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ry  
 




网页:静远
 
 



吉平平
黄晓静
编 著


十年文学主潮

  宋耀良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7月出版,大32开,358页,241字, 定价(精装本)5.60元,(平装本)3.35元。辽宁大学图书馆藏I0/165

  本书为“文艺探索书系”之一,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有机的新时期文学史论专著。新时期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新作如林,新人如涌,波翻浪叠,五光十色,作者以宏大的理论气魄,试图对此作出同步的理性概括。全书以纵向的历史再现为时间顺序,横向的文学运动为有机联系,从考察民族精神文化现象的角度,对十年文学作出了宏观描述,探讨了十年文学思潮的性质、哲学基础、审美特征和表现形态。

  本书史的特点贯穿全书的始终,新时期文学中出现的各种文学现象,都被纳入到作者所侧重思考的文学思潮形态的视野中,并对它的发生发展,来龙去脉作了条分缕析的阐述。

  作者把新时期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文学新思潮发生阶段”, 年代划到1976 年“四五”诗歌, 但又以“手抄本”线索追溯到1971年前后;第二个阶段是以刘心武小说《班主任》开始,体现为文学对社会对时代的全面深刻反思;第三个阶段从1980年开始,文学转入“新表现因素生长”的阶段,直到1985年,作者又从论述新方法论大讨论“寻根派文学”和“文学主体性理论”入手,划出了文学主潮出现的第四个阶段:文学对自身的反思和超越。

  作者在书中对新时期文学出现的每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都不是匆匆忙忙地下结论,而是通过冷静地全面反思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本书出版后,引起了文论界的普遍关注。

  目次:

  序──洋洋大观 匆匆十年(王蒙)。

  绪论。第一章 文学新思潮的发端:一、1976年,二、“四五”诗歌,一次短暂勃发的现代古诗文运动,三、朦胧诗派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审美思潮范畴中的地位(朦胧诗派发展的三个时期,新诗潮的现实社会心理基础与技巧的适应,朦胧诗派在审美观念上提供的启示。)

  第二章 文学对社会时代的全面深刻反思:四、主题性反思的形态过程,五、从社会问题到社会心理(两种审美场的历时性效应,社会心理与国民意识,),六、人的主题的演绎(文学揭示伤痕的三个方面,审美中人的意识的觉醒,从人性到个性,作家个性情志与对象个性的融合,从个性到生命类本质。)七、历史意识的深化和对人与历史关系的思考(历史与个人动机愿望之间的冲突,历史的进步与社会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历史价值与个性价值的一致性),八、大自然独立审美主题的确立(“第二次回顾中发现了自然”,大自然主题对人格的匡正,英雄主义与逃避情绪。

  第三章 文学新表现因素的生长:九、1980年,十、朦胧诗派对诗歌语言形式的启悟(意象──诗情画意的凝铸,蕴藉──多层意韵的融和,通感──全知性审美感受的方式,语言第二次启悟的意义),十一、意识流文学东方化过程(历史提供的第二次机会,东方化的过程与特点,东方化的特征,对当代文学当代性的艺术改造),十二、哲理性小说及理性因素的三种表现形态(哲理──理性因素的高涨,象征──理性精神的冷凝,抽象──理性意识的升发),十三、心态小说的哲学前提(时代哲学的主题与主体意识,认识论哲学的深化与文学表现手段,艺术哲学的生命力与审美纯粹性)。

  第四章 文学对自身的反思和超越:十四、1985年,十五、批评自觉意识回归和拓展历程(原体系的最后一块基石,最初的口号与最终的目的,现代世界审美潮流的特征,批评自觉意识的深化),十六、民族审美文化的复归和古老审美意识的苏醒(文学中文化因素自理的三个阶段,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文化寻根”的缘由与意义,当代意识之光的照射),十七、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追索与体系性思考(主体性理论的现实哲学基础,文学理论范畴的背景与意义,基于体系性完善的思考)。

  总论:文学新思潮的性质,文化哲学基础,主要审美特征,发展的基本形态,发展的展望。后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联合主办 Copyright©2000

hyc@guoxue.com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