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109清贫与节俭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
    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述论]
    清贫虽然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困厄,但不妨说更是一种砥砺。它可以促使人们超越横逆
穷困,而以酬壮志。人人都向往过一种富裕奢靡的安逸生活,但奢靡容易使人蒙生贪欲,安
逸容易使人精神懈怠,无所追求。

    先贤圣哲虽然用心良苦,教人富而好礼,但是有史以来为富不仁的事比比皆是。有些人
富而骄横,放纵贪欲,有时为了囤积财货和满足个人的私欲,不惜杀人越货,铤而走险。直
到招得德命两丧,人人不齿,方才善罢甘休。所谓富贵无罪错,只在一贪念。嗜贪,则常怀
不满足之心,私欲便会迅速膨胀,以至于吞噬掉一个人应当遵循的社会原则和礼义廉耻。这
就是说,一个人要知礼义、行仁德,必须绝吝啬,戒贪婪。稍息敛聚财货之念,多长知书达
礼之志。

    宋代吕与叔在《克己诗》中说道:
    克己工夫孰首加? 吝骄封闭缩如蜗。
    试于清夜深思省,剖破藩篱即大家。

    大意是说:谁愿意首先下克制自己的功夫?结果那些吝啬、夸耀、封闭的恶性只能使自
己畏畏缩缩仿佛如蜗牛一样。如果在清静的夜里,深思反省冲破了物欲之牢笼,推倒了阻碍
我们视野的藩篱,我们也就都是大方之家而成为一体了。《易经》中的《损卦》曰:
“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也是说,君子应压抑怒气,窒息贪念欲望。只有这样,
才能是真正的君子。

    有道是:“清贫多寒士,约俭若丰年。”过去的读书人被称为君子、士子或大夫者,唯
因其节操清高,安贫乐道,能放下贪欲,以别人积财货之心积学问,以别人求功名之念求道
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超凡脱俗,望圣哲之项背,步先贤之后法。孔子也说过: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粗茶淡饭,曲臂而枕藉,也不能改变我求道的快乐心情。至于那种得来不义之富贵,对
我来说,把它只当作了天上的一片淡然而逝的浮云。

    正因为孔老先生自己也就欣赏此等的操守,所以才会对他的弟子颜渊的生活态度颇有嘉
许: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此间的两次慨叹和赞许,并不是对颜渊家境清贫本身的美誉,而是对他能够清以养心、
贫以美廉,并专心求道的志向操守的肯定。

    古人讲,人有五欲,五欲充心则心不明;音有五声,五声充耳则耳不聪。一个读书人若
被五欲所羁绊,若被五音所扰乱,必然会迷失自我先天本性,堕志泄气,一事无成。

    节俭是一种良好的美德。君子以俭治身,才能正心诚意;君子以俭治家,方可治国平天
下。对种田人来说,勤俭节约历来都有着更为实在的意义。月有阴晴圆缺,年有顺逆丰欠。
只有深谋远虑,才能摒弃近忧。

    即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不能怀丝毫挥霍浪费之心,而必须有长久的计划和充足的
准备,以防旱涝不保。年景欠收时,才能确保衣食无虞,性命无忧。此正所谓:无事常如有
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无事常如有事时,预料方可消局中之危。

    非独种田如此,不过借此喻理而已。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