,然而由于历史过于久远,楚长城的地面遗迹留存很少。很长时间以来,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也只能凭借文献研究来构想出楚长城的大致轮廓。2000年以来,南召县史志、文物部门经过多次考察,逐渐发现了楚长城大概轮廓。初步认定,南召县的周家寨以及与它相关联的120多座石城山寨为楚长城遗迹,修筑于战国时期。

  来自北京的董耀会等长城研究学者在赴河南实地考察后对南召县的考察成果予以肯定,但长城学专家罗哲文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楚长城)经历了两千五百年以上的沧桑变化,不是几天、几个月的考察就能完成确认的。花他一两年、三五年的时间,把这一问题(楚长城)弄清了,将是长城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周家寨位于板山坪镇南3公里的华山上。这一段残留的楚长城高2米左右,构筑起墙体的花岗石块已经被2400年来的风雨剥蚀得不成样子。我们毫不费力地攀上楚长城,沿城上行,在保存较好的地段,城墙旧貌依然:墙体底宽3米,顶宽2米,高4~6米,上部外护墙还残存垛口(雉堞),城墙全为干垒构造,石块大小搭配,根据地形变化,采用平垒、斜垒或斜立垒,把未经或只简单打制过的石块整合成坚固的一体。

  这一带楚长城的制高点是华家寨石堡,寨墙用大石垒就,中间修筑一座直径20多米的烽火台。站在寨墙上,周围一带的楚长城尽收眼底,断断续续的长城把周围6座山峰连在一起,围成一座把关扼口的连山石城。除了我们刚刚攀爬过外廓墙外,它还包括内城墙和华家寨等3座石堡寨、两座瓮城,现存石城墙总长计40多公里。

  面对着苍老遒劲的古长城,我不禁想起古楚国。楚国源于江汉流域的荆楚部族,一向被北方的华夏视为“蛮夷”。周初分封诸侯时,荆楚部族只是位于第四等受封之列,按周朝礼制,其国土面积方圆五十里,都城不超过五里,宫城限于五百步。楚人不满于此,自楚武王、楚文王起就开始锐意扩张,楚庄王更是位列春秋五霸之一,江汉流域的几十个诸侯小国都并入楚国,号称“楚地千里”。当时的景况正如《水经注·汝水》记载:“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楚长城的修筑成为了楚国实现扩张和立足防御之本,也开创了构筑庞大军事工程的先河,启修长城之源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http://www.guoxue.com
国学网总编室 010-68900123转808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发现侵权 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