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 —— 研究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是我国戏曲研究的中心和权威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中国戏曲研究院。建院时毛泽东主席曾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并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写院名。周恩来总理也题词“重视与改造,团结与教育,二者均不可缺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题词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戏曲工作的方针和该院(所)的宗旨。中国戏曲研究院建院初期,是一个集戏曲研究、戏曲表演、戏曲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戏曲机构,设有研究、编辑、资料、实验剧团、剧场等部门。梅兰芳任院长,程砚秋、罗合如、马少波、张庚、周信芳、任桂林先后任副院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学术研究活动,所有人员下放“五七干校”。1975年,文化部筹建文学艺术研究所,原戏曲研究院人员陆续回京,组成戏曲研究室。1978年,戏曲研究室改称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80年改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郭汉城、苏国荣、余从、王安魁先后任所长,马远、俞琳、陈义敏、廖奔、刘沪生、黄在敏、刘彦君等先后任副所长。现由副所长刘祯主持工作,副所长贾志刚、刘文峰(兼支部书记),所长助理王建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曾拥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戏曲史论专家:

张庚,著有《戏剧概论》、《戏剧艺术分论》、《论新秧歌剧》、《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戏曲艺术论》、《张庚戏曲论文集》、《张庚文集》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中国戏曲志》、《当代中国戏曲》,与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

郭汉城,著有《戏曲剧目论集》、《淡渍堂诗抄》、《郭汉城诗文戏曲集》,主编《中国十大悲喜剧》、《中国戏曲经典精品》,与张庚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

傅惜华,著有《缀玉轩藏书志》、《中国小说史料补编》、《六朝志怪小说之存逸》、《宝卷总录》、《曲艺论丛》、《西厢记说唱集》、《古代戏曲声乐论著丛编》、《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清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水浒戏曲集》、《汉代画像全集》、《中国古代文学版画选集》、《校定龙图目录》等。

黄芝岗,著有《汤显祖年谱》等。

王芷章,著有《腔调考源》、《清代伶官传》、《清升平署志略》、《北京图书馆升平署曲本目录》、《中国京剧编年史》、《中国梨园发展史》、《中国戏曲声腔丛考》、《京剧名艺人传略集》等。

戴不凡,著有《百花集》、《百花集续编》、《论古典名剧〈琵琶记〉》、《论崔莺莺》、《小说见闻录》、《戴不凡戏曲研究论文集》、《红学评议外编》等。

何为,著有《戏曲音乐研究》、《戏曲音乐散论》、《谈戏曲音乐的创作与发展》等。
沈达人,著有《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戏曲意象论》、《戏曲的美学品格》等。与苏国荣主编《戏曲史论丛书》,与颜长珂主编《古典戏曲十讲》。

余从,著有《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中国戏曲史略》,主编《中国京剧艺术》、《中国戏剧史图鉴》等。

刘念兹,著有《南戏新证》、《戏曲文物丛考》、《唐短歌》、《宣德写本〈金钗记〉校注》等。

龚和德,著有《舞台美术研究》、《乱弹集》等。

傅晓航,著有《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西厢记集解》、《戏曲理论史述要》、《金圣叹评传》等。

颜长珂,著有《戏曲剧作艺术谈》、《古典戏曲名作纵横谈》、《中国戏曲文化》、《李玉评传》。主编《戏曲艺术长河》,与沈达人主编《古典戏曲十讲》,与郭汉城主编《中国十大悲喜剧集》,与刘文峰主编《20世纪中国文艺图志·戏曲卷》。

黄克保,著有《戏曲表演研究》等。

萧晴,著有《怎样保护嗓子》、《怎样练嗓》,主编《程砚秋唱腔选集》、《程砚秋艺术评论集》等。

傅雪漪,著有《中国传统戏曲声乐艺术》、《九宫大成南北词谱选择》、《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择》、《傅雪漪古典诗词配乐吟唱曲选》等。

苏国荣,著有《中国剧诗的美学风格》、《戏曲美学》、《宇宙之美人》、《艺术的三维观照》等。主编《周恩来论文艺》、《戏曲理论研究文选》,与沈达人主编《戏曲理论丛书》。

吴乾浩,著有《白朴评传》、《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红楼二尤〉的表演与文学剧本研究》。与谭志湘合著《二十世纪的中国戏剧舞台》、《彩虹集》等。主编《京剧泰斗》丛书。

涂沛,著有《程砚秋传》、《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等。

薛若琳,著有《尤侗论稿》,主编《中国巫傩面具艺术》等。

王安魁,著有《当代戏曲作家论》、《新时期戏曲创作论》、《戏曲拉奥孔》、《海边剧评》、《张庚评传》、《戏曲理论与戏曲思维》等。主编《中国当代戏曲史》、《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故事丛书》等。

周育德,著有《汤显祖论稿》、《古柏堂戏曲集校注》、《中国戏曲与宗教》、《中国戏曲文化》。

刘荫柏,著有《马致远及其剧作论考》、《元代杂剧史》、《洪升研究》、《中国古代杂技》、《西厢记研究资料》、《西游记发微》、《中国武侠小说史》等。

孙崇涛,著有《金印记校勘》、《绣襦记校注》、《青楼集笺注》、《戏曲优伶史》、《风月锦囊考略》、《风月锦囊笺注》等。

吴毓华,著有《古代戏曲美学史》、《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等。

黄在敏,著有《戏曲导演概论》等。

章诒和,著有《师友集》、《中国戏曲》等。

谭志湘,著有《时代艺人-喜彩莲》、《荀慧生传》、《南天一抹嫣红-红线女艺术生活》。与吴乾浩合著《彩虹集》、《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舞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论文集》。

栾冠桦,著有《戏曲舞台美术概论》。

张树英,校注《连环记》、《党人碑》、《偷甲记》、《牡丹亭》等。与周传家合著《中国清代艺术史》等。

张民,著有《京胡伴奏研究》。

徐城北,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梅兰芳百年祭》、《京剧与中国文化》等。

廖奔,著有《宋代戏曲文物与民俗》、《中国声腔剧种源流史》、《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图史》,与刘彦君合著《中国戏曲的蝉蜕》、《中国戏曲发展史》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建所50多年来,组织和承担了多项国家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编撰出版了《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戏曲史论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当代中国戏曲》、《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古典戏曲总目》、《京剧剧目初探》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戏曲专著,个人撰写出版的学术著作达100多种,其中有不少获得国家、部级和院级的奖励。多次主办和承办国际和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重要的学术展览;多次赴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及欧美的一些国家进行学术交流。2001年5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作为申报单位申报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为构建中国戏曲学学科,提高中国戏曲文化在国际戏剧界和学术界的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设置有戏曲史、戏曲文学、舞台艺术、少数民族戏曲四个研究室和《戏曲研究》编辑部。在职人员29人,其中有高级职称者10人。

研究员胡芝凤,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从事戏曲表演研究,著有《艺海风帆》、《胡芝凤谈艺》、《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等。

研究员马也,主要从事戏曲理论研究,著有《戏曲时空论》、《戏曲人类学论稿》。

研究员刘文峰,主要从事戏曲史志、戏曲民俗研究,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0卷本《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著有《山陕商人与梆子戏》、《中国戏曲文化图典》、《百年梨园春秋》、《20世纪中国文艺图志·戏曲卷》、《北京戏曲通史》(民国卷主编,主要撰稿人)等。

研究员贾志刚,主要从事戏曲表导演研究,著有《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戏曲体验论》,参与编写《新时期文艺新潮论》、《戏曲表演史论》等。

研究员刘祯,主要从事戏曲史和民间戏剧、宗教戏剧研究,著有《中国民间目连文化》、《徐文长小品》、《勾栏人生》、《北京戏剧通史》(辽金元卷主编、主要撰稿人)、与王安魁主编《东方戏剧论文集》等。

研究员毛小雨,主要从事戏曲史研究,著有《元杂剧中佛教戏研究》、《北京戏剧通史·辽金元卷》(主要撰稿)等。

研究员戴云,主要从事戏曲古籍的整理研究,参与编写《珍本目连戏辑选》、《中国戏曲研究书面提要》、《中国文学大辞典·古代卷》、《中国曲学大辞典》、《中国戏曲剧目提要》等。

副研究员李悦,主要从事当代戏曲和少数民族戏曲研究,参与《当代中国戏曲》、《中国当代戏曲史》、《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有关少数民族戏曲的撰写。

副研究员何玉人,主要从事当代戏曲作家作品研究,著有《新时期戏曲喜剧创作论》、《博发与超越――新时期福建戏曲创作论》等。

副研究员詹怡萍,主要从事戏曲古籍的整理研究,校注《长生殿》,评注《鸾鎞记》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正在进行的国家和部级艺术学科重点项目有《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昆曲大典》、《京剧大典》、“昆曲与中国文化研究丛书”(九种)等。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将会在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