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oxue.com
公元二零零一年七月十六日
古籍整理留言薄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温故知新 登高望远
人民文学出版社 管士光          

2001年
第一期(总359期)
第二期(总360期)
第三期(总361期)

第四期(总362期)

第五期(总363期)
第六期(总363期)
第七期(总365期)
第八期(总366期)
第九期(总367期)
第十期(总368期)
第十一期(总369期)
第十二期(总370期)
2001总目

 

    重读《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感到十分亲切。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古典文学出版工作的编辑人员,“指示”使我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在21世纪之初,我们来纪念“指示”下发20周年,更有特殊的意义。
正如“指示”所说,“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论述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时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20年前的“指示”和江总书记最近的讲话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无疑,优秀的传统文化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而它往往要靠宝贵的古籍作为载体传承下来。在整理和保存优秀古籍的过程中,出版单位自然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建社之初即确定了“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方针,文学古籍的整理和出版自一建社便成为重要的工作任务。50年来,经过几代编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社出版的文学古籍中,既有毛泽东同志作为国礼送给外宾的线装书《楚辞集注》,又有俗称为“黄皮书”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30种);既有文学古籍的新整理本“新注古代名家集丛书”,又有列入全国重点规划的一代文学总集《全元戏曲》,还有获得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丛书奖的“中国小说史料丛书”(35种)……50年来,我社出版了许多有很高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的古籍图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社的古籍出版与中华书局等专业出版社有“三足鼎立”之势,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那就是:着眼于普及来进行文学古籍的整理和出版。
    1952年9月,在冯雪峰同志指导下,重新整理、校订的《水浒》在我社顺利出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于10月27日特发短评《庆贺〈水浒〉的重新出版》。《水浒》的出版,带动了新中国文学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随之,《红楼梦》等一大批古典小说也在50年代前期相继出版。1953年12月,我社又出版了《乐府诗选》。这是建国后第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的选本,出版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久,《诗经选》等一批诗词、散文、戏剧的选注本相继面世。这些整理本的出版,不仅形成了我社在古典文学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丛书《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基本框架,更形成了我社古典文学的出版方向,即面向广大的读者,着力于古典文学的普及。50年来,特别是“指示”下发之后的20年,我社古典文学出版紧紧围绕着广大读者的需要,又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通过出版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刘永济的《唐人绝句精华》、萧涤非的《杜甫诗选》等,以名家之深厚学力来整理古代名作,进行古典文学的普及工作,影响甚为深远。从80年代开始,我社还组织出版了几套有影响的普及性丛书,其中“精华丛书”(20种)在单册出版十余年后,经重新编辑补充整理成四册,即《先秦诗文精华》、《魏晋南北朝诗文精华》、《唐宋诗文精华》和《金元明清诗文精华》;“新选系列”体现今天选家的观点,在1984年推出《新选千家诗》之后,又陆续出版了《新选唐诗三百首》、《新选宋词三百首》、《新选元曲三百首》;“新注系列”对古代的经典选本加以新的注释,陆续推出了《唐诗三百首简注》、《千家诗评注》、《宋词三百首简注》、《古文观止新注》;为便于一般读者阅读,我社还编辑出版了“名篇”二种,即《中国古代散文名篇》和《中国古代诗歌名篇》。这些选本的出版,对普及古典文学知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普及古典文学知识有多种形式,“指示”特别强调的“今译”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这方面我社也做了一些尝试。如在80年代初,我社组织出版了“今译丛书”,陆续推出了《孟子选译》、《左传选译》等十余种,使一批年轻人“看得懂,觉得有意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今译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流传甚广的“唐诗今译集”。此书收诗370余首,由150位专家承担写作任务。通过今译,唐诗爱好者可以进一步欣赏唐诗的精粹,而古典诗歌研究者也可以从中受到新鲜的启发,新诗创作者也可从中得到传统的借鉴。80年代初期,我社从推动普及出发,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共10册,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内容。这套丛刊的出版,开风气之先,带动了出版界古典文学鉴赏的热潮。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为出版,包括古典文学的出版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在文学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温故而知新,登高而望远。我们既有信心,又有压力。我们将结合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丰富内涵,认真重温“指示”的精神实质,很好地总结历史经验,虚心向其他成绩突出的出版社学习,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读者,整理和出版更多有价值而又为广大读者喜欢的文学古籍,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出贡献。


返 回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