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会科学博士文库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下册)

梅新林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730905072X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定价:65.00 元
内容提要

  基于反思中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重构一种时空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双重需要,本书以创立中国文学地理学为学术宗旨,以具有原创性意义的“场景还原”、“版图复原”之“二原”说为理论支撑,力图通过文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深入揭示中国文学地理的表现形态与演变规律,系统建构起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鉴于此,本书重点围绕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最为关键的五大要素,即从文学家籍贯分布的“本土地理”出发,依次向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等三个层面展开,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模型及演化的探讨。全书博采数据统计、逻辑推绎、时空还原、交叉综合等多重方法,力求宏观思辨与实证分析相统一,资料翔实,体大虑周,对于推进中国文学研究的学科交融与学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梅新林,1958年10月17日生。1982年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文献学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任中共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编委会特约编委、《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主要从事红学、明清小说及中国学术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沟通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跨学科研究,近年来又进一步拓展至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研究领域。已出版《红楼梦哲学精神》、《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等学术著作5部,在《文学评论》、《新华文摘》、《学术月刊》、《文献》、《红楼梦学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城市化进程与古典文学的转型》的研究,同时还主持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浙江省社科重点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并主持编撰《中国学术编年》、《四大奇书研究史》、《红学通史》等大型著作。

本书目录

导 论
  一、选题宗旨
  二、学术回顾
  三、理论构想
  四、体系建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文学的地理变迁

第一节 先秦文学地域化的渐进历程
  一、族团性“文学创作”时期的地域分布
  二、集体性“文学创作”时期的地域分布
  三、个体性“文学创作”时期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秦汉至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一、秦与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二、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三、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四、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五、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六、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第三节 隋唐至南宋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一、隋代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二、唐代前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三、唐代后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四、五代时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五、北宋与辽代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六、南宋与金代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第四节 元明清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一、元代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二、明代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三、清代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

第二章 流域轴线与文学地理

第一节 本土文学地理与流域轴线

第二节 黄河流域文学轴线
  一、黄河流域文学轴线的先发优势
  二、自西徂东之第一波
  三、自西徂东之第二波
  四、自西徂东之第三波
  五、自西徂东之第四波

第三节 长江流域文学轴线
  一、长江流域文学轴线的次发优势
  二、中游突破之第一波
  三、聚合下游之第二波
  四、聚集下游之第三波
  五、聚集下游之第四波

第四节 珠江流域文学轴线
  一、珠江流域文学轴线的后发优势
  二、以非本土文学家为主体之第一波
  三、以本土文学家为主体之第二波

第五节 运河流域文学轴线
  一、运河流域文学轴线的“交通”优势
  二、南北分叉之第一波
  三、南北直贯之第二波

第六节 流域文学轴线与滨海连线

第三章 城市轴心与文学地理

第一节 流域文学轴线与城市轴心
  一、流域文学轴线与城市分布
  二、城市轴心体系的模式与层级

第二节 双都文学轴心之一:首都
  一、首都在文学地理中的主轴心功能
  二、黄河流域东西移动的首都文学轴心
  三、两河流域交互移动的首都文学轴心
  四、运河流域南北移动的首都文学轴心

第三节 双都文学轴心之二:陪都
  一、陪都在文学地理中的副轴心功能
  二、与首都呈东西走向的陪都文学轴心之一
  三、与首都呈东西走向的陪都文学轴心之二
  四、与首都呈东西走向的陪都文学轴心之三
  五、与首都呈南北走向的陪都文学轴心

第四节 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学轴心功能
  一、诸侯国各都城区域中心城市与文学轴心
  二、州郡制下的区域中心城市与文学轴心
  三、道路制下的区域中心城市与文学轴心
  四、行省制下的区域中心城市与文学轴心

第五节 边地城市的发展与文学“边界”的拓展
  一、边地城市与文学“边界”:全方位拓边型
  二、边地城市与文学“边界”:局部性拓边型

第六节 江南市镇的文化积累与文学活动
  一、江南市镇的商—士转型途径
  二、江南市镇的文人群体聚合
  三、江南市镇的文学活动空间
  四、江南市镇文学的特点与意义

第七节 城市空间布局与文学活动舞台
  一、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及实践变化
  二、城市文学活动的空间分布与重心转移

第四章 文人流向与文学地理

第一节 城市文学轴心与文人群体流向
  一、“京都情结”与文人群体流向
  二、文人群体流向的趋势、动力与图式

第二节 向心型的文人群体流向
  一、求学与向心型文人群体流向
  二、应举与向心型文人群体流向
  三、仕进与向心型文人群体流向
  四、授业与向心型文人群体流向

第三节 离心型的文人群体流向
  一、隐逸与离心型文人群体流向
  二、流贬与离心型文人群体流向

第四节 交互型的文人群体流向
  一、游历与交互型文人群体流向
  二、迁居与交互型文人群体流向

第五节 文人群体组合与文学流派

第五章 文学地理的区系轮动

第一节 文人群体流向与文学区系轮动

第二节 西北向东南的第一次区系轮动

第三节 西北向东南的第二次区系轮动
  一、西周时期三秦—中原区系的连动
  二、春秋时期向齐鲁核心区系的东迁
  三、战国时期齐鲁与荆楚核心区系的呼应

第四节 西北向东南的第三次区系轮动
  一、秦西汉三秦—中原核心区系的再次连动
  二、东汉时期中原核心区系的内聚与扩散
  三、三国时期中原核心区系的内聚
  四、西晋时期中原核心区系的继续内聚
  五、东晋时期向吴越核心区系的南迁
  六、南朝时期吴越核心区系的内聚
  七、十六国北朝时期内外区系的三向流动与东西对应

第五节 西北向东南的第四次区系轮动
  一、唐代前期三秦—中原核心区系的再次连动与外扩
  二、唐代后期三秦—中原区系连动的调整与南移
  三、五代时期核心区系的南移与扩散
  四、北宋时期中原核心区系的高度内聚与频繁外移
  五、南宋时期向吴越核心区系的再次南迁
  六、辽金时期“外圈”文学区系的拓展与内移

第六节 东西向南北的第五次区系轮动
  一、元代燕赵—吴越核心区系的对峙、对流与南移
  二、明代吴越—燕赵核心区系的再次连动与南移
  三、清代燕越—吴越核心区系的继续连动及东迁

主要征引文献及参考书目

后记一

后记二

相关评论

中国文学地理学:理论奠基与体系建构

葛永海 光明日报 2007-07-05

  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是个成果丰硕的世纪,文学研究被多角度的审视,多方位的拓展,其本体建设达到了极为成熟的自觉状态,但是,学科划分的日益细密,也为学术研究设置了重重的壁垒。如何自辟新路,突破现有的文学研究格局,寻找学术创新的支点,成为有抱负的学者在二十一世纪关注与思考的焦点。

  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面对线性发展的文学史,以时间的观念去考察和探索漫漫历史长廊中的作家作品,但是,问题在于,当我们停留在历史的任一截面作或宏观或微观的考探时,它必然会有空间归属的问题,而在很多情况下,文学研究的这一重要维度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和漠视。正是基于反思中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重构一种时空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双重需要,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积多年之功撰成《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一书,将文学研究与地理学研究融合贯通,进行深入探讨。

  这部洋洋80万言的煌煌大作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学术雄心。该书在《导论》中开篇明义,明确其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文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揭示文学地理的表现形态、探索文学地理的演变规律,推进文学地理研究的理论创新,最终来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正如2006年6月1日的《文艺报》的“编者按”在评论该书相关内容时所说:“开宗立派是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术创新的永恒动力,”书中所体现的这种学术气度的恢弘,不仅在于作者以劲锐的勇气和雄浑的底气构建一部宏伟之作,更在于在当前学界日趋浮躁的背景下,作者以深湛细密之思、坚执信念,明确表现出对于理论创新之历史使命的一种学术担当。

  除了选题上的立意高远外,该书的另一大特点是颇为完美地将宏观思辨与实证分析统一起来,堪称精深缜密之作。全书提出了一系列的工具性概念,首先将具有原创性意义的“场景还原”、“版图复原”之“二原”说为理论支撑,然后根据从静到动、从平面到多元的学术理路,重点围绕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最为关键的五大要素,即从文学家籍贯分布的“本土地理”出发,依次向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等三个层面展开,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模型及演化的探讨。全书逻辑严密,理论性与体系性极强,突出体现了作者宏观思辨的深度。同时该书非常注重实证分析。全书有图18幅,表格66张,加上书中比比皆是的数据列举和分析,形象而直观。在时间跨度上,上至夏商周,下至近代,纵横几千年,重要作家在重要区域的文学活动庶几囊括其中,足可见出作者的用力之勤,用心之劳。

  这部体大思精、资料丰赡的著作,显然对于推进中国文学研究的学科交融与学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其重大意义,可以概括为三:

  一、重建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视域。这首先是从重塑文学史的认知格局开始的,将地理学的视角引入文学研究领域,将使我们对文学史的认知发生重大的变化,改变甚至颠覆中国文学史的教授、学习乃至研究的现有格局。比如该书所举的一个事例,“建安七子”是建安文人集团的重要力量,文学史给人的似乎是七子并肩而立,名满天下的景象,而宏观文学史乃是被简约化了的历史,它缺失了空间场景这极为重要的一环。实际上“建安七子”尽管同一时代,文名相齐,却从未完整聚合在一起,建安十三年(208)9月,七子中的王粲最后归附曹操,而在此前一个月,最先归曹的孔融却已被杀,也就是说,最后只有六子相聚魏都邺城。这足以说明空间视角引入文学史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文学史的发展演进才不是静态的、平面的、一元的,而是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才是真正鲜活的文学史。

  地理学的引入对于文学认知是一种视角,对于文学研究则是一种方法。尽管此前已有学者从地理学角度进行文学研究,但那毕竟是零星、不成系统的。“场景还原”和“版图复原”的提出对于相关研究具有突出的方法论意义。“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的,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此“二原”说在微观与宏观两方面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奠定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石。从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到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的树立,这是发展的必然。独立而完整的学科,通常是由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正是这些要素的独立存在,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发生关联作用,使得这门学科能够作为一种规范的或具有科学意义的学术现象,而体现其自在自为的价值。如同其他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的构成,笔者认为,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的构成要素也应当是三方面,即渊源性要素、内容性要素和方法性要素。《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正是依次完成了对这三方面的论证与思辩,渊源性要素,主要是文学地理学赖以取材、孕育和形成的资源和动因。该书通过对各历史阶段各区域的文学现象的全面梳理,完成了对学科资源类型与范围的盘点,同时,这种学术资源上的支持也为学科建立赢得了学理上的合法性;内容性要素主要是指文学地理学所阐发的理论学说,该书紧紧围绕本土地理、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和区系轮动等五大因素展开,它们从理论上逻辑严密地论证了文学与地理学如何融合发展的学术理路。这些内容必将成为学科框架性内容,或者指示学科的研究方向;方法性要素则主要是文学地理学所阐发和运用的方法论,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兼顾了宏观与微观的“二原”说,这也将成为克服研究模式泛化,具有文学地理学特色的方法论。这三大要素的相合表明,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已初具雏形。

  三、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学术范式。需要说明的是文学地理学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的简单嫁接,而是两者的深度融合,这一交叉学科之所以成立,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该书的理论构建与学术论证,为文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范本。也足以让人对于文学研究格局的多向拓展产生新的期待。

  当然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的建构,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学科类别上,还需要进一步厘清与相关的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在理论体系之下还需要大量的、无法计数的实证研究来加以充实扩展;在方法论上,还需要更多被细化的操作层面的理论手段;等等,这些也都将指示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发展路向。

  黄霖先生在该书《序言》里颇有感情地说:“从事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前景无限光明”。可以预想,在确定这一光辉的起点之后,文学地理学的运思空间将是何等辽阔旷远!还可以预想,文学地理学的推行将如何生动地改变中国文学研究的未来格局!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