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oxue.com
公元二零零一年七月十六日
古籍整理留言薄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重读《指示》的一点感想
         袁行霈

          

2001年
第一期(总359期)
第二期(总360期)
第三期(总361期)

第四期(总362期)

第五期(总363期)
第六期(总363期)
第七期(总365期)
第八期(总366期)
第九期(总367期)
第十期(总368期)
第十一期(总369期)
第十二期(总370期)
2001总目

 

    《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已经下发20年了。回顾20年来古籍整理的巨大成绩,深感中央的英明!古籍整理工作是一项具体的学术性工作,中共中央对此专门颁发文件进行指导,这说明中央对古籍整理的高度重视。
    《指示》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并且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古籍整理工作的纲领。
    《指示》说:“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重读这段话感受尤其深切。经济可以全球一体化,但文化不能全球一体化。文化必须保持民族特色,必须保持全球多元的格局。古籍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经过整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懂,进而使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这关系到子孙后代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能否自立、自强,并保持自尊的重大问题。进一步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资源,经过挖掘整理可以促进今后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这些东西还远远没有被世界所了解。从事古籍整理的学者有责任把这些既有益于中国也有益于世界,既有益于今天也有益于未来的宝贵财富,馈赠给世界各国人民,以促进世界各国文明的进步。
    《指示》中关于文科教育的一段话,在今天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注意理工科比较多,那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但是,学理工的人也要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知识才行。今后,在继续办好理工科的同时,应当加强大学的文科教育,并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读点古文。”遗憾的是大学的文科教育并没有切实加强,社会上重理轻文的思想仍然十分严重。从长远看来,这种状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民的人文素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希望引起各方面充分的注意。古籍整理直接关系到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我们应当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自己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
    《指示》中说:“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我们实际的工作经验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从《指示》下达至今已经20年了,以我的浅见,今后应当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朝着精致的方向努力,在现有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做到可用、可信、可靠;二是朝着普及的方向努力,向人民群众普及,向青少年普及,向世界各国人民普及。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的任务也很光荣。我愿意向从事古籍整理的前辈学习,向在这方面作出重大成绩的学者们学习,在这项辛苦而又光荣的工作中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返 回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