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中小学建设数字国学馆、开设国学经典课程的思考

20230407_008

  习总书记去年教师节前夕到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提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总书记说出了亿万教育者的心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使命。中国教育应该使每一位受教育者,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人的文化基因形成主要在青少年时期,因此,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主要责任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

  众所周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间断了100年,因此,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困难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所有人都等待着困难解决了,国家相关政策完善了,再去开展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的工作。那么,这个时间会很长,甚至等不到。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少志士和先驱,目前,全国基础教育体制内外有很多人、很多学校正在努力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将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的方式方法。虽然这种基层的、民间的探索道路并不平坦,但这种探索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所有的中小学都去探索,那么,离实现总书记的要求就不远了。

  中小学怎样做才能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呢?建设数字国学馆、开设国学经典课程是最佳的选择,建设数字国学馆、开设国学经典课程是一个可操作、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方案。

  数字国学馆是以国学经典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将现代化互动教学系统与国学环境有机结合的新型育人空间。数字国学馆由国学经典纸质书籍、数字化国学经典资源、现代数字化互动教学平台软硬件设备及中国风格室内空间环境等组成。

  阅读纸质书籍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方式与过程,虽然电子阅读风起云涌,但安静地、全神贯注地阅读纸质书籍依然是现代人的文明生活方式。许多学校有图书馆、阅览室,为学生提供阅读场所,但是对于中小学校,这样的场所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学习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更需要这种方式与过程,让学生有条件接触、浏览、阅读经典书籍,经典才有可能进入学生的大脑。因此,数字国学馆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纸质国学经典书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决不能泥古不化,数字国学馆不仅需要配备纸质经典书籍,还必须有现代化的学习条件。数字国学馆要配备足够的数字化国学经典资源及现代化的软硬件学习设备。数字化学习具有纸质书籍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学习方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让传统文化现代化、数字化,并为学生提供广泛、丰富的国学经典数字化资源,满足学生运用现代化方式学习的需求。学生用现代化方式学习经典,经典更容易进入学生的大脑。

  装入数字国学馆的数字国学经典资源,一定要达到国家行业标准,确保学生所学内容准确无误。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校本课程是学校意志的体现。目前,国家鼓励开设具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或校本课程,数字国学馆是开设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课程的场所,馆中的数字化互动式教学平台及软硬件设施,就是为国学经典课程提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数字化互动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课前备课与预习、课上师生互动教学、课后延伸学习等网络数字化支持。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就可以用现代化方式教、学生以现代化方式学,通过课程的方式,使经典嵌在学生的大脑中。国学经典课程化,是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的最根本保证。

  开设校本课程要有师资,目前中小学没有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方面的专业教师,但热爱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其它学科教师大有人在。学校根据需要挑选出合适的人才,把数字国学馆的设施交给选出的人才,在为他们搭建一些校外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那么传统文化经典课程就可以起步,而且一定会越开越好。

  开设校本课程需要教材,开发校本教材一般都要经过一个从讲义到教材的过程,有了国学经典纸质书籍、数字化国学经典资源;又有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开发符合学校实际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需要的只是时间和完善过程。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专业的指导,那么,校本教材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数字国学馆面积可大可小,根据学校的条件和需要而定。中国风格室内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格既是彰显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更是学习国学经典需要的环境,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数字国学馆有多种用途,首先它是传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也可以称为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殿堂。西方的宗教有教堂、中国佛教有寺庙;自然科学有理、化、生等实验室。那么,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该有自己的殿堂吗?当然,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宗教化,更不能神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在人类优秀传统文化森林中占有一席之地,传承文化要有必要的条件和设施,对于博大精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师生需要一个看得见、拿得到、能教、能学、能钻研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数字国学馆、传承经典的殿堂!中小学校都应该建设国学经典殿堂,开设国学经典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

  开设国学经典课程是数字国学馆的主要功能,除此之外,数字国学馆具有收藏功能,可以把国学经典书籍、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师生对国学经典的收获体会、教师的教案、课堂实录、教学案例等相关内容收藏于馆中,日积月累成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数字国学馆也是学生自学国学经典的空间,纸质书籍、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及软硬件设备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设施也为教师研究国学经典提供了条件。

  数字国学馆还是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报告的地点,是学校之间国学经典教学研究、交流的场所,更是国际交流的中国标志。

  数字国学馆还能成为现代化“线上线下学习”“网络虚拟学习”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模式更加多样化,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学习”“网络虚拟学习”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有了数字国学馆就有了开展各种现代化学习的资源与条件,如果每所建有数字国学馆的学校,按照网络化学习的要求进行必要处理与投入,再把社会各方面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网络资源汇集到一起,就能构成了庞大的网络虚拟环境,满足各种学习需求,让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学生的脑子里。数字国学馆将成为网络化、虚拟化学习的基础设施。

  综上所述,有了数字国学馆既可以用传统模式教授经典,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也可以用现代化方式带领学生学习经典,增长民族文化基因;还可以把数字国学馆开放给学生,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经典,形成民族文化基因。学校可以利用数字国学馆开展丰富多彩、各种各样学生喜欢的活动,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落到了实处。

  总之,如果学校建成了数字国学馆,就有了一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殿堂,就能通过课程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一个有文化基因的民族一定是一个伟大的、不可战胜的民族。

原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校长 臧富仁 

  

Comments are closed.