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原典中的地狱经
 
                            张总

    地藏菩萨是为幽冥教主,执掌地狱世界,救度六道众生。佛教经典中关于地狱方面的典
籍是很多的,已有不少宗教与学术界人士对此作过研究。但是巴利文原典在地狱面有何论述,
仍是注意得较少的一方面,因而,笔者撰此小文,对此方面情况略加介绍 。
    原始佛典《巴利语的佛经》由成经年代很早,反映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状况。巴利语原典
中也有一些地狱方面的经典,这些佛典的内容,不仅有自身特色,耏而且可以和汉文大藏经
的地狱典籍相对照与映证,因而,了解巴利文原典的对地狱的描述,是十分有益的。
    巴利文佛经主要保存在南传佛教之中,其实“巴利(Pali)”的原意并不是指一种语言,
而是指佛典三藏的经、律、论中的“经”,就是“圣典、原典”之义。巴利文实际上是古印
度的摩揭陀语,而且东部方言体系的摩揭陀语 。因为佛陀传教之时,梵文是婆罗门教用语,
佛教兴起,在教义上对婆罗门教有革命和反抗性,在语言上也使用了较通俗与大众化的语言。
巴利文原典中已可以见六大地狱、八大地狱与十大地狱等等说法、还有关于大地狱、即阿鼻
(无间)地狱的种种具体描述,巴利典籍之中也有阎罗王以五天使名义审问作恶者的情节,
这些内容多数都能在汉译佛典中找到。但巴利经典之中也有一些地狱经典与相关内容未被译
成汉文,当然汉译佛典中地狱方面的内容更多,最为民众熟知的十八层地狱之说等,似未见
于巴利原典。
    巴利典籍的《中尼伽耶》之中有《天使经》,其中提到了六大地狱。这就是大地狱、粪
屎地狱、热灰地狱、丝棉林地狱、刀叶林地狱、还有碱水河地狱。
    巴利《本生经》中的《商吉遮本生故事》之中,提到了八大地狱。即等活地狱、黑绳地
狱、众合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焦热地狱、大焦热地狱、阿鼻地狱。
    《经集》中的《拘那利耶经》则提到了十种地狱之名,这就是水泡、水泡裂、阿婆婆、
阿诃诃、阿吒吒、白莲、水莲、优钵罗、芬陀利和莲花。具体描述地狱中痛苦情况时,还提
到吠多罗尼和刀叶林地狱。
    巴利典籍的地狱经,以及提到或涉及地狱的经典,主要见于《尼伽耶经》。巴利经藏共
有五部尼迦耶,前四部尼伽耶相当於汉译中的四阿含,即《长阿含》、《中阿含》、《杂阿
含》与《增一阿含》。只有《小尼伽耶》并无汉文对译部分,此经较前四经略晚出,具有补
遗性质。
    《中尼伽耶》狮子吼品部分的第12《狮子吼大经》,有佛说五趣,即地狱、畜生、饿鬼、
人与天。此为人因业报而轮回转生之道。前三趣为三恶趣,也称三恶道,后两趣为善趣或善
道。经中论述道:在地狱之中,“纯粹受残酷剧烈的痛苦”,在畜生道中“受严酷剧烈的痛
苦”,在饿鬼道“受很多痛苦”,在人道“受很多快乐”,在天道“纯粹受快乐”。这就很
清楚地述明五道之性质,而且强调说明了三恶道之中,地狱是具有最大痛苦的轮回之道。
    《中尼伽耶》经内《根本五十经编》双小品部分第41为《萨罗村婆罗门经》、第50为
《呵魔经》均讲至地狱。《萨罗村婆罗门经》之中佛陀按身、口、意列出了各种正道正法行
为、各种非正道非正法行为,讲述了行正道正法者升入天国,而行非正道非正法者堕入地狱。
《呵魔经》说摩罗化作细小身形潜入了佛陀大弟子目犍连腹部之中。目犍罗便为摩罗讲述前
生事。他说自已前世曾经为亦是摩罗,名为杜辛,由于骚扰持戒比丘,用石块打伤了尊者弟
子毗陀罗的头部,而受报堕入地狱,遭到苦刑,倍受煎熬。目犍连以此为例,奉劝摩罗不要
骚扰佛陀与佛弟子,摩罗听闻此言后,立即逃遁隐没。
    《中尼伽耶》内《中分五十经编》居士品部分第57为《狗行者经》。其中说到波那是模
仿牛生活的苦行者;塞尼耶是模仿狗生活的苦行者。佛陀警告他们将来会堕入地狱、或转生
为畜生。佛陀为他们讲四种业与业的灭寂。他们俩听后皈依佛陀。
    《中尼伽耶》内《后分五十经编》之空品第129为《贤愚经》、第130即《天使经》。《贤
愚经》中,佛陀讲述了愚者死后堕入地狱、或入畜生道,而贤者死后则升入天国。愚者在地
狱之中将受到各种残酷的刑法处置,而贤者在天国则享受连人间转轮王也不能比拟的快乐。
读者应要注意的是,此《贤愚经》与汉文同名经并不是同一个经。相当对应的汉译阿含经典
之中此译应为《痴慧地经》或《佛说泥犁经》。而《天使经》则是佛说行善者升入天国,作
恶者堕入地狱。每个堕入地狱的人,由阎罗王以五天使的名义发问,而后由狱卒发入地狱受
刑。
    《小尼伽耶》内《法句经》有《地狱品》(Niraya vagga),其中讲述了说妄语者、淫人
妇者、身穿袈裟而作恶者,都将堕入地狱。因而,应像守护城堡那样守护自己而不放逸。《小
尼伽耶》的《经集》有《拘那利耶经》,其中讲述了拘那利耶比丘对舍利弗与目犍连心怀恶
意,口出恶语,死后堕入了地狱。《小尼伽耶》之中还有《天宫经》与《饿鬼事经》(Petavatthu)。
《天宫经》以佛弟子向佛陀报告他们在天国听天神讲述故事的形式,叙述了天神生前善、信
佛供养比丘、塔庙、舍利等,死后得生天国受福。《饿鬼经》中收有五十一个故事,分为四
品,是偈颂体,主要讲述各种饿鬼生前所作恶业,死后变成饿鬼受苦的悲惨情形。如那罗陀
比丘问一饿鬼:“闪闪金身,照遍四方,却为何事,长有猪嘴?”饿鬼答到:“信口雌黄,言
行不一,就为此故,长有猪嘴。”这些饿鬼已无法再侵害别人,但仍有饿、渴、爱欲等如人
一般的肉体欲求,不得不时时刻刻忍受着欲望的折磨。此经中还有佛说,供祭死者实际只是
祭供转生在饿鬼界的死者,因为转生在地狱、畜生、人、天界的死者按各自方式生活,祭供
不起作用。

    这些地狱经典中也有对各种地狱酷刑及受苦的生动描述。如《本生经》中八大地狱,等
活、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焦热、大焦热地狱与阿鼻地狱,其中除叫唤与大叫唤地狱
外,皆是是地狱酷刑本身性质而命名地狱。如焦热与大焦热,顾名思义是以极热的大火灼烤
炮烙之刑,等活是受酷刑者昏死失去知觉后,醒来再接继受刑,翻来复去,受苦无穷。黑绳
是以黑色热铁绳割除身惩戒,众合是两巨大石挤撞受刑。而《拘迦利耶经》中所述的十种地
狱、水泡与水泡裂可知其类型,而阿婆婆、阿诃诃、阿吒吒都是像声词,说罪人在地狱中,
因受严刑痛苦而叫,叫出之声音如阿婆婆、阿诃诃、阿吒吒等。余数种地狱皆为莲花之名。
白莲、水莲是莲,优钵罗与芬陀利也是莲花。古印度对莲花很尊崇,分名称呼亦细致,中国
统称莲花者,印度至少有四种称谓。莲花为地狱之名,以是莲花之颜色而名,因罪人在狱中
受寒冷冰冻,身体冻成如莲花的白色或红色,也有地狱燃火而如红色莲,而得命为地狱之名。
佛陀教诲众人,而有各种罪恶行为者,注定堕入地狱,恶业难消,受铁棒捶打,受铁针剌,
吞烧红的铁丸,躺红火炭上,在网中遭打,入无边黑暗、入火葬堆中燃烧,在无边铁锅之脓
血中受煎熬,在满是蛆虫的污水中受煎熬。还要入刀叶林地狱,锋利的刀叶使其血肉模糊,
还被铁钩勾住舌头,遭受锤打。再入吠多罗尼地狱,有成群的黑乌鸦啄食他们,有狗、豺、
秃鷲、兀鹰等撕吃他们。因而,一个人在世上,应恪守职责,尽其余生而不要放纵。
    《天使经》很重要的是阎罗王在审问不敬父母等等的作恶者时,提出了五个问题。每个
问题中都提到处在不同状态的人。如“你有无见到婴儿躺在自已的粪便中?” “你有无见
到八九十岁的翁妪、驼背曲腰,发稀齿落……拄杖而行?” “你有无见到或男或女,卧病
在床,痛苦无助,只有靠别人帮助才能床?” “你有无见过国王逮住盗贼,施以种种刑罚,
诸如鞭笞、……直至斩首”?“你有无见到过或男或女,死去一、两天或三天后,尸体肿胀,
变色,腐烂?”这代表生、老、病、死与罪的五种状态,就是经中所言的“五天使“,犯恶
者见到这种种情况之后,仍然不能醒悟,作出过恶,因而须被送入狱中受其大苦。我们知道,
佛祖释迦牟尼身为太子之时,就是出游四门时,见到生、老、病、死,从而悟了人生无常之
理,由此而走向了觉悟之路。《天使经》中这处内容,强调说明了每个人在生活之中,都可
以见到”生老病死“的常态,都可以从此体悟”无常“之理,可以从中促心向善,至少也要
把握自己,勿犯过恶。经中对这五种人生状态喻为‘天使’示现,是对佛祖悟道这一思想的
延续与连贯,是地狱经典与对人生真理体悟、感知部分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中尼伽耶·
天使经》内容与汉译《中阿含·痴慧地经第八》和竺昙无兰译《佛说泥梨经》是一致的。其
实汉文佛经还有数种之中都有阎罗王五天使的内容。如《中阿含天使经第七》、《大楼炭经》、
东晋译《铁城泥梨经》,《增一阿含善聚品》、南朝宋《阎罗王五天使者经》;还有数种经
典中有阎罗王与三天使(生、老、病)内容,即《长阿含·世纪经·地狱品》及隋译《起世
经》与《起世因本经》 。无论三天使还是五天使,其内核是源自佛陀出游四门时所见的“生、
老、病、死”四现象,但三天使说五天使是否较五天使说更早的起源形式,或为其简略形式,
现在还难以推断。从现存典籍情况看,是以五天使经之说为主。
    在地狱经典之中,也有对时间观念夸张而神话般的纪年宣示。这种时间观念本是印度原
始神话思维的一个特色。如《经集》中佛说,一个人在莲花地狱中生活的时间是极为漫长的。
不是几年、几百年、几千年或几十万年能说清的。经中有比喻说,一辆憍萨罗国大车装有廿
斛芝麻,有人每过一百年取走一粒芝麻,这廿斛芝麻也会取完。在水泡地狱里的时间竟较此
还要长。而水泡裂、阿婆婆、阿诃诃、阿吒吒、白莲、水莲、优钵罗、芬陀利和莲花地狱之
中的时间则又须依次递增廿倍。地狱中所处时间近乎不可想像的长久,更增加了对地狱的恐
惧感,亦是佛教地狱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汉译多种地狱经典之中亦不缺少这一方面的叙
说。
    总之,巴利文原典中的地狱经与地狱说,是值得重视的。其中具体种种论说,有些与汉
译典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则不见於汉文经典,探求其中的种种变化与对比,可以使我
们对佛教思想的内涵丰富与发展演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巴利原典的情况主要依据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12月。北京。对巴利文佛典的了解与研究,语言方面是较大障碍。郭良鋆的著作是在直接
阅读巴利原典基础上对原始佛教作出研究,因而我们可以巴利佛典情况有所了解掌握。
    季羡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第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巴利文经典的《长尼伽耶》中《波梨品第三》中也有《起世因本经》,其中心是佛为婆
罗门婆悉吒、婆罗堕讲种姓。佛陀从世界劫尽再创造起讲种姓起源,讲四种姓的成立。佛说
四种姓中皆有善恶之人,因而没有最高贵种姓,世间最高贵的是法。

版权所有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