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076忠孝与圣贤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亦为之呵护;
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述论]
孝与忠,是社会稳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内在条件,古人常把无孝无忠,与“礼崩乐坏”

联系在一起。何谓孝?孝即对父母的尊敬,“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何谓忠?忠即对他人特别是对上竭心尽力、诚实负责,“为人谋而忠”(《论语·学而》)。
孝子之心,忠臣之意,是天地间浩然正气凝聚而成,所以连鬼神都会加以爱惜和维护的。

尽孝之心在一个敬字。作为子女,当敬自己的父母,不独有其表形,更得有其敬意。在
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敬爱之习、愉悦之感、奉养之行,才是纯真无伪的情感的流露。否则,孔
子何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呢?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最简单平常不过了,但都为人千古传颂。正是尽孝于敬,所以形
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少有所养,老有所终,父慈子孝的美好的道德风尚。

即使是在当今的社会里,这种忠孝之心亦断不可或缺。尽忠之心在一个正字,即浩然正
气。文天祥的《正气歌》云: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忠诤之臣,之所以能够“精忠报国”,为国捐躯,正是因为他们胸怀浩然正气;乱臣贼
子之所以阴险奸诈,祸国殃民,就在于他们的正气全无,邪气益彰。本来,浩然正气是每个
人都必须具备的。只是因为有的人常常利欲薰心,不知道涵养自己的浩然正气。渐渐地,这
股正气也就消失了。

如何涵养自己的正气呢?孟子说得最清楚了:

以直养而无害,则充塞于天地之间。

就是说,人如果用正道好好地培养它,没有一丝邪念来损害它,那么正气就能够充满在
天地之间了。尽忠贵在持正,如孔子所说: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学而》)

就是君主有了过错,臣也应犯颜直谏:“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韩愈
认为,即使是暴君纣主要处死周文王,文王也不应有怨怒,依旧要忠心耿耿。这不过是迂腐
之见罢了。

圣贤的经书典籍,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其中包含了圣贤的经世济民之道,人伦五
常之理。这都是由圣贤智慧的凝聚。今人习之,必当承其精髓,继其优粹,以古为鉴,明兴
衰之理。断不可泥古守残,墨守成规。“圣经贤传”,之所以是“古今命脉所系”,乃因其
思想一脉相承,民族之精华不灭。

今日之社会,也决非空穴来风,骤然天成,乃历史演化而积,文明发展而成。数典忘祖,
菲薄先圣,既不懂历史,也无知今世。依据圣贤的思想,来教化自己的行为,自然没有缺失。
所以文天祥说:“读圣贤书,以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为什么能无愧于天地呢?
因为他能承先圣之智慧,受历史之精华,成仁取义,“赖以裁成”。

读书的道理就在这里。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