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oxue.com
古籍整理留言薄



清以前温病温疫十大名著选介

余瀛鳌


2003年
第五期(总387期)
第六期(总388期)

第七期(总389期)

第八期(总390期)

第九期(总391期)
第十期(总392期)

 


  数月以来,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非典”)作为是一种新涌现的急性传染性热病,在我国广东、北京和若干省市相继有临床报道与发病统计,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亦有不同程度的播散病例,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这是现代医学史上震撼国际社会的一件大事。我国在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的领导和亲切关怀、指导下,加强了针对“非典”的防治措施,严格疫区隔离,并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肯定了中西医结合能提高临床疗效,使医护人员对“非典”的有效控制和彻底战胜增强了信心。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治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全国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彻底战胜“非典”已是指日可待的事。

  “非典”的冠状病毒,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传入。患者感病后,主症为发热(或恶寒发热)、咳嗽(多为干咳、少痰),或兼有头痛、身痛,上气、喘憋等症,如高烧,身灼热,又未能实施有效治疗,则可产生昏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症,危害人体生命健康。

  “非典”是现代医学病名,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联系到我国传统医学则属于温病(温热病)、瘟疫(亦名温疫,属于疫病中以发热为主证,具有较强、急性传染的特性)范畴。在我国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的疫情记述多不胜数。早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已有多次疫病流行。《礼记·月令》有“民殃于疫”的记载。《周礼·天官》指出“四时皆有疠疾”(此处“疠疾”指急性传染性热病);《墨子·兼爱》亦有“疠疫”传播致死的载述;王充《论衡·市义》则有“温气疫疠,千户灭门”的生动描述。此处的“疫疠”,就是指温疫;“千户灭门”,反映了疫病的强烈传染性和很高的死亡率。“温疫”作为病名,始见于晋·葛洪《抱朴子·原旨》,而疫疠、温疫等病名,堪称是“名异而实同”。我国早期经典医著——《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后期)就有伤寒、温病和疫病的载述。《素问·热论》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此处所说的“伤寒”,当作广义的理解。即不论病因是伤于寒邪、温邪或疫邪,只要是以发热为主证,均属“伤寒”,而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刺热》还详述了“肺热”病的症状,所谓:“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须予注意的是,“肺热”的主要症状与“非典”颇多吻合。又在《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明确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将多种疫病的传染性及其症状的相似,作了明确的描述。

  东汉·张仲景所撰的《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之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二书)是我国临床医学奠基性名著,《伤寒论》则是伤寒、温病、温疫学术临床的渊源所在。张仲景在序言中曾提到他的亲属有二百余人,在不到十年期间,死于伤寒(张仲景所论之伤寒也是广义的伤寒,即包括伤寒、温病、温疫在内)者“十居其七”。故汉晋以降,《伤寒论》中治疗伤寒多种病型的经方,为后世治疗伤寒、温病和疫病,提供了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治法与效方。这是本文在介绍温病、温疫名著之前,首先须予表述的。

  至于温病和温疫的学术临床专著,主要以明末迄晚清不足三百年的历史时期最为丰富,它体现了在“热病”诊疗等方面的昌盛与发展。现选择其中十大名著,简介如下。

  (一)《温疫论》:2卷,补遗1卷。明·吴有性(又可)撰于崇祯十五年(1642)。这是我国医学发展史第一部突出温疫、并以温疫作为书名的重要医著。吴氏指出:温疫并非感受风、寒、暑、湿等邪所致,其病源之本是由于感受戾气(一作“杂气”)、疫邪,“邪自口鼻而入”是温疫流行的主要原因。此书上卷载文50篇,阐发温疫病因、病机及证治,分析温疫与伤寒不同之理。下卷载文33篇,列述温疫多种兼证。“补遗”1卷,作者补入“正名”、“《伤寒例》正误”等篇,对读者颇多启悟。对于疫邪侵犯人体的部位,该书认为主要是在“膜原”(属于人体的“半表半里”部位)邪伏于里,不易透达,并可产生表里分传的九种情况,应针对传变证和兼夹证和不同病情以确立活法。吴氏自创的达原饮、举斑汤等方均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其中如达原饮(槟榔、厚朴、知母、黄芩、芍药、草果、甘草)主治瘟疫初起,先憎寒,后发热,其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下午迄傍晚时分)益甚,兼有头痛、身疼等证。此方有开达膜原、辟秽化浊、退热等作用。吴氏治疫十分重视下法的应用,指出温疫有30余种可下之证,下法中尤重视用大黄“逐邪拔毒”。《温疫论》现存清初及康熙年间多种刻本、其他清刻本、日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数十种刊本,建国后有数种点校排印本。

  (二)《广温疫论》(又名《广温热论》、《温疫明辨》):4卷,附文1卷。清·戴天章(麟郊)撰,约成书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卷一论伤寒、温疫辨证不同之点,又以气、色、舌、神、脉五个方面作为二者辨别之大纲,次述温疫兼风、寒、暑、疟、痢五证及其他多种兼证、夹证的证话;卷二、卷三,辨析温疫表证,戴氏以汗、下、清、和、补五法为主。该书论温疫病病机及兼夹诸证较《温疫论》详备,治法内容亦较充实可取。现存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及其他近30种刊本。

  (三)《温热论》:1卷,清·叶桂(天士)口述,由门人记录整理成书。叶氏(1667~1746)是康、乾盛世临床医学大家,出身于世医家庭,长于内科杂病,尤精于温病诊治。《温热论》成书于乾隆十一年(1746)。存世有两种传本,其一见于门人华岫云所编《续选临证指南医案》,名《叶天士温热论》(后世简称为《温热论》),后王孟英将之编入《温热经纬》,名之为《外感温热篇》。其二见于唐笠三《吴医汇讲》(系医学期刊的合订本)卷一,名为《温证论治》;其后,章楠编撰《医门棒喝》时,将之收编于内,并加注释。两种传本,编次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

  《温热论》作为温热病的第一部专著,有以下学术特色:1、指出温病的感染途径及传变规律。叶氏所说的温邪感受途径,与明·吴又可《温疫论》“邪自口鼻而入”的见解是一致的,并有所发挥。他认为伤寒与温病虽同属外感于邪,但伤寒之邪自皮毛而入,由外而内,由阴而阳;温病之邪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故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叶天士所述温热病感染途径与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热病病因、病机的总纲,为后世医家所广泛遵循。2、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纲领(即将温病的病变过程次序分之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所谓:“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病到了后期,血分的温邪就十分炽盛,体现了疾病的危重性。《温热论》并对各个阶段的主证、兼证和变证予以细辨。3、重视诊法中的察舌、验齿以及在肌肤透发出的疹、FDA3等情况的辨析。在温病治疗方面,叶氏重视清法,兼风者透风,兼湿者祛湿,不使风、湿之邪与热相搏。如温邪留连气分,在清温的基础上,重视助益胃津,促其战汗而解。他还提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这是温病施治中的宝贵经验,并指出:温邪初入营分,犹可透热转气,温邪侵入血分,则直须凉血、散血……凡此,对后世医家诊治温病有重要的学术临床指导价值。《温热论》刊本很多,以道光九年(1829)刻本堪称善本。

  (四)《温热条辨》:清·薛雪(生白)撰。薛氏(1681~1770)与叶天士为同时代的温病大家,尤致意于湿热温病的深入研究。此书专论湿热病证的病机与辨证提纲,他分析湿热病症“乃太阴、阳明同病”。提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而致病。明确了湿热的病变中心在脾胃,治疗须辨析湿与热的孰轻孰重,并细察人体正气的盛衰以决定立法遣方。后人治疗湿热温病多宗其法。薛氏并对湿热病证出现痞厥、湿热夹食、伤营动风、病后余邪证等的处治,以及提示医者须对湿热病证舌诊加以辨析,并与辨证相结合以决定治法等学术临床要点,阐发了薛氏独到的见解。《湿热条辨》刊于道光十一年(1831),现存初刻本、其他清刻本(王孟英《温热经纬》亦将薛氏此编选辑于内)及近现代多种刊本。

  (五)《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6卷,清·杨B323(栗山)撰,刊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杨氏鉴于伤寒、温疫易于混淆,遂采撷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一列述伤寒和温疫的脉证、病因和治法等多方面内容;卷二、卷三,详辨伤寒、温疫与温病多种症候的特点;卷四、卷五为“医方辨”,计列正方180首,附方34首;卷六“本草辨”,介绍伤寒、温疫常用药物188种。此书的基本内容系摘取吴又可《温疫论》、陈尧道《伤寒辨证》等书内容予以补阐发挥,并创用治疗温疫名方升降散等方。升降散由僵蚕(酒炒)、蝉衣、姜黄(去皮)、生大黄组成,以蜜及黄酒送服。主治温疫及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所谓“升降”是针对温邪、疫邪的“升清降浊”,使之辟邪解毒。此方为后世医家所广泛应用。现存初刻本及其他多种刻本、排印本。

  (六)《松峰说疫》:6卷,清·刘奎(松峰)约撰于乾隆五十年(1758)。刘氏精于温疫诸多病证的辨析和治法。卷一“述古”,作者博取前贤有关温疫论述,明其学术之渊源;卷二“论治”,先列总论12条,次举温疫统治八法等;卷三“杂疫”,集诸疫70余证,其治法列举放痧、刮痧、治疫痧方治诸法及用药宜忌;卷四“辨疑”,举述14条有关温疫之疑点加以剖析;卷五“诸方”,载方120余首;卷六“运气”,阐述气候变化与温疫发病的关系。此书上承《内经》运气学说,下宗吴又可《温疫论》等疫病名著,并将疫病统分为温疫、寒疫、杂疫。刘氏提出治疗疫病最宜通变,他首创了“温疫统治八法”,曾一度广为流传。现存初刻本及其他多种刻本。

  (七)《疫疹一得》:2卷,清·余霖(师愚)撰于乾隆晚期(撰年不详)。余氏因其父患时疫被他医误治而死,遂究心疫病、疫疹的证治,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该书上卷论疫疹病源、诊治要点和常见症候之辨析;下卷列疫疹28方,并阐析方义,后附若干医案。余氏论疫及疫疹,参阅《瘟疫论》中有关辨证内容,治法上立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等大法,擅用石膏治疗温疫、疫疹,所创用之清瘟败毒饮,石膏用量很大。他提出“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之论,其学术临床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此书现存乾隆五十九年(1794)抄本,道光八年(1828)刻本、其他清刻本,建国后有影印本、排印本等。

  (八)《温病条辨》:6卷,卷首1卷。清·吴瑭(鞠通)撰于嘉庆三年(1798),刊于嘉庆十七年(1812)。吴氏曾参与抄缮、检校《四库全书》,得览明·吴又可《温疫论》,深受启发。其后致意于温病学术临床研究,尤为倾心的是叶天士《温热论》,遂阐发叶氏学说并参阅前贤有关温病论述,结合个人诊疗心得编成此书。该书仿《伤寒论》分条论述体例,先列病名,次述病证及治疗方剂。卷首“原病篇”,引述《内经》中有关温热病条文以阐述温热病理论之渊源。卷一至卷三,吴氏按上、中、下焦为纲,分论多种温病(包括风温、湿热、温疫、湿毒、秋燥、冬温、暑温等)证治,其论治与方剂的内容十分丰富。卷四“杂说”,论救逆及病后调治;卷五《解产难》、卷六《解儿难》分述妇产及儿科若干病证的治疗。

  对于温病辨证,吴氏按三焦分部,论述温病发展过程,总结归纳其病机变化,提出三焦辨证纲领。《温病条辨》中的三焦辨证与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使温病辨证获得进一步充实、完善,成为后世医家温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其于治法,吴氏提出“清络、清营、育阴”治温三法,经治的方剂颇多化裁于叶天士经验方,并创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为后世所广泛应用。此书版本多达70余种,最早为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

  (九)《温热经纬》:五卷,清·王士雄(孟英)撰刊于咸丰二年(1852)。王氏出身于世医家庭,道光十年(1830)开始行医,对温病学术临床致意良深。此书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天士)、薛(生白)诸家之说为纬”,遂以“经纬”作为书名。卷一摘录《内经》有关温热病病源、症候、诊断、治疗等;卷二集注仲景著作中有关温热病之论述,立辨证施治之法则;卷三载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三时伏气外感篇》之条文,卷四收录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诸家有关温病、湿热病和疫病的论述,博引华岫云、吴鞠通、章虚谷等名家论著原文予以阐释;卷五“方论”,选方113首。全书堪称是清代温病学说的总汇。但王氏又对前人“阳邪为热,阴邪为暑”、“暑必兼湿”等持不同学术见解,所写按语能结合个人临床心得,富有启发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温病学的发展。现存初刻本、多种清刻本,有近现代刊本共40余种。

  (十)《时病论》:8卷,清·雷丰(少逸)撰于光绪八年(1882),并于次年刊行问世。雷氏尝谓:“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知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何时而变,决何时而解,随进斟酌。”雷氏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八句经文为纲,集四时六气所犯病证为目。首论病,次病论法,另附施治成方及临证医案,书末附论13篇。卷一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作者阐发伏气温病的学术心得;卷二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分述伤风、胃风、中风、风寒、风热、风湿、寒疫等病,强调“此七者,皆春令所伤之新邪”;卷三至卷八,阐论伏气温病、新感温病。全书论病共72种,拟订治疗诸法60余则,列述106方,选摘医案87例,所论四季病证,温病占较大比例。雷氏所拟治疗诊法,理法毕备,方治具有实效,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其后,陈莲舫有《加批时病论》,何筱廉有《增批时病论》,在雷氏学术基础上有所发挥。现存初刻本及多种刊本,建国后出版影印本、排版印本等。

  以上所述,主要是介绍自明末迄晚清近三百年我国医学专家撰写的温病、温疫名著。在这段历史时期,先后编撰、刊行的温病、温疫专著约有200余种,本文所选的10种名著,在学术、临床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今简介如上,供读者进一步学习、借鉴,并可作为医者防治“非典”的参考。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