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城永恒 >> 文章材料 >> 长城与长城文化

长城与长城文化

孙志升

  “上下二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中国长城,是人类社会现存最为宏伟的文化遗产。

  中国长城始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初是各诸侯国在各自领地上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一般小国的长城只有几百里,一些大国的也不过二、三千里。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拆除了六国互防长城,并“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传》)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万里长城,它是在原秦国、赵国及燕国的北方长城的基础上扩充修筑的,目的和作用是防御匈奴和东胡等奴隶主的率众南掠。

  自秦朝修筑第一条万里长城后,汉族统治者建立的汉朝、隋朝和明朝,以及其他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北魏、北齐、北周及辽、金各朝,都曾大规模地修筑或增建过长城,其中尤以汉朝和明朝的长城规模宏大。汉朝的长城、亭障、烽燧长达两万里,明朝万里长城则至今仍向世界展示着中国长城的宏伟风貌与中国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据长城专家做迫幽粗略统计表明,中国各朝代修筑长城的总长度当在10万里以上,若用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来修筑一道高5公尺、厚1公尺的大墙,那么这道大墙可环绕地球十几圈,如果加上各种关城、卫、所、烽火台、城堡、、墩台、营城等等的工程用量,这道大墙可环绕地球几十圈。

  如此伟大的古代工程,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然而它的伟大,不仅在于工程量的巨大,还在于它严密的军事防御布局;“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科学设防;烽火相望、倾刻千里的通讯报警联络系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各种不同建筑材料、多样结构与艺术的营造方法;以及亿万人民付出的艰巨劳动和无数牺牲。

  绵亘万里的长城沿线上,建有不计其数的形制多样的关隘、城堡、要塞、楼台,遗存着极其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这不仅是了解中国古代军事科学、交通往来、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而且也是探索中国北方经济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论据;长城翻高山,越峡谷,跨江河,走大漠,成为中国农牧区的界墙和天然防护“墙带”,是研究国古代农业、牧业、气象、水文、地震等学科的重要依据;长城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千百年来,作为千古绝唱的主题,孕育了无数壮丽优美的诗篇,产生了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长城身上,凝结着中国历代各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联结中华各民族的神圣纽带,雄辩地展现了中国多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展……可以说,长城像一部中国二千多年文明史的百科全书,包蕴着众多的己知和未知的科学内容。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风云变幻中,巍然屹立在中国北方大挝地上的长城已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炎黄子孙的骄傲,成了世人向往的游览观光胜地。而作为构筑、使用长城所展现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复合体的长城文化,也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特色与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长城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并且有不断演化之情势,但由于长城的本质与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就使得长城文化有了其相对稳定与统一的总主题,总风格。这个总主题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这个总风格就是悲壮与豪迈。

  自万里长城构筑的那天起,反映在文化上的格调便是无比的悲壮:“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这是秦朝的歌谣,据《汉书》讲:“长城之歌,至今不绝”,就是这首歌谣在300年后的文人诗中又得到了反映,东汉末建安诗人陈琳在那著名的《饮马长城窟行》一诗中再次唱道:“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此后,不仅是长城诗文创作方面有此一脉相承的传统,而且以最为深入人心的流传了千余年的孟姜女民间故事为内容的诗歌、曲艺、戏剧、传说、民间艺术以及近现代的电影、歌曲等,也都显现了这种悲壮。催人泪下的孟姜女的故事有许多种,但都保留有“千里送寒衣”和“哭长城”的情节。有人把这种悲壮视为是人民对长城的否定,这无疑是失之肤浅的。其实,正是这种悲壮,深刻地揭示和反映了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在修筑长城时所付出的举世无双的牺牲。《汉书》记载:“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盈野,流血千里”。《淮南子·人间训》记叙:“秦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道路死者以沟量”。《隋书》也记载,隋炀帝“发丁男一百余万筑… 一旬而罢,死者十五六”。历代封建王朝(包括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修筑长城时的死亡人数,是多得无法计算的。唐末诗人贯休和尚讲“筑人筑土一万里”,并非夸大之词。至于耗费的钱财物资,更是涉及全国上下,家家户户而难以统计了。明代中叶戚继光修筑从山海关到居庸关以东这段长城共花费了1100万两白银,而当时全国年度财政总收入才是400万两左右白银,可见耗费钱财之巨。而也正因为如此,长城筑造者的子孙后代才对长城永远怀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带着遥远记忆的尊崇情感,这种情感,正是凝聚长城文化总主题的源泉,它像地火,平时在大地深处静静流淌,默默沉蓄,一旦到了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比如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它就会爆发、冲腾,形成火了燎原烈火,呼唤着每个有热血的中国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去保卫美丽的家园,保卫伟大的祖国,保卫光荣神圣的中华民族,激发出最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干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

  长城文化的豪迈,同样蕴涵着对祖先们修筑长城时所显示的智慧、毅力和艰苦奋斗的尊崇,产生于长城文化的不断演化之中,特别是当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消退,其文化精神作用反而不断增强时,这种风格就显得更为明显,就更叫人感到自身的力量的伟大。长城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现代美学家、诗人宗白华说:“中国最伟大的美术,最壮丽的美,莫过于长城。”为此,他翻译了十九世纪以来著名的德国大考古家希里曼在1863年发表的《我到长城的旅行》一文,文中说:“我曾经从爪哇岛火山的高峰上,从加利福尼亚的西拉利瓦达的山顶上,从印度喜玛拉雅山的顶上,从南美洲的哥地乃的高原上见到过闳丽壮伟的景象,但是永远不能和我现在眼前展开的这一幅美丽奇伟的画幅相比拟。…。。。……长城不可丁争辩地是人类的双手所创造的最奇伟的作品。它是过去的伟大所留的纪念碑。”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诗人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十分简明贴切地揭示反映了长城文化的豪迈风式格,这种风格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包括许许多多的外国人来感受长城的魅力,来当确认了人的力量去创造未来的“好汉”。

  作为一种观点认识、文化现象,历史上对长城的国防作用有肯定也有否定,但这都不影响长城的本质精神,相反,却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长城文化的总主题,突出了长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光彩。我们稍加研究便可以发现,历来肯定长城国防作用的是在肯定正义,反对侵略,向往和平;而否定长城国防作用的是在否定暴政,颂扬德政,赞美生命。两者统一于那雄深绵长厚德物的中华人文精神中。这我们可以从两位唐朝诗人的针锋相对的同题诗中窥见一斑,一首是汪遵写的《长城》:“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注:《墨子》:“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尧阶三尺指尧的节俭,引申为尧的德行德政。)另一首是褚载的《长城》: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焉知万里连云际,不及尧阶三尺高?”

  长城文化既有浓烈的民族特性,又深深植根于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共性厚土之中,具有令人向往和陶醉的魅力。1964年5月31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指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长城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人类古文化遗址所具有的价值,长城文化已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理解和认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登临长城时说:“我认为,你一定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他还说:“我看过卫星拍下的长城照片,它是地球的标志,应该是人类和平的标志。”而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长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则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目前,人们研究长城已不单是对那物质形态的长城,而更多的是把长城看作一个伟大的人类历史文化载体,从中发现和认识更多的信息。可以说,全面深入地研究长城,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探究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发展国际间的和平友好往来既有现实意义也有历史意义。

  愿《长城古诗二百首》能在认识长城和长城文化方面给人们以帮助。

一九八八年初稿于北京
一九九五年定稿于秦皇岛
二○○○年清明定为序

主办单位:中国长城学会  承办单位:“老兵方阵”系列活动组委会 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
本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