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oxue.com
公元二零零二年七月十六日
古籍整理留言薄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三国志校笺》面世
王大厚

 

2001年
第八期
第十二期

 

   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为三国史研究最为重要的资料,其文献价值是人所共知的。但是由于其产生的时代久远,历代辗转抄录,翻雕覆刻,往往难免错讹衍脱,加之后人的人为改易,今天留存下来的版本,已非旧帙原貌。为了追求历史的真实,当务之急是要先使《三国志》恢复其本来面目。因此,整理《三国志》及裴注,便成了治三国史者的首要任务。历代学者均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到了清代,学者们对于《三国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迟至民国时期,方才出现了一部带有总结性的著作,即卢弼《三国志集解》。该书试图总结前人成果,但因其搜采不逮,致使许多前人的重要成果,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同时,其臆断之论、空疏之语亦所在多有,因而受到不少学者的诟病。故对《三国志》的整理成果进行一次认认真真的全面的总结,仍然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经赵幼文先生撰述,赵振铎先生整理的这部《三国志校笺》,便是这样一部切合学术界需要的著作。
    赵幼文先生为我国著名文史研究专家,早在40年代即开始了对《三国志》的研究整理工作,并撰成《三国志殿本刊误》一书,勘定殿本衍脱错讹五千余条。后见卢弼《集解》之疏,乃摭取其失,撰成《三国志集解献疑》一书,指出其疏误失据者达千余条之多。1982年,赵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上发表该文数十条,深得学界同行称许。其后即开始集中精力进行《三国志裴注疏证》的工作。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完成这一百万言之巨著。赵先生去世后,他的长子、著名文献专家赵振铎教授继其遗志,将其历年研究所得数百万言,爬疏整理,条分缕析,编成《三国志校笺》一书。此书汇聚了赵氏父子数十年的心血,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著作。
    此书以清代武英殿本《三国志》为底本,校以现存各本,凡有脱漏错讹,歧异之处,皆一一详加比勘,书为校记。校勘中广征博引,于前人所得悉加辨析,正其是非,明其得失。其所阐发,往往持论精当,颇富新意,能自成一家之言。 全书150万字,精装二册,已由巴蜀书社于2001年6月出版。



    

返 回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