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128富家与寒士

    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
    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


    [述论]
    自从盘古开天地,家庭就是孩子的不可替代的第一所生活学校,也是孩子成才的有效途
径。

    应该说,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但是这个愿望的实现,并不是
一蹴而就的易事。尤其富贵人家的子女,更难成气候,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究其原因,一在于价值导向。如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造就了一个富民阶层,其
中不乏凭知识才能、凭诚实劳动的致富者。但有相当一部分,是不仁而富并且为富不仁的。
社会上一度流行这样的民谚:“北大出来的,不如大北出来的。”(“大北”指沈阳的大北
监狱)“写书的不如出书的,出书的不如卖书的。”这话虽有些刻薄,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现
实。

    由于家长的成功致富,并不凭借的是知识的力量,知识的贬值在孩子心目中便是顺理成
章的事情。有位富家子弟在他的中学作文中写道:

    我的愿望--做一个有钱的人。因为有钱,就可以有一切,可以吃好、穿好、玩好。钱是
幸福之源。有钞票,吃穿不愁;没有钞票,日子难过。有钱自有鱼和肉,有钱自有黄金屋,
有钱自有颜如玉。钱是一把金钥匙,只有它,才能打开幸福的大门。……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子弟能够成为对国家、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二在于生活优裕。他们沉溺于父辈开创的优越的生活摇蓝里,不愿吃苦,不能吃苦;只
知吃喝,只求玩乐。一些中小学的富家子弟,竟然花钱雇人做作业,雇人答考卷。如此学习,
遑论成才呢?一些富贵家长,盲目溺爱孩子,信惯孩子,只重物质生活的优裕,不重必要的
管理教育。殊不知,这样很可能使孩子滋长不良的品德和习性。

    记得书载,明代出生于将门世家的杰出军事家戚继光,小时候,有一次穿着一双考究的
丝履走过庭院,被父亲戚景通看见,当即受到严厉的训斥:“你小小年纪,竟然穿起这样考
究的鞋子,长大后会去追求锦衣肉食,怎么能继承父辈的事业呢?”等稍后,父亲弄清楚了
那双丝履是外祖父赠送他的,还是要命令戚继光脱了下来,当即裂毁,以免他自幼养成奢侈
习惯。

    正是父亲的严训,戚继光才一生笃志读书,刻苦习武,后来果然成为一代爱国名将。可
见,家教成才,离不一个“严”字,“严成才,松有害。”这一家教至理名言,富贵家长不
可不纳。

    贫穷的读书人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不妄求非分之财,不奢取虚俗。然而,读书人的贫穷
只是相对的。首先,读书可敷添文采,可增长才智。可充实思想,可升华人格。高尔基说:

    每一本书都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的
生活观念。

这就是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读得越多,思想就越敏锐,精神就越富有,认识、
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就越强。

    而且,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当今社会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书读得愈
好,能力也就愈强,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自然会愈大,他也愈容易得到相应的报尝。热爱书
吧,它会使人的生活变得充实愉快,能使人的心灵插上翅膀,离开幼稚浅薄与愚昧无知,到
达那美好的“自由王国”去遨游。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