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gif (2967 bytes)

奇形怪状

《论语今解·学而第一》 卫君翰

00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章按其字面上看来,应可译为:父亲在世时,对于家中事务,作儿子的并未拥有决定权,所以只能观察其志向,是否能继承父亲的抱负;父亲过世之后,因为家中事务的决定权已转移到儿子身上,因此就可以直接观察其行为,是否能持续父亲的事业。如果能持续三年,都不违背父亲的规范,那就可以称为孝子了。

    此章衍生出一些问题,小弟于前文「Re:鬼话论语(一)http://www.cnlu.net/club/club/disp.asp?owner=A202&ID=1371」及「Re:鬼话论语(二)http://www.cnlu.net/club/club/disp.asp?owner=A202&ID=1409」两帖中曾加以解释。事实上如果能掌握「义」的大原则(请参考「小弟心中义与利的关系兼分析问兄的问题」一帖),应该不难可以知道,孔子既然把义看成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是会改变的;那我们其实根本可以不必细究此章之中,基于孔子当时的义而做出之训示,相反地应把重点放在此章中合于我们现代的义的部份之上。

    小弟以为这就是:对于父亲平日不好的言行,应引以为鉴借,提醒自己勿再与父亲犯类似的错误;对于父亲正确的言行,则应终身奉守不渝。如此自然能够在自己日常言行当中,时时缅怀追思父亲,也就能算是孝子了;更进一步,倘若人人皆能作到此一地步,人类社会必能加快迈向良善完美之境界。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招聘专才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