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gif (2967 bytes)

奇形怪状

《论语今解·为政第二》 卫君翰


000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自真情”。

    思是发语词无意义,无邪是直的意思。也就是说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出自真情之自然流露而有这些作品的。

    此章另有一种解释是:诗经有劝善惩恶的意思,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基于无邪的思想来创作这些诗篇,而读了它之后,人应该也可以去除邪恶的思想。这种解法是把思解释为思想。

    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思无邪”一词出自《诗经·鲁颂驹》篇: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祛祛:强健的样子;徂:行、往;思:发语词无意义,思无邪:马行直前的意思。

    此外为政篇本章又与性善性恶有点关连。

    让我们先看看诗在孔子心中的地位,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于9章。

    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说:大家何不学学诗呢,诗既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志趣,增长一个人的知识,又能与大众的感情交融,也足以发泄自己委屈的情绪。从近的来说,可以使人懂得如何侍奉父母;远一点来说,可以使人懂得如何侍奉君上;另外还可以多多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

    子路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就算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可是对于所交付的政治工作无法顺利完成;让他出使外国又无法独当一面;像这样的人,书虽读的多,但又有何用处呢)?

    季氏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言词说话就缺乏凭借。…不学礼,立身处世就没有根据)。

    综合以上叙述:读诗有兴、观、群、怨的效果;如果可以把它读通了,也能运用得当,就可以具有比较好的能力来修饰言词、侍奉长上、为官从政。

    不过以前述季氏篇那章及泰伯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读诗可以开启心扉、激发意志;学礼可以知所进退、处世合宜;习乐可以怡情养性、去芜存菁)。
这章看起来,诗不但应该要熟读、读通、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言行还得合于礼。

    所以基本上小弟以为因为真情之自然流露即发于心,发于己;以性善的角度来看这些发于心又发于己的情感应该不仅仅是真,同时应该也是善、是美的。然而根据以上论语诸章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诗虽发自作者的真情,亦能激发读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不过这些真实的情感仍需符合礼,否则就还不够完美。换句话说,发自内心的情感虽然真,但还是必须符合人类社会所形成的标准及规范,如此才能适切合宜,也才算是善、是美。故而小弟觉得为政篇此章表面看来虽有点性善的感觉,但实际上却有性并非绝对为善的影子。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招聘专才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