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陈继儒  编集
李安纲 赵晓鹏  述论

目 录

 
     
 





 
 

 

 
     
         
        326 山林与廊庙
    居轩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常怀廊庙的经纶。
    [述论]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保持心理的平衡。自然界的事物因为没有人类一样的心灵和思维,所以往往通过它们自己的生理系统与大自然保持一致,因而不会有什么大的毛病和痛苦。人就不同了,他有自己的独特的心灵和思维系统,而且感受特别地敏锐和脆弱,所以无法与大自然融洽在一起,也无法与同类融洽在一起,同样无法与自己融洽在一起。无法融洽,就要出毛病,有灾难,所以我们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心理的平衡。
    那些当官的人身居廊庙,乘轩车,戴冠冕,承担着国计民生大事,富贵荣华,炙手可热。总结一下,他们至少有两多:一是富贵多,事情办好了,皇上有赏赐,部下有奉送,稍有贪心的,还会捞得更多;一是杂务多,要操闲心,管闲事,患得患失,只怕他人把自己的权力抢走了,或者还要争取更大的名利和富贵。富贵多了,心里就会生出贪婪来,从而失去自己心灵中的纯真和幸福;杂务多了,忙忙碌碌,往往出力不讨好,会心生厌倦,感到很痛苦。
    所谓的"山林的气味",就是说那些达官贵人,在自己的胸臆中应该保有一点自然山林里的清洁气息。因为,富贵荣华容易使人迷失本心,从而沾染上许多物质的污秽和铜臭。若是名利心、富贵欲太重了,身心便不会得到自在,不仅会假公济私、危害国家,对自己人生意义的实现也很艰难。
    那么,隐居在山林泉水地方的人难道就最清高了吗?其实未必然。因为,他们吃着人间的食物,生为人的同类,却只能独自完善自己一身,而无法普度天下痛苦的众生,本身就已经丧失了许多的人性。即使是活到长生不老一万岁,也不会有任何的意义。照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仁就是做人的标准。我们接受了人类历史流传给我们的精神和文明遗产,从而有了自己的智慧。但我们却不去把自己的境界和智慧去教育更多的同类,使他们能够生存得自在和幸福,那怎么能够算得上人呢!
    所以说,那些隐居在山林中的隐士,不应该只是顾着自己的安宁和幸福,而要抱着菩萨精神,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使天下人都解脱而成佛得自在,那该多好啊!比如说,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候,那些山野林泉下的隐士如姜太公吕尚和张良等辈出来,拯救天下万民百姓于水火,可以说是能够身处林泉而心怀廊庙经纶的人了。
    真正的心理平衡的完人,就是那些身居轩冕之中,却也不失其山林中的气息;或者身处山林之中,照样心怀天下苍生。关键时刻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一个理想的人生了。典型的如范蠡,功成之后便退居山林;隐居之后却能挺身而出的却如那诸葛亮,都是隐士和仕宦者们的榜样。

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