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005处事与用功
 
  处事要代人作想,
读书须切己用功。


 [述论]
事不能“私”处,“私”处必有非;书不能代读,代读非学问。因此,处理事情要多替别

人着想,读书求知要靠自己切实用功。

  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处理都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

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在精神生活方

面,人离开社会都不能“独立为生”。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处理的社会性。就某一

件事而言,“我”可以是处事的主体,但它决不可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我”必然要与“

你”或“他”发生物质的、精神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唯我”必然排他,“全己”必然

损人。

  事实上,有的人在利益关系上,往往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人在对待婚姻

恋爱问题上,一味追求个人的幸福甜美的目的,就已把辛酸苦果强加于他人;有的人在以我

为中心,精心设计自我的蓝图的目的,也就踩在了别人的肩膀上。

  这样的人是狭隘猥琐、私欲膨胀,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会成为精神上

自我萎缩的乞丐,而且在长远利益上是吝小亏大,窘迫无支的。可见,欲以成为一个大写的

人,就应在时时处处事事想到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事可托人代劳,过可为人代受;障可求人代除,难可攀援同当;河可借舟泛过,桥可为人

架起,但唯有书,既不可为人代读,也不可让代读,也不可让人代读。因为:其一,读书是

在“读志”。志不能托人代立,诚然书不能托人代读。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志向与毅力交织的

艰苦劳动,业有所为必读书,读有所成必苦攻。苏秦的“刺股”励学,匡衡的“凿壁”借光,

车胤的“囊萤”夜学,孙康冬夜“映雪”,司马光“警枕”苦读,等等,都说明,没有自我

的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奋战精神,是不可能读好书的。

  其次,读书是在“读心”。心不能让人代使,故书也不能让人代读。“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不读书,只面壁思索,思的只有壁面而已;而只读书,不思考,也只能得几

个字形符号,不可能把知识变成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有的人藏书颇丰,但自己不读,便不是

自己手中的书;读了不思,也不是自己心得的书。

  因此,读书必须立其志、用其心、尽其力,才能有所立、有所成、有所为。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