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首页 | 国学资讯 | 国学论坛 | 投稿选登 | 国学入门 | 国学产品 | 请您留言
2008年
第3期
目 录
弁言

 

  这个夏天仿佛不像去年那样炎热,也许是苍天的眼泪太多。

  在《学灯》第七期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共同耳闻目睹了很多的事情,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很荣幸《学灯》得到了越来越多学人朋友的鼎力支持,华裔学者柚声先生惠寄了他从新视角审视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章,本刊编辑期间再次寄送修订稿,令人敬佩。萧旭先生等也惠寄大作支持《学灯》!黄裕生先生在得到本刊的邀稿后,寄赠手边电子版文集以助《学灯》,令编者有了极大的自由度,更是需要由衷地感谢。同时,本期《学灯》也记述了崇明、刘文谨贤伉俪的一段佳话。

  张丰乾先生策划、组织了一个中国哲学研究专题,读者朋友们在览阅其《“听”的哲学(修订版)》之后,尚可期待《“解”的哲学》。而贡华南先生的《“咸”:从“味”到“感”》,则为其专著《味与味道》之一章(或不妨称之为“味”的哲学)。这两位年轻同仁的文章(至少张先生的作品),有得于庞朴先生的《相马之相》与《解牛之解》(这可谓是“相”的哲学与“解”的哲学),今以庞先生《解牛之解》缀于篇首,爰为一辑。需要说明的是,庞先生近来深居简出,本刊发信求文,惜未得回复,想来庞先生默认后生步其文之后尘吧。“X”的哲学,或许是有自主中国问题意识的中国学人研究中国哲学的一个路径。

  仿此,本刊将部分稿件缀为基督教专题,又将余者略分西东,大致以主题时间先后为序。倪梁康先生、黄裕生先生、尚杰先生的作品,无烦编者推介。崇明先生、曹峰先生已经为读者所熟悉。本期张欣女士的《人子形象的自我建构与灵性探索》,从西方文学的角度来解读耶稣;刘文谨女士《卡夫卡:“洞”的寓言》一文,探讨卡夫卡“洞”的比喻。两位巾帼之文,不仅弥补了本刊少有文学作品的遗憾,而且其解读都体现了近年西方学界跨学科利用历史学、哲学等的分析工具研究文学的趋势,令人钦佩。中国文学界若能更多地借鉴西方的这种研究方法一二,或许有利于重新整合集部之学。萧旭先生的《〈世说新语〉吴方言例释》一文,功底扎实。而观萧先生的供职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广播电视局),不能不令人掩卷深思。媒体若多一些甄学士,可以少许多贾太师。韩益民、廖艳娜的《〈文史通义〉纠谬三则》一文,分析袁枚的交游细节,以说明章学诚之人与其文之差距,足为治史者之戒。柚声先生的《审视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新视角》一文,从剖析社会结构入手,“将人类社会分成遗传编码与人造两种类型”,进而区划中西思想差异,很有启发意义。李幼蒸先生的《国学、汉学和“百年留学生文化”(修订版)》稍早曾发表,今作为附录。

  本期《学灯》涵盖面较以前更广,而且有专题研究。凡此皆是学界同仁鼎力支持的结果,是中华学人研究全人类学问的体现。希望有更多的同仁赐稿!

  为《学灯》注入一些油吧!

  为世界之学术散发自己的光和热吧!

  编者:李锐lr100875@yahoo.com.cn朱清华zhuqinghua@tsinghua.org.cn

上一页    下一页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