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100乡党与子孙

    与其使乡党有誉言,不如令乡党无怨言;
    与其为子孙谋产业,不如教子孙习恒业。


    [述论]
    与其让邻里称赞自己,不如能让乡里对自己没有怨言;与其为子孙后代谋求田产家业,
不如教子孙学习可以长久谋生的事业。

    每个人来到人世,便要受到世上包括乡邻、朋友、公众以及与之共事接触的人的评价。
反过来,自己也在时刻评价他人的功过是非。然而,当自己评价他人时,往往抱怨多于赞誉;
而自己在对待他人的评价时,又往往欣喜于赞誉,厌腻于抱怨。其实,一个人要做到让他人
一时的赞美,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只要多替他人着想、多为他人做几件好事,便会受到人的
称赞和感激。即使路人相遇、素不相识,或抬手之劳的帮忙,或一丝会意的点头微笑,都会
得到对方的由衷称道。

    然而,最困难的是让那些熟悉你的人,或与你长期共事的人,对你没有抱怨。因为让乡
邻、朋友和同事等心悦诚服、没有抱怨的人,一定是涵养极好、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无疑这
种人不同于一般凡夫俗子,甚至不同于那些才气不凡而毛病突出的智能人。因此,人不能唯
求一时赞誉,而应求一世无怨,更要防积怨太甚而为人不齿。这就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深涵养、细雕琢,塑造高尚的人格形象。

    当然,人生在世,让人对自己毫无怨言,此求也过分苛刻而不切实际了。同一种事,同
一种行为,人们由于认识的差异、境界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甚至产生误会和无端嫉妒。因此,人有时尚需任劳任怨,在有怨而不积怨中涵养性
情,升华人生。

    人为子女谋求田产生业,无可非议。但是子孙若是庸懒无能,缺德少才,纵有田产千顷,
家业再雄厚,也会坐吃山空,衰败于毁。而且雄厚的田产家业,还会助长不肖子孙的为祸气
焰,使之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多行不义,坠入深渊。如此看来,执着于为子孙谋求田产家
业,何如教子孙习得一技之长,掌握长久谋生的本领呢!

    古人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的说法,是说在传道、
授业、解惑上,要教会人捕鱼法。教子也是这样。为其“谋产业”,不如教其“习恒业”。
这与同在“大森林”里,是“给干粮”还是“给猎枪”一样。给干粮只能充饥一时,给猎枪
则可受用不尽。只有“猎枪”,才能使人在生活的“大森林”里获得生存的权利,也才能走
出茫茫林海,步上人生坦途。

    给子孙谋什么,才是好呢?家长应知。在为子孙谋什么的过程中,也可窥见家长们心的
良苦,识的高卑。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