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期刊
《文学遗产》



主 编:陶文鹏
副主编:刘跃进
顾 问:徐公持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www.guoxue.com

 

《文学遗产》2002年第二期目录及提要

 

上博竹简《诗论》的作者及其与今传本《毛诗序》的关系........江林昌(4)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竹简《诗论》可能是失传了两千年的子夏《诗序》;第二,竹简《诗论》可能是《毛诗序》的原始祖本。竹简《诗论》的基本观点大多为《毛诗序》所继承。结论:《毛诗序》确实传自 子夏。
关键词 上博竹简 诗论 毛诗序

《毛诗》首序产生的时代................马银琴(16)
通过分析《毛诗》首序解诗模式与周代礼乐制度之间内在的对应关系,本文认为,《毛诗》首序产生在作品被编辑的时代;它是周王室的乐宫在记录仪式乐歌、讽谏之辞以及那些为“观风俗、正得失”的政治目的采集于王朝的各地风诗时,对诗歌功能、目的及性质的简要说明。
关键词 《毛诗》首序 解诗模式 礼乐制度 仪式乐歌 献诗 采诗

论“兴”的审美意义................袁济喜(23)
“兴”是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涵盖了创作与鉴赏两方面的内容,本文所论之“兴”,主要是从创作论之“兴”的(即“赋比兴”之“兴”)角度,去探讨其中的审美意义。“兴”以缘情感物、借景抒情的美感心理,浓缩了中国艺术创造的奥秘,其结构呈现出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特点。这就是从最早的“比兴”托喻之辞,演化充实为感兴寄托和意在言外的内涵。“兴”的这三重含义互相交融,彼此补充,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直观性、感悟性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比兴托喻 缘情感兴 意蕴寄托 人生激活

试论王勃的易学时命观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查正贤(36)
本文从已有研究成果出发,具体分析了王勃时命观念中的家学渊源,进而探讨了它给王勃的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影响。王勃的时命观念,可以概括为“时不可以苟遇,命不可以终穷”。它基于易学的天道运行观念,带有明显的家学色彩,是 王通儒学尤其是易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同时又与初唐易学趋于简明实用的倾向相一致。这种时命观念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它不但直接成为其创作主题,而且还渗入到其文章的肌理中,影响着文中的情感流程及艺术上的感染力。
关键词 王勃 易学 时命观 文学创作

李商隐开成五年九月至会昌元年正月行踪考述
——对李商隐开成末南游江乡说的续辨正................刘学锴(46)
通过对李商隐有关文章及其它材料的考证,证实开成五年九月至会昌元年正月,商隐的具体行踪是移家长安、赴陈许幕、暂寓华州幕,从而证明这段期间商隐绝不可能分身作“江乡之游”。
关键词 李商隐 开成五年 行踪

论北宋庆历诗风的形成................马东瑶(55)
庆历诗歌是宋诗初成面目的时期,在宋诗中占有重要地位。庆历诗人刚刚开始诗歌创作时,诗坛流行的还是西昆体。庆历诗人一方面批判地接受了西昆体的影响,一方面在探索和尝试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诗风。经过近二十年的过渡期,到庆历年间,西昆体的影响已基本消失,庆历诗风逐渐形成。它变单一的西昆诗风为庆历诗人各具特色的诗歌风格,同时在诗歌观念和审美精神上形成了许多共同的新追求。
关键词 宋诗 庆历诗风 过渡 创新

梅尧臣早期事迹考................李一飞(73)
文章考得梅尧臣天圣九年三十岁前的事迹为:大中祥符六年十二岁前,居宣城故里读书;十二岁至二十五岁,从叔父梅询宦学于襄、鄂、苏州,陕西京兆府,怀、池州和广德军诸地;天圣五年二十六岁完婚,春,往会稽寻访先祖梅福遗迹,交游名士;此前后以荫入仕,历官太庙斋郎、桐城主簿,天圣九年初移河南,仍主簿。天圣中尝举进士落第。其《宛陵集》自天圣九年起存稿,此前之早期大量诗作,手自删弃,亦间可考辑。
关键词 梅尧臣 早期事迹 宛陵集 诗作

陆游师从曾几新论................邱鸣皋(82)
陆游师从曾几学诗,是陆游研究中的重要关节问题之一。其起始时间,一直存有不同意见;从有关史料考索,应始于绍兴二十一年。这是陆游诗歌创作道路上第一块里程碑,陆游由此走上了诗人之路。
关键词 陆游 师从 曾几 诗歌创作

李渔《蜃中楼》对“柳毅”故事的重写................胡元翎(90)
本文联系“柳毅”故事的缘起及流变,仔细挖掘李渔《蜃中楼》对“柳毅”故事重写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因素:故事类型、柳毅形象、人与龙关系的嬗变,由此发现李渔不同于前人的创作心态:求俗求实,求新求奇。据此还可肯定,“柳毅”故事的沿革过程是从基于宗教文学、贵族文学的重教义、礼法向基于平民文学的重世俗人情、个体价值的渐变过程。
关键词《蜃中楼》 “柳毅”故事 重写

“演义”考................谭 帆(101)
“演义”源远流长,有“演言”与“演事”两个系统,“演言”是对义理的通俗化阐释,“演事”是对正史及现实人物故事的通俗化叙述。“演义”一辞在小说领域,是小说文体概念,指称通俗小说这一文体,而非单一的小说类型概念,故在小说研究中,以“历史演义”直接对应“演义”的格局应有所改变,“历史演义”仅是演义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演义”在历史小说领域,其最初的含义是“正史”的通俗化,所谓“按鉴演义”,但在总体上已越出这一界限。
关键词 演义 文体观念 历史演义 类型观念

《九章》之写作年代及其内在联系................林明华(113)

庾信诗《集周公处连句》中“周公”辨正................吉 定(114)

也谈所谓“唐代士族之家不愿娶公主”问题................王力平(116)

唐太宗有可能写出严整的七律吗?................韩成武(118)

《游赤松记》的归属................杜海军(120)

学者研究

文艺学与文献学的完美结合
——程千帆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巩本栋(122)

札记

班彪《览海赋》................赵逵夫(54)

学术活动报道

“纪念吴敬梓诞辰三百周年暨元明清文学研究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召开......(137、插一)

“唐圭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举行................(138、插二)

公示 2001年度本刊审稿专家名录................(139)

学术动态................(45、112)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点介绍(山东师范大学)................(140)

英文目录提要................(142)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国学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