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名篇赏析》  许总选析



王维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进士及第后,曾历任太乐丞、右拾遗、殿中侍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其间多次隐居,亦官亦隐。天宝十五载安史乱起,唐玄宗逃亡四川,王维跟随不及,被安禄山叛军俘获,被迫接受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被六等定罪,后以王维在任伪职时作过《凝碧池诗》以怀念唐朝王室,又加上当时任宰相的其弟王缙为之求情,遂获赦免。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家,向以“诗中有画”而著称。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这首诗是王维初隐蓝田时所作。循清溪入黄花川,路途不及百里,却引得诗人“每逐”,可见其诱人魄力。开篇四句对游程加以概述,以“随山万转”逗出下文。中四句描绘山势盘曲中的溪景变化,穿乱石而声喧,入深松而色静,至水势开阔,则菱荇葭苇浮泛影映,或漾动,或澄静,动静之间,极为逼真而传神。尾四句抒内心感受,生归隐之意。而如此素淡无奇的清溪何以产生如此魄力,原因正在于此。诗人乃是借素淡溪水为自己写照,并由此构成环境、心境、诗境的和谐统一。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写田家晚归景象,借以抒发自己亟欲归隐田园的心情。开篇夕阳村落,牛羊徐归,渲染暮色,明点“归”字。中六句以野老迎候牧童、农夫亲切絮语,以及雉雊蚕眠,各得其所,在一幅农家风俗画卷中洋溢浓厚的人情味与和谐感。末二句直表心绪,诗人由即目所见联想到自身处境,既羡慕又惆怅。田园之中,不独农人,就连虫鸟亦自有所归,而自身仕途受挫,无所依傍,却仍彷徨中路,相比之下,归隐之念自然生出。结以式微之歌回应开篇“归”字,完成章法。《诗经·邶风》中有《式微》篇,内容有思归之意。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诗描写雨过天晴后野外的秀美景色。开篇两句概写“新晴”景氛,雨后初晴,空气清新,天空中似乎一尘不染,极目远望,则似乎原野较平日更为开阔,突出了雨后的特点。以下具体写景。诗人眼前是一座临水的小山村,村边紧靠着一条溪水的渡口,而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再顺着溪流望去,远处田野里积满了水,水色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村后绵延着山峦,而在山峦之后又有青翠的山峰显露出来,因为下雨,所以田中积水,因为空气清新,所以平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这里的远景描写,再次刻划“新晴”特点,响应一、二两句。最后两句响应三、四句,再写山村,农家都全部出动到田野里紧张地劳作,表明正值农忙时节,也可见农民意在抓紧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这样的描写,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首乐府诗是王维十九岁时所作,取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通过生动语言与形象画面,展开诗的新意境,构成艺术再创造。前十句写渔舟逐水、弃舟登岸、幽谷潜行到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过程,步步前循,引人入胜。中十二句详写桃源景观,环境优美迷人,人物淳朴热情,生活美好和谐,动静自然充满诗情画意。后十句写渔人离开后再寻桃源时峰壑变幻情景,结以“仙源何处”之疑问,既迷惘,又向往,余味无穷。全诗充满浪漫情调与理想化色彩,是王维少年时期的代表作,而其中出色描写,又堪称“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翁方纲《石洲诗话》)
 
  【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此诗题下原注“时年十六”,可见是诗人早年得意之作。诗题取自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洛阳女儿名莫愁”,用以概指当时贵族女子。全诗写豪家女子无比娇贵逸乐的生活状况,从容颜之娇美、住宅之富丽、饮食之珍奇写到夫婿之豪奢、交游之高贵,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其中季伦,指晋代石崇,石崇字季伦,以骄奢著称。赵李,指汉成帝后妃赵飞燕、武帝时李夫人,此代指皇亲贵戚。诗的最后两句猛然转折,以如玉越女江头浣纱作对比,在强烈的反差中突现主题,使前面的华丽描绘一下子变为对贵族生活乃至社会不公的冷峻批判,其蕴含思想之深度与批判之力度,在王维诗中甚为罕见。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别墅,后为王维所有,王维曾在此隐居三十余年。裴秀才迪,指裴迪,王维诗友,曾与王维一同隐居终南山。
 
  诗人描写与裴迪同隐辋川的闲居情趣,本为寄赠裴迪之作,但在表抒闲居情趣时,却描画出辋川绝胜图景,成为绝佳的山水写景诗。
 
  开篇以“寒山”、“秋水”点明时令,山色由青翠转为苍翠,变成了暗绿的色调,从而给人以一种寒气,辋川流水日见涓细,潺湲之声日渐舒缓,传达出一种枯寂的感受。一个“转”字和一个“日”字,见出入秋的景色变化的过程性,足见诗人察物之细致,同时也逗露出闲居情趣。接着直接写闲居情趣,倚杖柴门之外,临风聆听暮蝉鸣叫,闲寂情态毕现。而蝉声、水声与山色混为一体,更构成声色兼具的秋景图画。至此,已写尽秋景与闲情,以下再由闲情生发。放目远望,只见夕阳西下,似一个大铜盘悬挂在溪水渡头,而回望村落中则已炊烟袅袅,由渡头与墟里、落日与炊烟,将民俗风情与自然景境融为一体。一个“余”字和一个“上”字,表明夕阳慢慢西沉,炊烟则缓缓升腾,形成极富生活情趣的动感与过程。最后以楚狂接舆比友人裴迪,以陶渊明自比,点明诗题,藉以自标高洁的品格和情操。接舆,是春秋末年的楚国隐士,孔子到楚国时,他高唱“凤兮”之歌讽刺孔子。五柳,指晋代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曾在屋旁种五棵柳树,作《五柳先生传》,自称“五柳先生”。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此诗虽为酬赠之作,实则抒写了自身怀抱。开篇即以“唯好静”、“不关心”表明晚年基本心态。颔联回顾生平经历,“无长策”表面是谦词,实际上表明自身对政治日趋黑暗的不满,在此情势下返归旧林,平静的归宿实已包含了复杂的思想矛盾与曲折的人生历程。颈联写摆脱尘网后的超脱感。尾联以“君问”点题,思绪却又导入穷通之理,并推开一笔,将之付与入浦之渔歌,含意深婉,余味无穷。而这种理悟方式,已与禅宗反对理性知解强调直观领悟并将思维引向意境体验的禅悟极其相似,由此也可见王维晚年与佛教禅宗关系之一斑。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别之作,多由眼前景事生惜别意,王维此诗却全从李使君赴任之地写起,别具一格。前四句突兀而起,直写梓州自然风光,虽为悬想之笔,却极准确地抓住山区景观特征,并以绘画透视法展现泉上树杪的奇景。五、六句写蜀地民情,而由输税与诉讼事,已暗逗掌管职事的使君出场。末二句即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勉励李使君,既点送别,又寄厚望。此诗写景,气势磅礴,被誉为“龙腾虎卧之笔”(冒春荣《葚原说诗》),与辋川幽寂之景相较,构境殊异。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着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写辋川别业的秋夜景色,通过深山之中幽寂环境的体悟和生活情趣的感受,表明自身的情趣所在。
 
  诗人山居,却将之称为“空山”,意在渲染一种空寂的氛围,这空阔而静寂的大山之中,刚下过一场透雨,空气显得清新而明净,而时令值秋,时间入晚,就更进一步加深了空寂与清新的程度。以下具体描写秋山夜色。明亮的月光透过浓密的松林照射下来,色彩斑驳,山间泉水似乎在石头上流动,足见其清澈见底。而“松”、“泉”、“石”的组合,正是山中特有景物,由明月和清泉的互映,也是山中空寂清新景氛的具体化。然而,山之“空”,毕竟是一种氛围,并非实际上的一无所有。竹林之间突然喧闹起来,原来是洗衣女子收工归来,溪中莲花忽然动荡起来,原来是出山捕鱼的渔船返航,于极静之景境中突然置入动态,使画面充满勃勃生机。三、四两句写静景,五、六两句写动景,同时,三、六两句是视觉形象,四、五两句是听觉形象,这样,山间景象就形成了动、静结合,视、听交融的特点,既造成景境的全方位立体呈现,又使得诗的结构本身形成曲折回环之美。最后以“春芳歇”反衬秋景并揭明主旨,虽然春天的芳华早已消逝,但诗人却“随意”置之,因为秋景更胜,并对《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等句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自可留”的意向与旨趣。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生活,此诗即其隐居终南山时所作。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与思想皈依。以下六句皆由此生发,写出自身行状与心态。兴来独往,胜事自知,见其超脱;行到水穷,坐看云起,见其悠闲;偶值林叟,谈笑无还,见其随缘自适。“偶然”二字,贯穿前后,行迹全无,诗风亦极平淡自然。特别是颈联“一片化机之妙”(俞陛云《诗境浅说》),启人智慧,甚至被禅家问答时直接引用(见《五灯会元》卷十),可见王维诗境与佛境禅趣的密切联系。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在秦岭中部,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在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南面。诗写终南山的雄伟气势和奇妙景色,抒发了诗人游山的感受与情趣。
 
  诗从大处着笔,先写终南山的高峻与广阔。山峰高耸入云,使人感到与天上的宫殿已经非常接近,足见其高,而山势绵延,一望无边,使人感到一直铺展到大海边上,足见其广。太乙,是终南山主峰;天都,天府,天帝所居之处,一说指都城长安。这样的描写,固然夸张,但却是置身大山之中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而生的想象。中间四句写具体所见景致。诗人进入山中,回头望去,只见一片云气缭绕,笼罩了山中的一切,而随着自己攀缘的步履,一步步登上高峰,再看前面时,云气却又似有还无。从“白云回望合”到“青霭入看无”,逼真地描绘出大山之中的奇妙景观,远望山间白云笼罩,待到自己进入山间,则云气又看不清了,使人恍惚迷离,如入仙境。而随着登山的过程,视线中移步换景,又呈现出变化多样的景观。站在山顶远眺,只见群峰罗列,千姿百态,阳光透过云霭照射下来,由于山峰的高低方位不同,所受到的光线亦明显有异,随着夕阳西下,光线照射的角度不断变化,更是明暗显晦,变幻瞬息,峰壑异态,气象万千。这四句诗具体写景,从登山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到时间、空间中的山景变化,以灵动变化的笔触再现出山景的变幻莫测。山景如此变化,只有山势极高峻广阔者才会出现,因此,这样的写景,仍然意在渲染终南山之高之大。正是因为处身于这样的大山之中,到了日暮,投宿之处难以寻觅,所以见到樵夫归来,赶紧隔水相问,既突现游山的主体,结束一天的游程,而所问如何,则又引人遐思,留有无穷余味。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此诗风骨劲健,是王维早期作品。狩猎本为普遍活动,此诗却写得激情洋溢,豪兴飞扬,章法之妙,更令人叹为观止。首联倒装,先将风劲弓鸣的惊险场面突兀展出,再交待将军出猎,形成先声夺人之势。颔联既是狩猎场景,又暗含自然物理,糅合无间。颈联承“马蹄轻”,以忽过、还归连接两地名,见驰骋之疾速,其间两地名一为产酒之新丰市,一为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细柳营,又借以衬托将军之潇洒与风度。末联承“还归”,却又以“回看”之景作结,与篇首呼应。全诗起结,一奇一远,一气流走,又回环映照,写景含情寓理,用典浑化无迹,音律工整,又有格律束不住之势,向被称为盛唐佳作。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即汉水,源出陕西宁强嶓冢山,与褒水会合,入湖北至汉阳入长江。荆门,指荆门山,在湖北境内。这首诗描写汉江的开阔景象和浩瀚气势,表达出诗人自己的阔大襟怀以及留恋山水的志趣。
 
  此诗起势非凡,一开始就超脱出具体的景观,从大处着笔,以“楚塞”与“三湘”融接,将“荆门”与“九派”沟通,犹如诸葛亮用兵时所用的“缩地之法”,相隔千里之地,尽在一览之中,铺展开楚地的广阔无垠,衬托出汉江的雄阔气势。接着便直接描写汉江。那浩渺壮阔的汉江无边无际,似乎从天外流来,又好象要流出天外,江水浩瀚,云水蒸腾,两岸山峦远岫时隐时现,若有若无,郡邑城郭分明在江水中浮沉,极目远望,天空也随同惊涛而波荡。面对如此激动人心的景观,怎能不令醉心于山水的诗人流连忘返?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子,曾为镇南将军,镇守荆襄,常去郡中习家池宴饮,每饮必醉。这里借指当时的襄阳地方官。
 
  这首诗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以天和地牵动江流,再将山色融入其中,不言江流浩瀚,而其浑茫浩阔之势可知,极衬托渲染之能事。同时,江流无际,山色空蒙,犹如泼墨山水的晕染技法,正所谓“诗中有画”之范例。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是王维以监察御史奉使出塞途中所作。中二联写景最为杰出,以最具塞外地理特征与环境氛围的大漠、秋天为背景,以长河、孤烟、归雁、征蓬为空间实体,通过出、入、直、圆四字传神妙用,使人如历其境。同时,将“直”烟与“圆”日置放于无限广的大漠与无限长的长河之上,以几何图形式的视觉效果,显现一幅既雄犷又简洁的塞外风光画面,极见构图之匠心。由这样雄浑壮阔的塞外风光与其笔下闲淡幽寂的山水田园的巨大反差,尤可见出不同的环境与心境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见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此诗写隐居田园生活与超然自适心态。前半写景,一、二句为田家生活情状,“烟火迟”传出雨天神韵。菑,是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三、四句为自然景象,“漠漠”、“阴阴”使景面既开阔又深邃,进一步渲染久雨天气迷濛气息。后半写情,“习静”、“清斋”见其安于禅寂生活方式,而又借《庄子》中杨朱争席与《列子》中海鸥相疑之典,进而表明已自然之道。此诗特色,不仅在于颔联写景画意盎然,而且在于尾联以老庄哲学融入奉佛生涯,可见其隐逸思想的多样构成因素与方式。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着重描写鹿柴的幽静之美。开篇即冠以“空”字,为全诗构定空寂氛围。正因是空山,所以环顾四周,不见一人,这是视觉所及的画面。然而,在这直接的画面之外,却“闻人语响”,从山谷中传来人说话的声音,这是听觉所及的感受。正因为寂静,所以才能听见山谷中人语声传来,而这人语之响,反过来又增强了空寂的效果,以动写静,通过人语进一步突出寂静。这与王籍的《入若耶溪》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时候,突然一抹夕照透过茂密的林木,从树缝中照射下来,正好照在一块长满青苔的巨石之上,映入诗人的眼帘,诗人似乎漫不经心地把这一景象记录下来,实际上这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却是对山间寂静氛围的更为有力的映衬和渲染。山石上长满青苔,可见人迹罕至,而夕阳之光透过茂密的树林恰恰照射在这青苔之上,给深林带来了生机,也更衬托出大山深处的幽寂,同时,阳光的暖色覆盖在青苔的冷色之上,形成冷暖对比,也更突出了清冷意趣。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突出一个静字,在色调渲染上突出一个冷字,从而构成完整的诗境。全诗仅短短二十字,却充满诗情画意,据北宋词人秦观在《书辋川图后》中自叙,他在汝南做官时患病久不愈,看到朋友带来王维的《辋川集》画卷,其中绘有鹿柴等景,如身历其境,同时又读王维《鹿柴》等诗,久病竟然不治而愈,足见其非同寻常的美的感染力。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是辋川胜景之一。诗写竹里馆的幽寂环境,诗人由此表现出自身闲适自得的情怀,流露出孤高避世的意绪。这是《辋川集》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显然是由竹而名,竹,本来就是雅的象征物,宋代酷爱吃肉的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可见,竹与肉分别联系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竹超过肉,明确表达出一种精神价值取向。因此,一片竹林,本身就点画出一处高雅脱俗的所在,然而诗人还不满足,用“幽”字加以修饰,再使自己“独坐”其间,主观和客观都达到极度幽雅脱俗的境界。在此情况下,诗人亟欲将内心情愫表达出来,于是于独坐中弹琴,一曲终了,情有不足,不禁掷琴而长啸。弹琴也好,长啸也好,都是诗人独自所为,因此,弹琴、长啸之后,一切必然又复归于幽寂,在这深山茂林之间,连声响也不会传出,是不会有外人知晓的,然而,随着时间不知不觉的推移,明月突然跃出,照亮了诗人独坐的丛篁,使幽寂的环境涂抹上一层亮丽的色彩,也使得整个诗境画面形成清幽而不枯索的效果。同时,以“深林人不知”与“明月来相照”对举,表明人不知而日月知,诗人虽脱略了俗世,却融入了自然,进入一种与自然同体、与大化同在的境界,明显透露出老庄道家自然哲学思想。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首诗原列《辋川集》第十八首。诗以辛夷花为题,以其自开自落形容山中环境之空寂幽静。芙蓉花,此即指木本辛夷,北方人称为木笔,南方人称为迎春。首句写出辛夷花生于枝端的特点,次句写其生长环境。后二句写其在空寂无人中自开自落。然细味之,在这空寂的内涵中,自开自落的本身就表徵着一个生机勃勃、热烈鲜明的自然世界。这就使得画面具有了层深的复合的意味,也显示了诗人与造化精神的相互体认。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是《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组诗中的第一首,诗写春天山中的空寂景境和静谧感受,与《辋川集》中诸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景先从“人”着笔,“人闲”与“夜静”对起,人便一下子被置入夜色的静寂氛围之中,同时,人有闲情,才能体悟夜之静趣,也使得静境中主体作用凸显出来。春天的夜晚,世间一切活动似乎都停止了,山中一片寂静,显得既空阔又静谧。但是,春夜之静并非死寂,万物正是在这静夜之中勃发生机,诗人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聆听、发现自然的生机,他听到什么了呢?一阵微风,春桂飘落,这样的轻微声响亦逃不过诗人的感官,足见其极度平静而闲寂的身心状态,而春之夜也由此而传达出生命和活力来。这是诗人置身一片黑暗中的静夜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魄东升,爬上山崖,透过密林,洒下清辉,使得已经在暗夜中栖息的山鸟野雀突然惊醒,不时地发出一两声啼鸣,在春夜的涧谷中回响,在这静极的山林之间,这啼鸣之声便显得特别清脆而悠远,而这一两声清脆而悠远的鸟鸣也更加衬托出了深山之静。这样的描写,既是以动写静,又使春夜蕴含的生机活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诗中两用“春”字,在春山与春涧的互为映照中,其包含的实际上是苍翠欲滴的林木,沁人心脾的花香,而这一切都被诗人有意识地隐藏于一片静寂的夜幕之中,给人留有无穷的想象空间,同时,以不见形态的山鸟之一两声啼鸣充溢其间,更逗出隽永的韵味和无限的遐想。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正是由此脱化而出。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五绝,极善于选取一种独特的情、景片断,从一个特殊角度表达情感,深化主题,此诗即为杰出代表。诗写送别,既不写离亭饯别情景,亦不写临歧执手意态,而是将笔触直接伸向别后,由别后情景反衬惜别之意。前二句写送罢归来,从相送到日暮,一笔跨越的时间过程,实已包含了送别中的全部内容,而别后独掩柴扉,则更添一种若有所失的怅惘意绪氛围。后二句写别后所想,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化出,由别后进而跃至明年,以预想中的一问作结,正见当时别意之浓厚与情谊之深笃。
 
  【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此诗写久居异乡忽遇乡人亟欲了解家乡近况的心情。前二句如口语般道来,又颇似民歌情调,表现出忽遇乡人时朴素而自然的情态。后二句由“故乡事”生出,但却舍弃了家乡的所有人事,仅以寒梅着花一问,看似不合常情,实则这株寒梅已非自然之物,在诗人情思中已被提炼成故乡的象征,因而成了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以之作为急切思乡情感中第一问的载体,不仅包蕴着无穷意味,而且具有动人心魄的审美感染力。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红豆,植物名,生于江南,人称相思子。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极朴实,而又极富形象性,设问自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用一“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的理由自见,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语浅而情深,相传当时即为人谱曲传唱,流行江南。
 
  【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此诗即事写景,撷取眼前瞬间景致抒写自身顷刻间独特感受。小雨暂歇,轻阴未散,一派清润气息为诗境定下基调,深院闭门,则又将主体幽静情趣充溢其间。后二句写坐看之间,顿生奇感,青苔之色似欲扑上人衣,既因清润气息之托衬,又因主体情感之投入,而静景之活化,更为全诗注入无限生机。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源自陕西蓝田,西北流入西安东南之浐水。这首诗描写山间深秋景色,着色明艳谐调,绘形生动逼真,并运用如同水墨渲染的绘画技法,使人有观赏山水画卷的感受。
 
  前二句写山景。因为时值深秋,雨水稀少,溪水涓细,所以水落而石出,石上加一“白”字,给人以明净之感,也为全诗构定清雅基调。秋季经霜,本来满山红叶,而现在秋已将尽,天气寒冷,所以连红叶也稀疏零落,以“红叶”与“白石”互为映照,构成鲜亮的色调。以稀疏的红叶点缀,便使得山景既不至于过于荒冷落寞,也不显得繁缛华艳,一个“稀”字,给出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度”。后二句写山色。天色晴好,并未下雨,但走在山间小路上,却使人感到那漂浮空中的岚气,以及青翠欲滴的山色,似乎沾湿了衣襟。这两句诗写得极为传神,在视觉与触觉的转换中,使山的色彩与人的感受融合起来,十分精彩地抓住了山间情境给人感受的特点。短短二十字,概尽了山中的具体之景与空蒙之色,极见艺术提炼之功。特别是绘画技法的运用,更增添了艺术效果。如果说,前二句类似绘画的工笔摹绘,那么,后二句则类似泼墨渲染,诗人以大笔染过一片空翠之色,使之在整个空间弥漫开来,形成一种迷蒙之色、无雨之雨,对诗境产生一种淋漓尽致的绘画般渲染效果。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盛赞王维“诗中有画”,就特别提出这首诗作为最典型的例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题下原注“时年十七”,是王维少年时代的优秀作品之一。诗写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情。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故称山东,异乡当指客居地长安。首句写自身处境,一个“独”字、两个“异”字,见其孤独感之强烈,次句逢节倍思亲,写出人类共同心理。三、四句承思亲,却又推开一笔,不说自己思念亲人,而是遥想家中兄弟登高欢聚时思念飘零在外的自己,语意曲折,尤显新警。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与此异曲同工。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题一作《送元二使安西》,为送别之作。安西在今新疆库车附近,为当时安西都护府治所。此诗特色,全在情感随末句的地域层次而展开,“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以分别为契机,由渭城至安西不再是一块完整的地域,而是以有无故人为标志划分为两个不同的世界,这就以预想的方式浓化了现实之情。正因这种精巧的构思,造成“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李东阳《麓堂诗话》)的盛况,被谱入乐府,成为最流行的送别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