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歌

来源:国学网
2011-09-20 13:45

  现代的人都已经懂得要把生活过得很美好,希望获得身、心、灵的自如之态,希望进一步长寿,其实养生与其他活动一样,是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

  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药王”, 他精通古代经典,集释、道、儒三教思想于一身,著有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著作,在他百岁高寿时,仍能看书、写字,但少年时的他实际上体弱多病,他认为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是命中注定的,而取决于自己是否善于调理和保养。相传他将其养生之道,用诗歌形式概括起来形成了长寿歌,朗朗上口,好懂易记。

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敦足。
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切莫贪色欲。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活纯。
寿天休论命,修行在各人。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所以我国历代的养生学家都非常重视对”精气神“的调养,人的长寿,与生活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备和痛苦”。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惜气”、“安神”,重视保养。每个人只要重视养生保健,就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止出现“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的情况。

>> 返回国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