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123郭林宗与王彦方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
    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述论]
    “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看来,小的东西积累起来,要么
可以立大业成大德,要么足以败名亡身。人往往不重视细微之处,而许多失败悲剧就是起自
不拘小节、轻忽细行的。“君子有大道”,但却以“慎微”为首。许多事情,往往于细微处
更见精神,更能洞察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伯乐相马,推贤荐能,往往都是通过对对象的细行
小节的观察,从而得出取舍留弃的。

    譬如“割席分座”的故事,魏晋时人管宁与华歆,少时同坐一席读书。一日,有华丽的
马车从身旁经过,华歆回顾再三,睥睨不已;而管宁却正襟危坐,专心读书。又一日,两人
同锄耕于田,华歆锄得一块金子,惊喜不已,拿给管宁看。管宁接过来,委之于地,只顾埋
头锄耕。

    旁观者通过这两则小事,便认定管宁必然淡泊名利、品德高洁,华歆必然好名喜功,贪
图富贵。后来的史实证明,人们于细微处所做出的判断,完全与事实相符。俗话说“小处不
可随便”,知微可以见著,从小可以见大。慎细慎微,并非自缚手脚,自我作践,而是修行
养性不可不备的素质。

    留心细微,还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到,细微小事会对立身处世派生的影响。春秋时鲁国宰
相公仪休,喜好吃鱼。有人就送给他一条大鱼,公仪休却断然拒绝。客人不解,问道:“听
说您喜欢吃鱼,为何拒绝我呢?”

    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你送来的鱼。国君让我作宰相,我
吃鱼可以自给。如果把你送来的鱼吃了,国君因此而免去了我的宰相之职,谁还会给我送鱼
呢?”

    客人送来一尾鱼,本是一件小事。然而,公仪休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已觉察到了客人
送鱼,必然有求于己。倘若收受此鱼,必然会有更多的有求于他的人把鱼送到他的门下。这
样以来,就可能受贿成性,而导致被免官。

    另外,北宋名臣欧阳修,曾因其在外做官的侄子想给他买些蛛砂,而专门修书一封,谆
谆告诫说:“昨日书中言欲买蛛砂来。吾不缺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
在官所,除饮水外,不曾买一物,可视此为戒。”蛛砂不过一种颜料,欧阳修却如此“小题
大作”,足见“慎微”于人之重要。

    “慎微”是成事树人的要津,而德义则是立身达人的纲目。强哭不感人,强怒者无威。
而涵养于内心的德义,内可以正身养生,外可以教人达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夸
夸其谈,口是心非,必为人唾弃。而真正的以德义为本的“君子”,不言而威,不行而可教
化乡里,正人心,醇民俗,不仅为自己赢得青史留名,也为群体、社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这才是值得世人敬仰、效法的。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