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慈 恩 寺 志 

                


卷五·玄奘求法与译经(一)

    一、身世与游学

    玄奘(600—664),本名祎,俗姓陈,原籍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至其祖父,因食邑在洛阳一带,遂移居洛州缑氏县陈堡谷(今河南偃师县陈河村),为缑氏人。

    玄奘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世官宦。据说,他的远祖就是曾做过太丘(县治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长的东汉名士陈溶(字仲弓)。按记载,玄奘的高祖陈湛,为北魏清河(郡治今河北临清县东)太守。曾祖山(一作钦),任北魏上党(郡治今山西长子县一带)太守,封征东将军、南阳郡开国公。祖父康,为北齐的国子博士,还担任过国子监的学政官司业,后又升任礼部侍郎。父亲惠,据称早通经术,品格高雅,且仪表堂堂,八尺的身高,又美眉明目,时常褒衣博带,一派儒士的风度,时人比作东汉名儒郭林宗(名泰,人称有道)。郡县推举为孝廉,拜陈留县令,后又改任江陵(今属湖北)。但他性情恬简,不好名利世荣,加之隋政腐败,时运衰退,遂毅然辞官归里,潜心儒典,为时人称道。母亲宋氏,广平(治今河北鸡泽县东)人,为隋洛州长史宋钦之女。玄奘兄弟四人,自己年最小。他的二兄陈素早先出家,取法名长捷,据说风神朗俊,体壮魁杰,容貌堂堂,长得像他父亲,又兼通儒典,尤善老庄。论其佛学,亦为一代高僧。

    玄奘生来气质高贵,性情温和,意志坚贞,自小灵敏机智,聪慧颖悟,超群不凡。八岁之年,其父在几旁给他口授《孝经》,当说到曾子避席一段时,他忽然整理衣襟,站了起来。他父亲问其缘故,回答说:“曾子听老师的教导,尚离开座位,恭敬而立,我现在接受父亲的教诲,还怎么能安然地坐在那里呢?”他父亲听了很高兴,觉得长大必定成器,宗族邻里们听说后,也赞叹不已。従此以后,玄奘努力学习,专心致志,于是早通经史。而他喜欢古代圣时,崇尚英哲贤士,据说不是高雅正经不去阅读,不是圣哲风范不去习従,不与庸常稚童交朋友,不到百戏喧嚣的街巷去玩耍。可是,玄奘的少年很不幸。五岁之时,他的母亲因故去世(唐靖迈《古今译经图记》)。到了十岁,他的父亲又去世。父母双亡,玄奘在家里失去了依靠,便由他的二兄长捷法师带到所在的东都洛阳净土寺学佛,従此玄奘走上了出家入道的人生道路。

    玄奘在净土寺,每天随従他的二兄学习佛理以及相关的各种知识,为他的聪颖慧悟,长进很快。十一岁时,便能诵读《维摩经》、《法华经》等。十三岁之年,即隋大业八年(612),正巧有诏令在洛阳度僧二七人(十四人),当时有学业优异的数百人争取僧人名额,玄奘先是以年龄小和学经时间短,未被录取。但玄奘不肯放弃,站在公门之侧不走,恰好被大理卿郑善果注意到,问他出家的志向,回答说:“远者继承如来事业,近者光大佛祖遗法。”郑善果为他远大的志向和不凡的器貌所感动,便向有关的官属推荐:“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于是,将他破例录取。玄奘遂剃度出家,正式成为佛门释子。

    出家之后,玄奘积极修习,钻研经典,口诵目览,従来不闲,学问日进。而他卓然梗直,严守戒律,正行正言,不曾结私朋流。他常看见有些沙弥嬉戏玩耍,便说:“佛经上不是说了嘛,出家人行的是无为法,怎么能经常作儿戏嘻笑呢?这可说是白白浪费时间,消磨生命,而且一般正经的人都不屑于去做,更何况出家人呢!凡出类拔萃的人,都是身体力行,従不停留在口头上。”当时东都洛阳佛法兴盛,隋炀帝曾召集天下高僧名尼,建立了四大道场,于是大德云集,讲论成风,景、脱、基、暹诸法师最为有名。玄奘既有一定的佛学基础,便到各寺参学,尤其常到慧日道场听法,大为开悟。时景法师讲《涅脖经》,史载玄奘执卷伏膺,遂忘寝食。听严法师讲《摄大乘论》,兴趣愈加浓厚,据说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众僧很是惊奇,就推他升座复述,他于是抑扬剖畅,备尽师宗。従此,玄奘的美名便传扬开来,他也因此与法相唯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值隋末唐初(618),天下大乱,洛阳之地兵火交争,生灵涂炭,法众销亡,玄奘遂向其兄建议说:“此虽父母之邑也,而丧乱若兹,岂可守而死也!余闻唐帝驱晋阳之众,已拥有长安,天下依归,如适父母,愿与兄投也。”是春有道基法师弘法声高,道俗钦仰,正好往长安避难,于是玄奘兄弟随従道基法师到了长安,住进庄严寺。但唐朝初立,天下未平,宗教诸事还无暇顾及,并非玄奘等所期望的那样。当时洛阳高僧多逃亡蜀地,玄奘知道那里佛法盛隆,便向其兄建议:“此无法事,不可虚度,愿游蜀受业焉。”不久,玄奘兄弟离开长安南下,经子午谷进入汉川,途中遇见空、景二法师。他们俩是讲论大德,很有学问,玄奘遂在汉川停留月余,従二位大德听受《摄论》等,随后一同向蜀,至冬,抵达成都。

    成都之地,高僧云集,法将荟萃,开坛讲论一时兴起。玄奘敬惜寸阴,广学经论,精进不倦。先后従宝暹法师听受《摄大乘论》,従道基法师听受《阿毗昙心论》,従道振(一作道震、志振)法师听受《迦延》,二、三年间,究通诸部。据载,听受《阿毗昙心论》,一闻不忘,见称昔人,随言理解,高出同辈。至于《婆沙》广论、《杂心》玄义,莫不凿穷岩穴,条疏本干。然而此诸论典,在中国弘传的人很多,章疏钞解之异同,集起来也有十多种,玄奘皆蕴结胸府,闻持自然,得失抉择,抓住要旨,引用无滞。时人都惊奇他的忆念之力,终古罕类。道基法师经常向人们慨叹说:“余少游讲肆多矣,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也。”当时听讲的人有数百,都是従四方游学而来的高手,无不佩服赞叹,称之为英雄,声名随之远闻。又僧景讲《摄论》,道振讲《迦延》,人们都认为精简赅罗无遗,再难增加。而玄奘则将其师承宗据、出处原委、中心要义或错综枝节,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摄论》的十二住义,自来歧义颇多,有十二家的解释。对它的讲次诵持,大多混乱不清。而玄奘初闻记录,片无差错;登座叙引,曾不再借助记录,须便为叙,其样子好象早就准备好了似的。给各处学府、高僧大德,开讲《心论》,従不看讲稿,而诵注无穷,人们都当他是神人。二十一岁时,即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学律,五篇七聚之宗,一遍斯得。后来与兄住空慧寺,时其兄长捷法师讲论《涅脖》、《摄论》、《阿毗昙》,又兼通书传外学,加之仪表堂堂,谈吐雅致,亦为蜀人敬仰,总管替阝公、行台尚书韦云起等特所钦重。史称昆季二人懿业清规,芳声雅质,虽晋时庐山慧远兄弟无得加焉。

    但玄奘志向高远,不为一方之学满足,不以一时之誉所诱,有心游学四方,遍寻名师。先欲入京,经询问,于规定不许,遂改变主意远游赵州。时赵州有道深讲《成实论》,据说学称包富,控权敷化,振纲赵邦。玄奘决意拜访,向其兄说:“学贵经远,义重疏通,钻即一方,未成探赜。”长捷法师知其远量,但并不同意他离开蜀地。于是,玄奘私自与商人结伴,泛舟三峡,沿江而下。时年二十四,值武德六年(623)。

    玄奘初至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天皇寺,应僧俗之请,为众开讲《摄论》、《毗昙》,自夏至冬,各讲三遍。据说时坐镇荆州的汉阳王李尺听说后,躬身来谒,发题之日,率群僚及道俗,一艺之士,咸集荣观,亲自施舍。

    翌年,玄奘又自荆州沿江东下,经历扬州、吴会(今苏、杭、绍兴等地)等地,访问当地名僧智琰等(靖迈《古今译经图记》卷四,杨廷福《玄奘简谱》考证),但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归依受学的人,于是转而北上赵州(今河北赵县),参拜道深。

    道深以《成实论》见长,史载他体悟《成实》,学称包富,玄奘心慕已久。既至赵州,拜为上师,従受《成实》,十月之间,尽其所有,所谓“委参勇铠,素袭嘉问,纵浴无遗,终始十月,资承略尽”(《续高僧传》卷四)是也。玄奘又得道深介绍推荐,与燕赵学僧参访相会。时相州有慧休者,道声高邈,行解相富,夸罩古今。而独据邺中,传授《毗昙》、《摄论》,据说词锋所指,海内高尚。玄奘遂至相州従学,两人相见,犹如故旧,慧休免去师资之礼,待之以义学朋友,专门给玄奘讲授《杂心论》、《摄论》,慧休指摘纤隐,曲示纲猷,相续八月,而玄奘领酬无厌。慧休叹为稀有。玄奘在赵、相诸地参访従学,先后两年,于法相诸学更增知见。

    武德九年(626),玄奘又西上游学,到了京城长安。时大觉寺有道岳,阐弘有部,专长《俱舍》,据称“包笼领袖,吞纳喉襟,扬业帝城”。玄奘遂従他受学《俱舍论》,皆一遍而尽其旨。时又有法常者,声名卓著,称一时之最,学僧法侣従学如流,其学虽含综众经,但偏重于《摄大乘论》,玄奘遂従其受学。由于玄奘对此论早有研究,功夫颇深,故于会中一举十问,皆陈幽奥,坐中高僧多所未闻,甚为惊叹。与会中又有僧辨者,亦是机智善辩之人,长于《俱舍》,玄奘与之就此往复辩论,均能究竟源底。又有玄会者,为《涅脖》专家,删补旧疏,为人称道,来会,亦就有关问题发问,玄奘皆一一指明,焕然祛滞。法常、僧辩并深赞赏,称他为释门千里驹。史载由是学徒改观,檀声日下,驰名道俗,誉满京城。仆射宋公萧星敬其脱颖而出,还奏请他住于庄严寺(以上参见慧立本、彦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道宣《续高僧传》卷四及冥祥《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杨廷福《玄奘论集》考证)。

    二、西行求法

    玄奘游学各地,遍习经论,已有声名,本可安住京师,但这些并不是他的目的,他不喜欢做一些表面的事,志在进一步探究学问。他在参学修习过程中发现,所学法相唯识之学,各擅宗途,歧义颇多,而验之于佛典,亦隐显有异,无可适従。于是他下决心亲自到西域,弄个明白,并取回《十七地论》(或作《瑜伽师地论》),以释众疑。他说:“余周流吴蜀,爰逮赵魏,末及周秦,预有讲筵,率皆登践。已布之言令,虽蕴胸襟,未吐之词宗,解纤无地。若不轻生殉命,誓往华胥,何能具觌成言,用通神解?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则先贤高胜,岂决疑于弥勒!后进锋颖,宁缀想于瑜伽也!”(《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也感于古代高僧舍身求法、利益东土的精神,誓志继承发扬。他说:“昔法显、智严以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于是,玄奘结伴上表陈请,但并没有得到批准。同伴们见势而退,唯玄奘意坚不屈,广従诸国之人学习其语言文字,以作准备,期待机会。

    时值贞观元年(627,《续高僧传》作三年,629)秋八月,因遭霜害歉收,有敕许京师道俗四出,随丰腴之地觅食,玄奘遂乘此机会,踏上了西行求法的万里征程,时年二十八(一作二十九,一作二十六)。

    时有秦州僧孝达在京学《涅脖经》,功毕还乡,玄奘遂与他同行,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停宿一夜。逢兰州伴侣,又随之到了兰州,停宿一夜。遇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人送官马而归,又随之行到凉州。在凉州应僧俗之请,开讲《涅脖》、《摄论》及《般若经》,经历月余。时凉州都督李大亮不准玄奘出关,反命他还京。但玄奘得到当地僧众的支持,其中,惠威法师为河西佛教领袖,其人神悟聪哲,非常同情和支持玄奘的求法举动,悄悄地派遣他的两个弟子惠琳和道整护送出关。于是玄奘在他们二人的护送和引导下,避开关防,昼伏夜行,自凉州到了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瓜州刺史独孤达听说玄奘西去求法而至,甚为高兴,供事殷厚。玄奘在此访问西去的路线,找到胡人向导石脖陀,还购得一匹识途老马。这时凉州追还玄奘的牒文已到,幸得信佛的州吏李昌通报掩护,玄奘顺利离开瓜州。北行五十里,渡过瓠庐河。自此以西,沙海茫茫,颇乏水草,唯相去百里间设有烽侯五处。向导望而却步,不愿再西。于是,玄奘孤身匹马而行,望骨堆马粪渐进,艰难跋涉八十余里,才达第一烽。烽侯校尉王祥见玄奘孤身西进,知凶多吉少,建议他转去敦煌,有法师张皎钦贤尚德,必得接纳。玄奘回答说:“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従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论,亦忝为时宗,欲养以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缺,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谓同厌尘劳、共树涅脖之因也?必欲拘留,任即刑罚,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王祥为玄奘的坚定信念所打动,遂供给水面,相送十里,并写书签介绍第四烽校尉其弟子王伯陇接待。玄奘遂西行,既到第四烽,即得王伯陇供给米面,袋中盛水,并相送十里,指示道路,说此去百余里有野马泉可以取水,便进入莫贺延碛大沙漠,已出唐朝辖境。玄奘自第四烽西行,经百余里,风沙大起,迷失方向,寻野马泉不得,于一沙沟中取水,马袋偏重失手,所携资粮尽没。莫贺延碛古称沙河,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唯平沙茫茫。玄奘孤身孑影,不辨道路,但向西北望星月而进。如是行经四夜五日,滴水未进,粒米未食,沙海寒风中人马困顿,不能再走,遂卧沙中,昏迷不省。至第五夜,为寒风吹醒,马亦能起,复勉强前行二十余里,更不能行,又昏卧沙中。不久再起,挣扎而行,随马择它路向前,垂危毙命之际,终于找到一块水草之地。于此停息一日,待体力稍稍恢复,继续西行二日,方走出大沙漠,到达伊吾(今新疆哈密),时值寒冬腊月。

    玄奘在伊吾住一寺院,寺有汉僧接待,伊吾王来参拜供养,住经十余日。时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王麹文泰笃信佛教,听说玄奘已到伊吾,遣使来迎接。玄奘遂渡南碛沙漠,经六天,到达高昌境内的白力城(今新疆鄯善县)。又以王城距离不远,连夜行进,至鸡鸣时分,抵高昌都城,高昌王举烛迎接。玄奘在高昌受到隆重的接待和丰厚的供养,延留一月,开讲《仁王经》等。高昌王殷勤再三,请求玄奘长留彼国。玄奘谢绝说:“王之厚意,岂贫道寡德所当!但此行不为供养而来。所悲本国法义未周,经义少缺,怀疑蕴惑,启访莫従。以是毕命西方,请未闻之旨,欲令方等甘露不但独洒于迦维;决择微言,庶得尽沾于东国。波仑问道之志,善财求友之心,只可日日坚强,岂使中途而止!愿王收意,勿以凡养为怀。”(《慈恩传》)但高昌王决意挽留,强行不放。玄奘再三恳请无奈,示以绝食,三日不进,高昌王方妥协。遂与玄奘结拜为兄弟,其母与玄奘拜为母子,并度僧四人为侍,遣殿中侍御史欢信护送至突厥,资服人马,一皆供备,又修书给西突厥叶护可汗及其控制的中亚二十四国,求使通达。玄奘临行时感谢说:“奘闻江海遐深,济之者必凭舟楫。群生滞惑,导之者实假圣言。是以如来运一子之大悲,生此秽土;镜三明之慧日,朗此幽昏。慈云荫有顶之天,法雨润三千之界。利安已讫,荙应归真。遗教东流六百余祀,腾、会振辉于吴、洛,谶、什钟美于秦、凉,不坠玄风,咸匡胜业。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士怀疑,莫有匠决。玄奘宿因有庆,早预缁门,负笈従师,年将两纪。名贤胜友备悉咨询,大小乘宗略得披览,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珐傺,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感怀,愿一拜临,启申宿惑。然知寸管不可窥天,小蠡难为酌海,但不能弃此微诚。是以束装取路,经途荏苒,遂到伊吾。伏惟天王禀天地之淳和,资二仪之淑气,垂衣作主,子育苍生,东抵大国之风,西抚百戎之俗。楼兰、月氏之地,车师、狼望之乡,并被深仁,俱沾厚德。加以钦贤爱士,好善流慈,忧矜远来,曲令接引。既而至止,渥惠逾深,赐革蔑以话言,阐扬法义。又蒙降给弟季之缘,敦奖友于之念,并遣书西域二十余蕃,煦伺殷勤,令递饯送。又愍西游茕独,雪路凄寒,爰下明敕,度沙弥四人以为侍伴,法服绵帽、裘毯靴革蔑五十余事,及绫绢金银钱等,令充二十年往还之资,伏对惊渐,不知启处。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悬渡陵溪之险,不复为忧;天梯道树之乡,瞻礼非晚。尝蒙允遂,则谁之力焉?王之恩也。然后展谒众师,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诸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象化之遗缺,定玄门之指南。庶此微功,用答殊泽。又前途既远,不获久停,明日辞违,预增报断,不任铭荷,谨启谢闻。”(《慈恩传》卷一)启程之日,倾都出别,高昌王十里相送。

    玄奘自高昌出发,西行至阿耆尼国(古称焉耆,今新疆焉耆县),此国流行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玄奘停息一宿。従此西南行二百余里,越一小山,渡二大河,经行平川七百余里,至屈支国(古称龟兹,今新疆库车县)。该国佛教兴盛,亦行一切有部,其僧可食三净之肉,玄奘以大乘戒律有违,不食。因凌山雪路未开,玄奘在此停留六十余日,期间与有部高僧木叉掬多就《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义理,探讨论争,终以诸论文义不足,有待大乘《瑜伽师地论》,说服掬多。従此西行六百余里,穿越小沙碛,抵跋禄迦国(古称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市)。该国亦行小乘有部,玄奘在此停留一宿,向西北行三百里,度石碛,至凌山(今新疆温宿、伊犁间的冰达坂)。凌山冰峰耸立,陡峭难行,又寒气袭人,经七天登涉方出,随行冻死者十之三、四,牛马更多。然后至一清池(今吉尔吉斯境内伊塞克湖),沿海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该城为西突厥汗庭,时值夏季,叶护可汗驻牧于此,玄奘既来,殷勤招待,并请说法。其人信奉拜火教,玄奘因之施教,讲说十善、爱养物命及波罗蜜多解脱之业,可汗举手叩额,欢喜信受。于此停留数日,临行时,可汗找到一位曾在长安学习过汉语,通达以西诸国语言的少年,封为摩咄达官,并作诸国书信,命护送至迦毕试国,又赠法服绢物,与群臣送别十余里。

    自素叶城西南诸国,直至羯霜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之南七十五公里处),总称学利地区,即昭武九姓诸国,信奉拜火教。玄奘自素叶城先西行四百余里,至屏聿(意译千泉),为可汗避暑之地。自此西行一百五十里至沸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之江布尔城),城南十余里有小孤城,居三百余户中国人,言语尚存。自此西南行二百余里,至白水城(今乌兹别克斯坦之塔什干东北),又西南二百里至恭御城(今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与安格连之间),又南五十里至捧赤建国(今塔什干之东),又西二百里至赭时国(即石国,今塔什干),又西千余里至学堵利瑟那国(今锡尔河之南)。由此向西北进入大沙漠,无水草,望遗骨而行,经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即康国,今撒马尔罕北)。此国事火,有佛寺而无僧,玄奘为其国王说人天因果之法,使其改信佛教,度僧居住。自此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即何国,今撒马尔罕西),又西二百余里至喝捍国(又名东安国,今乌兹别克境内泽拉夫善河之北),又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即中安国,今乌兹别克布哈拉一带),又西百余里至伐地国(即西安国,今布哈拉西南比地河),又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伽国(今阿姆河下游河西岸),又西南三百余里至羯霜那国(即史国,今乌兹别克之撒马尔罕南方),又西南二百里入山,山中行三百余里过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隘口),出铁门关,即者见货逻国(即吐火罗,今阿富汗境内阿姆河南一带)。

    此国为叶护可汗长子沸度设所居,原可敦为高昌公主,玄奘适逢可汗病故,遂淹留月余。此国始有佛教,玄奘与其名僧达摩僧伽就小乘《婆沙论》问题略加讨论,使其诚服。随后南下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之巴尔克),此国川野腴润,佛教兴盛,多有圣迹,号称小王舍城。玄奘一一巡礼,在纳缚伽兰遇见磔迦国三藏般若羯罗(慧性),听说此人通解小乘诸论,名闻印度,遂与他讨论有关《俱舍》、《婆沙》诸论问题,果见其酬对甚精熟,便停留月余,従他就读《毗婆沙论》。其后并随般若羯罗南行,入揭职国(今阿富汗巴里黑以南解苏地方),更东南入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行六百里,出者见货逻境,入梵衍那国(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之西一百五十英里之边米杨城)。此国在雪山之中,道路艰难倍于凌山,但佛教兴盛,小乘说出世部流行,圣迹亦多。国王延入宫中供养,数日方出。有摩河僧祗部中梨耶驮婆(圣使)、阿梨耶斯那(圣军)并深知法相,敬佩玄奘学问和精神,引导各处观光巡礼。经行共十五日,出梵衍那国,度黑山(今阿富汗东境锡雅柯山),至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喀布尔以北六十二公里处)。此国大小乘都流行,玄奘与般若羯罗于小乘寺沙洛迦坐夏,又因国王倍重大乘,至大乘寺集会讲法,尽五日方散。有大乘三藏秣蝗若瞿沙(意声)、萨婆多部僧阿梨耶伐摩(圣胄)、弥沙塞部僧求那跋陀(德贤)各有所长,但并不兼通,而玄奘大小乘俱识,以所问部别作答,深为诸人佩服。

    自迦毕试国东行六百余里,越黑岭,便进入北印度境内。有滥波国(今喀布尔河北),伽兰数十所,僧徒学大乘,玄奘在此停留三天。南行山岭二十余里,渡河至那揭罗诃国(今喀布尔河南岸),巡礼无忧王塔、佛顶骨城、佛影窟等。従此东南山行五百余里,至犍陀逻国(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市西北河南)。在此各地观礼佛钵台、毕钵罗树、迦腻色伽王大塔和大寺、布色羯逻伐底城、跋虏沙城、乌铎迦汉荼城等,其中迦腻色伽王大寺有胁尊室,世亲造《阿毗达磨俱舍论》,如意造《毗婆沙论》及他们与外道争胜的遗迹,布色羯逻城东塔有世友造《众事分阿毗达磨论》,城北寺有法救造《杂阿毗达磨论》遗迹,跋虏沙城侧伽兰有自在造《阿毗达磨明论论》遗迹,玄奘将高昌王布施的金银、绫绢、衣物等分别留于诸论师造论之寺塔供养。自铎迦汉荼城北行六百余里,至乌仗那国(今巴基斯坦斯瓦持邦)。在此巡礼诸处胜迹,渡印度河南入沸叉始罗国(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与杰鲁姆河之间)。在此观礼毕,自北界渡印度河,东南行二百余里,经大石门,又东南山行五百余里,过乌刺叉国(今巴基斯坦东北境哈扎拉地区),抵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玄奘在此受到国王的热烈欢迎,延入宫中供养,写经、驱使,一切公给。其国有名僧僧称,通晓诸论,玄奘依之听讲《俱舍》、《正理》、《因明》、《声明》诸论。又有大乘学僧净师子、胜亲,萨婆多学僧如来友、世友,僧祗部学僧日天、胜救等,学有专长,皆来辩难,玄奘酬对无滞,使其折服。玄奘在此学诸经论,观礼圣迹,先后两年。然后向西南山行七百里,至半捧嗟国(今克什米尔西南朋奇)。従此又东南行四百余里,至遏罗阇补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拉乔里)。境内林中逢贼,衣资均被抢劫一空。经行七百余里,至东南砾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在此停留一月,従长年婆罗门僧学习《经百论》、《广百论》。従此东行五百余里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境费罗兹普尔地方),従突舍萨那寺大德调伏光学习《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经住十四个月。従此东北行一百四五十里,至阇烂达那国(今印度北境贾朗达尔)。従那伽罗驮那寺大德月胄学《众事分毗婆沙》,停留四月。従此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今印度北部比斯河上游西姆拉西北的苏丹普尔)。従此南行七百余里,至设多图卢国(今印度北部苏特里杰河东面萨兴特)。従此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理夜沸罗国(今印度北方邦拜拉特地区)。

    従此东行五百余里,至中印度境秣兔罗国(今印度北方邦朱木那河西岸的马特拉),此地多释迦诸弟子舍利塔遗迹,佛教兴盛。従此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今印度北方邦塔尔萨尔)。又东行四百余里,至学禄勒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以北地区),従阇那多大德听受经部《毗婆沙》,停住一冬半春。従此渡恒河,至东岸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地区的曼达洼)。此国盛行有部,有德光、众贤、无垢称诸论师遗迹,玄奘従德光弟子蜜多斯那论师受学萨婆多部《辩真论》、《发智论》,历时半春一夏。従此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今印度北部贾瓦尔地方)。又东南行四百余里,至垩醯掣恒罗国(今印度北部罗希坎德尔地区)。又南行二百余里,渡恒河,西南至毗罗那蝗国(今印度北境艾塔一带)。又东行二百余里,至劫比他国(今印度北境卡脑季西北)。従此西北行二百里,至羯若鞠阇国(今印度恒河西岸卡脑季)。都城曲女城,佛教兴隆,时戒日王统御,佛法治国。玄奘住跋达罗毗诃罗寺,従毗离耶犀那三藏受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等,历三月。従此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陀国(今印度北方邦的写德),此地有无著、世亲兄弟造《摄论》、《俱舍论》等遗迹,玄奘一一礼拜。従此沿恒河顺流而下,往阿耶穆导国(今印度乌德东南阿扎姆加尔一带),行经一百余里,途遇印度教徒贼众,被缚欲作牺牲,但最终幸免于难,遂东行三百余里方至。従此东南行七百余里,渡阎牟那河(今朱木拿河),北至钵罗耶伽国(今恒河与朱木拿河合流处阿拉哈巴德),礼诸圣迹。西南经行五百余里,至憍赏弥国(今印度阿哈巴德西南柯桑地方)巡礼。従此东行五百余里,至嫣索迦国(今地说法不一,一说在印度毕塞普尔,一说在锡他普南尼姆卡,一说在阿卓或奥德)。従此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今印度拉普提河南岸的塞特马赫特地区),礼诸王舍城圣迹。従此东南行八百余里,至劫比罗伐学堵国(今尼泊尔南境巴拉瓦区),礼迦比罗卫故国释迦遗迹。従此东行荒林中五百余里,至蓝摩国(约今印度拉姆普尔和德奥里地方)。又东行大林百余里,至拘尸那揭罗国(今地说法不一,一说在尼泊尔,一说在印度卡西亚),礼佛圣迹。従此大林中行五百余里,至婆罗尼斯国(今印度恒河左岸贝拿勒斯),礼佛圣迹。従此沿嫩伽河东行三百余里,至战主国(今印度北境加泽普尔)。従此东北渡嫩伽河,行一百四、五十里,至吠舍厘国(今印度干达克河以东木扎法普尔地区的毗萨罗),于其南境去嫩伽河百余里吠多补罗城,得菩萨经藏。従此南渡嫩伽河,至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及伽耶一带)。此国盛行大乘,圣迹颇多,玄奘礼拜八、九日,第十日至那烂陀寺(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以东五十五英里的巴腊贡)。

    至此,玄奘西行求法已有四年,时在贞观五年(631)秋。那烂陀寺为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五印的佛教中心,建筑宏伟,规模庞大,由数寺相并而成,中分八院。主客僧众常有万人,并学大乘及十八部,乃至俗典外道之《吠陀》等书,声明、因明、医方、术数等,也都一并研习。凡通经论二十八部者,有一千余人;通三十部者,有五百余人;通五十部者,才有十人,而有戒贤法师者,通达一切内外经论,高龄一百零六岁,德秀年耆,为众宗匠,尊称正法藏。玄奘至寺,即拜戒贤为师,従其受学。而戒贤及寺僧亦给玄奘以很高礼遇,列为本寺十大德之一,安置上房,一切供给无遗。玄奘在寺安顿停当之后,出寺观礼王舍城、鹫岭、竹园以及寺院附近圣迹,然后又回到那烂陀寺。请戒贤为他开讲《瑜伽师地论》,与数千学僧同听十五个月方完。玄奘又在寺听受此论三遍,《顺正理论》一遍,《显扬圣教论》、《对法论》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诸论各二遍,《中论》、《百论》各三遍,而《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等论已在迦湿弥罗诸国受学,在此又加研读决疑。又兼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及《声明记论》等语言文字学。又应寺众之请,将汉文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流通五印。如此,历时五年。

    唐贞观十年(636)春,玄奘辞别那烂陀寺,继续出游印度各地,参学巡礼。従此行二百余里,初至伊烂蝗钵伐多国(今印度比哈尔邦蒙吉尔地区),停留一年,従有部大德如来密和师子忍就读《毗婆沙》、《顺正理》等萨婆多诸论。自此沿嫩伽河南岸东行三百余里,至瞻波国(今孟加拉之巴加尔普尔地区)。又东行四百余里,至羯朱违祗罗国(今印度恒河以北拉杰马哈尔)。自此东渡嫩伽河,行六百余里,进入东印度境内的奔那伐禅那国(今孟加拉的帕布纳地方)。由此东行九百余里,至羯罗蝗苏伐刺那国(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穆尔昔达巴德县境内)。従此东南出至三摩怛吒国(今孟加拉首都达卡西南柯密拉以西)。自此西行九百余里,至耽摩栗底国(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米德纳县的塔姆鲁克)。玄奘于此计划渡海至僧伽罗国(今斯里兰卡),欲学上座部三藏及《瑜伽论》,但听南印度僧劝说,可自南印度东南行三日即到该国,不必冒险海道,遂改行陆路,向西南经七百余里,至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邦布巴内斯瓦尔南)。従此西南大林中行经一千二百余里,至恭御陀国(今印度奥里萨邦的甘贾姆县北部奇尔加湖畔)。従此西南行一千四、五百里,进入南印度境内的羯陵伽国(今哥达瓦里河以北孟加拉海湾地区)。自此向西北行一千八百余里,至中印度境内的南僮萨罗国(今印度哥达瓦里河支流瓦尔达河北岸钱德拉布迩一带)。在此巡礼龙树遗迹等,有婆罗门僧善解因明,玄奘就学《集量论》月余。従此向东南大林中行九百余里,复至南印度境内的案达罗国(今印度哥达瓦里河与克里希那河之间的地区),巡礼陈那遗迹。従此南行一千余里,至驮那羯磔迦国(今克里希那河河口两岸)。在此巡礼清辩遗迹,就大众部三藏苏部底和苏利耶受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等论,二人亦従玄奘受学大乘诸论,并结伴同行,巡礼圣迹。従此西行千余里,至珠利耶国(今印度东岸拜罗曼德尔沿海)。従此南行大林中,经一千五、六百里,至达罗毗荼国(今安得拉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北部)。其都城建志补罗(今马德拉斯西南帕拉尔河北岸)为印度南海口岸,去僧伽罗国三日水路,玄奘欲従此渡海至僧伽罗国。但时值僧伽罗国王死亡,国内饥乱,其僧众三百余人反来投靠南印,并说国中解上座部三藏及《瑜伽论》之名僧无过来投诸人,验之其人,都不出戒贤之解,玄奘遂罢僧伽罗国之行,与僧伽罗国僧七十余人向西北观礼圣迹,行二千余里,至恭建那补罗国(今印度西海岸果阿邦东北及克里希那河上游)。従此西北经大林中,行二千四、五百里,至磨诃刺佗国(今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従此西北行千余里,渡耐秣陀河(今印度纳巴达河),至跋禄羯肺婆国(今印度西部坎贝湾东岸布罗奇)。此国伽兰百余所,僧五千余人,大小乘兼习。大城内外有五学堵婆,皆高数百尺。従此西北行二千余里,至摩腊婆国(亦称南罗罗国,今印度纳巴达河北马尔瓦一带,一说在古吉拉特邦北部)。此国于五印度中与摩揭陀国并为文明程度最高者,寺院百余所,僧徒万人,习小乘正量部教。自此西北行二千四、五百里,至阿吒沉国(今印度西海岸某地,一说玄奘并未到此,属传闻)。自此西北行三日,至契吒国(今地不详)。自此北行千余里,至伐腊毗国(今印度孟买邦的卡提阿瓦岛)。此国伽兰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学小乘正量部法。

    自此西北行七百余里,进入西印度境内的阿难陀补罗国(今印度古吉拉特邦锡德普尔东南的瓦德纳加尔)。此国寺院十余所,僧徒近千人,学习小乘正量部法。従此西北行五百余里,至苏刺珐国(今印度卡奇湾)。此国寺院五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多学大乘上座部法。自此东北行一千八百余里,至瞿折罗国(今印度古吉拉特地区)。此国佛寺仅一所,僧徒百余人,习学小乘说一切有部。

    従此东南行二千八百余里,至南印度境内的邬阇衍那国(今印度中央邦的乌贾因)。此国伽兰数十所,僧徒三百余人,大小乘兼习。従此东北行千余里,至掷枳陀国(一说今中央邦的彭德尔甘德,一说在今契吒尔)。

    従此东北行九百余里,至中印度境内的摩醯湿伐罗补罗国(今印度昌巴尔河南岸瓜寥尔一带)。

    従此又西还苏刺珐国,再西行至西印度境内的阿点婆翅罗国(今印度河口巴基斯坦卡拉奇)。従此西行二千余里,至狼揭罗国(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东南部莫克兰东部)。此国佛寺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大小乘兼习。自此东北行七百余里至臂多势罗国(今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海德拉巴地区)。従此东北行三百余里,至阿参荼国(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中游拉詹普尔附近)。従此又东北行七百余里,至信度国(今巴基斯坦信德省东北部阿洛尔一带)。此国佛教兴盛,寺院数百所,僧徒万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従此东北行七百余里,进入北印度境内的钵伐多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哈拉巴)。此国佛寺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大小乘兼习。城侧大寺习大乘,有最胜子论师制《瑜伽师地释论》及贤爱、德光论师出生遗迹。其国有二、三个大德学业高深,玄奘依之受学正量部的《根本阿毗达磨》及《摄正法论》、《教实论》等,因停二年。之后,东返那烂陀寺。至此,玄奘出游五印诸国,历时四年,时值唐贞观十三年(639)。

    玄奘回到那烂陀寺后,拜见师尊戒贤论师。不久听说那烂陀寺之西猗善那的低罗择迦寺有萨婆多部论师般若跋陀罗精通本派三藏及声明、因明,遂往就停二月,谘决所疑问题。之后,又往杖林山居士胜军论师所求学。胜军兼通内外大小乘,曾従爱贤、安慧、戒贤诸论师受学经论,并深得摩揭陀国王满胄、戒日王礼遇。玄奘拜胜军为师,従其受学《唯识决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脖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等,又问《瑜伽师地论》及因明方面的问题,先后经二年,随后返回那烂陀寺。

    时那烂陀寺大乘中观与瑜伽行两派论争诘难,中观派大德师子光在寺讲《中论》、《百论》,以之破瑜伽论,学众附会势盛。玄奘回寺后,戒贤即命他开讲《摄大乘论》、《唯识决择论》,以反驳中观论。玄奘认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不能会通,以为乖反,此失在传人,不关乎法。并以师子光囿于偏颇局狭,数次到其所辩论质疑,师子光不能酬答,由是学徒渐渐离开师子光而宗附玄奘。玄奘又鉴于《中论》、《百论》的观点是破除遍计所执性一说,并不涉及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观点,而师子光论师不能领会于此,立论宣称一切无所得,说《瑜伽论》所立圆成实性等亦皆须破除,并常以之来攻难,为和会中观、瑜伽两派争论,以表明两派所持并不相矛盾,特撰述《会宗论》三千颂,戒贤论师及诸学僧,无不称善,并共宣行。师子光因感羞愧,离那烂陀寺往住菩提寺,别命同学旃陀罗僧诃来相攻难,希望以此解除前耻。但旃陀罗僧诃到了那烂陀寺,惮于玄奘的威望,默不敢作声,由此玄奘的声誉越来越高。

    当时大乘与小乘之间也有争论,小乘以正量部为代表,攻击大乘为空花外道。有南印度王灌顶师“老婆罗门”般若掬多精通正量部教义,造《破大乘论》七百颂,主要就大乘瑜伽行派主张的所缘缘义提出质疑,认为按所缘缘义,“正智”缘“真如”时,亦不许带有似如之相,那么所缘“真如”望能缘“正智”,就没有所缘缘义了。假使承认“正智”缘“如”,也有似如之相,岂不与瑜伽行派崇奉的经论相矛盾吗?相传瑜伽行派学者经过十二年时间,没有人能够解此论难;而小乘各派都很重视它,以此来攻难大乘。

    有一次戒日王去征服恭御陀,途经乌荼国,其国僧徒都信小乘教,以戒日王在前曾于那烂陀寺侧造鍮石(黄铜)精舍,讥讽戒日王说:“闻王于那烂陀侧作鍮石精舍,功甚壮伟,何不于迦波沉外道(指印度教髅鬘派)寺造而独于彼也?”戒日王问为什么这么说,回答说:“那烂陀寺空花外道与迦波沉不殊故也。”意思是说那烂陀寺的大乘观点与迦波沉外道没有什么不同,非佛所说,故称空花外道(以大乘讲空)。小乘僧并拿出《破大乘论》,宣称大乘人难破我宗一字。于是戒日王写信给戒贤论师,派大乘人到乌荼国来,与小乘及其它宗教论定是非。

    戒贤论师集中那烂陀全寺僧众,推举出海慧、智光、师子光、玄奘四人前往论战。但临行前戒日王又来信,命暂缓前往。这时又有一位顺世外道来那烂陀寺论难,将其观点写成四十条义悬挂在寺门上,宣称若有难破一条者,当斩首相谢。数日之间无人应战,玄奘便挺身而出,请戒贤等诸论师作证,与之辩论。玄奘精通大小乘各宗,又在印兼研佛教以外各教各派教义,以其学问之渊博精深,分条缕析,一一辩驳,顺世外道无以言对,自认败北。玄奘免其斩首认输,以改信佛教便罢。此人曾经五次听过般若掬多的《破大乘论》,熟悉其论点。玄奘命其讲出,因而完全掌握了对方论敌的观点论据及其破绽,遂以大乘义一一批驳,撰写为一千六百颂,名《制恶见论》。并呈戒贤论师,宣示内外,大乘宗人无不嗟赏称快。玄奘就自宗所缘缘义,分“带相”为“变带”和“挟带”两种,辨识托质而变似质之相,就“变带”而言,“正智”缘“如”则属“挟带”,不能混为一谈,然后反驳说,“汝不解我义,带者挟带,相者体相。谓正智生时,即挟带‘真如’体相而起。‘智’与‘真如’不一不异,‘真如’非相,非非相,故此‘真如’是‘缘缘’。”(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四十四)有力地驳斥了达摩掬多的论难,也解决了陈那以来唯识宗的带相问题(虞愚《玄奘对因明的贡献》,载《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不久,为玄奘折服的顺世婆罗门到东印度境内的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邦高哈蒂一带),向其国王鸠摩罗(童子王)谈起玄奘的德行和学问,鸠摩罗王非常敬重,想请玄奘到其国弘法,遂派使者来请。这时玄奘觉得该回国了,既不想继续留在那烂陀寺,也无意于出游,回绝了那烂陀寺僧众的挽留,也回绝了鸠摩罗国王的邀请。但鸠摩罗王反复派使者来,非请去不可,还写信威逼戒贤论师发遣。盛情难却之下,玄奘随其使者前往。既至迦摩缕波国,受到鸠摩罗王的热烈欢迎,延入宫中供养。时彼国外道兴盛,佛法未披。玄奘遂宣扬佛法,撰《三身论》三百颂,阐扬佛之功德,以赠鸠摩罗王。鸠摩罗王顶戴信受,归依三室。如是经过月余,这时戒日王征讨恭御陀国回师,听说玄奘被鸠摩罗王请去,遂发使者来请。鸠摩罗王并不愿意玄奘走,但戒日王再三催促,鸠摩罗王慑于其威,遂发大军护卫,亲自送玄奘到戒日王所。玄奘一行沿嫩伽河而行,初至羯朱违祗国,鸠摩罗王先渡河见戒日王,戒日王随后来见玄奘,恭敬有加。会见时,戒日王曾问及中国有《秦王破阵舞》曲,玄奘即向戒日王宣扬唐太宗的功业,后来戒日王因之遣使者至中国。随后,玄奘渡河至戒日王行宫,戒日王引入供养,因索玄奘《制恶见论》相看,甚为高兴。遂决定在曲女城召开辩论大会,发敕各国,征大小乘及各宗教各派别前来集会,聆听中国法师的高论。

    时值唐贞观十四年(640)冬初,玄奘随戒日王及鸠摩罗王逆河而上,至岁末腊月方到曲女城会场。十五年(641)岁首的曲女城大会,五印度来聚会者有十八个国王,大小乘僧众三千余人,婆罗门僧及尼乾子外道(耆那教)僧二千余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而自发来观礼的僧众以及俗人则不计其数。史载会场内外峨峨岌岌,若云兴雾涌,充塞数十里间。会场临时搭建二座殿宇,每殿可容千余人。戒日王行宫在会场西五里,每日于宫中铸金佛像一躯,装在一大象上,施诸宝帐,佛安其中。戒日王扮作帝释形状,手执白拂,侍佛右。鸠摩罗王扮作梵王形状,手执宝盖,侍佛左。两人皆著天冠花鬘,垂璎佩玉,装于另二象上,载着宝花,由行宫向会场,装佛之象在前,二王骑象随侍左右,边走边散花。玄奘及门师等各乘象,次列王后。又以三百大象,乘载诸国国王及大臣大德,再列于道侧,称赞而行。従早装束,自行宫向会场鱼贯而行。至会场院门,各下乘舆,捧佛入殿,置于宝座,戒日王、鸠摩罗王与玄奘等依次供养,然后命十八国王入院,再命诸国僧名声最高、文义瞻博者千余人入院,又命婆罗门诸外道有名行者五百余人入院,又命诸国大臣等二百余人入院,依次就殿而坐,其余道俗等人,皆于院门外部伍安置。坐定后,设食供诸内外。食讫,戒日王向佛供施金银等物,并向玄奘及诸僧布施有差。布施完毕,戒日王特施玄奘一宝床,并请坐上,以为大会论主。于是大会正式开始,戒日王亲自主持,先命玄奘称扬大乘,序作论意。其次命那烂陀寺僧明贤法师向大会宣读玄奘的《制恶见论》,另写一本悬挂于院门之外,示诸一切人,并宣示:“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斩首相谢。”然后,命与会者辩难反驳,相互论争。其中有摩诃菩提寺小乘三藏慧天出来辩难,后来玄奘给他的信中回忆道:“曲女城会又亲交论,当对诸王及百千徒众,定其深浅。此立大乘之旨,彼竖半教之宗,往复之间,词气不无高下。务存正理,靡护人情,以此递生凌触,罢席之后,寻已豁然。今来使犹传法师寄申悔谢,何怀固之甚也!”(《慈恩传》卷七)慧天其人,通达小乘十八部,该宗明炼,匠诱之德,为诸部推重。玄奘亦称他“学富词清,志坚操远”。之前亦常同玄奘切磋,执守偏见,为玄奘诋呵。而曲女城大会上辩难,又深为玄奘折挫,愧服谢退。其他出来辨难的人,也被玄奘一一击败,五天之内,无人驳倒玄奘。据说,小乘、外道见毁其宗,结恨欲为谋害玄奘,戒日王知之,宣告说:“邪党乱真,其来自久。埋隐正教,误惑群生,不有上贤,何以鉴伪?支那法师者,神宇冲旷,解行渊深,为伏群邪,来游此国,显扬大法,汲引愚迷。妖妄之徒不知惭悔,谋为不轨,翻起害心。此尔可容,孰不可恕!众有一人伤法师者,斩其首;毁骂者,截其舌。其欲申辞救义,不拘此限。”自是邪徒收敛,竟十八日无一人发论。最后,戒日王宣布玄奘代表大乘获胜。散会之时,玄奘又称扬大乘,赞佛功德,命论败之人返邪入正,弃小归大。戒日王益加敬崇,重施金银钱物,十八国王亦各施珍宝。按辩论会惯例,获胜者由贵臣陪侍,巡众告唱,表示立义无屈。但玄奘仍谦虚不巡,戒日王遂命人携带玄奘袈裟巡众,宣唱:“支那国法师立大乘义,破诸异见,自十八日来无敢论者,普宣知之。”随行所至,诸众欢喜踊跃,竞相为玄奘赠立称号,大乘僧众尊称其为“大乘天”,小乘僧众尊称其为“解脱天”。于是,玄奘誉满五印,内外咸知。

    会后正值戒日王举行第六次五年一度的无遮布施大会,玄奘应戒日王之请赴会随喜。无遮大会施场设在钵罗耶伽国,即在嫩伽河之南、阎牟那河之北,两河自西北东流至此国会合,会合处之西有方圆十四、五里的平坦地面,即为大施场。玄奘随戒日王一行沿河而至,十八国王及内外僧徒亦随至其地,五印人众大集,多达五十余万人,盛况空前。戒日王将五年中积蓄的府库财宝诸物,分八番尽行布施于僧俗贫孤之人,历时七十五日。

    无遮施会后,玄奘向戒日王辞行,但戒日王及鸠摩罗王再三挽留,如是留连复十余日。玄奘以回国弘法为务,坚辞不留。戒日王等无奈,建议取海路护送,而玄奘以来时答应高昌王之约,舍近择远,仍取来路回归。于是,戒日王等资送金银甚多,玄奘不受,唯取鸠摩罗王所送遮雨用的曷剌沉帔,经像等物付北印度王乌地多以一头大象驮运,戒日王遣达官四人护送,并修书途经各国递送。唐贞观十五年(641)秋,玄奘辞别戒日王等,终于踏上了归程。

    従钵罗耶伽国向西南大林中行经七日,至僮赏弥国(今印度朱木拿河北岸柯桑村一带)。观礼城南劬师罗长者施佛园处遗迹等,仍与乌地多王一起向西北行一月余,经历数国,重礼天梯圣迹。又向西北行三猗缮那(印度古代计程单位,约30里),至毗罗那蝗国(今印度埃塔府的比尔撒尔)。遇见那烂陀寺同学师子光、师子月二人在此讲学,因被邀请,开讲《瑜伽抉择论》及《对法论》等,停留二月。自此又向西北行一月余,经历数国,至北印度王都阇兰达国(一作阇兰达罗国,在今印度阿姆利则东南的朱隆杜尔)。停留一月后,乌地多王遣人引送。向西行二十余日,至僧诃补罗国(约今印度杰鲁姆河北岸开达斯一带),従此行经山涧二十余日,幸免劫掠,至沸叉尸罗国(今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新城西北)。在此重礼月光王舍千头处,时迦湿弥罗国王遣使来请,因象行辎重之累未赴。停七日之后,向西北行三日,渡过信度河(今印度河),因风浪太大,乘船颠簸,有五十夹经本及所携花种掉落河中。时迦毕试国王自乌铎迦汉荼城来河畔迎接,遂至城,寄住一寺。停五十余日,派人往乌仗那国,抄写迦叶臂耶部三藏,以补充落水经本。时迦湿弥罗国王听说玄奘已达乌铎迦汉荼城,相去不远,前来参拜,数日方归。玄奘与迦毕试国王自此向西北行一月余,至滥波国都,停住一大乘寺。逢其国王七十五日无遮大施,与会随喜。自此正南行十五日,往代刺蝗国(今巴基斯坦西北境班努地方),观礼圣迹。

    自此出印度境界,经西北阿薄健国,又西北至漕矩吒国(今阿富汗境内的加兹尼),又北行五百余里,至佛栗氏萨傥那国(今阿富汗境内喀布尔河流域),従此东出至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喀布尔以北六十二公里处)。迦毕试国王行七日大施,会毕,玄奘遂与迦毕试王辞别,迦毕试王又送一猗缮那路程,至瞿卢萨谤城方别,遣一大臣率百余人护送玄奘北越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塔瓦克山口)。经七日跋涉至大山顶,又七日越一高岭,再经五、六日下山,至安怛罗缚婆国(今阿富汗东北境安达拉伯)。此国为者见货罗故地,有寺三所,僧徒数十,习大众部法,玄奘停留五日。従此向西北下山行四百余里,至阔悉多国(今阿富汗库拉姆河流域之南的霍斯特地区)。従此西北山行三百余里,至活国(今阿富汗北境昆都士)。会见叶护可汗之孙王,在衙留住一月。由叶护可汗孙王遣卫队护送,并共商侣东行二日,至瞢健国(今阿富汗昆都士东)。従此又东行山间三百余里,至芬摩怛罗国(今阿富汗东北境开胥姆东)。自此东行二百余里,至钵创那国(今阿富汗东北境法扎巴德一带)。因天寒大雪所阻,于此停留月余。従此又东南山行二百余里,至淫薄健国(今阿富汗东北境喷赤河流域)。又东南艰行三百余里,至屈浪蝗国(今阿富汗东北境喷赤河上游地区)。従此东北山行五百余里,至达摩悉铁帝国(护密国,今塔吉克南部瓦罕一带)。従此国越大山,至尸弃尼国(今塔吉克之舒格楠)。又越达摩悉铁帝国大山之南,至商弥国(今马斯图吉与乞特拉尔之间)。従此复向东山行七百余里,至波谜罗川(今帕米尔高原)。従此东出行经雪地五百余里,至赠脖陀国(今中国新疆喀什专区塔什库尔干县)。观礼童寿(鸠摩罗什)论师伽兰遗迹等,停住二十余日。従此东北行五日,逢贼劫掠,乘象被逐溺水而死,复冒寒履险八百余里,出葱岭,至乌铩国(今新疆莎车县)。従此北行五百余里,至导沙国(古称疏勒,今新疆喀什市及疏勒县)。従此东南行五百余里,渡徙多河(今叶尔羌河),越大岭,至斫句迦国(今新疆叶城县),观礼圣迹。従此东行八百余里,至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阗县)。

    此国佛教兴盛,伽兰百所,僧徒五千余人,多学大乘。玄奘先至其境勃伽夷城观礼,七日之后,于阗王来迎,遂入都城,住一萨婆多部寺。玄奘在此观礼圣迹,为于阗王及僧俗开讲《瑜伽》、《对法》、《俱舍》、《摄大乘》等四论,日有千人听受。又为弥补失落的经像,再次派人往屈支、疏勒等国访问经本抄写。时高昌使人马玄智来见,知高昌王麹文泰已故,遂罢北去高昌的计划,改従南道就近回国。又因玄奘出国西行时,未获官方批准,至是携经像还国,先上表奏明,遣马玄智入长安代奏。疏表中说:“玄奘往以佛兴西域,遗教东传,然则圣典虽来,而圆宗尚缺。常思访学,无顾身命,遂以贞观三年(629)四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践流沙之漫漫,徙雪岭之巍巍,铁门岩险之途,热海波涛之路,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中间所经五万余里。虽风俗千别,艰危万重,而凭恃天威,所至无鲠,仍蒙厚礼,身不辛苦,心愿获従。遂得观耆崛山,礼菩提之树,见不见迹,闻未闻经。穷宇宙之灵奇,尽阴阳之化育,宣皇风之德泽,发殊俗之钦思。历览周游,一十七载。今已従钵罗耶伽国,经迦毕试境,越葱岭,渡波谜罗川,归还达于于阗。为所将大象溺死,经本众多未得鞍乘,以是少停,不获奔驰,早谒轩陛,无任延仰之至。谨遣高昌俗人马玄智,随商侣奉表先闻。”(《慈恩传》卷五)七、八个月之后,马玄智回还,唐廷下敕,准玄奘携经像还国,并敕沿途各地派人迎接。于是,玄奘自于阗起程,于阗王资饯甚厚,并遣人护送。自于阗都城东行三百余里,至媲摩城(约今新疆策勒县境坝城)。従此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今新疆民丰县境)。従此东入大流沙,望人畜遗骸而行,经四百余里,至者见货逻故国(约今新疆且末县安得悦一带)。又行六百余里,至折摩驮那故国,即沮沫地(今新疆且末县治)。又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今新疆若羌县境内)。従此辗转进入唐朝境内,有人迎接,放于阗使人还国。

    玄奘进至沙州(今敦煌),又附表朝廷。时唐太宗在洛阳宫,准备征讨辽东,知玄奘渐近,命西京留守左仆射房玄龄使有司接待。玄奘顾虑皇帝出征辽东不得见,加速行进,很快赶到长安西郊漕上。官府未及陈设迎接,而听说者奔走相告,观瞻之人一时毕集,盈衢塞道,玄奘不得而进,宿于漕上,时值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二十四日。房玄龄遣右武威大将军侯莫陈溶、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祐等奉迎,自漕上迎入都亭驿。翌日,大会于朱雀街之南,迎接玄奘进入长安城。所携经像部伍陈列,以二十七匹马负载,运往弘福寺。据载自朱雀街至弘福寺数十里间,寺房装新,街市庄严,幡盖竞艳,经像队伍徐进之处,观瞻都人踊动道傍,珠佩动音,金花散彩,梵音赞歌,响彻天空,景象空前。

    随后,玄奘赶往洛阳,谒见唐太宗。唐太宗慰问赞叹,并问西域风土,相谈甚洽。提议玄奘还俗辅政,玄奘坚辞乃罢。又邀玄奘随征辽东,玄奘更以出家人不宜従征而拒绝。三月,玄奘自洛阳返长安,居弘福寺。玄奘西行求法,自印度、西域各地取回佛肉舍利一百五十粒,金银木质佛像七躯,包括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留影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三寸;婆罗尼斯国鹿野苑初转法轮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五寸;僮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擅写真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二尺九寸;劫比他国如来自天宫下降宝阶像银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四尺;摩揭陀国鹫峰山说《法华经》像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五寸;那揭罗曷国伏毒龙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一尺五寸;吠舍沉国巡城行化像刻檀佛像一躯等。经律论三藏共六百五十七部,包括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三藏一十五部,大众部三藏一十五部,三弥底部三藏一十五部,弥沙塞部三藏二十二部,迦耶臂耶部三藏一十七部,法密部三藏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三藏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明论一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夹(以上参见《慈恩传》卷一至六,《大唐西域记》及季羡林《校注》,杨廷福《玄奘简谱》等)。

 

 

 

 

 

 

网页:静远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制作 Copyright© 2000
mailto:webmaster@guoxue.com    mailto: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