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oxue.com
古籍善本--历代藏书家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主办


简 介

善 本 目 录
张志清 主持

明清著名藏书家——吴翌凤

善 本 图 录
 
丛 书 目 录
 
学 术 著 作
 
历 代 藏 书 家
 
 

 

    历来藏书名家,多为家饶资财者,或高官名宦、或书香世家、或富商巨贾、或乡绅财主,非有力者难以与其事也。但亦不乏家贫而嗜书,乃至借抄为主要藏书来源的书林奇闻,清乾嘉中的吴翌凤就是这样一位寒士书痴。
    吴翌凤(1742--1819)字伊仲,号枚庵,晚号漫叟,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嘉庆时诸生。好藏书、工诗文、擅书画、通金石,於学无所不窥,以多才多艺名於世。
    吴翌凤生活贫寒之家,平时所能购者,惟零星小册而已,对於长篇巨制,则无由问津,故其聚书,比直其他藏家,不知艰难多少倍。吴翌凤藏书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借抄。吴骞《愚谷文存·桐阴日省编》:"伊仲家吴趋,甚贫而有书癖,凡收藏家珍秘善本,罔不宛转借钞,且手自校勘。"戴延年《抟沙录》论及吴翌凤藏书时则说:"酷嗜异书,无力购致,往往从人借得,露钞雪纂,目为之眚。"有段时间,家里穷到揭不开锅,但吴翌凤依然十分坦然。石韫玉《吴枚庵先生墓志铭》描述吴翌凤说:"性乐闲静,外通内合,家无担石储,而口不言贫。"戴延年赠吴翌凤诗中则有十分写实的叙述:"儿童报道晨烟断,余事青山换米来。"意思说孩子来告诉他家中无米入锅,吴翌凤很平淡地说别急,一会我去砍柴换米做早饭。短短两名,而安贫沉静的寒士精神跃然纸上。
    吴翌凤又多与当时的藏书名家如拜经楼吴骞、知不足斋鲍廷博、抱经堂卢文弨等人谈书论文,相与甚欢,还常从他们那里借来善本校勘,并手录成册。其《古欢堂经籍略序》说:"迩年来传颇广,於吴则青芝堂张氏、滋兰堂朱氏、抱蜀轩王氏、甫里严氏,於浙则抱经堂卢氏、知不足斋鲍氏、拜经楼吴氏,俱不吝以善本相饷。"吴翌凤又善书法,秀逸近似董其昌,故其抄本为后人特别看重。鲍廷博曾跋《游记续编》曰:"枚庵书法秀逸,手书秘册几及千卷,今之氏罄室也。"钱罄室即明代中业的著名书画家兼藏书家钱谷,当时钱谷也是"无力购致则手自抄写,几於充栋,至老不衰",书林称奇。
    吴翌凤大约在四五十岁时仿《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例,编成藏书目录第一集《古欢堂经籍略》,是为经部,计收书一百三十种,原计划全书为十馀集,但因此后即离开了家乡而未编出。乾隆五十二年(1787),即编成《古欢堂经籍略》不久,吴翌凤应湖北巡抚姜晟之聘,携家入楚,先是在姜家做他儿子的老师,后来又到湖南浏阳任南台书院山长,前后将近三十年。等他七十余岁返回家乡时,寄存在亲友家的藏书已被卖掉大半,令人叹息。但吴翌凤并未从此灰丧气,依旧借书、抄书,乐此不疲。晚年时他还请人为他画有一幅《借书图》,许多藏书家为之题诗,其中王芑孙的时为:"君昔富搜罗,藏家所争诧。偶食武昌鱼,倏然皆羽化。晚归空四壁,往梦付嚄唶。虽无千金市,幸可一瓻藉。久亡忆之频,骤得喜如乍。昏灯摩老眼,积渐仍满架。图成应自哂,兹身亦傅舍。"可谓吴翌凤一生的真实写照。

藏书印:
    1、吴翌凤
    2、枚菴

 

1.

 2.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 010-6291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