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zhangzai

张载

字号:子厚
生卒:1020—1077
籍贯:陕西西安
简评:思想家,关学创始人,理学创始人之一


生平简介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其名字出自于“厚德载物”一句,人称横渠先生,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卒于神宗熙宁十年,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关学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张载的父亲于宋仁宗时,在涪州(今四川涪陵)做官,死于疾病。当时张载与弟弟都还年幼,与母亲一同护送父柩归葬,知道路途前方发生战乱,加上路资不足,难以返乡,最终将父亲安葬于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全家人也到横渠镇南大振谷口居住,后来“横渠先生”的名号,即来自于此。

  张载少年时就对兵法有浓厚的兴趣,在当时,北宋西部边境经常受到西夏侵扰。仁宗康定元年,西夏入侵,宋军抗击失利,庆历四年十月,宋朝与西夏议和,“赏赐”给西夏绢、茶、银等大量财物。战争烽火对当时的张载来说是极大的刺激,他开始向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上书,请求对西夏用兵,并自告奋勇准备联络一些人去攻取被西夏占领的洮西之地,为国家立功。

  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打算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认为张载可成大器,遂拒绝了张载的提议,并劝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意思是说你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阅读《中庸》,潜心研究儒学。

  在读完《中庸》后,张载觉得并不满足,而一种强烈的求知心也逐渐生起。他扑向佛、道之学,遍览群书,很是钻研了几年,可又觉得以佛道学说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才回头再读六经。

  这样的阅读过程,求道经历,让张载在心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儒学体系。嘉佑初年,他在开封讲学,与程颢、程颐兄弟相遇,共同讨论,他抛出的话是:“吾道自足,何事旁求”——那个时候,张载也的确快达到“不惑”的年纪了。

  嘉佑二年(1057),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县令(今陕西宜川境内)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在云岩(今陕西宜州)做县令时,办事极为认真,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常设酒食款待,询问疾苦,颁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县衙的规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乡老,反复叮咛到会的人,让他们转告乡民,因此,他发出的教告,即使不识字的人和儿童都没有不知道的。在渭州,他与环庆路经略使蔡挺的关系很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军府大小之事,都要向他咨询。他曾说服蔡在大灾之年取军资数万救济灾民,并创“兵将法”,推广边防军民联合训练作战,还提出罢除戍兵(中央军)换防,招募当地人取代等建议。在此时他还撰写了《经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和《经略司边事划一》等,展现了他的军事政治才能。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御史中丞吕公著(晦叔)恳切地向神宗推荐张载,称赞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张载由是面见神宗,对有关治国为政的问题,“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神宗非常满意,命他到二府(中书省枢密院)任职。张载认为自己刚调入京都,对朝廷王安石变法了解甚少,请求等一段时间再作计议,最后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

  然而,当时正值王安石开展新政,想得到张载的支持。有一天见到张载,对他说:“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胜任,想请你帮忙,你愿意吗?”张载回答:“朝廷将大有为,天下之士愿与下风,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如教与人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张载一面赞同政治家应大有作为,但又含蓄地拒绝参与新政的行为,遂渐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张载拟辞去崇文院校书职务,未获批准。不久被派往浙东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审理苗振贪污案,办理完毕回朝。此时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今湖北江陵),张载估计自己要受到株连,于是辞官回到横渠。

  张载辞官回到横渠后,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半夜坐起,取烛以书……”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著作,对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为了训诫学者,他作《砭愚》、《订顽》训辞(即《东铭》、《西铭》),书于大门两侧。张载对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写的《井田议》主张,上奏皇帝,并与学生们买地一块,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疏通东西二渠“验之一乡”以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持着遗迹,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清朝时还把此事留下的痕迹称为“郿伯井田”,列为“郿县八景”之一。

  熙宁十年(1077年)秦凤路(今甘肃天水)守帅吕大防以“张载之学,善法圣人之遗意,其术略可措之以复古”为由,上奏神宗召张载回京任职。此时张载正患肺病,但他说:“吾是行也,不敢以病辞,庶几有遇焉。”意思是说这次召我回京,不能因病推辞,借此机会可施行我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便带病入京。神宗让他担任同知太常职务(礼部副职)。当时有人向朝廷建议实行婚冠丧祭之礼,下诏礼官执行,但礼官认为古今习俗不同,无法实行过去的礼制。唯张载认为可行,并指出反对者的作为“非儒生博士所宜”,因而十分孤立,加之病重,不久便辞职西归。路经洛阳见到二程时说:“载病不起,尚可及长安也。”当年农历十二月行至临潼,当晚住在馆舍,沐浴就寝,翌日(乙亥)晨(12月26日)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八岁,临终时只有一个外甥在身边。

  张载的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著书立说,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在长安的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护柩回到横渠。翰林院学士许诠等奏明朝廷,乞加赠恤。神宗下诏按崇文院三馆之职,赐丧事支出“半”数,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三月,将张载葬于横渠大振谷其父张迪墓南,与弟张戬墓左右相对。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赐谥“明公”,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赐封“郿伯”,从祀孔庙,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儒张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