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国学网学者春秋→饶宗颐
大师年谱
大师著述
大师书画
大师解读
 
宗颐名说

  先君为小子命名宗颐,字曰伯濂,盖望其师法宋五子之首周敦颐,以理学勖勉,然伯濂之号始终未用之。自童稚之年攻治经史,独好释氏书,四十年来几无日不与三藏结缘,插架有日本《“大正”正、续藏》,及泰京馈赠之《巴利文藏》,日译《南传大藏经》。

  初,余于法京(法国巴黎,编者注)展读北魏皇兴《金光明经写卷》,曾著文论之。

  1981年秋,游太原,夜梦有人相告。不久,陟恒岳,于大同华严寺睹龙藏本是经,赫然见其卷首序题“元丰四年三月十二日真定府十方洪济禅院住持传法慈觉大师宗颐述”。又于《百丈清规》卷八见有“崇宁二年真定府宗颐序”。元普度编《庐山莲宗宝鉴》(卷四)内慈觉禅师字作宗颐。元裙中,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制《劝孝文》,列一百二十位。曩年检《宋史·艺文志》,有释宗颐著《劝孝文》,至是知其为一人,以彼与余名之偶同,因镌一印,曰“十方真定是前身”。

  又余与扶桑素有宿缘,自1954年著文论熙宁中潮州水东刘扶所塑瓷佛,为小山富士夫取以移译,嗣后论文屡在两京刊布。近时为二玄社编《敦煌书法丛刊》凡二十九册,向不知何以结缘如此之深,后悉日本大德寺住持养叟宗颐,与一休宗纯同出华叟宗昙之门。一休,即真珠庵开祖也;养叟,与余名复相同。前生有无因缘不易知,然名之偶合,亦非偶然,因识之以俟知者。

 
 
选堂字说

  或问于余曰:子曷以选堂名斋?应之曰:平生治学,所好迭异。幼嗜文学,寝馈萧《选》;以此书讲授上庠历三十年。中岁重理绘事,以元人为依归,尤喜钱选。六十退休后,莅法京,以上代宗教与西方学者上下其论。

  记敦煌本《老子化胡经》,其十一《变词》有句云:“洪水滔天到月支,选擢种民留伏羲。”选民云云,正如希伯来之chosen people,此道教徒之创世纪遗说也。以为洪水过后,人类种民惟伏羲,如彼土之挪亚,今苗徭神话尚存其说。前岁游吐鲁番,见其博物馆中,伏羲女娲交尾之图凡数十事,图之之意,似示人类祖先有再生之义,是古代西域月支有伏羲种民传说之明证也。由是观之,选擢之说,亦有可取焉。余之以选名吾堂,盖示学有三变。客曰善,因记之以示后之人。

 
 
主要荣衔

1962年
法国法兰西学院儒莲汉学奖

1980年
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荣衔

l982年
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93年
法国文化部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1993年
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人文科学荣誉国家博士学

1994年
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学研究荣誉特别奖

1995年
香港岭南学院(现已改名为岭南大学)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

l997年
香港艺术发展局第一届终身艺术成就奖

l998年
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首届中华文学艺术金龙奖国学大师衔

1999年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人文科学博士学位

2000年7月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大紫荆勋章

2000年
中国国家文物局、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之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纪念大会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

2001年
(俄罗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1年
汕头市政府颁授荣誉市民衔

2002年
揭阳市政府颁授荣誉市民衔

2003年11月
香港科技大学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3年12月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4年3月
潮州市政府颁授荣誉市民衔

2004年12月
澳门大学人文科学荣誉博士学位

饶宗颐

  饶宗颐,字固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1917年生,广东潮安人。父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1937年刊于《岭南学报》,以此知名。1935~1937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1939~1941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1943~1945年任无锡国专教授。1947~1948年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1949年迁居香港。1952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62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1963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1965~1966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1968~1973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1970~1971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1972~1973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1973~1978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1974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1978年退休後,又于1978~1979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1980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79~1986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1981~1988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1992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1994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同年获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学研究特别奖,并将全部奖金捐赠香港中文大学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1998年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国学大师荣衔,并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首任荣誉院务委员。

  饶宗颐先生集学术与艺术于一身,是国际公认的一代巨匠、南派文化宗师。精通多种外语,知识渊博,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无论甲骨文、简帛学、敦煌学、佛学、道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乃及印度梵学、西亚史诗、艺术史、音乐、词学、书画及理论,学无不涉,涉无不精,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篆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主张书要“重”、“拙”、“大”,克服轻佻、妩媚、纤巧之病。其书作气息空灵,淳淳入古,尺幅之内疏简凝重,濡染翰墨,殊为精致。实可谓:“笔走时篇篇锦绣,墨动时字字珠玑”。

  饶宗颐先生在当代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已有季羡林、李学勤、钱仲联、姜伯勤、李联陞等中国著名学者以及戴密微、池田温、吉川幸次郎等海外汉学家著文评价,收入香港三联书店《论饶宗颐》一书(1995年出版)。简要论之,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一)本世纪自王国维以来的中国传统人文学术研究,一个大的趋向即如何在乾嘉诸老的基础上再向上一层。向上之路,依学者个人的天资禀赋与治学风格、学术背景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面貌。如陈寅怡先生以史论擅胜,钱钟书先生以文心见长等等。但总的精神是地下文物与纸上文献互证、异族故书与吾国旧籍印证以及外来观念与民族学术融合。这一总的精神,是中国传统学术经由二十世纪的社会科学洗礼、锤炼其学术性格,然后重返中国传统学术文史哲不分家的返本开新之路。由分而合,正是中国人文学术的内在生命所使然。饶宗颐经其特殊的个性聪明才智,正是处于此一学术潮流中的前线人物,其成绩足以与当代一流大师相颉颃。

  (二)由于1949年至1978年的特殊时代因素所造成的闭关锁国状况,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对于中国文化的疯狂践踏,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缺乏应有的成就与活力。而这一段时期,正是饶氏学问生命的精进期,也正是他成长为中国与海外汉学研究不多的桥梁人物之一的时期。譬如,一九五六年,饶宗颐发表《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将伦敦所藏这部反映早期天师道思想的千载秘籍,全文录出,兼作笺证,阐明原始道教思想。其后不久,法国的中国宗教学权威康德谟即以此书教授诸生,以至引发后来欧洲道教研究的长期计划。在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史中,饶宗颐是一个重要的开风气的人物。如果说,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必资延续下去的话,饶宗颐的学术位置亦将因此而显出其重要意义。

  (三)饶宗颐在学术上与艺术上的造诣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他集学问与艺术为一身,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匠。同时,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圆融、和谐的特点。整个二十世纪,一般知识人都觉得一定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新派”与“旧派”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他却没有一种焦虑与困惑。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文化人格、与香港一地有极为重要的相似性。是特殊的地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史现象。这一范式所树立的标格,将对于未来的中国学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饶宗颐先生治学六十馀裁,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近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至今已出版论著50馀部、论文400多篇。根据先生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

  1.敦煌学:代表作有《敦煌书法丛刊》、《敦煌本老子想而注校笺》、《敦煌曲》(合著)、《敦煌琵琶谙》

  2.甲骨学:代表作有《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甲骨文通检》(主编)、《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

  3.词学:代表作有《词集考》、《清词年表》、《全明词》

  4.史学:代表作有《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九龙与宋季史料》、《选堂集林·史林》、《潮州志汇编》

  5.目录学:代表作有《潮州艺文志》(合著)、《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录》

  6.楚辞学:代表作有《楚辞地理考》、《楚辞书录》、《楚辞与词曲音乐》

  7.考古学、金石学:《唐宋墓志》、《新加坡古事记》、《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合著)、

  8.书画:代表作有《画(国画史论集)》、《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此外还有大量书画艺术作品。

  饶宗颐先生之治学规模与识见,主要表现在特强的原创力。他长于开风气,出奇兵,在许多陌生的领域开荒播种,在许多新鲜的风景中着人先鞭:

  (一)上古史、甲骨文

  最早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礼经”的问题(1986年)

  将殷礼与甲骨文具体联系起来研究之第一人(1959)

  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之第一人(1959)

  讲巴黎所藏甲骨、日本所藏甲骨之第一人(1956-1957)

  研究仰天湖楚简之第一人(1954)

  首次将陶文⊕证明为“羊”的象徵(1990)

  (二)文学艺术史

  讲敦煌本《文选》、日本钞本《文选》五臣注之第一人(1956)

  撰写宋元琴史之第一人(1962)

  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诸于世,并撰作第一篇研究论文(1963)

  首次提出刘勰文艺思想受佛教影响(1963)

  首次研究陆机《文赋》与音乐之关系(1961)

  首次在古代文论研究中揭出“势”的范畴

  首次从文献根据上揭示韩愈诗歌受佛经文体影响(1963)

  研究敦煌写卷书法之第一人(1959)

  讲词与画关系之第一人(1974)

  讲中国艺术史上墨竹刻石之第一人(1974)

  介绍、研究潮州瓷之第一人(1955)

  首次证明中国绘画史上吴韦发明指画在高氏之前(1985)

  利用秦简首次证明“纳音”与“五行”之关系(1985)

  首次将《盘古图》的年代推前到东汉(198)

  (三)宗教史、中外文化交流史

  首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之概念(1974)

  首次利用日本石刻证明中日书法交流源自唐代(1980)

  利用词牌《穆护歌》考见火祆教史实之第一人(1978)

  利用吴县玄妙观石础,请道教变文之第一人(1974)

  首次据英伦敦敦煌卷子讲禅宗史上的摩诃衍入藏问题(1964)

  讲有关越南历史的《日南传》之第一人(1969)

  首次提出六祖出生地(新州)问题(1989)

  首次从牙璋提示古代中国通往东南亚之路(1994)

  (四)地理学、地方史、文献目录版本学

  辨明新加坡古地名以及翻译译名之第一人(1970)

  在中国现代的地方学编纂史上,首开现代科学编纂体例(1949)

  首次提出“楚文化”(1970)、“吴越文化”(1971)作为学科名

  讲《太平经》与《说文解字》关系之第一人(1972)

  首次考证《说郛》很早的一个明代本子(1966)

  讲金赵城藏本《法显传》之第一人(1974)

  利用中国文献补缅甸史之第一人(1975)

  讲敦煌批流年书之第一人(1979)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