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敦煌春秋—第七章 边陲荒城与佛教的式微(明——清)

 

第七章 边陲荒城与佛教的式微(明——清)

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并在同年攻克元的都城大都,元朝灭亡。洪武五年(1372),明廷派冯胜率大军经略河西,在瓜州、沙州一带击败元河西守军残部。但此时自宋元以来日渐发达的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经由河西的陆路通道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再加明代的边防重点在北方,其都城先在南京,后在北京,敦煌的战略地位和元代一样,其得失对全国没有多大影响。所以,明军并未在沙州设防,很快收兵东还,在肃州西筑嘉峪关以为国门。以后,嘉峪关通哈密之路成为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干线。敦煌失去了屏蔽河西和中西陆路交通中转站的地位。洪武二十四年,重新占据沙州的元朝残余势力派使节向明廷进贡,并表示愿意归服,明廷未予理睬。直至永乐二年(1404),沙州的蒙古族酋长困即来、买住再次"率众来归",明成祖才下令在敦煌设沙州卫,任命困即来和买住为指挥使。此后,沙州卫不仅按时向明廷进贡物品,还经常保护路经敦煌的关外少数民族政权的朝贡使者,不时向明廷报告关外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情况。但当沙州卫遇到哈密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时却得不到明朝军队的实质性支持。正统十一年(1446),甘肃镇将任礼率兵至沙州,将沙州卫属下民众全部强行迁入关内,沙州卫遂废。成化十五年(1479),明廷又在沙州故城置罕东左卫,任命早已在沙州境内居留的蒙古部的只克为指挥使,以抵御吐鲁番的东进。此后,罕东左卫不断抗击吐鲁番和蒙占族瓦刺部的进攻。正德十一年(1516),吐鲁番向沙州发动大规模进攻,罕东左卫指挥使乞台力不能拒,率领一部分部众逃入了嘉峪关,余部则投降了吐鲁番。嘉靖七年(1528),罕东左卫的余部又在帖木哥和土巴的率领下逃离沙州,归降了明朝。从此,敦煌遂为吐鲁番占据。在沙州卫和罕东左卫管辖敦煌时期,敦煌成为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的活动区域,使这一地区早在汉代就已形成的以农耕为主、畜牧为辅的生产方式,又退回到汉以前的水平。由于在沙州卫和军东左卫治下的军民终日忙于抵御各方面的侵扰,又地处交通不便的边荒,所以在这一百多年中,敦煌在文化上没有任何建树。但蒙古族是信奉佛教的民族,他们虽未暇整修莫高窟,却还不至于对它进行人为的破坏。信奉伊斯兰教的吐鲁番占据敦煌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敦煌流行了一千多年的佛教,终归绝迹。被佛教徒视作圣地、曾盛极一时的莫高窟,此时是"佛像屡遭毁坏,龛亦为沙所埋",呈现出满目凄凉的景象。

清朝定都北京,敦煌仍和明代一样,既非边防要塞,又在甘肃通新疆通道之南,不过是一个处在边远偏僻之地的小城、所以在清初很长时间未将敦煌收入版图,任由吐鲁番占据。甚至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以后,也未在敦煌设置军政建制。直至雍正元年(1723),始在敦煌设沙州所,雍正三年,清廷采纳川陕总督岳钟琪的建议,升沙州所为卫,并从甘肃迁移二千四百余户百姓到敦煌屯田,还重修了卫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廷改沙州卫为敦煌县。自清廷采取移民屯田的措施以后,敦煌的经济开始复苏,农耕又成为当地的主要生产方式,水利设施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也迅速增长。移民中有不少人信奉佛教。使莫高窟的香火渐盛。在嘉庆和道光牛间,敦煌的佛教徒对莫高窟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这次整修除新开了第11窟和第228窟以外,还重修了前代的二百多个洞窟。但由于此时内地的佛教和佛教艺术已经衰落,与敦煌接邻的新疆地区居民又多信奉了伊斯兰教,敦煌的佛教和佛教艺术已成无源之水。更由于此时敦煌的文化已远远落后于内地,使得清代新开和重修的洞窟的艺术水平无法和前代相比。同治年间,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先后爆发了回民起义,起义军不断与清军交战,敦煌一带也曾成为战场。经过这场战乱,敦煌的人口又减少了很多。在战乱中,由白彦虎率领的回民起义车在被清军追赶逃至敦煌时,尽毁莫高窟联结上下层窟的行廊。

上一章·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