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oxue.com

新书介绍 :《斗室中的天下》

 

资中筠 著

 

《斗室中的天下》

ISBN:7302120137
定价:30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1

 

 

 

图书简介
 
    本书是在1997年出版的《释古与清华学派》一书基础上增订修改而成,包括作者对清华学派和清华学术精神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分四个部分,深入阐释了清华学派的形成过程和三个“会通”的主要特点以及对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清华学人的个案研究。本书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清华人文学术精神”课程的参考教材,适合于高等院校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参考教材使用,也可供对清华学人及学术有兴趣的读者研读。
自序
 
    应一些出版社征询近作,检点笥(其实是电脑),发现自2002年出版随笔集《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之后陆续写下的随笔、杂文,也已足以成集。这些文章与过去一样,都是在专业研究之余随时有所思,有所感,信笔写成。还有一些演讲稿和采访录,那是因为这段时期应邀讲学较多,而有些思考和心得是在讲话和对话中形成,事后整理成章。题材看来覆盖面很广,但都是近年来心之所系,萦绕于怀的几个领域,也有一以贯之之道,所以还不是泛滥无所归。
  为集结出版而重读之下,自己感到意外:本来我已退休多年,与世无争。既无案牍之劳形,又无“课题”之催逼。生活以当前的标准,小康虽不足,温饱尚有余,自以为清心寡欲,足以颐养天年,有书有琴,怡然自得。上一个集子以“出世入世”命名,本意是向着“出世”的。但是发现这两年的文章却一反初衷,更加“入世”了。不论是关于国际或国内,当前社会还是历史人文,长篇论说还是短篇杂感,务实还是务虚,写人还是写景,总是有一种戚戚于怀,挥之不去的情结。在这个物欲横流、战火纷飞、杀戮手段日益升级,人性中最“恶”的一面展示得淋漓尽致的世界上,人类将伊于胡底?陶醉在“崛起”的豪言壮语中的吾国吾民何处是精神的家园?身居陋室,俯仰今古,心事浩茫,对斯土斯民,乃至地球人类,难以释怀。只能以“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自嘲。
  略可告慰的是,这些不合时宜之论还有发表的空间,也还有读者和听众。经常收到一些素昧平生的读者来信,说是在某个问题上受到启发。而且以文会友,不知不觉间结识了许多各种年龄的新知,既有才识令我心仪的长者或同辈,也有好学多思的青年学子。多年断了音讯的旧游也因此而重新联系上。尽管在茫茫人海中这只是小小的涟漪,但足以使我感到鼓舞和希望。因而觉得还值得集结成书,当不至落敝帚自珍之讥。
  自序斗室中的天下正因为题材杂,文章很难归类,为方便计,用了几个小标题(见目录),不见得贴切。有一组关于“财富的归宿”的文章是由2003年出版的《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一书引发出来的,此书所引起的反响,使我收到许多后续的约稿和各种要求,无意中接触到一个新的圈子,对我国社会现实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可算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几篇有关国际评论的文章内容与当时形势密切相关。作者的分析有的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有的为后来的事态发展所超越,都按当时的原文收入本集,立此存照。不过在较短时期内反复阐明自己观点,重复在所难免。对明显重复的略作了删节。我虽然专业号称研究国际政治,特别是美国,但是这一组文章却最缺乏自信,多提问题和找寻答案的必要条件,而少明确的结论。因为尽管在这信息时代,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并不困难,但方今世事瞬息万变,深层次的因素日益复杂,许多事不敢妄加推断。文章只能如实记录到那时为止所思考的程度。
  一般人认为涵养与城府应该随年龄与阅历俱增,但据我观察,并不尽然。方今颇有几位耄耋老人以忧国忧民、敢于直言名于世。我的胆识和经验自不敢与他们相比,只是本性难移,永远修行不到某种城府和人情练达,有所思则不吐不快,不能全吐,姑留待他日,惟坚守“修辞立其诚”耳。

  资中筠
  2005年盛暑于芳古园陋室

目录
 
 

自序7

说中1
重建精神的家园——还是要接着“五四”精神的茬走下去3
君王杀人知多少—— 从“以人为本”角度看历史19
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困境33
为实现“为民喉舌”的神圣职责而努力——作为受众对我国新闻媒体的企盼50
从“社会达尔文主义”说起,兼及中国国情55
如何估量中国在世界的位置63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兼及“西化”问题66
中国人在国际关系中的世界观——兼论“中国例外说”73
2003年中国与世界——借压力促改革78

学与文83
大学文科向何处去85
中国人还是应先学好中文91
忠实第一,力求神似——《啊,拓荒者!》中英对照本译者言95
深入浅出为文章之上乘——《哲学的慰藉》译序99
学术繁荣与翻译质量的悖论106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也谈学术腐败110

人物·风情119
悼父文——五周年祭121
但开风气不为师125
在胡志明家作客132
发明家查尔斯·凯特林的故事及其启示138
关于雷海宗先生二三事153
目录斗室中的天下特殊年代的童趣几则157
在国外“吃请”记164
访旧得旧的惊喜——重游维也纳之一169
体验“音乐之都”——重游维也纳之二177
关于阿瑟·米勒的点滴回忆184

杂说189
“非典”与“五四”精神191
痛定思痛话“非典”:再反思197
一定要“团圆”到皇帝身边吗?201
诺贝尔奖与孔子何干206
什么人“经骂”,什么人“不经骂”213
“小骂大帮忙”新解218
孔子之用,大矣哉!——游曲阜的遐想221

财富的归宿231
先富起来以后做甚么?——《财富的福音》一文的启示233
一种值得推崇的散财之道
——写在《散财之道: 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
出版之时240
观念的更新248
扫清公益捐赠的法律障碍253
逐步从防范向鼓励转移
——评新《基金会管理条例》263

道西265
实现舆论监督的奋斗史——《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
读后267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内政外交的演变276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美国总统的个人作用288
美国关于取消遗产税之争的含义293
恐怖主义及其启示298
“和”还是“战”——对伊拉克问题的思考302
从变化中思考大国关系307
关于国际关系理论与当前新问题313
美国向何处去——有待进一步观察的问题318

修辞立其诚——答《中华读书报》采访(代跋)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