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oxue.com
国学网站--当代学人-- 顾文勋
  
顾文勋

 

 

 

 

 

 

顾文勋副教授,男,1947年12月生于江苏南通。1968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当过代课教师;1970~77年先后在南通县文化馆、宣传部工作;1977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系任教,后获硕士学位。现为副教授、系主任助理。

研究成果

曾发表文艺作品20多个和论文40余万字,参与过获得省政府、国家教委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戏剧卷》等书的撰编工作。个人科研成果获奖5次。主要论文有:

《忠于原著 富于创新----试评陈白尘改编的〈阿Q正传〉》
发表于1981年10月5日《光明日报》,收入《中国戏剧年鉴(198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陈白尘专集》。该文评析了陈白尘1981年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本《阿Q正传》的创作特点和主要成就。
《论鲁迅“改革国民性”的思想》
发表于《江海学刊》1983年第5期。该文论述了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的积极意义,批驳了鲁迅研究中的一些传统观点及说法。
《试论“戏剧大众化之实验”》
发表于《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对熊佛西 30年代的“戏剧大众化之实验”的理论与实践作出历史评价,着重论述其积极意义。
《20年代中国话剧文学创作述评》
发表于《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辑》(1988)。描述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步入初创期的20年代中国话剧文学创作的基本风貌,评析了其主要成就与局限。该文1988年获南京大学“5·20”青年优秀论文奖,翌年获第二届金陵文学奖。
《民众戏剧社》
载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在对史料进行新的发掘和考订的基础上,论述了民众戏剧社的发起缘由、理论主张、创作实绩、历史经验与影响,匡正了学术界陈陈相因的一些误说。
《“文明新戏”剧目汇览》
发表于《中国话剧研究》第2~4、7期。共收录“文明新戏”剧目860多个,一一注明体裁、作者、演出者、资料来源,并对其中一些剧目的异名别称、形式演变、取材等情况作了说明。
《余上沅剧作简论》
  发表于《戏剧艺术》1992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戏剧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余上沅研究专集》收载。分析和论述了余上沅剧作在题材处理、主题提炼和艺术手法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及其成败得失,纠正了前人的评价。该文1993、1995年先后获“胡小石奖学金”二等奖、第二届中国话剧研究优秀论文奖。

所授课程

顾文勋副教授正在和准备讲授的课程:
电影艺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Film Art)
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结合观摩和介绍分析中外名片,较完整系统地学习电影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包括电影艺术的美学特性、发展历程、样式类型、风格流派、剧作理论与技巧、鉴赏和批评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周讲课时数2,学分数2。教材自编。


电视剧概论(Introduction to Television Plays)
阐述电视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包括电视剧的艺术特征、发展历程、类型样式、文学剧本的作法、鉴赏和批评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周讲课时数2,学分数2。教材自编。

影视艺术基础(Introduction to Film & TV Art)
一门供全校学生选修的艺术类文化素质课。结合观摩录像,讲授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着重讨论电影和电视剧的美学特性和影视鉴赏的基本规律。周讲课时数2,学分数2。教材自编。


影视名作研究(Research into Noted Works of Film & TV)
硕士研究生课程之一。观摩、分析在影视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在艺术风格、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代表性的10部左右电影和电视剧。周讲课时数2,学分数2。教材自编。


影视艺术史论(Theory and History of Film & TV Art)
硕士研究生课程之一。讲授影视艺术理论与历史,理论侧重于电影和电视剧的特性,历史侧重于电影思潮。周讲课时数3,学分数3。教材自编。


电影流派研究(Research into Film Schools)
在对世界电影史和电影美学思潮进行简要评介的基础上,讲述那些对于对于电影艺术发展有过较大贡献和影响的电影流派的兴衰过程、基本特征、主要成员、代表作品以及历史贡献。周讲课时数2,学分数2。教材自编。

研究课题

目前正在从事的研究课题: 《中国近代戏剧史》
此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资助项目之一,是一部对鸦片战争以降80年间发生着巨大变革的中国近代戏剧(包括传奇杂剧、地方戏、话剧亦即文明新戏)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的专著。

 

来源: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yxl@guoxue.com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