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大师

 

陈寅恪

(照片缺)


相关网站

 


inde1111.gif (188 bytes)

存在感受与学术境界

      论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性格及其学术思想史意义

①《文艺理论研究》1995.1

②汪荣祖《陈寅恪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③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辰序》云:“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之学新。”是对清代学术史发展的一个简洁概括。这一学派首重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在诸经的校订疏解中,取得了超迈前代的的成就。汪先生对于乾嘉家法的理解,正是从文字语言学的学术方法意义上去理解的。

④《戴东原的哲学》,《胡适学术文集》中华,1990

⑤《饶宗颐访问记录》(未刊)。

⑥张舜徽《清儒学记》页475.齐鲁书社1991

⑦《与妹书》,《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1980

⑧《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序,江西教育1994

⑨蒋天舒《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页170,上海古籍1980

⑩关于这两个典故,余英时教授自有一套自圆其说的考证。结论是将《论再生缘》说成是陈寅恪的“心史”。我对于这两个典故的理解则较简单:所南心史,经考证,非后人于井中得之者,此谓《论再生缘》海外阐说之失真;

①王静庵先生《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说:“国家与学术为存亡。天而未厌中国也,必不亡其学术,天不欲亡中国之学术,则于学术所寄之人必因而笃之……”;而陈寅恪先生《挽词》亦称王氏为“为中国文化所化之人”,《挽诗》亦云:“吾济所学关天意”,这都是他们灵心相通的显例。

②《吴宓与陈寅恪》页72,清华1992

③《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云:“先生讲学著书于东北风尘之际,寅恪入城乞食于西南天地之间,南北相望,幸俱未树新义,以负如来。”见《金明馆丛稿二编》。又《陈寅恪诗集》:“渡江愍度饥难救”(《残春》1938);“江东旧义饥难救”(《由香港抵桂林》1942)“江东旧义雪盈头”(《送朱少滨教授退休卜居杭州》1951)支愍度事,见《世说新语》。

④“文苑”、“儒林”之分,始于《后汉书》;“文苑”、“儒林”、“道学”之分,始于《宋史》。本文“道学”一语,仅从思想家意义上使用。 

                      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识】

  是稿撰毕,偶检插架新书,有王元化先生主编《学术集林》丛书之一种《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其中有一段说:

    研究的题材必须与personal concern or personal commitment 有密切关  系。否则不能或不易产生profound and creative interpretation。因为    profound & creative interpretation只能从极intense的 personal   invovement中酝酿而来。

    所谓personal theory自然与科学的为学态度不相冲突。有了personal   consern并不是就不能有intellectual honesty。Paradoxically,因为有    了personal concern,intellectual hoesty 才有意义。两者互相为用才能达  到profundity ,否则,早晚会degenerate到胡适之的考据版本小技。

这番话,流露出对于考据之学的极深的成见,只能惋惜殷、林二氏皆未能了然于陈先生的学问世界。然而,倘若我们从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的意义上去读,不能不说这其中是有真知灼见的。所以如此之故,乃殷、林二氏都是有“存在感受”的学人,恰可以从一个层面帮助说明本文的主要论点。故不避寅恪先生“不通家法”之讥,顺手记在这里,供关心此一问题的学人参考。 

                      一九九五年六月十日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